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上汽用三套組合拳擊碎了“上汽老矣”的質疑,歡迎閱讀。
" 如果把上汽比作一個汽車人,你覺得他擁有怎樣的性格?"
當我把這個問題抛給 deepseek,它給出的答案是:一個 " 矛盾綜合體 "。
先别急着疑惑,還有更詳細的解釋:" 上汽的性格像一位‘傳統與創新交織的中年轉型者’,骨架是沉穩的(傳統制造基因),血液是躁動的(科技野心),眼神是國際化的(全球布局),手中緊握技術利劍,但偶爾也會因背負的包袱而喘息。"
如果你聽過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在上汽之夜的開場演講,就會發現 deepseek 對于上汽人格維度的分析,與王曉秋前三分鍾的演講完全吻合。
從與大眾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轎車生產企業到榮威 RX5 喊出的第一聲 " 你好,斑馬 ",再到如今的 "We are more than auto" ……王曉秋的那句 " 從江南制造局的蒸汽機,到新時代的移動智能大終端,上海灘的傳奇永不落幕 ",已然成為了上汽集團成立近 70 年的縮影。
" 跪着學習 站着創新 讓智能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
雞蛋從外部打破是食物,從内部打破是生命。
在上汽,這樣的 " 破殼新生 " 正一次又一次的出現着。
70 年前,以上海内燃機配件制造公司揭牌成立為标志,上海汽車工業的歷史由此開啟,幾年後 " 草窩裡飛了出金鳳凰 " ——鳳凰牌轎車研制成功,上海牌轎車實現批產。
40 年前,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上汽開創了合資合作的行業先河,逐漸建立起現代化的整車制造與零部件產業體系,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大發展。
10 年前,上汽率先打造互聯網汽車,勇敢 " 登陸 " 賽博空間," 探索 " 汽車新物種的無限可能。
當别的企業還掙扎在生存的泥潭中,上汽已經悄然打下了年銷量超 500 萬輛、擁有 9600 萬用戶的強大基石。
但正如 deepseek 所說,上汽 " 偶爾也會因背負的包袱而喘息 ",随着汽車產業轉型步伐的加快,銷量下滑、旗下合資品牌承壓、全新品牌遭遇圍攻……這些問題的出現,不禁讓外界開始質疑 " 上汽是否老矣?"
對這一疑問,上汽選擇用一套 " 内家拳 + 外家拳 + 組合拳 " 來回應。
所謂内家拳,就是聚合内力,五指握拳,打透打穿。例如,把上汽乘用車、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業務整合在一起,讓資源更集中、目标更聚焦、效能最大化。
而外家拳,則是同行借鑑、跨行革命、借力打力。繼續深化與合資夥伴的合作,推動合作進入 2.0 時代。未來,上汽的全球合作夥伴将采用中國最好的電子架構、智駕系統等技術,堅持不設技術圍牆、不做生态孤島、不懼跨界競争的 " 朋友圈 " 原則,借助各自領網域的優勢資源互補,打造全新用車體驗。
在裡需要特别提到的是,上汽的跨界合作戰略,展現了其 " 開放共生 " 的格局。與大眾、奧迪的合作進入 " 技術共創 2.0" 階段,中國電子架構與智駕系統反向賦能全球合作夥伴,标志着中國從 " 市場換技術 " 到 " 技術定标準 " 的轉折;而與華為、地平線、大疆等科技巨頭的深度綁定,不僅加速了技術落地,更重構了汽車產業的生态規則,這種 " 去中心化 " 的生态聯盟,正在形成一種新型產業範式——技術共享、風險共擔、價值共赢。
組合拳講究的是内外兼修,默契配合,通過多樣性、豐富性的戰術,以求百戰百勝。堅持 " 全球 + 本土 " 戰略,利用上汽的市場先發優勢,不斷擴大海外版圖,持續輸出 " 中國智造 "。
" 面對行業競争,光有技術還遠遠不夠,還要找準發力點,匯聚力量、一拳打穿,打穿產品體驗、打穿市場、打穿全球邊界。我們深知,這場變革沒有捷徑可走,上汽将始終以‘跪着學習’的謙遜、‘站着創新’的骨氣,讓智能技術飛入尋常百姓家。" 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說道。
" 上汽的車不怕撞、不會撞、萬一撞了也不怕 "
" 安全是平權的底線,是所有智能化的前提。"
當行業熱議自動駕駛的颠覆性時,清醒者深知:安全才是智能汽車真正的 " 自動駕駛 "。它不僅是技術參數表上的某個指标,更是車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按照往常的發布會節奏,很少能有企業在開場後的黃金時段,把 C 位留給 " 安全 " 這個主題,上汽做到了。
上台後的上汽集團底盤專家蘆勇,從立體防護潛艇籠式車身講到了成員保護系統,從上中央協調運動控制 VMC 講到了線控制性系統,從零重力座椅預碰撞主動安全系統、碰撞随動機構講到了座椅集成安全帶、安全氣囊等等,8 分鍾的演講,向外界展示了上汽從整車安全 1.0 到 3.0 的全覆蓋。
賈建旭對于蘆勇提出的目标是" 上汽的車要不怕撞、不會撞、萬一撞了也不怕 "。
基于這一要求,上汽用最嚴苛的标準,構建了全球标準,讓汽車成為鋼筋鐵骨下的移動堡壘,不怕撞;
上汽構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 ADAS、VMC 等數字智能技術,打造不會撞的主動安全,實現安全保障從 99% 向 99.999% 的進化;
最後的萬分之一,上汽以引領未來的主被動安全相結合的應對方案,發揮全鏈路、全打通、全開放的自研優勢,實現跨系統的、精冗餘的安全控制體系,萬一撞了,也不怕。
從頂層設計概念入手,上汽構建了最完整、最全面的安全體系和理念,融合安全保護的軟硬體能力,以及汽車基礎安全五星标準和電子智能配置,實現向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的全網域融合安全。
這種以安全為信仰的產品哲學,将在時間的沉澱中轉化為不可替代的品牌價值。
" 懂車,更懂你 "
" 懂車,更懂你 ",這是上汽在上汽之夜對用戶許下的承諾。
在王曉秋看來," 平權 " 的本質,就是新鮮事物的普及化過程,可以推動技術發展與社會進步,形成 " 我有、你有、大家有 " 的局面。
而真正的平權不應止步于功能普惠,而是要以 " 人 - 車 - 生活 " 為支點,驅動用戶出行的全面進階。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堆料,而是關于出行本質的價值重構。
上汽要做的,就是在 " 平權 " 驅動下,不斷實現 " 進階 ",讓每一輛車都成為最懂你的出行夥伴。
用戶希望 " 省錢 ",上汽就努力打造 " 效率神器 ",用相同的錢,跑更遠的路。上汽 DMH 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突破 46.3%,樹立行業标杆;搭載該系統的整車實測續航超過 2200KM,百公裡平均油耗 2.49L,打破行業紀錄。目前,上汽還在研發超高集成的電驅系統,實現相同體積下,重量更輕、動力更強、能耗更低。
用戶希望 " 安全 ",上汽就努力打造 " 機甲衛士 ",全方位守護出行每一程。上汽在行業内首創 " 主 / 被動一體 " 智能安全系統,通過更堅固的車身、更靈敏的底盤和更精準的控制,讓安全常伴左右。對大家關注的電池安全,上汽制定了高于國标 30% 的安全标準,進行了 6 倍于國标時長的極限測試," 魔術方塊 " 電池累計交付超 50 萬台,達成行業唯一 " 零自燃、零熱失控 " 安全表現。
用戶希望 " 好用 ",上汽就努力打造智能 " 全家桶 ",讓汽車真正成為聰明夥伴。" 全家桶 " 裡,包括覆蓋從 L2+ 到 L4 級的智駕系統;與各種品牌手機生态适配的智艙系統;可實現線控轉向、原地掉頭等功能的智能底盤系統。
用戶希望 " 做主 ",上汽就努力搭建更多互動平台,讓用戶聲音轉化為產品基因。上汽正在打造全新的線上用戶調研平台,進一步增加用戶觸點,把用戶需求融入到產品定義中,讓每一輛車在誕生之初,就攜帶獨特的 " 用戶基因 "。
" 在技術進階上,我們要實現‘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好’的轉變;在體驗進階上,我們要實現‘用戶滿意’向‘用戶驚喜’的轉變,讓用戶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安全、智慧、愉悅的美好出行體驗。" 王曉秋表示。
寫在最後:
上汽的進階之路,是中國汽車產業從追趕到引領的縮影。其以 " 技術平權 " 打破壟斷,以 " 用戶共創 " 定義需求,以 " 全球本地化 " 重塑競争格局,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範式,更展現了 " 中國智造 " 的全球野心。
未來,汽車将不再是冰冷的機械,而是融合智能、情感與文化的 " 第三空間 "。上汽提出的 "More Than Auto",正是對這一願景的最佳注解——唯有超越傳統邊界,方能真正 " 懂車更懂你 "。
更多原創熱點汽車資訊可關注 58 汽車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