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長安汽車李鴻彪:具身智能非跟風,沒核心技術的車企很難活下去,歡迎閱讀。
點擊上方 "道哥說車" 關注
· 這是第 4848 原創首發文章 2k+
撰稿:麻建宇
出品:道哥說車
>點擊↑↑↑最新投訴案例登陸财圈社「汽車質量」小程式,30 秒完成投訴全流程,你的每一條反饋都将直通車企、監管部門和千萬車主圈。或者關注《道哥說車》《财圈社》公眾号,點擊下方導航條 " 汽車質量 ",進行投訴,我們将幫助你維護正當權益。
【文 / 财圈社 & 道哥說車 麻建宇】2025 年的上海車展,除了琳琅滿目的新車,其實也有遍地的機器人,這似乎是一個不造車的時代。最幹正事的長安汽車也不例外,人形機器人、機器狗、輪式機器人等均出現在了展台上。
它們有一個統稱——具身智能!是的,也是當下所謂的 " 風口 "。" 我們還真不是跟風 ",長安汽車企業品牌總監李鴻彪在接受《财圈社 & 道哥說車》采訪時教了編輯一個方法,去判斷企業對新事物是否跟風!
" 是不是跟風,你就看它是不是系統化地在思考這個事情 ",李鴻彪說,行業對大方向上的事基本是認可的,然後提起了長安展台上的飛行汽車、固态電池以及智能外骨骼等技術,他提到 2017 年長安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開始,長安就在轉型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也就是說,以上 " 不務正業 " 基本可以看作是長安汽車的正事!确立了轉型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目标,并為之儲備相應的系統化技術,這就是正事!值得一提的是,這背後也藏着長安汽車的競争理念。
李鴻彪表示,存量競争時代下,純粹靠供應鏈的組裝車廠很難活下去,必須掌握技術。說到輔助駕駛,李鴻彪也說出了長安的看法,現在只是宣傳上規範說法,但技術上并不是降溫,不可能開倒車。
大約半個小時的交流中,《财圈社 & 道哥說車》編輯的理解就是,李鴻彪在傳遞長安汽車以技術參與競争的觀念。
充分競争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 但企業需要以技術立命
近年來,大家都在讨論汽車行業的亂象,但一個不争的事實是,國内汽車行業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活力四射。在李鴻彪看來,互聯網、ICT 甚至家電、房地產企業進入汽車產業,本質上都在說明汽車是一個朝陽行業,很有潛力。與此同時,現階段充分的競争也是有必要的,帶來了技術的百花齊放,帶來了技術進步,也帶來了資本。
而長安汽車也是競争或者說新思維的受益者,一方面深藍、阿維塔憑借 ICT 企業賦能在智能化領網域形成了較強的競争力,另一方面,AI 技術甚至已經開始改造機械部件。智慧新藍鲸 500Bar 是上海車展上為數不多的内燃機技術發布,李鴻彪提到,該技術應用了智能控制,以 AI 去理解用戶的駕駛習慣,當它熟悉用戶的駕駛習慣後,其能夠根據日常載重、動力需求等給用戶提供一個最優的動力輸出。
與此同時,底盤領網域,中國車企也受益良多,智能化的應用讓中國汽車產品的底盤繞開了百年車企的經驗門檻,預判式的自動調節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底盤技術的護城河。上汽的線控底盤、長安汽車的 " 天衡底盤 " 都是其中代表。但這也恰恰說明,車企需要在充分競争的時代,擁有屬于自己的護城河技術。
李鴻彪對《财圈社 & 道哥說車》編輯表示,以日本、德國、美國等成熟汽車市場的歷史來看,大家都是從大爆發時代開始,然後優勝劣汰,最後形成穩定的格局。這種格局的形成不是純粹通過資本運作、商業手段,而是技術。在他看來,淘汰賽下,企業的戰略、體制機制等都很重要,但技術更像是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在 2024 年交出了一份好成績,全年銷量達 268.4 萬輛,同比增長 5.1%,創近七年新高,連續五年實現正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同比增長 52.8%。在李鴻彪看來,這是長安汽車技術構建的銷量勢能,其提到過去十年間,長安汽車在智能化、新能源研發方面分别投入了約 600 億和 400 億。
宣傳上降溫,技術不可能開倒車
" 下一階段的競争裡面,技術的競争就是核心、根本 ",李鴻彪對《财圈社 & 道哥說車》編輯再次強調行業的競争态勢。據了解,長安汽車近三年累計申請專利 1.4 萬件,相當于一天申請 19 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占比 70%。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相比很多新勢力企業,長安汽車的技術标籤,沒那麼明顯。
" 領導也經常批評我們品牌部不太會搞傳播,長安那麼多研發,那麼多前瞻技術沒有好好地傳播出來 ",李鴻彪倒了一些苦水。在交流中,《财圈社 & 道哥說車》編輯了解到,長安汽車在飛行汽車上的合作夥伴億航智能,它的 EH216-S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是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款 " 三證 " 齊全的載人 eVTOL 航空器。
如果按照一些品牌的宣傳邏輯,完全可以變成自己有了這樣的技術儲備或通過了某些标準。當然,事實證明,保守的宣傳正在為長安汽車赢來好感,在 " 輔助駕駛 " 的宣傳風波中,恰恰是喊得最兇的企業承受了外界最大的 " 火力 "。而提到最近的輔助駕駛風波,李鴻彪也給出了一套非常理智的判斷。
在他看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技術的發展會有一些坎坷。而就智能技術而言,目前是在傳播術語上的修訂,用相對穩妥的說法,來為消費者規定一個安全邊界。但技術上并不是降溫,不可能開倒車。他更強調,技術發展是以安全為底線,長安汽車堅持把更安全的智能體驗帶給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有行業唯一一個車企牽頭的智能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而這也幫助長安汽車在該領網域樹立了更高的标準。除此之外,李鴻彪透露,長安汽車内部有非常嚴格的 " 合規制 ",技術也好、生產也好,想糊弄的話,基本内部就被打倒了,不會出來!
掃描上方二維碼登陸财圈社「汽車質量」小程式,30 秒完成投訴全流程,你的每一條反饋都将直通車企、監管部門和千萬車主圈。或者關注《道哥說車》《财圈社》公眾号,點擊下方導航條 " 汽車質量 ",進行投訴,我們将幫助你維護正當權益。
END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來自網絡 」
往期報道回顧
四
充電 15 分鍾跑 500+km!極狐新阿爾法 S5 專治續航焦慮|上海車展
央視撐腰也質疑?華為無視禁令宣傳 L3 自動駕駛:需保持警覺随時接管
商務合作
微信 :fx666m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道哥說車所有
轉載注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