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年代劇亂象:女星化韓式平眉,頂着科技臉演軍人,歡迎閱讀。
年代劇成了流量明星的"貼金石",同樣的鏡頭也成了他們演技的"照妖鏡"。
近兩年,《山海情》《人世間》之後,年代劇成了香饽饽。一水的流量明星、年輕鮮肉争搶年代劇題材大餅,可怎麼演都不是那味,貼金不成反而成了大家吐槽的素材。
最近,肖戰和李沁主演的《夢中那片海》 播出,收視中等水平,網播被一眾電視劇甩在之後,已經很能說明觀眾的選擇和态度了。
除了劇情和導演功力,裡面一眾主演的演技和表現也備受吐槽。李沁的幹癟、肖戰的用力,都讓人很難代入年代感。
肖戰的妝造也在往精致了化,鼻梁上塗上了鼻影,正臉看還好,側臉角度顯髒的鼻影立馬暴露。
男二女二也打着明顯的鼻影,咱們東方面孔就非要這麼追求立體度嗎?
劇裡的戲服樣式在做舊,但布料是嶄新的,好像剛從商場裡熨燙整齊的新衣,新到沒有生活的實感,新到很難有代入感。
比起妝容和服裝,更違和的是演員的台詞口音。角色設定明明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裡面主演們卻沒有一個能說出北京口音,都是拿腔拿調地硬說台詞,一點也沒有代入感。
演員為角色學技能改口音其實是應該做的,但現在的明星演古裝大俠不用學騎馬,演地方年代戲也不用學口音了......
李沁演的上一部年代劇《人生之路》也是這樣無視角色背景,在陝北農村說着蹩腳又刻意的加方言尾音式普通話,讓人無法入戲。
央八播出的上一部年代劇《情滿九道灣》也是老北京背景,可韓東君和陳瑤等眾年輕明星主演,愣是一個人都沒去學說北京話。
别替他們辯解什麼跨越語言體系有些難,《情滿九道灣》同劇組的熱依扎,一個新疆女演員,怎麼就做到了口音、強調都接近北京腔的呢?歸根到底還是演員用不用心罷了。
如今的年代劇好像成了中年演員轉型、年輕小生小花貼金的題材劇。但不是所有年代劇都是《山海情》《人世間》 ,也不是所有明星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好演員。
不像古偶劇那樣好糊弄,年代劇就像一張明晃晃的"照妖鏡",誰敷衍對待、誰形象不符,真的照的一清二楚。
一、演技"照妖鏡"
年代劇其實很難演,古裝劇偶像劇可以懸浮,但年代劇必須是接地氣、有生活實感。很多流量明星沒有好演技那"金剛鑽",卻非要攬下這"瓷器活",硬演年代劇的後果就是:将拙劣演技暴露得格外明顯。
《夢中那片海》的導演,上一部年代劇力作《胡同》,也選擇了用流量明星當主演。
趙露思這個女主一登場,一個韓式瞪眼,就将建國初期的老北京背景,演成了韓國限定。
演繹浮于表面,就很難将人帶入那個特定年代和環境。你看在《胡同》裡瞪眼的趙露思,跟在甜寵劇裡的瞪眼演繹,有什麼不同?
在《啊搖籃》裡五官亂飛的周也,跟趙露思一樣,都是年代劇裡有名的"卧龍鳳雛"。
到了《我們的西南聯大》裡,周也還是一樣不忘初心,繼續在年代劇裡貢獻演技名場面。
不同的是,這次她的身邊又多了個"卧龍",王鶴棣帶着呲牙歪嘴的演技,與周也攜手将這部劇的收視,跌到了歷史新低0.2。
演之前,他們可能想得很簡單,覺得演個年代劇,就能像王雷、雷佳音,殷桃、熱依扎一樣拿個視帝視後,實在不行還能混個收視實績。
而實際上,演完這些戲她們不僅沒給臉上貼金,反而招來了更多的嘲聲。演技就是他們最大的硬傷。
《理想照耀中國》裡演年代劇的流量明星遍地,卻少有能扛得起角色厚度的人。王一博大膽挑戰了"黃埔奇才"蔣雲先這個角色,卻只能做到"雙目無神,表情單一。"
演到信念堅定,他的臉上和眼神都帶着木讷,把眼前這根火柴遮掉,我都懷疑他這是在醞釀睡意。
其他情景裡,王一博也是一樣的"困頓"演技:
王俊凱《理想照耀中國》擔任另一個單元的主角,一個在恢復高考的那一年決心向學,之後成為了負責港珠澳大橋工程項目的時代人物。
同樣是在年代劇裡演高考學子,王凱在《大江大河》裡演的的宋運輝,是這樣的:
而王俊凱演出來的要高考的知識分子,是這樣的:
哪怕塗上了滿臉的黑粉,穿上工服汗巾,王俊凱都很難說服觀眾自己是那個年代的人,更像是穿越過去的現代人。
可以看到流量鮮肉們演年代劇,都是浮于表面的,沒有做功課也沒有信念感。有人甚至演完一部劇後,連自己演的是那個年代背景的角色,都記不清楚。
王一博在《無名》裡演特定年代時期的角色後,談及角色靈物和理解,一問三不知。
演好特定年代的人物,是需要做功課做積累的。在《覺醒年代》飾演李大钊的張桐,他在劇開拍前做了很多功課熟讀宣言、理解前人主張......真正做到了将自己的靈魂敞開,去迎接另一個年代的靈魂。
哪怕是演一個年代裡的小人物,都是需要做準備的。
《平凡的世界》開拍前,王雷為了飾演好孫少安這個陝北漢子形象,提前幾個月練方言,頓頓苞米餅就鹹菜。還為了找背景代入感,不斷搜集七十年代陝北的老照片。
王雷堅持将陝北口音,練得地道、正宗,他說:"我不能披着農民的衣服,說一口城裡話。"
畢竟自己演戲都不能自洽,這還怎麼說服觀眾?
二、形象"照妖鏡"
除了演技捉急,還有人在年代劇裡塗脂抹粉、暴露整容科技臉,還沒走到要鑑賞演技那一步,光是違和形象就足夠讓人出戲了。
李沁演《人生之路》,一口明晃晃的烤瓷牙,讓人不斷出戲:
她為角色形象付出的最大努力好像只有往臉上塗黑粉,為此她和陳曉還買了一條熱搜吹噓敬業,引發了網友吐槽。
燙卷發、抹黑粉、化醜妝,好像他們對角色的理解和做的努力只能停留在這個層面了。
而同樣是在年代劇裡演貧苦時期的角色,王凱演年代劇《大江大河》前減肥20斤,硬生生減出了面黃肌瘦的狀态。
同樣是角色需要膚色黑點,朱亞文演《紅高粱》在三個月時間裡每天練習抬轎子累到虛脫,再将全身暴曬至黝黑,期間一共瘦了30斤。
他們身上的角色氣質和形象是由内而外塑造的,而不是純靠妝容抹出來的。
還有些明星演年代劇,是妝容都遮掩不住的出戲。
金晨在《隐秘而偉大》裡暴露的科技鼻,鏡頭下的布景年代感十足,而她緊縮細長鼻翼,科技感十足。
窒息的是,金晨今年又進組了一個年代劇《南來北往》,她的鼻子依舊是全身最出戲的存在。
王一博在《理想照耀中國》裡出現的"透光鼻梁",沒有展現軍人氣質,反而展現了醫生高超的技術。
這些明星往往還沒在年代戲裡展示演技,光看外形都失真出戲了。《演員請就位》表演環節,陳小纭扮上年代裝演得很賣力,可惜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她鋒利的鼻尖上。
婁藝潇翻拍《父母愛情》,将滿臉的玻尿酸帶到了年代劇裡。這浮腫僵硬的臉充滿了現代科技,還怎麼說服觀眾:她演的其實是個年代劇裡的軍人,而不是《整容日記》裡的主角?
看見她與原版的對比,大家就該知道,為什麼演藝圈這麼排斥整容臉了。
有些人演年代劇角色,就像玩cosplay。她們穿着學生裝扎着麻花辮,臉上卻是醫美痕迹和韓式平眉:
央視播出的《愛拼會赢》裡,明明背景是七八十年代的設定,但裡面的女主、女配都是一水的韓式大平眉。
韓式平眉再疊加科技臉衝擊,你不說這是我們國的年代劇,我都以為這是泡菜國拍的劣質短劇。
從形象到演技,其實年代劇都有很嚴苛的要求,不是誰都能演的。演技捉急、形象出戲,就立不住人物和時代背景。
而真正付出努力和年代角色融為一體,才能更讓人有代入感和共情。
演年代劇從來都不是什麼貼金、轉型的捷徑,反而是好演員和擺爛演員的"照妖鏡",有些明星演之前還是多掂量掂量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