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董事長和一眾高管集體辭職!電科院“内鬥”大戲更新,歡迎閱讀。
9 月 1 日晚間,電科院 ( 300215 ) 發布關于董事長、部分董事及高管辭職的公告。公告稱,電科院收到公司董事長宋靜波以及部分董事及高管的書面《辭職報告》;當天,電科院另一則公告則稱,法院判決原董事長、創始人之子胡醇歸還上市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籤名章(胡醇)、合同專用章。
電科院 " 内鬥 " 再更新,董事長、部分董事及高管辭職
電科院 9 月 1 日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部分董事及高管的書面《辭職報告》。現将具體情況公告如下:
宋靜波女士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董事職務,并相應辭去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中的審計委員會、戰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職務。辭職後宋靜波女士将繼續在公司任職。
劉明珍女士因個人身體原因申請辭去董事、财務總監職務,并相應辭去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中的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職務。辭職後劉明珍女士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馬勇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獨立董事職務,并相應辭去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中的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職務。
李傑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總經理職務。辭職後李傑先生将繼續在公司任職。
上述董事及高管原定任期屆滿之日為 2024 年 11 月 28 日。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董事宋靜波、劉明珍女士的辭職未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低于法定最低人數,其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公司董事會時生效;獨立董事馬勇先生的辭職将在公司股東大會選舉出新任獨立董事之日起生效。
法院判決:原董事長、創始人之子胡醇歸還公章
此前電科院陷入 " 父子 " 内鬥,胡醇曾兩度出任電科院董事長、總經理,但今年 1 月 12 日,電科院召開第五屆第十一次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表決免去胡醇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選任宋靜波為董事長,聘任李傑為總經理。董事會表決結束後,電科院即要求胡醇返還公司公章,但胡醇一直未予以回應。
後續胡醇方面對外稱,此次事件起因為自己與其父胡德霖產生經營理念不合,董事會罷免程式等明顯存在違規。
随後因公章紛争,雙方訴至公堂。
公告稱,9 月 1 日,公司收到《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 ( 2023 ) 蘇 0506 民初 1325 号。判決結果如下:
被告胡醇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返還蘇州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章、法定代表人籤名章 ( 胡醇 ) 、合同專用章。案件受理費 80 元,由被告胡醇負擔。
現任公司董事會與胡醇的紛争早有苗頭。
此前,對于電科院最新披露的 2023 年半年報,董事胡醇表示對公司經營情況不了解,無法發表意見,故投棄權票。除胡醇以外的其他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均能夠保證半年報的真實、準确、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7 月 17 日,電科院審議《關于公司以自有資產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的議案》《關于延期并修訂
的議案》上,胡醇也投了反對票。
胡醇主張印章歸屬應以生效司法判決為準, 自己作為前任董事長總經理持有公章時系合法有權,後續罷免他的董事會決議是否有效存在争議,尚在司法程式中;公司實控人產生變更之際,公司内部繼續架空他,此行為對公司不利。
電科院 " 内鬥 " 歷程
電科院此前因豪門 " 父子内鬥 " 而備受關注,内鬥事件當事人之一胡醇董事長職務被罷免,多枚印章被停用。
1 月 12 日晚間,電科院披露,根據董事會決議,胡醇因個人原因不适合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公司董事會免去其董事長職務、解聘其總經理職務。同時,選舉宋靜波為該公司董事長,聘用李傑公司總經理。不過,作為董事的胡醇以及獨立董事趙怡超反對該議案。
今年 5 月創始人胡德霖逝世後,上市公司實控人于 7 月發生變更,由胡德霖、其子胡醇變更為李崇珠、胡醇。胡德霖生前持有電科院 1.79 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23.55%。根據電科院披露的公告,胡德霖持有的電科院股份為夫妻共同财產,其中一半歸妻子李崇珠所有,另一半由李崇珠繼承。李崇珠通過夫妻共有财產分配及繼承,依法取得胡德霖生前持有的電科院 1.79 億股股份。
本次權益變動前,李崇珠未在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本次權益變動後,李崇珠持有電科院 1.79 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23.55%;胡醇持有電科院 7810 萬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10.30%。
公告顯示,李崇珠與胡醇系母子關系,雙方已在 7 月 14 日籤署了《一致行動協定》,雙方構成一致行動關系,雙方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33.85%,占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賬戶中的股份數量後的比例為 34.27%。
電科院 2023 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88 億元,同比減少 14.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764.86 萬元,上年同期為 2131.52 萬元,同比減少 135.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 -1149.24 萬元,上年同期為 1848.44 萬元,同比減少 162.17%。報告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 19.66 億元,比上年度末減少 0.39%。
公開資料顯示,電科院主要從事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機電設備、高低壓電器元件、電器測試儀器等領網域的認證、檢測和校準服務。經營模式為獨立第三方的檢測機構模式,專注于技術檢測服務。
來源 | 澎湃新聞
責編 | 鄭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