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淘寶最新的“砍價”功能,像是按下了時代的暫停鍵,歡迎閱讀。
前幾天,我在商業科技媒體 Tech 星球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新聞:淘寶 App 已上線 " 去談價 " 功能。
什麼叫 " 去談價 "?我研究了一下,有點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對于一些商品,在購物車結算界面會出現一個 " 去談價 " 選項。詢問商家能否在當前價格基礎上,再便宜一點。當然,商家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
幹說有點枯燥哈。看圖,大概這樣。
圖片來源:Tech 星球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線上版的 " 讨價還價 "。
我搜了一下評論。有人說,這是電商價格戰的新階段。還有人說,這是在白忙活,無非是先漲價,再降價,實際價格根本不會降。
我沒法給出一個定論,但卻有一種隐隐約約的感覺:若幹年後回頭來看,這或許會成為一個标志性事件,意味着這一階段的電商内卷,真的走到了盡頭。
今天,我争取用一篇文章的篇幅,帶你看懂這背後的邏輯。
首先我得說,電商平台的讨價還價,并不是一個新功能,而是一個 " 復古 " 功能,甚至是一個有些奇怪的功能。
復古在哪裡?又奇怪在哪裡?
很多年輕讀者或許已經不知道,在電商平台發展的早期,讨價還價一直是标配,例如 1995 年的 eBay,和 2003 年的淘寶。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當時的電商平台都是 "C2C 模式 ",用戶與用戶之間彼此買賣,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對稱。
你說這台相機只用了一次,我怎麼相信你?你說這雙鞋是正品,我怎麼驗證?
這是不是讓你想到了如今的某個平台?沒錯:閒魚。
早期的電商平台,就如同如今的閒魚。
這就是為什麼,如今的閒魚上,砍價環節依舊無法跳過。
而當商家大批入住,電商變成了典型的 B2C 平台後," 一口價 " 才逐漸成為标配。
道理很簡單:當信息不對稱消失,讨價還價也就失去了必要。
讨價還價的本質,是信息不對稱。讨價還價,是消費者面對信息不對稱時的反制手段。
想想看,你去買一瓶可樂、或者一台冰箱,幾乎不會涉及讨價還價。因為這些行業經歷了幾十上百年的充分競争,信息早已高度對稱,具有成熟的品牌,屬于 " 高信任行業 "。
反過來呢?哪些行業最需要反復地讨價還價?或者說,你最希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帶着你去購買?
比如,古董,你說這個杯子是商周的,我怎麼覺得是上周的?
比如,茶葉,你說這塊茶餅儲存了 10 年,能測個骨齡嗎?最好有 10 年的完整錄像給我看看。
再比如,珠寶,你說這塊翡翠是緬甸的,我喊它一聲緬玉,它能像孫悟空一樣答應嗎?
這些 "低信任行業",很多都是不明碼标價的。看你穿的人傻錢多,就報高一點。懂行的老客戶,就報低一點。
因此,不同知識積累、不同談判技巧的人,買到的價格也會天差地别。同一塊玉,有人 500 元買到,有人就得 5 萬元買到。
極度的信息不對稱,帶來極度的不信任。用俗話說,就是 " 水太深 "。
而互聯網平台,天然就是為消滅 " 信息不對稱 " 而生的。
比如,大眾點評用一套網絡評價機制,消除了你和陌生飯店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當然,如今這些平台正在被各類虛假評論困擾,但這是另一個問題。
再比如,我之前曾經寫文章說過,貝殼的成功,就是用一套 "ACN 模式 ",消滅了房屋中介和購房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鏈接見文末 " 參考資料 ")
而包括淘寶在内的所有電商平台,正是用各種各樣的比價系統,消滅了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去過埃及旅遊的朋友都知道,那裡旅遊紀念品的價格,要按報價的 1/10 去砍。而淘寶上呢?完全沒有必要,只要比别人貴,你就沒生意。
消滅信息不對稱,提高社會整體的運營效率,是所有成功互聯網平台的共性。
現在你明白了嗎,從邏輯上來說,如今的電商平台完全不需要讨價還價功能,因為信息早已高度對稱,但凡賣的貴一點點,就意味着不賺錢。甚至商家早已在這個痛苦螺旋中苦不堪言。
你說,這個功能奇不奇怪?
那,讨價還價功能究竟為什麼會卷土重來?它真的能帶來低價嗎?
我想向你推薦去年黃碧雲老師寫的一篇文章:《極致低價還怎麼賺錢?這道題也許有 6 種解法》。鏈接,我放在了文末的 " 參考資料 " 中。
在文章中,黃老師說,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降價?幾乎只有這 6 條思路:
思路一:以量換價。
用更大的銷量,去換更低的價格。這是絕大多數促銷活動的底層邏輯。比如,雙十一、618 的本質,就是以量換價。
它就像是平台和商家達成了這樣一種協定:你這個商品,平時每個月賣 100 單,我保證你這一周裡就可以賣出 10000 單,請問你想不想要?
想要對不?那就給我最優惠的價格。不然,這筆銷量我就給别人。
思路二:付費會員。
這種以 Costco 和山姆會員店為代表的模式,近幾年非常火熱。國内的盒馬 X 會員店,包括線上的淘寶 88vip、京東 PLUS 會員,本質都是這一模式。
這種模式,其實很反中國人的常識,299 一年辦會員,這筆錢可不是預存進卡裡供你消費,而是純買一個 " 進店資格 "。
為什麼它能跑得通?因為它本質是門店和消費者達成了這樣一種協定:我給你最優惠的價格,但請你承諾把未來一年所有的采購,都放到我這裡。
怎麼建立信任呢?先付一筆錢吧,付了沉沒成本,你自然會來。而我拿到了這筆資金、這批承諾銷量,就會全力為你提供最低的價格。
思路三:縮短鏈路。
縮短鏈路,用大白話說,就是 " 砍掉中間商賺差價 "。
比如,原本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手裡,大概要經過 5~6 次的周轉。
先從農戶到收購商販,到產地集散中心,再到銷售的集散中心,到縣城還有批發市場,再到商超或者水果店,最終才到消費者的手裡。
這中間,每增加一次周轉,就是疊加一次的成本、疊加一次的損耗。這一切,最終都要加到賣給消費者的價格裡。
而如果你能采用產地直采模式,就能砍掉中間所有的流通環節,降低價格。
要想把商品賣便宜,就要不斷減少商品到消費者手裡的交易環節。
思路四:去品牌化。
我們都知道,品牌商品貴,是因為品牌承載了信任,你知道一旦出問題了,你該去找誰。
因此,很多人都說品牌有 " 溢價 "。那反過來,去品牌化,不就意味着消滅溢價?
甚至,很多大牌商品都是代工廠生產,如果我去找到這些源頭代工廠,用一樣的原料、一樣的工藝。生產出來的白牌商品,不就撇開了品牌溢價,讓價格更便宜?
沒錯,拼多多本質上,就是在為白牌商品提供這樣的服務。盒馬等渠道的自有品牌,本質上也是在做這件事。
黃老師說,去品牌化能不能成功,關鍵在于你能不能把用戶對品牌的信任轉移到你的渠道上。
思路五:折扣門店。
大體上,折扣門店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硬折扣,通過死摳供應鏈提高效率,例如貨架如何設計、商品如何擺放,在這些細節上精益求精。例如奧樂齊、樂爾樂。
另一種叫軟折扣,通過售賣臨期、微瑕商品降低價格,比如好特賣。
當然,還有兩種模式的結合,比如盒馬奧萊。
而無論哪一種,都是通過提高運營效率,在指甲縫裡省成本,從而把商品賣的更便宜。
思路六:線下紅利。
線下紅利,就是利用如今線下那些還沒有被普遍注意到的 " 成本窪地 ",在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降低成本。
比如,我聽小馬宋老師說過一個鮮活的例子,有一家公司叫糖兜科技,它也是盒馬的烘焙供應商。
它就非常善于利用各種各樣的線下紅利,降低成本、降低價格。
比如,一般的烘焙工廠,都要專門運輸原料。而糖兜科技和益海嘉裡合作,把工廠直接建在益海嘉裡的面粉廠邊上。
那還要用卡車運輸嗎?不用了,直接建管道,運到糖兜的烘焙車間。甚至,它可以和益海嘉裡共用面粉存儲工廠。
這一系列操作,減少了包裝成本、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倉儲成本,更減少了運輸過程裡可能的食品安全風險。
再比如,糖兜科技的產品,都是在夜間生產,原因很簡單:夜間生產電價更低。同時,如果你在 23 日晚上生產,那生產日期就只能标 23 日。而在 24 日凌晨生產,生產日期就可以标 24 日。相當于延長了 1 天的產品保質期。
紅利永遠存在,稀缺的,是善于發現紅利的大腦。
黃老師的分享,真是精彩。還有沒有其它的思路?或許有,将來也一定會有。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多麼新的思路,都一定逃不開那個底層邏輯:優化結構、提高效率。
在效率和交易結構沒有改變的前提下,所有的降價,都是 " 偽降價 "。
好,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次的 " 去談價 " 功能,你能看出什麼問題嗎?
首先,它不屬于這 6 種模型中的任何一種。
其次,它沒有優化結構,提高效率。
它只是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增加了一個溝通選項。
那麼,它能實際幫助消費者獲得更低的價格嗎?
說實話,我持保守态度。後面會發生的邏輯,或許完全可以預料:既然你要砍價,那我就先漲價,再降到我能接受的價格就是了。
二十年前的讨價還價,給你帶來了便宜的結果。而今天的讨價還價,可能只能給你帶來 " 便宜感 "。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同樣的邏輯,早已在圖書行業發生過。
我在此前的文章裡寫過,2012 年,我出版我的第一本書時,書籍定價是 32 元。但到現在,市面上的圖書,定價基本都在 60-80 元,50 元以下的圖書,已經很少見到了。
為什麼?這其中當然有通貨膨脹的因素,但毫無疑問,用漲價,來應對不斷降低的折扣,是一個主要原因。
這讓圖書行業出現了一個 " 奇怪 " 的現象:折扣越來越深,價格越來越貴。
打個比方,出版社和平台,仿佛手上各握着一個虎符,一個在把價格不斷上移,另一個在把價格不斷下移。最終,當這兩個虎符合在一起時,啪,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消費者的到手價格,其實并沒有折扣顯示的那麼大變化。
沒有技術的進步、沒有效率的變革,獲得的就不會是便宜,而是 " 便宜感 "。
因此,就有了我文章開頭的那個感受:電商的低價内卷,可能真的走到頭了。
從平台到商家,已經窮盡了一切的可能、探索了所有的模型。從僅退款、到免費上門退換、再到自動跟價。
此前我們曾經報道過,很多電商平台都在今年下半年做出了一個重大調整:弱化以價格為第一優先級的指标,重新回到 "GMV 邏輯 "。
别卷價格了,卷不動了,真的卷不動了。再卷下去,只有一件事能卷了:便宜感。
唉。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次的 " 去談價 " 功能,你或許會唏噓一聲。這,真的就像是給這段瘋狂内卷的時代,按下了暫停鍵。
但是,暫停之後呢?時代會往何處去,我無法給出答案。但我想說,所有的從業者,或許都應該借這次機會認真思考一件事。
過去二十年裡,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電商是一種更高效、更先進的商業模式,它完爆線下行業,做生意,就要做電商。
但,真的如此嗎?
我想帶你一起看看我最新版的《5 分鍾商學院》。這本書的第一篇,關于流量,标題叫" 流量是一切商業模式的源頭 ":
電子商務是一種更先進的商業模式嗎?
其實,電商從來都不是一種更先進的商業模式,它只是在某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被突顯了出來。在這一階段,上網的消費者數量急劇增加,可是大部分商戶并沒有下定決心做線上生意,所以讓少部分的敏感者享受到了一段時間的低成本流量。
在這個商家與用戶互動方式日新月異的時代,流量來源再也不是開一家店而已,也絕不是把實體店搬到網上那麼簡單。用流量的邏輯來統一所有的零售方式,并且懂得計算每一種流量來源的流量成本,将是所有企業的基本功。
在這個線上流量充分競争的時代,這其中的邏輯和關系,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去年,侯毅的一句話曾在我的朋友圈裡刷屏:未來的低價在線下,而不是在線上。
我想引申一下,當線上的流量充分競争,直至飽和,最終吃掉你所有的利潤時。線下的獨特本事,也許會成為盈利的關鍵。
比如,線上流量太貴,但在線下,你選址的能力,就會讓你獲得别人拿不到的超額利潤。
比如,線上服務千篇一律,但在線下,你對購物細節的把控,就能成為留住用戶的關鍵。
增量時代和存量時代,賺錢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增量時代,你只需要找一條高速增長的大河,别下牌桌、别犯大錯、小車不倒只管推。只要水漲,自然船高。
而在存量時代,我們都得靠本事賺錢了。甚至,有困難的地方,才有賺錢的機會。
文章最後,我想送給你三句話,這是前段時間,我在商業社群 " 進化島 " 裡發的一條動态,說了我對商業世界最底層的 3 條世界觀,引起了很多人共鳴:
1、錢從哪裡來?
從交換中來,產生 10 元的價值,拿 5 元,這是所有商業的本質。
2、憑什麼是你?
憑什麼這筆錢被你賺走?一定是因為你有某種特殊的資源或者能力,換來了這筆收入。
3、有沒有捷徑?
沒有。就算有,那也是短暫的紅利。然後,這條路很快就會擠滿追逐紅利的人,它就不再是捷徑。
極致的 0 門檻,意味着極致的競争。極致的競争,意味着極致的 0 利潤。
商業世界的基本邏輯從來都不復雜。復雜的,是希望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人心。
這些思考,與你共勉。
*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1、獨家|淘寶上線 " 去談價 " 功能,電商購物或進入砍價時代;美團測試 " 地圖找店 ",本地生活探索新增長點
2、與貝殼 CEO 的三次對談:一篇文章講透貝殼 | 深度解讀
3、黃碧雲:極致低價還怎麼賺錢?這道題也許有 6 種解法
4、賤賣的圖書,惹怒 56 家出版社
5、淘寶、抖音、拼多多 ... 電商價格戰,真的要結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