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萬店夢想”背後,老鄉雞撤回上市申請另有深意?,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9 月 5 日電 IPO 節奏迎階段性收緊,安徽老鄉雞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簡稱 " 老鄉雞 " ) 在衝刺的關鍵時刻主動按下 " 撤回鍵 "。
8 月 28 日,老鄉雞撤回 A 股上市申請,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老鄉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機板上市審核的消息引發關注。各方都在猜測,在即将擁抱資本化之時,被寄予厚望可能成為 " 中式快餐第一股 " 的種子 " 選手 " 老鄉雞,為何突然暫停?
老鄉雞的 " 萬店夢想 "
截至 2023 年 5 月,在全球範圍内,麥當勞擁有門店數已經超過 4 萬家,肯德基門店數量也近 3 萬家,星巴克門店也有近 4 萬家。
然而,在中國快餐市場範圍内,到現在達到上萬家體量的仍然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的中式快餐的規模還在幾百家。因此,突破一萬家門店是許多中式快餐企業的目标。
老鄉雞就是其中一家。長久以來,老鄉雞都有一個 " 萬店夢想 ",希望打破中式連鎖快餐難以突破一萬家的 " 魔咒 ",引領中式快餐邁向新高度,趕超洋快餐。
突破一萬家店,換個更專業的相近表達,即規模化。能否實現規模化,對中式餐飲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和資本價值至關重要。那麼,快餐企業規模化可以如何實現?
開一家店、兩家店的時候,和資本可能沒什麼關系;但要達到上萬家店的體量,龐大的資金與規範化、标準化的管理便是必要條件。這種情況下,理所應當地,企業目光投向上市。
一方面,上市将為企業帶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可以用于擴大生產規模、開設新的門店、加大市場推廣力度等;另一方面,上市向企業提出了進行規範化和專業化管理的要求,這種規範化的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利于企業實現規模化發展。
而這就是老鄉雞走上上市之路的初衷。其在招股書中袒露,拟募集資金 12 億元,其中 5.1 億元用于新開直營門店,4.75 億元用于華東總部項目,2.15 億元用于數據信息化更新建設項目。
" 上升階梯 " 可通向上市
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脫離基本面講商業故事。
2003 年,在安徽省會合肥,老鄉雞的前身 " 肥西老母雞 " 開了第一家店,經營雞湯炖品和以雞肉為主的中式菜品。這家店,标志着安徽人束從軒正式從農牧養殖跨界到中式快餐行業。
2012 年,肥西老母雞正式更名為 " 老鄉雞 "。在從品牌形象到菜品和服務都進行了全方位更新後,老鄉雞的擴張之路順勢拉開;并在 2019 年在全國坐擁 800 多家門店,被中國烹饪協會、中國餐飲協會評選為 " 中式快餐全國榜首 "。
如今,二十年光陰見證了老鄉雞全國門店突破 1200 家,覆蓋安徽、江蘇、湖北、上海以及深圳等區網域,成為單品牌門店數量多的中式快餐;企業員工突破 2.2 萬人,帶動 450 多家農業養殖戶奔向小康;同時計劃在合肥新建產業基地。
從最直觀的營收數據來看,2020 年、2021 年、2022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老鄉雞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34.53 億元、43.92 億元、45 億元、26 億,實現淨利潤 1.05 億元、1.34 億元、2.4 億元、2 億元。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當市場的 " 寒氣 " 傳導至整個餐飲業,老鄉雞卻顯示出了它發展的韌性—— 2020 年,相對其他快餐企業在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老鄉雞收入仍同比增長 20.8%;在 2021 年門店數量更是達到 1073 家,同比增長 20.6%,增速快于包括鄉村基、楊國福、肯德基和必勝客等在内的同業企業。
在盈利效能攀升、門店持續擴張的現象背後,老鄉雞的 " 上升階梯 " 究竟藏在哪裡?
業内人士分析多指向其行業内唯一的 " 全產業鏈 " 模式、數字化轉型,以及差異化的顧客價值與品牌文化。
就前者而言,這是老鄉雞為實現 " 萬店 " 也能保證同樣品質而着力在做的事情,其總被認為是老鄉雞成功的關鍵之一。據了解,老鄉雞的全產業鏈模式包括了從采購到養殖、生產、倉儲、運輸的所有環節,可實現從雞苗孵化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具體來看,在自主擁有的三大養殖基地,老鄉雞控制雞苗的質量和供應;又通過自有加工廠現代化的加工設備和嚴格的工藝标準,實現了對雞肉的加工和質量控制;緊接着完善的供應鏈系統确保了雞肉的及時配送和庫存管理;最後,老鄉雞通過自己的門店和外賣平台銷售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這個供應鏈系統每年仍在不斷迭代中,目前已在全國擁有 3 大養殖基地、3 個中央加工廠 ( 2 個在建設中 ) ;其中 1 個在上海,建築面積達 7.4 萬平方米,投入超 6 億元。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據悉,老鄉雞是行業内最早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快餐企業之一。束從軒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數字化轉型是老鄉雞的一個核心戰略。
今年 5 月,在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峰會上,束從軒表示:" 數字化轉型,通過專業賦能和業務協同,讓我們的組織能力得到提升,形成了前台活、中台大、後台穩的局面。"
拆分來看,前台是以用戶為中心構建整個數字化的體系,包括數字化運營和數字化營銷;在中台方面,打通了端到端,形成組織的合力。數字協同賦能業務,實現了效率提升,效益增長;在後台,則是打通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系。圍繞一只老母雞,從怎麼養,到怎麼加工配送,怎麼到餐廳等,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的供應鏈。
束從軒還說:" 要敢于花錢,不花錢做不好。" 現在看來,這應當不僅僅是在嘴上說說——目前,老鄉雞已為數字化轉型累計投入超 3 億元;相關技術團隊成員有近百人,業務在線化實現了數字化協同,可完成企業對終端門店的精細化管理。
沿着數字化全產業鏈的構建,來源于 " 中式快餐全球第一品牌 " 願景和 " 我們用快餐的形式,讓全球享受中國的美食與文化 " 使命的驅動力,在财報數字無法盡數展示的地方,驅動老鄉雞同步面向顧客和品牌下了一些苦功:
比如優選 180 天肥西老母雞,只用農夫山泉水炖制,明廚亮灶每日現炖;月月上新以為客戶提供豐富、多樣化的選擇;為了消費者健康飲食,使用優質食材、新鮮現炒、減脂……
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的深思
如前文所述,靠企業自身 " 内力 " 架起的 " 上升階梯 ",足以支撐通往資本市場。這種情況下,老鄉雞又為何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事實上,多家媒體及業内人士表示,老鄉雞終止 A 股上市并不讓人覺得有多意外。這背後,有一個共識是,由于高門檻和嚴格監管、品牌影響力和競争力要求高、行業的特殊性以及資本市場對餐飲企業的認知不足等原因,餐飲企業登陸 A 股向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拉長時間看,在 2020 年之前,僅有西安飲食、全聚德、中科雲網 ( 湘鄂情 ) 、廣州酒家四家餐飲企業成功登陸 A 股;距離最近一個完成 A 股上市的餐飲企業 " 紫燕食品 " 登陸上交所,也已經過了一年。
而今年,在老鄉雞主動終止上市之前,與它一起同在 A 股 IPO 等待隊伍中的餐飲企業還包括鄉村基、蜜雪冰城、老娘舅、楊國福、德州扒雞、茶百道等。但整體上看,大多面臨或招股書失效,或久未獲得批復的窘況。
大趨勢如此,國内資本市場環境又在近期發生了新變化。
8 月 27 日,證監會發布政策 " 組合拳 ",其中明确表示将 " 階段性收緊 IPO 節奏 "。
而在此之前,早有傳聞稱主機板 IPO 申報設定了行業 " 紅綠燈 " 政策,證監會對核準制下的主機板申報進行行業限制," 快消餐飲 " 正屬于 " 上市受限 " 的黃燈行業;綠燈行業則包括醫療、環保、集成電路、新能源等行業。
兩相結合來看,有投資人分析,新規旨在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态平衡,在當下特殊的市場環境下将寶貴的資金資源投向更迫切的高新科技創新領網域。這将在一段時間内對相關企業的上市節奏造成影響,同時也正深刻影響一級市場生态。
縱覽 " 吃穿住 " 等行業标的,自全面注冊制實施以來,在日漸趨于嚴格的 IPO 審核之下,相關公司的 A 股上市之路基本再無進展。進一步來看,截至今年 7 月 31 日的一組公開數據顯示,除老鄉雞外,國内已經有 145 家折戟 IPO 衝刺,其中 133 家均為主動撤回 IPO 申請。僅 6 月以來,深滬主機板就已經有包括大洋世家、紫琳醋業等在内的 8 家 " 吃穿住 " 企業撤回 IPO。
政策風向吹向科技型企業。從上述洞察延伸,老鄉雞在臨 IPO 大門一腳時 " 刹車 ",許是更多出于響應政策号召,為科創企業 " 讓路 " 的考慮。
" 中國版麥當勞 " 的故事未完待續
已經是 " 中式快餐全國榜首 " 的老鄉雞,雄心不止于此,它的目标是在未來超越麥當勞。
按收入計算,2021 年中式快餐占中國快餐店市場規模約 70%,領先優勢明顯。再看中式米飯快餐細分市場,根據今年初的快餐行業報告數據,2022 年,其市場規模或達到 2290 億元;但門店數量超過 500 家的品牌僅占 3.1%,其中門店數最多的還是加盟的大單品米飯快餐品牌楊銘宇黃焖雞,直營快餐單品牌門店數突破千店的只有老鄉雞。
可以預見,在 " 促消費 " 政策組合拳下,連鎖中式快餐賽道更為可觀的空間,或将成為提振老鄉雞等龍頭企業實現目标的信心的新材料。
再進一步來說,大多數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市與否也并不是檢驗企業向前、向上發展的唯一标準。對于老鄉雞而言,暫停的也只是這一次的上市步伐;以一家有理想、有使命感的民族企業的身份,與世界級餐飲品牌角逐的腳步仍在繼續。
這時候,要想走得久、走得遠,比拼的還是產品力、技術力、服務力、價值力等企業的内力。在這個層面上,結合官方渠道的發聲來看,老鄉雞仍舊具備一定的競争優勢——
不久前,據中國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國家發改委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涉及住房、新能源汽車、數字消費等》在 " 擴大服務消費 " 中,肯定了培育 " 種養殖基地 + 中央廚房 + 冷鏈物流 + 餐飲門店 " 模式,提升餐飲質量和配送标準化水平;推廣透明廚房,讓消費者吃得放心等措施。
作為從合肥起家的本土企業,合肥市人民政府也表示 " 把老鄉雞打造成合肥地标企業 "。(中新經緯 APP)
作者: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