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74億美元買26架“陣風M”不過瘾,印度還打算再追加110架,主打一個豪放,歡迎閱讀。
難怪全世界各國都在大搞戰鬥機,不管有沒有基礎,這東西那是真賺錢啊!
在前幾天菲律賓剛剛斥資 55.8 億美元向美國下訂了 20 架 F-16 戰鬥機,盡管菲律賓對外稱這款戰鬥機是 F-16 的最新款 Block 70/72 版本,但是以 2.79 億美元的單價采購一架單引擎戰鬥機是不是有點過于 " 大頭 " 了呢?要知道菲律賓一年的國防預算也不過才 50 多億美元 ...
在更早之前,土耳其也在苦挨了幾年之後、歷盡艱辛拿到了美國國會的許可,以 230 億美元的高價訂購了 40 架 F-16 戰鬥機,雖然這筆費用中還包含了對土耳其空軍原有近百架老舊 F-16 的更新和相關彈藥的經費,可平均下來計算這批 F-16 的價格也絕對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接受的。
F-16 今後看來就要走上億身價的路線了。
與之相對比,印度最近的一筆買賣還算相對劃算一些的?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在周三莫迪政府正式批準了在 2023 年就已經确定的 26 架法國達索 " 陣風 M" 艦載機的交易。
這份合同的交易總價為 6400 億盧比,約合 74 億美元 ...
算下來印度的 " 陣風 M" 艦載機的單價為 2.84 億美元,這個價格較 2019 年印度空軍接收的 36 架 " 陣風 " 戰鬥機的确是貴了不少,當時一架法國戰鬥機的價格約合 2.4 億美元左右。
如果單看這筆交易的話,印度這是又為 " 陣風 " 戰鬥機做了一次廣告,并且将其身價提升了不少;2.84 億,即使是中、美、俄三國列裝的五代機都不敢這麼要價;
雖然都是天價戰鬥機,不過結合菲律賓和土耳其的操作,印度這波還不算很虧,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印度買的是雙引擎戰鬥機,而且還是技術含量更高的艦載機,貴點也無可厚非;
第二,印度在公布合同的時候也說了,他們采購的這批 " 陣風 M" 是經過了特殊增強的,所以價格要高一些;至于具體都增加了什麼,現在還不得而知。
當然了," 陣風 " 之貴也就這麼點優勢了,另外還占了一個 " 多用途 " 的名号,其他的理由我實在是 " 編 " 不出來了。
但話又說回來,印度用天價買回來的 " 陣風 M" 艦載機對于達索公司而言還不是最賺錢的訂單;
按照之前 " 陣風 " 戰鬥機的出售價格計算,當年賣給卡達的 " 陣風 " 那才是最賺錢的,該國用 70.2 億美元買回來了 24 架,折算一下單價為 2.92 億美元。
另外幾個采購過 " 陣風 " 戰鬥機國家的單價大致為:埃及的是 2.45 億美元、希臘采購了 6 架新的和 12 架二手的,平均單價為 1.33 億,克羅地亞采購 12 架二手的單價為 0.91 億美元。
而法國空軍自己在去年二月份也下訂了一批 42 架 " 陣風 ",它的單價約為 1.3 億美元,畢竟是自己家的生意,多少還是能有點優惠的。
看來 " 陣風 " 這玩意還真是賺錢,就連二手的都能賣出将近 1 億的價格,難怪法國是五常國家内唯一一個沒有裝備五代機的國家,抱着這麼一棵 " 搖錢樹 " 還要什麼五代機,一款四代機的價格可以把所有五代機全部按在地上摩擦。
當年 F-22 号稱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戰鬥機,它的單價也不過 2 億美元;
現在一看,2 億算個啥,随便一款戰鬥機都可以輕輕松松賣出超 2 億的單價。
再說印度對 " 陣風 " 的期望!
在相繼采購了 " 陣風 " 和 " 陣風 M" 之後,印度媒體稱印度空軍即将與法國開啟一項新的談判,旨在繼續引進 110 架多用途戰鬥機,以增強印度空軍日益縮小的戰鬥機中隊。
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會是 110 架呢?
因為法國達索公司之前已經對印度明确表明過态度,若想将 " 陣風 " 的生產線搬到印度,你們下單的戰鬥機總數必須不得低于 100 架,否則免談。
于是乎,也就有了這麼一個數字,印度的想法很簡單,它就是想在國内自己組裝這款他們認為 " 無敵 " 的戰鬥機,花多少錢無所謂,關鍵是滿足了自己的 " 野心 "!
不過呢?你别看印度花了高價買了 " 陣風 ",但是啥時候能夠拿到貨那還要看法國人的臉色,合同上規定這批艦載機的交付時間為 37 至 65 個月内完成,也不知道 " 三哥 " 是咋想的,這麼長的時間也敢籤,到時候還沒有等到 " 陣風 M" 來,自家的米格 -29K 不都得報廢了?
放眼全球,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研發五代機、六代機,各國都在為下一代戰鬥機而努力,唯獨印度依然醉心于 " 陣風 " 戰鬥機的 " 神話 "。
按照法國和印度之間的軍火交易速度,待到 " 陣風 " 生產線搬到印度的時候,估計我們的殲 -20 都應該快要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