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您吉祥!日本防衛省正考慮以“烈風”命名下一代戰鬥機F-3,歡迎閱讀。
據日本共同社 4 月 27 日報道,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關于日本、英國、意大利三國聯合開發,并計劃于 2035 年前部署的日本航空自衛隊下一代戰鬥機(" 次期戰鬥機 "),防衛省正考慮将其命名為 " 烈風 " ——二戰末期日本計劃取代 " 零戰 " 的新一代艦載戰鬥機。
報道稱,盡管這一讨論正由防衛省高層秘密推進,但使用二戰日軍軍機名并無現行法律可以參照,防衛省内部也存在 " 易引發軍國主義聯想 " 的批評聲音。
日本與英國和意大利聯合開發的下一代戰鬥機模型 共同社
據多位政府人士介紹,日本防衛省針對自衛隊航空器命名制定了内部規則:采用英文首字母(戰鬥機為 "F"、運輸機為 "C" 等)結合開發順序編号,如 F-2 戰鬥機、C-2 運輸機、P-1 反潛巡邏機等,但相關規定中,并未涉及恢復使用舊日軍戰機名稱的問題。
作為 F-2 的後繼機型,日本下一代戰鬥機命名為 F-3 一事早已公布多年,而 F-2 雖被非正式地稱作 " 平成零戰 "(實際上按照《航空 fun》雜志的描述,這個名字的最早起源,很可能是 1995 年 F-2 首飛現場上,某個已不可考的來賓随口發癫),但并非其官方昵稱。此次日本防衛省考慮為 F-3 增加官方昵稱 " 烈風 ",的确讓人不得不來一句 " 意欲何為 " 了。
倒是能理解為啥不叫 " 令和烈風 ":萬一這玩意兒搞出來,令和年也完事兒了……
A7M" 烈風 " 是日本三菱重工在二戰末期研發、旨在取代 A6M 零式戰機的艦載戰鬥機,總設計師正是 " 零戰之父 " 堀越二郎。該機于 1944 年 5 月首飛,雖然原型機的飛行性能顯著優于 " 零戰 ",但受限于發動機可靠性低下,遲遲無法量產,加上 " 戰事日頹 " 的影響," 烈風 " 直到日本投降前也沒能服役,幾架原型機更是要麼在戰火中被摧毀,要麼在戰敗後被挫骨揚灰,一架也沒有留下來。
" 烈風 " 的 3 号原型機
所以,先不論 " 死灰復燃 " 的事兒,如果防衛省真的以 " 烈風 " 命名 F-3,這可是一點好彩頭都不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