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百億基金冠軍歸來,背後站着河南期貨大佬,歡迎閱讀。
作者 | 韓忠強
運營 | 劉 珊
昔日基金冠軍孫建波,加入格林基金一事引發關注。
孫建波曾是華商基金 " 三劍客 " 之一。2010 年,孫建波參與管理的華商盛世成長基金曾奪得當年偏股型基金冠軍。而此次孫建波加盟的格林基金管理規模 234.11 億元,產品結構中債券型基金 217.25 億,占比 92.79%,混合基金和貨币基金分别只有 7.16 億元、9.69 億元。
當一個擅長主動權益投資的昔日基金冠軍,加盟主動權益基金規模較小的基金公司,自然引發業内關注。
曾手握 248 億
在加入格林基金之前,孫建波已經在投資領網域摸爬滾打了 25 年。
1998 年,數量經濟學碩士畢業後,孫建波先是在中國人保信托從事研究和投資,後來在 2005 年加入中信基金,也就是後來的華夏基金。在華夏基金期間,孫建波于 2008 年 5 月至 2009 年 4 月,管理華夏收入混合基金。而這段時間正處于 2008 年牛市後大盤迅速回調的時期,在孫建波不到一年的任職期間,業績可想而知,虧損了 13.74%。
運氣不佳的孫建波,轉而在 2009 年加入了華商基金。而在 2009 年國家四萬億投資和一系列經濟刺激的措施之下,A 股終于迎來一波超跌反彈。趕上風口的孫建波,2010 年與莊濤、梁永強共同管理的華商盛世成長,憑借 37.77% 的收益力壓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摘得當年偏股基金的冠軍頭銜。而在這一年,該基金還獲得了一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獎。
業績高光之下,華商盛世成長的管理規模在 2010 年也達到了 126 億。而同年,華商基金為孫建波量身打造新發行的華商策略精選的管理規模在 2010 年也達到了 122 億元的高位。
在 2010 年,孫建波憑借在管的兩只基金一人就手握 248 億,成為妥妥的基金頂流。而同時期,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規模也才 77 億元。
那時的孫建波偏愛成長股,其曾表示要在 " 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領先的行業中尋找有競争力的公司 "。
然而華商盛世成長的好業績并沒能持續太久,到了 2013 年 2 月孫建波卸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時,孫建波的任職回報回到了 -1.82%。而華商策略精選,在兩年多管理期間的任職回報為 -26.70%。
2013 年,孫建波正式離開公募基金行業,加盟了頭部私募機構上海景林資產管理公司,擔任合夥人、基金經理。在景林期間,孫建波的投資風格有所變化,從之前對成長股的 " 痴迷 ",進化為依舊喜歡成長股的同時,也注重對低估值公司投資機會的挖掘。
孫建波曾表示," 景林的特點是有一個框架,可以幫你把高估值的公司貼現回來,看到底貴不貴。這樣會避免為太貴的夢想買單。"
▲(乾和私募網站上孫建波個人簡介)
2017 年,離開景林資產的孫建波成立了乾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如今,乾和私募已在今年 7 月注銷。
未來如何布局?
從 2013 年離開公募行業,到如今已經 10 年,孫建波又回到了曾經鑄造了輝煌業績的公募行業。
與此前工作過的華夏基金、華商基金以及景林資產相比,格林基金的名頭并沒有那麼響亮,那格林基金有什麼來頭?
資料顯示,格林基金成立于 2016 年 10 月 8 日,由河南省安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安融房產 ")百分百持股。而格林基金也是證監會批準的首家由房地產公司發起并 100% 持股的基金公司。
而安融房產除了百分百持股格林基金之外,還分别持有格林東方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75%、49.93% 的股權。
可以看出,安融房產雖然名稱為房地產公司,但其金融布局除了基金,還包括融資租賃、期貨行業。
在安融房產的金融布局背後,是兩位自然人股東王拴紅、蘇玉華。天眼查顯示,王拴紅還曾擔任河南格林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西藏鵬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此外,王拴紅還是格林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
可以看出,格林基金背後的王拴紅在金融領網域布局廣泛。其實,在進入金融行業之前,王拴紅曾是一位教師。
王拴紅出生于 1962 年。1986 年至 1993 年,王拴紅在河南财經學院當了 6 年多老師。1993 年 2 月,王拴紅走出學校,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民營期貨公司——格林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格林期貨也是全國期貨業首批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赴香港設立分支機構的三家部門之一。由此,王拴紅開啟了從教師到 " 期貨大佬 " 的成長之路。
1998 年,在格林期貨基礎上,王拴紅創立了格林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後來,格林集團相繼在房產、保險、财富管理等領網域布局。2004 年,王拴紅在新财富 500 富人榜中,以 4 億元的身家排名第 360 位。
雖然有期貨等金融背景加身,但成立于 2016 年的格林基金,目前的發展并不是很均衡。
目前格林基金的產品結構中,主動權益類產品占比較少,其中混合型基金共 20 只(A 類 C 類分開計算),規模為 7.16 億,此外并無股票型基金。Wind 數據顯示,格林基金混合類基金的業績情況尚待提升,比如在 20 只產品中,今年以來(截至 9 月 19 日)業績為正的只有 4 只,而成立以來業績為正的也只有 6 只。
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不太能打,但債券類基金業績卻不錯。在 23 只(A 類 C 類分開計算)債券型基金中,業績為正的為 17 只,其中格林泓泰三個月定開今年以來收益超 3.7%。
面對格林基金債基強而股基弱的現狀,再度回到闊别已久的公募行業,孫建波又将如何在格林基金布局?有知情人士透露,孫建波加盟格林基金後,或以高管的身份負責公司的權益投研工作。
關于格林基金未來的產品布局,格林基金對「市界」表示,其一方面高度關注市場需求和投資者偏好,另一方面也結合公司情況進行產品線的布局,探索和發現适合自身的道路。鑑于當下的市場行情,公司的產品布局會更為謹慎(例如更多考慮性價比、可持續性發展等問題,更加的着眼于長遠)。具體到指數類產品方面,公司目前尚無指數類產品,其計劃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禀賦,循序漸進的推進。目前在論證中的主要是債券型指數基金,同時也在就股票型指數基金開展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