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經濟第五大省争奪戰仍在進行:四川晉級,河南當“追兵”?,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阿力米熱
随着四川、河南相繼公布 2023 年經濟數據,中國經濟第五大省正式 " 換人 "。
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四川 GDP 總量為 60132.9 億元,同比增長 6%;河南 GDP 總量為 59132.39 億元,同比增長 4.1%。四川經濟總量超過河南,并首次躍居中國經濟第五大省,并且成為全國第六個、西部第一個邁上 6 萬億元台階的省份。
對于四川來說,從 5 萬億到 6 萬億,用時 2 年。在這增長背後,服務業和消費的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2023 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突破 3 萬億元,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 60%。
反觀河南,雖然跌出全國第五,但整體經濟運行不乏亮點。2023 年,河南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0%,高于全國 0.4 個百分點;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6.1%,高于全國 1.1 個百分點。
GDP 總量相差僅 1000 億左右,這也意味着四川與河南 " 搶 5" 大戰仍未結束。展望新的一年,四川将 GDP 增速目标設定為 6% 左右,河南則提出了 5.5% 左右的增長目标。
四川晉級
從 1978 年至今,四川的 GDP 總量一直處于全國前十,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
自 2007 年 GDP 首次 1 萬億元大關之後,四川的發展明顯提速。2011 年突破 2 萬億,2015 年突破 3 萬億,2018 年突破 4 萬億,2021 年突破 5 萬億,2023 年突破 6 萬億。幾乎每隔 2-3 年,四川就邁過一個萬億台階。
這并非無迹可尋。
公開資料顯示,長期以來,東西差距始終是區網域經濟面臨的重大課題。但 2000 年推出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大量的轉移支付、產業和基礎建設項目向西部傾斜,四川、重慶、貴州、陝西等省份迎來的飛速發展。
同時,四川由于擁有大量勞動力和市場,承接了東部大量制造業轉移,讓其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省份,逐漸轉型為工業化、現代化的省份。
" 現在,四川的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產業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礎。2023 年四川 GDP 突破 6 萬億元,工業和服務業也為其整體增長提供了支撐。"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主任丁長發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2023 年四川第二產業增加值為 21306.7 億元,增長 5.0%;服務業增加值為 32769.5 億元,增長 7.1%。這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高于全國 1.5 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突破 3 萬億元。
工業方面,四川已形成了以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輕紡、醫藥健康為代表的六大支柱產業。去年,這六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6%,為經濟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
工業廠房鋼和機件現代化的室内廳 圖源:圖蟲創意
與此同時,四川憑借着豐富的锂礦資源儲量,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在各地市做了一系列產業布局:遂寧要擦亮中國 " 锂電之都 " 名片,射洪市要打造 " 千億锂電產業集群 ",宜賓要建設 " 世界動力電池之都 ",眉山也在追逐 " 锂 " 想之光,全力打造全國領先锂電材料產業基地……
而從服務業來看,2023 年四川服務業增加突破 3 萬億元,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 60%。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 8.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 12.8%,住宿和餐飲業增長 12.2%,金融業增長 6.2%,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 6.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 11.4%。這也表明,四川的經濟結構正逐步優化。
此外,四川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斷縮小,2023 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 4.5 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 2 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 2.32 降至 2.26。
不過,當前四川人均 GDP 超過 7 萬元,仍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是四川仍需追趕的方面。
" 除了四川人口眾多以外,從歷年的轉移支付來看,四川獲得的總額最高,2022 年達到 6486.12 億元穩居第一位。這也表明四川省内區網域之間貧富差距較大,因此需要大量的财政撥款來調節區網域間的财力分配,維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丁長發說道。
河南失守
在全國經濟大省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浙江、河南、四川分列第四到第六的位次。河南也常用 " 标兵漸遠、追兵漸近 " 形容發展面臨的壓力。
近年來,河南的壓力愈發明顯。在與浙江的差距被逐漸拉大的同時,2023 年河南未能守住第五的位次,被四川這個 " 追兵 " 超越了。統計數據顯示,2023 年,河南 GDP 實現 59132.39 億元,同比增長 4.1%。對比來看,四川 GDP 總量超出河南 1000.51 億元。
事實上,河南經濟總量在 2022 年曾一度突破 6 萬億大關,但經過最終核算,其 2022 年 GDP 總量為 58220.13 億元,減少了 3124.92 億元。由于基數降低的原因,也帶動 2023 年經濟數據随之調整。
然而,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若将時間線拉長來看,導致河南位次下滑的原因,歸根結底是近年來該省經濟增長情況不夠理想。數據顯示,從 2020 年開始,河南經濟增長連續四年低于全國平均增速。
河南面臨的壓力不難理解,主要來自于工業發展處于轉型促發展的陣痛期。
在全國工業大省的版圖中,2005 年至 2020 年,作為傳統工業大省的河南一直保持第五的位次,長達 16 年。2021 年,河南首度被福建超越,下滑至第六位。相比其他幾個經濟大省,河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力量明顯偏弱。
河南省鄭州市城市風光 圖源:圖蟲創意
此前,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也指出,河南還處在工業化中後期,主要產業多處于產業鏈前端和價值鏈低端,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一般。
為此,河南正在加速工業轉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23 年河南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了 8.9%,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 22.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 17.4%。
而河南的優勢,在于擁有相對完備的工業發展體系。
以汽車制造為例,經過多年培育,河南已擁有鄭州宇通、上汽鄭州、東風日產、開封奇瑞等 17 家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年產整車超過 80 萬輛。2023 年,河南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增長 45.2%,高于全國平均增速。
不過丁長發認為,在當前經濟轉型新時期,對制造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河南可以堅持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作為 " 首要戰略 ",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例如針對汽車、電子等新興產業,通過產教融合、龍頭企業深入校企合作,吸納和培育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為了進一步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着力培育重點產業鏈,2023 年河南還出台了《河南省建設制造強省三年行動計劃(2023 — 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初步建成以 " 能級高、結構優、創新強、融合深、韌性好 " 為鮮明标識的先進制造業強省。
根據計劃,2025 年,河南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力争達到 40%、其中制造業占比穩定在 30% 以上,全部工業增加值力争達到 2.3 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力争突破 2 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力争突破 2.8 萬家,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和中國制造業 500 強企業。
如何 " 挑大梁 "?
2023 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經濟大省再次被點名,要求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經濟大省的四川、河南,從設定的 GDP 增速目标來看,四川将 GDP 增速目标設定為 6% 左右,而河南則提出了經濟增長 5.5%。若 2024 年兩省均如預期般完成目标,那四川或将仍領先河南,穩居全國第五經濟大省。
展望新的一年,這兩省該如何實現全年發展目标?
對四川來說,成渝雙圈是其 2024 年經濟任務的關鍵詞之一。
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4 年要推動川渝共建項目與合作事項加快實施。其中包括年度重點任務落地,滾動建設 300 個重大合作項目;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高水平、大力度推進成渝 " 氫走廊 " 建設;加快中部地區崛起,落實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總體方案,深化 10 個毗鄰地區合作平台建設等。
成都城市風光(圖源:圖蟲創意)
反觀河南,產業提質改造壓力仍然較大,因此對于 2024 年的發展目标,河南提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
圍繞建設制造業強省,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壯大 7 個先進制造業集群 28 個重點產業鏈,向下梳理延伸 N 個專精特新細分領網域,串珠成鏈、聚鏈成群,力争到 2025 年產業規模突破 7 萬億元。
這 7 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就包括了備受市場矚目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2024 年河南将聚焦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一體發展,以鄭州、航空港區、開封等地為中心發展整車,洛陽、新鄉、許昌、鶴壁等地重點發展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汽車電子等關鍵零部件特色集群。
與此同時,還将推動鄭州上汽新能源電池工廠、洛陽中州時代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等項目盡快投產,争取宇通、比亞迪、上汽、奇瑞等企業生產投放更多暢銷車型、中高端車型。争取更多擁有先進核心智能技術的車企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的緊迫感不言而喻。2024 年開年第一天,河南就推出《推動 2024 年第一季度經濟 " 好采頭 " 若幹政策措施》,共計 17 條 " 真金白銀 " 的政策措施。
工業上,在降低企業用電、用工、融資成本方面明确了具體支持政策。其中,對 2024 年第一季度滿負荷生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 10 萬元财政獎勵。對 2024 年第一季度滿負荷生產且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0% 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 20 萬元财政獎勵。
激發市場消費潛力方面,在汽車、家電、文旅、住房等領網域提出了促消費獎補政策,通過财政獎補方式鼓勵各地繼續發放消費券、開展促消費活動。包括對一季度組織省外遊客來豫旅遊專列每列次獎勵 3.5 萬元,組織旅遊包機每架次獎勵 6.5 萬元,對外省來豫旅遊包車給予一定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