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梁寧:一流高手,在生死進退時,堅持長期價值,歡迎閱讀。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原文傳送門:
原文摘要:
曾鳴先生對 AI 社會有個描述,說是人與 AI 的協同進化。他認為,未來有競争力的商業企業都必然具備 " 數據智能 " 與 " 網絡協同 " 的雙螺旋 DNA。
農業社會,每個人都熟悉;工業社會,每個人都陌生;今天,每個人都在變透明。
今天,一個弱小的 " 節點 " 只要找到合适的動力,就能夠利用互聯網快速進行信息對齊和資源對齊,建立巨大的協同網絡。
如果我們看清楚了哪些代表未來,當前周期裡的股市下跌、資產打折,都是機會,今天各公司收斂業務、裁員,也都是吸納以前拿不到的資源的機會。
但是,我更推崇《諸葛亮兵法》中 " 善敗者不亡 " 的說法。敗,是一仗輸了;亡,是所有的籌碼都沒了;善敗,就是在一個局面裡,如何下撤,保留關鍵籌碼。
每一條增長曲線,遠看是增長,微觀看卻是由 " 生死進退 " 四種狀态拼接成的。就好像一支很牛的長牛股,我們微觀看,它的每一周、每一天、每一小時其實都充滿了起起伏伏。
以最快的速度倒下,保留資源,是 " 退 " 的正确姿勢。
創始人不單是任務的執行者,更是決策制定者,是時機的判斷者,是勢能的捕捉者。你需要決定,你苦苦堅守的東西是否有長期價值。如果不是,還是撤下去找一片好打地方。
經濟下行,撐不住的就會向市場釋放資源,活下來的就會擁有更多、更豐富的資源選擇。
通過分擔風險的方式,降低損失,同時最大化系統的執行力,這當然是善舉。
對于一個商業企業," 善 " 不是我把自己身上的肉都割下來給你,我自己不活了。善是可以容納弱者的利益。所謂 " 倉禀實而知禮節 "" 有錢所以善良 ",是因為有資源的人相對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容納别人的利益。
接下來的 5 年,我們可以看到新消費、新供給、新協同。當然,這些背後的本質,還是那個數據智能與網絡協同的雙螺旋結構。
接下來的 5 年,我們可以看到新消費、新供給、新協同。當然,這些背後的本質,還是那個數據智能與網絡協同的雙螺旋結構。
分享、點贊、在看,3 連 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