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楊冰詳解OceanBase商業化:雙引擎、出海及AI,歡迎閱讀。
繼今年 3 月螞蟻集團宣布 OceanBase 成立董事會、獨立面向市場後,OceanBase 首次全面披露商業、生态發展情況。
作為孵化自螞蟻的獨立數據庫公司,OceanBase 一舉一動備受行業關注。在某種程度上,OceanBase 的發展也可以看作是中國數據庫在新時代的縮影,OceanBase 能否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其實也在驗證着中國互聯網黃金年代打磨出來的根自研技術,走向世界的可能性。
雖然獨立面向市場不過 7 個月,但 OceanBase 真正開啟商業化探索要從 2020 年說起。彼時,OceanBase 成立公司,開始獨立的商業化運作,當年僅有 18 個客戶。4 年過去,根據最新數據,OceanBase 客戶數已突破 2000 家,連續 4 年客戶數增速超過 100%。
OceanBaseCEO 楊冰
在 4 年商業化探索的過程中,OceanBaseCEO 楊冰偶有談及產品更新和商業化進展,但鮮少完整公開談商業化戰略,直到今年的 OceanBase2024 年度發布會,他不僅提到了 OceanBase" 雙引擎 " 戰略,對 AI 時代 OceanBase 如何參與、以及如何出海,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解答。主要有以下三點:
1. OceanBase" 雙引擎 " 戰略的 " 雙引擎 " 指的是專有雲業務和公有雲業務。目前,專有雲業務為公司貢獻較大營收,客戶數增速為 50%,已實現從頭部金融核心系統到中腰部金融機構的規模化復制,今年年底千億銀行客戶數有望突破 100 家;公有雲業務被定義為第二增長引擎,客戶數增速強勁,超過專有雲達到 130%,當前主攻行業為互金、零售和新制造。
2. 關于 AI,OceanBase 要把自己打造成 AI 時代的一體化數據庫底座。為此在這次版本更新中深度融合 AI 與數據庫處理能力,支持多模态數據的融合查詢。楊冰認為,AI 時代,數據庫也正從分散走向統一,即一個統一的數據庫來處理所有類型的數據,這是 OceanBase 一體化產品戰略在 AI 時代的核心思考。
3. OceanBase 的發展潛力在全球,成為世界級的數據庫公司是 OceanBase 現階段的願景。楊冰認為,如果 OceanBase 只是在中國,無論是公有雲還是專有雲都會有明顯的天花板。在國内公有雲和專有雲兩個引擎未來業務體量會達到 1:1,而如果走向全球,從大趨勢來看,OceanBase 在海外的公有雲業務增長會更快。
" 雙引擎 " 戰略,拔寨攻城
楊冰用 " 裡程碑 " 來形容 OceanBase 當下所處的階段。在 " 雙引擎 " 戰略之下,OceanBase 對于未來繼續以 " 加速度 " 拔寨攻城,一切都 " 準備好了 "。
OceanBase 緣起于阿裡巴巴的電商業務,曾在 2017 年完成對螞蟻集團核心系統最後一個 Oracle 數據庫的替換,金融、交易場景是 OceanBase 的底色。但作為一家獨立的數據庫公司,前兩年的 OceanBase 有非常多的基本功需要打磨,比如需要更完備的產品能力、更好的生态能力建設等。
但僅局限于金融類業務,顯然就把數據庫做小了,用金融場景打磨的經驗向金融外的行業應用,對 OceanBase 來說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2022 年,OceanBase 發布雲數據庫 OB Cloud,支持全球主流公有雲基礎設施随後也不斷加強雲引擎以及對多雲的支持。
在基本夯實技術底座後,OceanBase 傳遞了一個明顯信号:這家國產數據庫廠商,要開啟加速度了。加速度由此前已經布局好的專有雲和公有雲兩大引擎提供,并且除自身能力積累外,每個引擎都有外部利好助力。
OceanBase 專有雲業務的一個大背景是國產更新,一個内核是OceanBase 已實現從頭部金融核心系統到中腰部金融機構的規模化復制。 此前 OceanBase 首批通過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和國家保密科技測評中心推出的《安全可靠測評》(簡稱 " 國測 "),通過國測,相當于拿到了助力國產更新的入場券。
從效果來看 OceanBase 目前正服務于全部政策性銀行、5/6 國有大行,資產規模萬億以上銀行客戶超 20 家、千億以上銀行客戶近 100 家,及 70% 的頭部保險、75% 的頭部證券、50% 的頭部基金公司。
在生态上,OceanBase 的開源生态初具規模。2022 年 OceanBase4.0 版本發布至今,已經擁有接近 2.5 萬個集群,實現了 360% 的增長。用戶從開始嘗試到笃定,OceanBase 逐漸從外圍系統,慢慢走向核心,逐步成為一個被開發者認可的開源數據庫。
" 第一,今年有 30% 是外部夥伴獨立交付,明年會到 50%。第二,服務收入中,今年有 50% 是給生态夥伴的,明年的占比會更高。希望通過生态模式,有更強的承接能力和中長尾的滲透能力。所以從產品能力、生态系統和人才生态的建設這三個方面來看都是一個裡程碑階段,為我們下一場決賽做好準備。" 楊冰總結。
OceanBase 公有雲的背景之一是企業出海,背景之二是中國規模逐漸成長起來的創業公司,一個内核是 OceanBase 對數據庫多雲環境的提前布局。從公有雲業務的商業模式看,OceanBase 的模式已經與國際比較有名的數據庫廠商接軌,比如 Snowflake、MongoDB 等。OceanBase 也選擇了兩條商務通路,一是直接付錢給 OceanBase,二是跟雲廠商合作,通過雲廠商的雲市場選用 OceanBase。目前,OceanBase 已經與 5 家雲廠商已經完成了對接,接入了 4 家雲廠商的雲市場。
" 放眼全球,能夠在 OLTP 數據庫上實現多雲對接的鳳毛麟角,而多雲又是出海企業對數據庫的核心訴求,所以多雲的成熟度對 OceanBase 來說是另一個裡程碑。" 楊冰表示。這使得 OceanBase 能很好地承接中國企業出海的流量。
同時還有一個在楊冰看來是 " 巨大牽引力 " 的背景,那就是有相當數量的客戶從當年的小客戶或中長尾客戶向更大規模發展,為了保證架構的安全性,這些客戶天然產生了多雲訴求," 這是一個巨大的牽引力,在國内是大趨勢。" 楊冰說。
不管是内因還是外因,一切天時地利,在專有雲業務和公有雲業務兩大引擎驅動下,OceanBase 似乎可以跑得更快。
AI 時代,數據庫更重要了
就在 OceanBase 加速商業化的當口,一場席卷全球的 AI 浪潮再次襲來。OceanBase 需要快速做出應對:AI,對一家數據庫公司意味着什麼?
" 數據量會漲 ",這是 OceanBase 對這波 AI 浪潮的本能反應。而恰巧,對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處理是 OceanBase 的一大強項,甚至可以說,在海量數據面前,OceanBase 的表現比老牌數據庫公司 Oracle 更強。
" 數據量 1MB 到幾百 G 的場景,Oracle、MySQL 是非常強的。但 OceanBase 誕生于 2010 年,它一開始就被設計為分布式數據庫,也就是說數據量在 500GB 到 1PB 的場景下,OceanBase 不是中國最強,而是全球最強。"OceanBase CTO 楊傳輝直言。
" 強 " 的表現之一在于成本。在 500GB 到 1PB 數據量場景下,OceanBase 可以把客戶的存儲成本降低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在數據量之外,技術棧變得越來越復雜也是 AI 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 讓 AI 變得像數據庫一樣好用 " 是共性需求。" 把整個 AI 能力完全用起來,只有這件事實現了,AI 的 To B 才會出現很大的爆發。否則今天所有的 AI 都會停留在聊天和生成視頻,沒有辦法幫助行業去提升效率。" 楊傳輝表示。提升效率首先要解決工具的問題,工具要做到低成本和通用,這也是 OceanBase 的第二個機會。
于是,将技術棧變得簡單、讓 AI 變得好用,通過一個統一的數據庫來處理所有類型的數據,并通過向量融合查詢能力,讓小團隊也可以快速構建 AI 應用,是 OceanBase 一體化產品戰略在 AI 時代的核心思考。
發布會當天,OceanBase 推出了向量檢索與索引功能,實現 SQL+AI 一體化。該版本深度融合 AI 與數據庫處理能力,支持多模态數據的融合查詢,可以幫助企業提升 AI 應用的構建效率。
會上,楊冰演示了一個叫 " 望小京 " 的 AI Agent Demo,請 " 望小京 " 推薦兩公裡内、評分 4.5 以上、人均消費 25 元以内幹淨衛生的奶茶店。他介紹,這一 Demo 以 OceanBase 為數據底座,管理和處理結構化、半結構化以及非結構化數據,完成空間查詢、關系過濾、向量計算等工作,為 AI 實時查詢提供支持。
" 以往構建一個復雜的 AI 應用,需要依賴多個不同的數據庫、管理非常復雜的技術棧,同時還需要一個經驗豐富且規模較大的團隊。" 他介紹,正是因為 OceanBase 具備一體化能力,才得以通過一個數據庫高效處理所有查詢、并通過極簡架構就可以完成數據管理和 AI 應用開發。以 OceanBase 為底座的 " 望小京 " 僅依靠幾位工程師、用一周時間就開發完成。
未來,OceanBase 将成為螞蟻集團的 AI 數據新底座,支持 AI 生活管家 " 支小寶 "、AI 金融管家 " 螞小财 "、AI 健康管家三大 AI 應用,及支付寶百寶箱智能體開發平台的數據管理。
成為世界級數據庫公司
OceanBase 來自中國,但它的未來潛力在全球。
" 我個人認為 OceanBase 的想象空間不在公有雲和私有雲,而在全球。如果 OceanBase 只是在中國,無論是公有雲還是專有雲都會有明顯的天花板。" 楊冰表示。
但成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并非那麼容易。在楊冰的規劃中,OceanBase 出海的主要策略分為兩個方向:
一是抓住中國企業出海,這是 OceanBase 出海的第一站,包含了中國本土企業出海以及國人在海外創立的本地業務,以此形成基本盤,把中國打磨的海量經驗復制出去,帶來影響力,同時建立海外本土團隊。
二是通過開源、頂會等技術交流,布局發達國家。開源社區是這部分地區的有效抓手,而技術先進性會打開一條通路。用楊冰的話說:" 發達國家的數據庫人才密度較高,具有一定的技術品鑑能力,你是個好產品,還是只是個 PPT,他們是感興趣的。"
不過,出海企業對數據庫的需求也有很多共性可循, 比如上文提到的多雲也會成為出海企業的标配。以某消費電子龍頭企業的出海業務為例,該企業消費者和終端用戶遍布歐洲、印度、澳洲、美洲等地,在當地法律要求下,終端消費者數據只能在每一個地區用對應合規的雲,多雲基礎設施就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這時就形成了,在多雲上用同一款數據庫統一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強烈訴求。
在技術先進性上,中國的先進制造業也再次驗證了中國數據庫抗打能力。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一方面,汽車制造工廠停機一秒鍾再重啟,就需要一周時間,造成巨大損失;另一方面,由于監管要求,車聯網系統 10 秒鍾上報一次數據,對于後台業務系統和 IT 系統的壓力和成本挑戰巨大,行業呼喚一款金融級穩定數據庫,這給了 OceanBase 進入新制造的契機。
硬實力也帶來好口碑,據透露,有車企老總曾感慨:" 這代人的訴求、夙願和宿命是出海。我們跟這些廠商合作,無論是在埃及、墨西哥還是歐洲建廠,在出去時也會把 OceanBase 帶出去。" 也正是靠技術實力,OceanBase 也已經拿下了外資銀行客戶。
不過,出海的 OceanBase 将以公有雲為主,即 OceanBase 國内公有雲和專有雲兩個引擎未來業務體量會達到 1:1,而如果走向全球,從大趨勢來看,OceanBase 在海外的公有雲業務增長會更快。
" 我們希望 CIO 有一天想起數據庫,他都會說,‘來,測一下 OB ’,那這個影響力就巨大無比,但這需要一些時間。" 楊冰表示。
顯然,OceanBase 當下的境況,尚未達到楊冰的标準。在楊冰的出海藍圖中,OceanBase 可以用 2 年的時間,在發達市場建立影響力并實現破局,而 OceanBase 的願景是成為一家世界級數據庫。
" 立足中國,走向全球。這是 OceanBase 的終極目标。" 楊冰說。(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 | 秦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