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火拼折疊屏:國產手機的殺手锏還是遮羞布?,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一點财經編輯部
剛過去的 618,手機市場一反常态。
過去,國產安卓旗艦上演 " 大跳水 ",蘋果價格堅挺;現在,安卓旗艦優惠力度小,蘋果卻大降價,iPhone 14 Pro 在各平台的優惠力度達到上千元。
IDC 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向外界透露," 除了蘋果的銷售情況較好之外,安卓整體市場還是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态。"
這樣的差異不難理解,在需求減弱、換機周期拉長的情況下,行業的 " 遊戲規則 " 悄然發生改變,消費者更願意将口袋裡的錢用在體驗優異、質量過硬的機型上。相較之下,蘋果所在的高端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近幾年,iPhone 的平均售價一路走高,但蘋果依舊壟斷高端手機市場。從 Canalys 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高端手機出貨量前十五名榜單中,蘋果占據了七個席位并霸占榜單前列,幾乎吃掉了高端手機市場一大半的份額。
國產安卓陣營中,除個别特殊機型外,只有折疊屏才能與蘋果的高價位相匹配。
如今,在折疊屏這個蘋果暫未涉足的領網域,安卓陣營還有喘息的空間。在歷經卷芯片、卷鏡頭、卷螢幕等一系列比拼後,2023 年國產手機高端之路又将走向何方?折疊屏手機到底是國產廠商的遮羞布還是殺手锏?
高端入場券
手機發展史上不乏引起換機潮的突破性創新。
iPhone 的出現改變了手機的互動方式,各種移動網絡、社交媒體的發展大大促進了人們對手機的需求。
然而,近幾年手機行業留給外界的印象卻變成了 " 創新匮乏 "。
硬體上技術發展進入瓶頸期,沒有了令人驚嘆的創新突破,軟體上 5G 給普通用戶帶來的體驗提升還不太明顯,互聯網行業也沒有颠覆性的應用場景誕生。
然而廠商們每次開發布會,仍不得不拿出新花樣,從充電速度、芯片規格、内存大小,到影像素質,圍繞小小的機身,廠商們越來越卷無可卷,而面對 " 擠牙膏式 " 創新,消費者早已見怪不怪,堆料 " 大數字 " 很難再激發出他們的換機欲望。
突破性技術創新的缺乏,使直板智能手機發展步履緩慢,大屏顯示效果與便攜輕薄之間的矛盾愈發凸顯。
折疊屏則給略顯沉寂的手機行業,帶來了變化的可能性,其 " 颠覆性 " 的折疊形态帶來了更多元的使用場景,有望挖掘更多需求,提振銷量。
例如,憑借便攜 + 大屏的優勢,外出輕辦公、商務會議等都具有很高的便利性;多屏操作也更舒适,微信和視頻 APP 各占大屏的一半,相比普通直板機,面積更大,操作更從容。
對于國產手機廠商們來說,折疊屏還有另一層意義——衝高端。
手機這一行當,在高端市場占比越多,企業的盈利也就越多,越有助于長久發展。蘋果憑借 iPhone 系列在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利潤中的占比達到驚人的 85%,其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iPhone 在高端手機市場的競争優勢功不可沒。而中低端機型占比高的手機廠商,對于市場的擾動就更加敏感,也更難有增量。
IDC 也分析稱,當下主打高端機的手機廠商市場表現更好,因此高端市場是兵家必争之地。
近年來,力衝高端已成為國產廠商的共識,但結果是蘋果在高端市場依舊霸占 " 鐵王座 "。折疊屏這一全新領網域,蘋果還未涉足,國產手機廠商們加快腳步迭代推新,積極搶占切入高端市場的新機遇。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國產廠商們的希望越來越大,根據 Sandalwood 中國電商市場全平台監測數據,進入 2023 年,iPhone 在 5000-7000 元市場份額降至 80% 以下;安卓和鴻蒙手機在 4000 元以上價位段銷量同比增長 22%,其中 6000-8000 元價位段增速達到 62%。
如能保持折疊屏領網域的先發優勢,在可預見的未來,國產廠商在高端市場的蛋糕就會越來越大。
不過,要想抵達星辰大海,還需過好當下。折疊屏領網域雖還未有蘋果的身影,但還有另一頭 " 巨無霸 " ——三星。作為最先發力折疊屏的主流手機品牌,三星目前的優勢地位無可撼動。
Canalys 數據顯示,折疊屏 2022 年在全球的出貨量為 1420 萬台,其中三星的出貨量接近 1200 萬台,華為、OPPO、vivo、小米跟随其後,均不足 200 萬台。
顯然,對國產手機廠商來說,憑借折疊屏衝高端是難得的機遇,但也是巨大的挑戰。
兩條 " 創新路徑 "
折疊屏競争态勢最精彩紛呈的市場,無疑是中國市場。
2022 年前,折疊屏基本只有三星和華為兩個品牌争鋒,市場略顯寂寞。在被視為折疊屏手機爆發元年的 2022 年,包括小米、OPPO、榮耀、華為等在内的國内主流手機廠商,合計發布的折疊屏手機達到數十款。
OPPO 第二代產品 Find N2 和 Find N2 Flip 的精致小巧令人過目不忘,榮耀發布 Magic Vs 系列将機械結構的零部件數量大幅降低,提高了穩定性,vivo X Fold 更新了兩代,使用體驗更為全面成熟,小米推出的第二代 MIX Fold,也有了長足進步。
觀察國產手機廠商進場折疊屏的發展歷程,有兩個特點較為顯著,一是輕薄化,二是平價化。
盡管各家產品的側重點不同,但有所相似仍在所難免。對于橫向折疊的機型,影像、螢幕與續航等方面的表現并未拉開太大差距。顯示尺寸上,自然是越大越好,内屏普遍在 8 英寸左右,外屏基本都在 6 英寸以上。
不過,大顯示面積依然不能完美滿足各類需求。常見的電影畫面比例為 16:9,較為狹長,而折疊屏展開後的内屏更接近于正方形,因此大尺寸并未充足利用,而是留有大面積的 " 黑塊 "。
這一問題在豎向折疊的機型上則不明顯,因其内屏展開後與直板機的螢幕規格相差無幾,并且便攜性也更勝一籌,時尚精巧的氣質也深受消費者,特别是女性用戶們的喜愛。
市場表現對此有所印證,IDC 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折疊屏產品出貨量保持穩定,出貨量達到 102 萬台,同比增長 52.8%,其中,豎折產品份額更是上升至 44.3%,逐漸成為主流之選。
橫向折疊屏也正邁向輕薄化,比如 OPPO 的 Find N2 将輕薄與手感并重,内屏僅為 7.1 英寸,重量僅為 233g,與當時友商普遍在 250g 以上的產品相比,優勢明顯。
就輕薄而言,有媒體梳理,近兩年橫向折疊屏平均重量下降 30 克,折疊形态平均厚度減薄 1.6 毫米。
今年一季度,OPPO 憑借主打輕薄的 OPPO Find N2 和 OPPO Find N2 Flip,首次成為國内折疊屏市場的第一,市占率高達 35%;華為正處于產品更新換代的關口,處于第二位;榮耀 Magic VS 表現良好,10.5% 的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小米 MIX Fold 2 產品力較弱,vivo 的 X Fold+ 則處于產品生命末期,市場份額較為落後。
肉眼可見的進步給了廠商們信心。華為要将 2023 年手機出貨量目标從 3000 萬部級提升至 4000 萬部,其中折疊屏產品 Mate X3 出貨目标從原定的 147 萬台修改為超過 300 萬台。
信心還來自于不斷降低的售價。此前在還是一眾萬元折疊機的時候,OPPO Find N2 起售價定為 7999 元,跨過了萬元以下的門檻。相比橫向折疊屏剛推出時 16000 元左右的定價,當前的售價已能夠被更多消費者所接受。
摩托羅拉不久前發布的 moto razr 40 系列小折疊產品,将起售價打到了 3999 元,與中高端直板機型無異,但其在配置上有不少妥協之處,實際體驗也還未經市場檢驗。
就當前的消息來看,今年下半年的競争将會再度更新,一眾新品蓄勢待發,如三星 Galaxy Z Flip 5、Galaxy Z Fold 5、榮耀 Magic V2、小米 MIX Fold 3、OPPO Find N3 等。
迭代更新中,整個折疊屏市場将會進一步擴大。
跨越 " 三重門 "
雖未來可期,但難以辯駁的事實是,折疊屏的絕對量級離全民普及還差的很遠,去年出貨量只占手機總量的 1.2%。
要想實現普及,橫在面前的至少有三重待解決的問題:成本、質量和生态。
ZDC 的調研顯示,消費者對于 5000 元以上手機關注度只有 10.21%,願意為高昂售價買單的消費者只是少數。雖然如今已有折疊屏機型将起售價拉到萬元以下,但消費者在選購滿意的配置後,很容易就突破萬元。
顯然,折疊屏手機要想徹底打開消費者的需求量,價格下探将是必經之路,然而折疊屏的成本一時之間難以大降。
折疊屏手機的成本比普通手機高出 60% 以上,主要成本就來自復雜的鉸鏈和柔性 OLED 螢幕。從 CGS — CIMB 數據來看,以三星 Galaxy Fold 為例,其 BOM 成本為 636.7 美元,其中顯示模組成本占比達到 34.4%,機械 / 機電結構成本占比達到 13.7%。兩項指标均遠超同品牌旗艦機型。
居高不下的供應鏈成本,以及承載的衝高端使命,決定了國内廠商只能将折疊屏定位于旗艦,走量不易,規模化降本自然更加緩慢。
而硬生生壓縮成本也并不現實,極有可能造成鉸鏈穩定性壽命、螢幕素質、性能妥協等破壞體驗的問題。
這就說到第二個問題,硬體質量。
折疊屏手機區别于直板機的核心技術是鉸鏈和柔性 OLED 面板。鉸鏈技術的水平,直接關系到折疊程度、折痕深淺,以及使用壽命。面板的顯示效果和穩定性,則對整機的使用體驗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目前來看,折疊屏的硬體素質表現還遠遠達不到令消費者放心的水準。
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67.5% 的受訪用戶不購買折疊屏手機的原因是 " 擔心其頻繁翻轉帶來的質量問題 ",59.5% 的受訪用戶則因為 " 價格貴 ",同時大部分用戶期望折疊屏手機的軟硬體體驗能夠得到更好的改進。
多次折疊鉸鏈導致的虛位、手機展開不平整、折痕日益加深、螢幕花屏與漏液,在硬體故障上,折疊屏天然比直板機更 " 脆弱 "。初到手,折疊屏還是一款精致、新奇的產品,但随着使用程度的積累,一系列問題就接踵而至。
硬體素質還能依靠小心呵護降低故障率,軟體生态的缺乏卻令消費者們無能為力。
由于折疊形态,内外屏的尺寸比例因不同的使用場景而多變,各種第三方應用适配起來相當繁瑣。
以簡單的看視頻為例,内屏展開、橫置懸停、外屏顯示,都需要視頻軟體适配多種尺寸,再加上打字輸入等操作,復雜程度直線上升。
這就需要廠商提高折疊屏的适配程度,針對具體應用進行重新排版,相比普通的裁剪、拉伸,顯示更多内容,做到充足使用大屏,适配多元場景。
總的來看,成本、質量、體驗,三者相輔相成,推進產業鏈建設,降本增效,才能在提升質量的同時降低故障率,并且搭配完善的應用生态,才能保證使用體驗,最終激發用戶需求,推動整個行業正向發展。
結語
手機產品的創新性技術,第一時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 " 嘗鮮 " 所帶來的購買欲望,折疊屏正在經歷這樣的階段。
不過,動辄上萬的售價、肉眼可見的折痕、以及匮乏的軟體應用生态,都是普及折疊屏的攔路虎。從銷量表現來看," 雷聲大、雨點小 " 仍是當下的主要表現。
由此也引來質疑:對于在高端市場失利的國產手機廠商,蘋果缺席的折疊屏是否只是一種 " 遮羞布 "?
而将目光放得長遠,就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從手機發展歷程來看,便攜與大屏之間的長期矛盾有了解決方向,大力發展折疊屏是國產手機廠商搶占高端快車道,實現彎道超車的先見之舉。
只不過問題的解決和衝高端之路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整個行業長期的努力和進步,在未來更加激烈的競争中,快速迭代的折疊屏或将成為國產手機品牌披荊斬棘的殺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