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怎麼突然就松口了?,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因為更大的麻煩,已經箭在弦上。
作者丨林登萬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何增榮
" 目前和中國方面的談判仍在進行中……但就進展情況而言,我們接近與中國就取消關稅達成一個初步方案,中國企業可以一個受限制的最低價格,在歐盟境内銷售電動汽車。"
當地時間上周六(11 月 23 日)中午,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同時還是德國社會民主黨駐歐洲議會議員伯恩德 · 蘭格,在接受德國新聞電視頻道(N-TV)記者采訪時,終于講了一些能夠令兩邊許多企業都感覺能松上一口氣的好消息。
但蘭格在采訪中仍堅稱," 此前計劃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的,不是什麼懲罰性關稅,而是反補貼稅,完全是為了消除因不公平補貼導致的競争扭曲問題 ",即字面意思上的所謂 " 反補貼稅 "。
其辯稱道,美國總統拜登在不久之前專門批準法案,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 100% 的關稅,赤裸裸地将其排除出市場。與之相比,歐盟堅決不會這樣做,所以 " 我們只是想要公平競争,歐盟立法允許我們在存在傾銷措施或非法補貼時征收反補貼稅 "。
當天中午,伯恩德 · 蘭格在離開 N-TV 之前,還不忘用自己的 X 平台賬号發了一推:
(中國)不應該繼續更新(貿易對抗措施)。(我們歐洲搞)反制措施的目标是,(迫使)大家又回到談判桌前。
當然咯,世上萬事萬物和諧相處,應該講究個論迹不論心的态度,這畢竟以協定最終價格取代征收懲罰性關稅,是一個最終結果互利的大好事。雖然從個人感情出發,這蘭格主席的上述一席話,很難不讓人驚訝于這鴨子怎麼熟透了嘴殼還那麼硬?
最終承諾價格
國際間對于某一種或者某一類商品的貿易糾紛,除去那些某一方或者雙方撤回最初意見無疾而終的狀況,解決起來一般分為一武一文兩種辦法。
" 武 " 的方式,自然是來一筆突然施加的關稅,而且通常還要來一個 " 懲罰性 " 的前綴來強調加稅那一方的正義性。在加稅之後,被征稅方的對應產品在進入本國市場後,就會因為高昂的關稅成本被迫漲價,從而降低其市場競争能力。
圖 |10 月的工作,是設法讓在電動汽車征稅這事跳最兇的法國 " 消停 " 下來。而事實證明,國際貿易這事上,歐洲現在可沒有什麼 " 無敵人之 " 存在
至于 " 文 " 的手段,則是上面提到的,談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 " 最終承諾價格 "。
最終承諾價格通常是指在争議雙方通過協商、調解或法律程式後,就某一商品或服務的交易價格達成的最終一致意見。
或者限制最低價,或者是限制最高價,偶爾兩個都要限。而這種承諾價格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可監督執行的,并以此方式徹底解決相關商品甚至某個領網域的貿易糾紛。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面臨的狀況就是,國内車企在對歐洲出口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必須根據協定的最終承諾價格,來執行相應產品的本地定價。必須千方百計避免出現中國產的電動汽車,在售價上碾壓同尺寸同級别的歐洲電動汽車的這種情況。
舉個例子,德國大眾生產的 ID.3 電動汽車,在歐洲的起售價為 3.98 萬歐元,根據文章寫作的 11 月 24 日匯率,折合人民币略超過 30 萬元。而同樣一台 ID.3 的上汽大眾版本,在中國市場的售價算上經銷商和企業端的優惠,其售價為 11.99 萬元。
圖 | 德國產電動汽車售價居高不下,原因是大量部件甚至子系統需要從中國進口,導致成本壓不下來
價格差距打到這份上,即使算上歐洲之前 10% 的進口汽車關稅,一萬多海裡的水路運輸成本,以及各級渠道從中的抽頭,在保留充足的利潤前提下,其在歐洲的售價也可以輕松打到 3 萬歐元(折合人民币約 22.64 萬)以下。
相信說到這裡是個人就會意識到,這如果讓你中國的車串貨到歐洲的話,本地的工廠那可怎麼活?俨然是一條發财捷徑啊!而事實也确實如此,起碼這兩年來,大眾德國也沒少為串貨這檔子事情操心費神過。零零散散從中東那邊流過來的車一直就有,而去年 12 月,一家德國進出口貿易商甚至在完備各種手續之後,直接就從中國進口了一批 ID.6X,打算狠賺一筆。事情在當時鬧到滿城風雨,官司在法院來來回回了多次。
實際上,上面之所以提大眾只是因為其中歐各自生產的同一車型極具識别度而已。脫離那些在中國擁有合資企業的品牌,則差距更加驚人。比如說上汽名爵生產的 MG4 EV。這款車在歐洲被稱為 " 木蘭 "(MULAN),因為各項性能以及定位無限接近 ID.3,而被普遍視為其強有力的競品。
圖 | 木蘭這車在歐洲風評極佳,一直與上汽名爵專門開發了性能版,滿足這一代歐洲車主對于 " 電動小鋼炮 " 的追求
價格問題,最終奠定了 " 木蘭 " 的勝局,因為這款車配備 51kWh 容量電池的普通版,在英國市場的起售價格為 2.6 萬英鎊,以目前的匯率折合人民币 23.6 萬左右。而即使其出口歐洲後溢價已經接近七成(還是根據國内指導價,而非目前終端優惠後價格算的),在面對 3.198 萬英鎊起售的德國產 ID.3 時,仍舊具有極大的價格優勢。而這也是為何在此前的歐盟反傾銷調查鬧劇中,上汽能有機會 " 獨享 " 那個 36.3% 的額外加征稅額的原因。
而目前這個似乎已經被敲定的 " 最終承諾價格 ",則是各中國主機廠在對歐盟出口新能源汽車產品時,根據不同車型在歐盟内不同國家,設定一個不可低于的價格限制。
總而言之就是,你得把價格拉起來,免得我生產的車賣不掉。
避免加稅帶來的好處
實際上公社在上個月,就已經報道過中歐雙方正在就以 " 最終承諾價格 " 替代加稅進行談判的消息。然而彼時,兩邊因為歐盟方面的一些非常奇葩的堅持,可以說是談得很不順利。
圖 | 歐洲議會總體而言,比歐洲各國政府行事風格更加激進
歐盟方面的要求,是每一個品牌每一型号的每款車,都能議定一個最終承諾價格。并且要求能監管到同車型中不同車款的個性化配置調整。而且每一個歐盟國家,每一個銷售區網域,都可以做到可控可查。
這種要求粗看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在具體實操中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在這個時代,依托智能制造 / 工業 4.0 的概念,汽車也是一種可以迅速高度定制,使之個性化的產品。
首先在車漆項中,這位在七種可選色中選擇了馭光橙車漆,但配了撞色車頂。然後在可選的七種輪毂裡勾選了 22 英寸多輻運動鍛造輪毂帶六活塞卡鉗選項,内飾顏色四選中看上了藍白配色。最後在選裝列表裡除了默認的魔毯雙腔懸架,額外勾選了向日葵旋轉屏、7kW 智能家充套件。至于分區調光天幕、智能感應自動門、電動拖車鉤、車載衛通以及 20kW 家充套這些,全都空着。
圖 |2025 款的極氪 001,有興趣的各位不妨計算一下,其選配項能排列出多少組合
綜上所述各位不妨想想,如果按照歐盟負責談判那些老爺們思路,2025 款極氪 001 得商定幾個價格承諾?而這還僅僅是 ME 版本默認安裝智駕系統,同時附贈對應的服務體驗這一前提下的。
如果帶着惡意來揣測,那麼歐盟相關談判人員此舉無異于存心空耗時間,是毫無誠意甚至懷着敵意的表現。但筆者以為,事情其實沒有那麼嚴重,只不過是相關老爺們腦袋和意識還處在二十年前而已。想必自上月到不久之前,雙方談判和溝通的過程中,有大量時間是花在對其解釋當前狀況的問題上。
圖 | 那些位宛若智障的老爺,雖然滿嘴問着不着邊際的愚蠢問題,說着荒誕而且毫無邏輯的觀點,然而他卻能一言定你生死——類似周受資感覺到的無奈,想必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這一切,仿佛復刻了美國國會老爺诘問 TikTok 首席執行官周受資的那些名場面。好在從目前的進展來看,歐盟的老古董們似乎最後還是講通了道理理解了狀況。着實可喜可賀了。
實際上,如果最終以落實最終承諾價格的方式了結這樁貿易糾紛,而不是以彼此加稅的方式兩敗俱傷,對我們這邊似乎更加有利。最直接的好處在于,加征的關稅将被歐盟相關國家政府拿走,而維持關稅但執行最終承諾價格之後,國產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将能獲得更高的利潤率,這也許足以抵充加價後對銷量的影響。
圖 | 達成最終價格協定之後,對國内車企以及他們的歐洲同行來說,可謂好壞兼有。但唯獨歐洲錢包不夠豐的車主們,是倒了大黴
畢竟,現階段自主品牌的優勢,已遠非性價比這一項。或者這麼說,即便将價格以較大幅度拉上去,對比歐洲哪一眾對手,仍舊能得個性價比一流的評語。
雖然說目前的消息反映出了全面向好的趨勢,但畢竟只是官方人員以個人名義接受采訪時釋放的信息。未來仍存在諸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吧,相信所有人也都懷着一樣的疑惑——怎麼歐洲議會那麼快就轉過性子來了?
來自兩方面的原因,内部實現最後一點 " 自主 " 的希望正式破滅,以及來自外部的 " 價值觀盟友 " 的貿易壓力,推動并造就了目前這樣的局面。
就在上周五,瑞典動力電池制造商 Northvolt 公司在美國正式宣告破產重組。在遞交法院的檔案中說,該公司表示其深陷流動性問題,現金僅夠維持運轉約一周時間。但可能是出于安慰投資人的意願,其同時也宣稱已争取到 2.45 億美元融資支持,包括 1 億美元新貸款,以便公司能 " 維持運轉,至明年第一季度完成重組 "。
圖 | 關于這家企業,曾毓群曾評價——電池設計、工藝和設備方面存在錯誤,這使得他們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強行擴大產能時,将面臨產能利用率、產品可靠性等問題,兩三年後還會遭遇產品安全風險
該公司曾是歐洲車企密集注資的對象,被寄托了在歐洲本地解決動力電池供應問題的希望。自從其于 2017 年開始運轉以來,已經累計消耗了投資人近千億歐元。不過,這個希望終究還是破滅了。自 2022 年,該公司成批量交付動力電池起,質量和工藝問題就從未得到解決。其直接後果,便是成本上的不可忍受。所以本次正式宣告破產,也算得上某種 " 當斷則斷 " 了。
上面這是内部的因素,而外部的則直接來自我們的老熟人 " 懂王 "。其再次上台的結果,也許在我們看起來自有其合理性,但卻是遠遠超越歐洲國家乃至歐盟議會意料之外的變數。
圖 |" 睡王 " 是個令盟友們非常安心的人,可惜任期即将結束……
人畢竟還得吸取教訓。因為 2017 年的經驗,歸來的 " 懂王 " 大概率還将延續當年 " 四面出擊 " 的貿易政策。而在這種迫在眉睫的風險之下,已經失去來自俄羅斯廉價能源支持,民生呈現萎靡狀态的歐洲各國,竟然還要和中國大搞貿易摩擦,顯然是極度不明智的……
那麼說到最後,就祝中歐技術團隊早日談妥議定,達成新的互惠合作模式了。畢竟 " 懂王 " 再臨之日,大家都有棘手的事情要首先處理。
|林登萬|
凡是有自由意志的地方,就會有林登萬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