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武漢凡谷:5.5G概念成色待考,濾波器“老兵”難言第二春,歡迎閱讀。
(來源:圖片系 AI 生成)
龍年春節前後,伴随 A 股市場觸底反彈,昔日 5G 妖股武漢凡谷(002194.SZ)成反彈 " 急先鋒 " 一員,以 10 個交易日 51.64% 的區間漲幅位列反彈榜前列。但瞬時大漲後,其股價又快速逆轉,2 月 28 日直接跌停報收。
武漢凡谷重現當年大漲風範,核心催化劑是 5.5G 概念。自去年 9 月華為官宣率先完成 5G-A 全部功能測試用例以來,5.5G 概念熱度飙升,而武漢凡谷主營射頻器件且為華為供貨,還總能在第一時間高調回復具備 5.5G 技術和產品,這才被市場歸入正宗概念股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凡谷在 5G 市場增速放緩後主動坐實 5.5G 概念的操作頗有些熟悉的味道——六七年前,當 4G 建設趨于放緩并致武漢凡谷 2016 年、2017 年業績連虧進而遭 " 披星戴帽 " 時,公司就曾以 4.5G 和 5G 概念傍身,并自 2018 年四季度開啟一輪轟轟烈烈的上漲行情。且在上一輪概念炒作成妖時,其控股股東孟慶南及原二股東 " 華業系 " 高位減持套現逾 20 億元。
如今,妖股氣息又漸顯,钛媒體 APP 觀察發現兩個特點:一是公司業績與股價走勢顯著背離,二是如今的概念炒作更顯短促。如是背景下問題随之而來:即便抱上華為大腿,其驟降的業績和 5.5G 未來實際能帶來的增量能否支撐當前股價表現?有鑑于上一輪炒作時控股股東和二股東精準減持後的 " 一地雞毛 ",同樣的劇情是否還會上演?以及,這過往有财務造假劣迹又 " 老氣橫秋 " 的濾波器老兵,還能走多遠?
頻頻炒作的邏輯
沾熱門概念就暴漲的劇情,A 股投資者,并不會陌生。
武漢凡谷成立于 1989 年,2007 年上市,主營射頻器件和射頻子系統,產品主要聚焦在濾波器、雙工器以及射頻子系統,公司發展基本順應了 2G、3G、4G、5G 通信網絡的發展。
2023 年 6 月 28 日,在 2023MWC 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官方透露将于 2024 年發布端到端的 5.5G 商用產品。同年 9 月 13 日,華為即官宣率先完成 5G-A 全部功能測試用例,5.5G 概念橫空出世。
作為華為供應商,武漢凡谷自然受到投資者關注,且其還第一時間在互動平台高調回復,主動坐實了 5.5G 概念。
(來源:深交所互動易)
受華為官宣消息刺激,武漢凡谷在去年 9 月 14 日 -15 日以 2 個漲停板領銜 5.5G 板塊走出一波上漲。
随後的 10 月 11 日 -13 日,2023 全球移動寬帶論壇召開,在此前後公司股票再掀一波上漲潮,7 個交易日漲幅 24.73%。在該次論壇上,華為發布全球首個 5.5G 智慧家庭,下行 10Gbps、上行 1Gbps。
之後,5.5G 板塊相對沉寂,直到今年 2 月 26 日 -29 日召開的 2024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移動通信領網域展覽會,該大會歷來是行業最新技術的發布場和風向标,所以從大會預熱開始,5.5G 概念再遭熱炒。武漢凡谷也在春節前後的一輪 A 股反彈中成為 " 領頭羊 ",從 2 月 6 日到 27 日大漲 51.64%。
(武漢凡谷日 K 線圖,來源:wind)
此次大會上,華為正式提出 2024 年是 5G-A 商用元年,結合雲和 AI 技術的發展,運營商商業增長潛力巨大。其間,華為還展示了全系列、全場景的 5.5G 產品解決方案,包括 5G-A、F5G-A、Net5.5G 等。
5.5G 概念的熱冷兩面
催漲武漢凡谷的 5.5G,究竟是什麼?
所謂的 5.5G,即 5G-A 移動通信技術,全稱 5G-Advanced,是 5G 的演進和增強。其實這也不是新概念了,在 4G 向 5G 演進之間的 2014 年,華為也曾提出過 4.5G 概念。
直白點說,5.5G 相當于一款銷售周期很長的車型,做了一次中期改款——主要設計和產品特性都得到延續,但部分配置會有所更新,在用戶反映問題較多的功能上做一些優化,同時再加入時下熱門的配置。因此,5.5G 主要是在 5G 基礎上做兩件事:如虎添翼和查漏補缺,比如網速更快、延遲更低、連接數量更多等,以及為後續的 6G 做一部分技術探索。
通信行業的更新,關鍵指标就是網速:5G 的下行峰值速率 1Gbps 以上,上行峰值速率 500Mbps 以上;5.5G 是下行速率達到 10Gbps,上行峰值速率達到 1Gbps 以上;6G 的傳輸速率較 5G 再大幅提升 10 倍 -100 倍,峰值網速最高可達 100Gbps。
包括華為在内,產業鏈内普遍認為,5.5G 的網速将是 5G 的 10 倍,意味着可優化更多業務場景,比如遠程駕駛、車聯網自動駕駛、VR/AR、遠程醫療手術等等。
那如何提升傳輸速率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提升帶寬頻譜。
钛媒體 APP 從業内人士處了解到,"5.5G 并不會改變 5G 的網絡架構,主要是通過射頻部分的改進、軟體更新以及 AI 賦能等來釋放潛能,而這些技術的變量主要集中于天線、濾波器、射頻芯片等細分領網域。" 這也就能夠理解,武漢凡谷為什麼總能在 5.5G 概念起飛時擎領板塊大旗。
但也正因為 5.5G 主要是在 5G 存量基站上更新,上述業内人士提醒," 在運營商 5.5G 的相關基建投資上,是不會有很大增長的,預期要放低。"
另外,從協定到全面凍結,再到落地建設也需要時間。
可以參考的是,5G 第一版标準協定 R15 于 2018 年 6 月凍結,同年下半年三大運營商陸續啟動 5G 場外測試,基站建設規模在幾百站級;2019 年 10 月 5G 商用,當年我國新建 5G 基站 15 萬站,2020 年新建 62 萬站。
相應地,5.5G 落地也會走同樣的路,相關的 R18 協定 2024 年 3 月才會全面凍結,業内預測,大規模落地起碼要到 2025 年了。即便提前采購設備,至少也要到 2024 年下半年去了,目前并不會對產業鏈上企業業績產生多大的助力。更遑論,在大規模落地前,運營商往往還會相對減少開支。
還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產業界對 5G 在行業中的典型應用已形成共識,但普通民眾對 5G 帶來的具體變化尚感知不明确,在知乎等平台上就有不少關于 "5G 還沒搞明白,怎麼 5.5G 又來了 "" 我一直沒搞明白,我的手機開 4G 和 5G 有什麼區别 " 的疑問和評價。因此,面對普羅大眾而言,5.5G 的感知或接受度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
以上種種就能解釋,為何 2024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還沒開完,武漢凡谷就在 2 月 28 日突然跌停。走勢與前兩波炒作一樣,快速拉升,又急轉直下。
濾波器老兵漸凋零
當然,武漢凡谷的基本面也不足以支撐其持續大漲。
市場将武漢凡谷列入正宗 5.5G 概念,是因為其生產濾波器。2023H1,公司雙工器、濾波器和射頻子系統三類產品合計占營收比重超過 90%。
(2023 年上半年武漢凡谷營收構成情況,來源:2023 年中報)
雖然是行業老兵,但随着介質材料廠商加入混戰及電信基建投資逐漸趨于緩和,武漢凡谷業績在 2023 年驟降。2023 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收約 15.87 億元,比上年減少 23.44%;歸母淨利潤僅 8200 萬元 -9200 萬元,同比大降 66.69%-70.31%,盈利回到 2015 年水平。
且根據三季報推算,2023Q4,公司歸母淨利潤為 -745.78 萬元至 254.22 萬元,可能已出現虧損。
對于業績的大幅下滑,公司歸因為市場增速放緩、訂單減少,研發費用增加,匯率變動、财務費用增加及資產減值增加等。
除此之外,上年度因以前年度可抵扣虧損在該期彌補完畢,公司确認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 4465.84 萬元,此會計事項增加上年度淨利潤 4465.84 萬元。換句話說,剛剛彌補完成此前的虧損,武漢凡谷就再次步入下行通道。
提到虧損就不得不翻一下舊賬。在多年前 4G 網絡建設趨緩時,武漢凡谷曾于 2016 年、2017 年陷入虧損,并在 2018 年遭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得益于一筆總計 2.90 億元的土地補償款,才實現 2018 年的扭虧,度過退市危機。這裡的彌補虧損也就是該兩年合計 6.80 億元的虧損。
(武漢凡谷業績變動情況,來源:wind)
需要提示的是,即便 5.5G 能夠如期落地,具體到武漢凡谷身上,又能取得多少增量訂單?畢竟,作為一家產品用于基站建設的濾波器廠商,在過往分羹 5G 蛋糕時,武漢凡谷就略顯吃力。在 5G 基站建設已轟轟烈烈行進 5 年後,其相關產品占比仍未見絕對優勢。
回溯來看,2017 年、2018 年,當 5G 處于測試階段時,公司就在配合客戶進行研發測試、開發新品及規劃 5G 產能;2019 年 10 月,5G 正式商用,到當年年底國内 5G 基站數達到 13 萬個,公司營收仍主要靠 4G;2020 年 -2022 年,國内 5G 基站建設風起雲湧,公司業績也有提速,但這種提速與 5G 產品并非強相關,因為直到 2022 年," 公司 4G 和 4.5G 的產品銷售占比仍較大 "(摘自業績說明上的回復)。
(武漢凡谷 5G 產品與 5G 基站建設發展對比圖,資料來源:公開資料,钛媒體 APP 制圖)
正是因為 5G 產品未能跟上基站建設景氣周期,才導致其在愈加白熱化的競争中,毛利率、淨利率持續下降甚至一直低于規模更小的同行燦勤科技(688182.SH)。這也解釋了,為何在電信基建投資趨緩後,公司業績在 2023 年遭遇劇降。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 年,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和中國鐵塔共完成電信固定資產投資 4205 億元,比上年增長 0.3%。其中,5G 投資額達 1905 億元,同比增長 5.7%,占全部投資的 45.3%。
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6 年、2017 年的艱難時刻,武漢凡谷曾因财務造假被立案調查。2018 年 3 月,公司遭湖北證監局警告并處 30 萬元罰款,同時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
( 武漢凡谷因财務造假被罰,來源:公告)
另外,部分投資者還以虛假陳述導致其投資損失為由對公司提起訴訟。據 2022 年報,武漢凡谷就上述的賠償預計負債計提總額 2613.83 萬元,已對外支付賠償 2597.73 萬元。
控股股東與原二股東借 5G 概念高位套現往事
不論是昙花一現還是又有成妖趨勢,股價如此異動背後必然有熱錢遊資推動,這不難理解也無需解釋。真正令人費解的是,當 5G 建設趨于平緩,公司業績大降甚至虧損時,武漢凡谷還高調坐實 5.5G 概念,意欲為何?
钛媒體 APP 回溯發現,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公司早在幾年前就有雷同操作。如上所述,武漢凡谷曾于 2016 年和 2017 年連虧 2 年,期間,全球籌備 5G 技術的消息不斷,武漢凡谷也曾在互動平台和接待調研時頻頻提及 4.5G 更新和 5G 技術突破瓶頸,高調将相關概念加諸己身。
2018 年年底開始,随着 5G 即将商用的消息不斷釋出,概念板塊開始活躍;2019 年 6 月,工信部向我國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廣電發放 5G 商用牌照,5G 概念的熱度更是如日中天。
作為早早給自己貼上 5G 标籤的武漢凡谷,順勢在二級市場掀起一輪轟轟烈烈的上漲行情。自 2018 年 10 月下旬 3.8 元左右開始,到 2020 年 3 月 11 日盤中摸高至 32.28 元,15 個月時間股價翻了逾 8 倍。此後雖震蕩下行,但股價長期都在 10 元之上運行。
(武漢凡谷月 K 線圖,來源:wind)
巧合的是,在公司借 5G 概念舞動 A 股時,有資本大佬吳昊攜旗下投資基金平潭華業戰略投資合夥企業 ( 有限合夥 ) (以下簡稱 " 華業戰略 ")和平潭華業價值投資合夥企業 ( 有限合夥 ) (以下簡稱 " 華業價值 ",與華業戰略合稱 " 華業系 ")低價戰略入股,而後與公司控股股東孟慶南一起持續在高位減持。
根據公告,2019 年 2 月," 華業系 " 以 4.43 元 / 股價格受讓孟慶南股權,耗資 4.75 億元拿下武漢凡谷 19% 股權,由此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戰略投資僅半年後," 華業系 " 在 2019 年 9 月即開啟減持。钛媒體 APP 梳理,在減持 6 輪、累計套現 11.73 億元後,2022 年 9 月," 華業系 " 持股即降至 3417.16 萬股(占比 4.9999%),後續不用再披露減持情況。
但天眼查顯示,華業戰略、華業價值已分别于 2023 年 1 月 28 日和 1 月 10 日被注銷,意味着二者持有的剩餘股權已經在兩公司注銷之前賣出,而該區間内武漢凡谷最低價為 8.86 元,這剩餘的股份至少還套現 3.02 億元以上。
即," 華業系 " 在武漢凡谷上的投資,累計獲利超 10 億元。
(來源:天眼查)
就在 " 華業系 " 高位減持期間,孟慶南及其一致行動人亦同步減持。钛媒體 APP 梳理發現,自 2019 年 4 月至 2022 年 11 月期間,孟慶南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減持 7 輪,套現超 6.23 億元。
當 5G 建設又趨于飽和,武漢凡谷業績大降甚至虧損時,華為再将 5.5G 送到其面前。如今,武漢凡谷又開唱新概念,同樣的戲碼還會再次上演嗎?(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蘇啟桃,編輯|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