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本地生活棋局生變:美團復蘇增長,抖音高歌猛進,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互聯網江湖,作者 | 志剛
5 月 25 日,美團發布 2023 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不出所料,復蘇來得很快。2023 年一季度,美團實現營收 586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26.7%。同時一季度經營利潤扭虧為盈,達 35.9 億元。數據之中,本地消費復蘇的節奏盡顯。
復蘇的勢頭有了,接下來能不能守得住增長呢?
4 月 25 日,抖音在生活服務生态大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抖音服務商家數量已經超過 200 萬。布局本地生活三年之後,以 POI 為發力點,抖音向着本地生活發起衝擊。
面對抖音、快手的攪局,接下來美團的高增長還能持續多久?手握配送的核心壁壘能不能讓美團打赢這場 " 硬仗 "?帶着這些疑問,我們試圖尋找答案。
美團 " 降本增效 ",騎手商家苦不堪言?
復蘇增長是美團一季度财報的主基調。
财報顯示,一季度核心本地商業營收 429 億元,同比增長 25.5%,新業務營收 157.3 億。核心本地商業營收結構上,配送服務營收 169 億,傭金收入 158 億,在線營銷服務收入 77.4 億。
配送服務訂單增長 14.9%,來到 42.6 億單,配送服務營收同比增長 18.8 %,傭金收入同比增長 32.4,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10.6%,其他服務以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143.6%。
虧損的還是新業務。财報顯示,一季度公司新業務虧損達 8.45 億。
可能出于對于市場競争加劇的謹慎,也可能是對于輿論環境的敏感,美團更改了業績披露的方式,餐飲外賣的收入、配送成本等數據不再披露,而外界對美團配送服務的虧損的猜測也沒有停止。
但從過去的披露的數據以及最新的财報來看,配送的成本依舊很高。
2019 年美團騎手成本占比 83% 來到 410 億,2021 年,美團傭金收入 771 億,相關費用成本 721 億,2022 年美團收入 701 億,相關成本 802 億……
一季度财報顯示,在配送收入增長的同時,銷售成本也由 2022 年 Q1 的 355 億增長到 2023 年 Q1 的 388 億,營收占比達到收入的 66%。财報中也表示,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配送相關成本的增加。
降本增效,似乎是美團面前必答題。
降本增效對别家來說是好事兒,對美團來說,這事兒可犯了難。控制配送成本,最終受到影響的要麼是騎手們的收入,要麼是商家的傭金。
而過去的三年,美團面臨着最嚴峻的輿論環境,原因無他,一是商家要求降傭金,二是要求提高騎手福利,這兩點,矛頭都指向了美團的成本問題。
壓力之下,美團的選擇是提高配送費,在當時運力困難的情況下,消費者也大都接受了,一番操作之下,最終的結果是 2022 年美團全年虧損 58 億,并最終實現經調整利潤 97 億。
2023 年一季度,美團似乎迎來了喘息的空間,但随之而來的也有新的問題。
4 月 21 日,廣東省汕尾市的美團外賣騎手因不滿配送單價與管理等問題,宣布集體罷工,随後,美團緊急調集了大量外地騎手到汕尾彌補運力缺失。
汕尾騎手事件之後,商家端也有新的情況發生。
近日,有消息稱西安本地品牌魏家涼皮已經無法在美團 APP 點餐,并且團購,大眾點評也已經全部暫停營業。目前消息未經品牌方面證實,但有觀點認為,品牌商家此舉根本在于抽成比例。
三年過去了,商家和騎手的壓力仍在,美團抽成面臨的輿論壓力也并未消失。但即便是 " 冒天下之大不韪 ",美團得把降本增效這事兒給做完。
因為在配送這件事兒上,美團真的虧不起了。
互聯網江湖認為,商業模式決定了财務模型,而财務模型反過來又影響商業模式。過去的美團本地生活商業的财務模型是 " 二帶一 ",傭金 + 廣告帶着配送業務起飛。
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業務中,配送實際上是不怎麼掙錢的。掙錢的主要是傭金、營銷業務以及到店業務。我們以 2022 年 Q3 為例,美團配送收入為 201 億,虧損 25 億,但傭金收入 161 億,廣告費收入 101 億,而非配送收入成本為 144 億,總收入 118 億。
也就是說,從财務上來看,配送對美團來說本質上是 " 流量業務 " 是虧本生意,真正在給美團掙錢的是傭金(到店)以及廣告費(在線營銷)。
靠着虧本配送,靠着 " 高頻打低頻 ",美團通過到店以及廣告實現了經營性盈利,可問題在于,新業務還在虧損的情況下,美團經營性盈利能夠持續多久?
未來美團要想在淨利潤上扭虧為盈,靠着 " 二帶一 " 赢不下牌局,美團需要的是 " 三個 A":配送、廣告、傭金都能掙錢,而且都能盈利。因為實實在在的競争壓力來了之後,廣告費和到店業務,留給美團盈利增長的空間可能不多了。
帶給美團壓力的,不是老對手餓了麼,而是抖音。
2021 年,抖音内部調整了生活服務部門的層級,從那時開始,本地生活成為抖音一級部門,2022 年十月,抖音上線一站式經營系統 " 抖音林客 ",進一步降低商家入駐門檻。
" 抖音在本地生活業務推進得很快,從上線到商家數量破萬僅僅用了半年左右。" 本地服務商李旭(化名)向互聯網江湖表示:" 前期業務擴展很快,不少商家在抖音上嘗到了紅利,也都想嘗試與新平台合作看看,但也有不少商家顧慮類似之前‘二選一’的事情重來。"
面對抖音來勢洶洶,美團不可能重啟補貼大戰,畢竟虧損了這麼多年,也到了該盈利的時候。但美團的壓力也确實是實實在在的。
而面對壓力,3 月份财報會議上的王興是這麼回答的:" 相比于其他平台,美團有差異化價值。2023 年美團的重點是外賣和到店業務協同,并鞏固現有優勢。"
復蘇背後的焦慮,内容撬動本地生活格局
美團的動作,可能來的有些晚了。
今年 3 月份,美團重提低價團購、增強内容化,一副要打本地生活 " 防御戰 " 的架勢,但美團的應對還是晚了一些。這時候,抖音布局本地生活已經過去了兩年多。
現在的用戶端,抖音本地生活服務的低價認知正在形成。
從身邊朋友的實際消費案例來看,用戶端最明顯的一個變化是,一些用戶在到店消費時,總要在抖音搜一下比價格,從美團找店到抖音下單的人也有不少。
這意味着一件事:在到店這個場景下,美團多年來建立起來的入口認知正在被打破。
事實上,抖音做本地生活,威脅的不是美團的 " 中軍帳 " 外賣和配送,而是美團本地生活盈利模型的營銷服務 " 左翼 " 和到店服務的 " 右翼 "。
美團當年本地生活商業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1、低成本的流量。
因為要商業化,美團的流量成本顯然比過去更高了,低價流量的優勢沒了,帶來的結果就是财報中美團在線營銷服務收入的不斷增長。
而抖音有了内容 + 垂直產業的模式,并帶到了本地生活領網域,商家有了更便宜的流量渠道,抖音本地生活業務自然增長得就很快。
互聯網商業的盡頭是什麼?是内容。從直播切入電商賽道之後,在本地生活領網域,抖音試圖再次證明這一點。
2、低價。
本地生活服務的用戶是沒有忠誠度的,用戶能夠從美團轉到餓了麼再轉到美團,支撐用戶做決策的就是低價。
說到底,市場不會再允許美團和抖音再來一次補貼大戰,而抖音作為 " 後來者 " 在價格上有天然的後發優勢,這會進一步促進抖音本地生活到店業務增長。
也就是說,商家需要的低成本的流量,用戶要的便宜的服務,這兩點抖音都占有優勢。而對美團來說,抖音做本地生活服務,是精準打擊。在線營銷與到店消費,前者關乎美團能不能從商家賺取更多的廣告費,而後者直接關乎到店業務的傭金抽成。
本地生活商業,講究的是一個 " 高頻打低頻 "。
同樣是高頻打低頻。美團的 " 高頻 " 是工具流量的 " 高頻 ",本身是帶有目的性強的交易平台。而抖音、小紅書等内容平台,是内容流量的 " 高頻 ",戶活躍度明顯更高。
無論是點外賣,還是去買水果,人們有需求了才會想起去打開美團,而内容平替本身是 " 内容發掘需求 - 服務滿足需求 "。這是抖音的優勢所在。
事實上,美團如今的對手不同于當年的支付寶。
當年支付寶改版,整合資源、入口,主推本地生活服務,想要與美團一較高下,最後的結果表明,美團的入口優勢仍在。與當時不同的點在于,餓了麼與美團是同維度競技,而現在美團要面對的玩家是抖音,快手。
美團有點像當年的阿裡,因為支付寶的流量本質上是工具流量,是消耗性流量,而非内容流量。所以,阿裡戰略上一直注重整合,不斷獲取流量來源。
抖音、快手,反而是有些像當年的騰訊,手握微信有源源不斷的流量,缺的是合适的變現手段。所以,抖音在不斷尋找新的業務變現場景:直播電商、本地生活,都是新的變現場景。
美團不是沒有内容基因,2015 年與大眾點評合并之後,本地生活的 " 内容 " 之争已經宣告美團獲得了勝利,此後本地生活商業的增長,核心就是靠着補貼培養用戶習慣,靠着規模化的履約能力培養用戶下單。
而如今,美團把短視頻放在 APP 中心位置,重拾内容化,恐怕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抖音打出的牌,也不全都是好牌。
抖音進軍本地生活,外賣是始終繞不開的業務。而在配送業務,美團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事實上,做本地生活商業,美團最大的底牌是大規模即時配送能力。天眼查 APP 顯示,今年 2 月份,有疑似抖音外賣配送服務的公司成立。
近日,市面有消息稱,抖音外賣業務計劃整體上線時間為 2023 年 6 月末,屆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及長沙、重慶、武漢等新一線城市均會開啟商家入駐。
打敗微軟的一定不是下一個微軟,能打敗美團的一定不是另一個美團。本地生活根基未深之時,進軍外賣,可能不是一步好棋。
本地生活商業,有足夠豐富的社會性,外賣、騎手、商家、用戶,不只是做生意的一種商業要素,背後則是千千萬個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因此,本地生活領網域的戰争,最終起到作用的是更多不可見的東西。
外賣的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商業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問題。
商家營收、騎手收入,平台盈利三方是一個難以調和的鐵三角,一方的收益一定意味着另一方的損失,本質上的矛盾無法解決,另外,面對疫情期間的商戶 " 卡脖子 "、傭金貴以及潛在的社會矛盾問題,都需要本地生活商業自身來解決。
這些復雜的不可見的東西,也同樣可能是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上,美團顯然有更豐富的應對經驗。
無論抖音的流量成本有多低,本地生活業務進展多迅速,最終面臨的其實還是整個體系的邊際成本的競争。
而有着整個配送體系作為支撐,美團本地生活服務的邊際成本已經足夠有競争力,如何突破這個競争力,可能是抖音作為後來者,需要認知思考的問題。
寫在最後:
本地生活領網域 " 休戰 " 了這麼多年,重新熱鬧起來也是一件好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本地生活服務的玩家越來越多,畢竟有競争,才有紅利。
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支付寶、美團,消費者總是希望獲得更好的服務和更優秀的體驗。作為美團的資深用戶,我也由衷地希望美團能夠帶來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并且在盈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