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偷偷藏不住》,放過哥哥吧,歡迎閱讀。
作者 /Claire
暑假檔的戰場,優酷信心滿滿,抬上了萬眾期待、大 IP 大流量加持的《偷偷藏不住》。
作為晉江文學城言情類金榜第一的 " 名著 ",這部小說的影視化從官宣一直到拍攝殺青熱度不減,首播成績也很亮眼,不僅是優酷熱度值最快破萬的現偶
劇集,也被其封為現偶天花板。
與亮眼數據相反的是,口碑争議不小。在豆瓣、抖音、微博,油膩、尴尬等評價此起彼伏。
唯馬伯骞一人,從定角時 " 萬人嫌棄 " 到現在 " 真的火了 ",網友辣評:洗潔精滴進油鍋。
《偷偷藏不住》質量究竟咋樣?不妨聊聊。
油膩,是可以說的嗎?
原著很簡單,14 歲的桑稚(趙露思 飾)暗戀上哥哥的大學室友段嘉許(陳哲遠 飾),因此經歷了一系列的少女心事,終于在她上大學的時候兩人終成眷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本質上,小說主要的賣點的就是暗戀成真,年上寵(原著年齡差 7 歲),以及互相治愈。
先說暗戀,男女主初見是在桑稚家,這時候還是初二生的桑稚給哥哥送水果,也是她第一次見到段嘉許。
這段導演是這麼拍的 ↓
男主仿佛開了 5000 萬柔光雙攝,出場自帶聖光,慢鏡頭+對視+BGM 一烘托,女主一眼心動。
相似的鏡頭還發生在女主被請家長,男主救世主一般的出現時,以及女主高二時,給哥哥搬寝室在樓下遇見男主時 ……
相似又誇張的鏡頭語言,先不說兩人一個初中生一個大學生的設定,畫面會引争議,氛圍營造也有點老套了,其次情節編排上也有生硬感。
女主落在哥哥宿舍的本子,只能男主親自送;
女主不小心來生理期了只能男主看見并親自買衛生巾;運動會跳高摔倒了只讓男主背;
女主放學只能男主接并在遭到小混混圍攻後男主第一個找到驚吓過度的女主;女主的課外輔導老師也是男主 …… 男主當爹又當媽,還要當哥哥,不少網友覺得,前期主打一個硬撒糖了!
桑延你就那麼忙,比成天打工還債的段嘉許還忙嗎?問就是編劇安排的(攤手)。
此外,卷入輿論風暴的,還有台詞問題。
初二時期,小桑稚與男主之間年齡差十分明顯,互動也比較自然,但進入到女主高二時期,兩人戲份的分寸感,引發了最大的讨論。
比如,幫桑稚補作業。
桑稚:" 如果你遲到太久的話,你就一輩子找不到女朋友。"
段嘉許:" 早到了,給你買牛奶去了,小白眼狼,話可不能亂說,如果我這輩子真找不到女朋友,你就完蛋了。"
再比如,桑稚和哥哥朋友一起去吃飯。
段嘉許:" 怎麼半天也不喊人啊?"
桑稚:" 哥哥好。"
段嘉許:" 哥哥好什麼?"
桑稚:" 就是哥哥好。"
段嘉許:" 哦 ~ 哥哥好帥啊。"
桑稚:" 哪裡帥了?"
段嘉許:" 不帥嗎?那為什麼一看見我就臉紅啊?"
跟未成年玩暧昧劇情,不少網友覺得,但凡有個成年男性跟我未成年的妹妹這麼說話,我上去就是哐哐兩拳!甜寵劇尺度,由此引發熱議。
同作者的兩部作品,
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在演員表演上,有人覺得男主略油,也有人說女主夾子音違和,反而馬伯骞成為挨誇擔當!
u1s1,馬伯骞給他的角色注入了自己的個性之後,确實成功把桑延從傲嬌男演成了搞笑男,成為全劇最清爽的存在!他和桑稚的對手戲,也讓他被評價是全劇唯一一個正常人。
趙露思演的桑稚,和小演員版桑稚,在時間的銜接上出現了較明顯的割裂,被熱議的洛麗塔鏡頭也讓部分網友感到不适。
再加上,女主的設定是學霸,前期通過開小差頂撞老師突出學霸身份,後期又寫出宛如小學生文筆的高二作文,人設塑造存在明顯 bug。
陳哲遠飾演的段嘉許,表現中規中矩,他和女主的 CP 感,忽高忽低,糖點還不是很穩定。
有趣的是,優酷同時在播的另一部青春偶像劇《當我飛奔向你》,主演流量有限,但口碑高走,以至于網友驚嘆,同一個作者的兩部作品,口碑評價為何天壤之别。
《飛奔》的好,首先是有知名導演操刀,貓的樹拍青春題材校園片一直很拿手。
同樣的暗戀戲份,在《當我飛奔向你》中是錄像時總是無意識的把你框在畫面裡,看到你驚慌失措不由自主的微笑又掩飾,是兩個人互相鼓勵成為對方的光亮,高級氛圍感️有!
另一個原因是合适的選角。
周翊然、張淼怡本身年齡很适合青春題材,個人形象和角色适配度高,表演細膩也很加分。
其次,這部劇的群像塑造、校園生活的描述,都比較真實、接地氣,給了網友很美好的觀劇體驗。這也是為什麼,#2023 優酷現偶天花板 # 的詞條下,反而大家都在自來水推薦這一部劇。
小學生文學,有必要影視化嗎?
如今,伴随着《偷偷藏不住》的熱播,很多人挖出,原著作者寫這本小說時不到 20 歲。
也因此,很多人覺得影視化之後的劇情,過于幼稚。但其實,這已經是調整後的結果了。
劇中桑稚高中時期的劇情在原著中都是初中時期發生的,為了規避一些輿論風險,編劇将初中的劇情嫁接到高中時期,百分百還原了原著。
劇集也将小說中更不适的台詞和稱呼改掉或者删除了,比如将成天挂在段嘉許嘴邊的 " 小孩 " 改成了 " 小朋友 "。
桑稚初中時頂撞老師,大談 " 同旁内角互補 " 的情節也删了。
針對這樣的偏幼稚劇情,網上出現了《偷偷藏不住》粉絲自稱小學生的現象,具體定義如下 ↓
這也讓人不僅懷疑,小學生文學适合影視化嗎?如何才能把它的影視化做到一個舒适的觀看體驗?
看小說時,讀者會因為角色沒有具象化,作者粉飾美化、強行刻畫愛情的甜,去掩蓋事實的 " 渣 ",比如段嘉許放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是言語騷擾的舉動和油膩台詞,讀者在讀的過程中很難意識到問題所在,但影視化後,情節角色具象化時,有些行為品着品着就品出問題了。
拿幾部晉江 " 名著 " 舉例子,《白日夢我》中男主高中時期開這一家紋身店,兼顧高中學習,同時還是小團體的老大,卻依舊每次考試拿第一。網傳,它影視化将紋身店的設定改成了理發店,這樣一來,主角身上的點,也難免别扭。
還有憑借一句 " 一中亂不亂,辭哥說了算 " 火爆的《她的小梨渦》,在晉江掀起一股校霸文學潮,這本書也在影視化的路上了,怕改編毀原著,也讓很多原著黨們,對它們愛恨交加。
這些小說有固定閱聽人且火,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如何做合理的改編、做正向的價值觀導向,并非易事。一旦做了,必須做到最好,否則,他們自帶的龐大的 IP 熱度和書粉群體,必然讓它口碑反噬。畢竟把 60 分的小說改成 99 分的影視劇,目前看來也只有《甄嬛傳》。
還是那句話,甜寵劇看似門檻較低,但絕不是只甜就完事了,如何做更高級的甜寵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