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向“金拱門”學習,能否成為星巴克的破局關鍵?,歡迎閱讀。
從無可争議的領軍者,到增長乏力進退兩難,星巴克遭遇的挑戰背後,是中國咖啡市場的風雲突變。
2024 财年第四季度财報顯示,星巴克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 14%,交易量和客單價也有所下降。該公司全年淨利潤為 37.64 億美元,同比減少 8.75%;全年營收為 361.76 億美元,同比微增 0.62%。其中,Q4 營收為 90.74 億美元,同比下降 3.14%。在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 7% 的同時,中國的同店銷售額更是下降了 14%。
而中國市場的營收也下滑 1.4%,降至 29.58 億美元。
在星巴克下滑的另一方面,則是後來者的迅猛增長。瑞幸咖啡在 2023 年的全年收入已全面超越了星巴克中國。
而随着瑞幸的崛起,庫迪、Manner 與 Tims 等一眾新咖啡品牌都在開始挖掘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也在進一步的蠶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
因此, 星巴克中國最近對外表示," 正在努力尋找最佳的增長途徑,其中包括探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這并不意味着星巴克業務會退出中國,但是引入中資戰略合作夥伴,已經在計劃中,顯然這是星巴克試圖重建中國市場優勢的一次關鍵性努力。
第三空間還是敗給了價格
據尼爾森 IQ《2024 中國消費者展望》調研,與 2023 年初調研相比,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整體上升,在意低價的消費者占比從 20% 上升至 35%;看重性價比、多平台比價的消費者占比從 28% 上升為 30%,而消費自由、追求進階價值的消費者整體占比從 52% 下降至 35%。
而降價也成為了近年來咖啡市場的主旋律之一。
最先啟動價格戰的便是瑞幸。
免費咖啡換一次 APP 下載、老用戶邀請新用戶獲得一杯咖啡以及花樣翻新的咖啡紅包、咖啡請客…… 2018 年 7 月 A 輪融資時,瑞幸曾對外宣布當時其平均一杯的售價僅 3.3 元左右。在融資和價格戰的攻勢下,瑞幸成立不到兩年便赴美上市,創下全球最快 IPO 紀錄。
這也可以被視為中國咖啡品牌挑戰星巴克的起點,經此一役,始終不願意放下身段跟進價格戰的星巴克,在中國銷售額出現了 9 年以來的首次下滑,不僅市值縮水,還傳出了關店、裁員、高管變動等一系列消息。
而經歷了第一輪價格戰的洗禮,第二輪價格戰顯然來勢更加兇猛、
曾經一手打造了瑞幸的陸正耀,再次復制了曾經的價格戰策略。2023 年 2 月,庫迪咖啡發起了 9.9 元的促銷活動,并在 2023 年 5 月進一步将咖啡促銷券從 9.9 元減少至 8.8 元。随後,大量中小咖啡品牌也逐步跟進,市面上的咖啡價格開始卷入新階段。而瑞幸咖啡也順勢跟進,開啟了新一輪 9.9 元價格戰。
雖然星巴克中國 CEO 劉文娟曾表示,星巴克不會通過犧牲經營利潤率換取銷售額。其次,會通過有節奏的門店拓展規劃,挖掘巨大的藍海機會,并保證門店一流的回報和盈利能力。" 在促銷活動頻繁的競争環境中,我們保持高度克制,避免價格戰。"
但在時代的趨勢面前,即便是星巴克,也不得不加入這場戰役。
3 杯咖啡 49.9 元、2 杯 39.9 元、1 杯 19.9 元……今年以來,星巴克在直播間和團購等各個渠道均推出了優惠策略,逐步打破了其固守多年的 30 元以上價格帶。
與此同時,星巴克還在進行進一步的擴張。星巴克計劃在未來三年内在中國新開 3000 家門店,并投資 24.6 億元人民币用于擴張。截至 2024 年第四季度末,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總數達到了 7596 家,并且在 2024 财年内淨新增了 790 家門店,創下歷史新高。
但這一系列的變化,仍然沒能徹底挽回市場對星巴克的觀感。據行業人士觀察,在購物百貨等線下門店業态的眼中,星巴克已經不再具有過去的吸引力了。并且,在租金扣點持續提升的同時,卻還需要應對總部每年的降租指标。壓力着實不小。
能否復制麥當勞模式?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更是一次颠覆性的行業變革。
雖然星巴克的第三空間模式,讓中國咖啡市場實現了從 0 到 1 的發展,但也不得不承認,在如今的 " 快咖啡 " 模式下,更多更密集的小店,以外賣為主要銷售方式,讓今天的咖啡市場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态勢。
這個過程中,連鎖加盟模式的普及,也進一步推動了咖啡行業的迭代與快速普及。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達 21343 家,庫迪咖啡也宣布門店數已經突破 1 萬家。
與此同時,企查查數據顯示,國内現存咖啡相關企業 22.9 萬家。其中,2023 年咖啡賽道新進熱度攀升,全年注冊量同比增長 67.8% 至 6 萬家。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冊咖啡相關企業 4.1 萬家,其中前 10 月注冊 3.8 萬家,相較 2023 年同期有所下滑,但仍超 2022 年全年注冊量。
而市場普遍認為,麥當勞在中國的發展模式或将成為星巴克的參照模板。
2016 年,麥當勞計劃出售中國内地及香港地區分店的消息,引得眾多競争者躍躍欲試。最終,在 2017 年麥當勞以最高 20.8 億美元的價格,将中國業務出售給中信集團和美國凱雷投資集團。麥當勞中國更名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
凱雷集團在 2023 年退出,目前中信系持有 52% 的股份,麥當勞集團持股則增至 48%。
此外,星巴克新任董事長兼 CEO 布萊恩 · 尼科爾(Brian Niccol)的簡歷也讓市場充滿期待。他曾在百勝餐飲工作多年,并且見證了百勝中國實現業務獨立拆分,并最終上市的全過程。
不過,即便星巴克找到了在中國市場的合作方,并開放加盟,其所面對的挑戰依然艱巨。
布萊恩 · 尼科爾曾表示,他正努力了解公司的中國業務,在市場競争環境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星巴克需要弄清楚如何擴大市場,并探索出有利于公司長期發展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為了應對新品牌們的猛烈衝擊,肯德基為低線城市特别開發了 " 小鎮 mini 門店模式 ",大幅降低了開店門檻。并預計在未來幾年,肯德基的淨新增門店中 40%~50% 都是加盟店;
主打高性價比,平均客單價在 30 元至 40 元左右,必勝客開始進行 WOW 店的大範圍改造。該店型覆蓋從一線到低線城市。
這是一場從價格到經營模式的硬仗,從 1999 年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與三家企業合作經營中國大陸市場,到 2006 — 2017 年陸續轉為全面直營的模式,也僅僅過去了 7 年而已。而這 7 年也是中國咖啡市場急劇變化的時刻,如何能夠在洶湧變化的市場中,尋求穩健的成長,星巴克顯然需要更多的變化與決心。而誰能夠成為與星巴克牽手的中方夥伴,則是市場最期待知道的答案。(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謝璇,編輯|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