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今年最大“流血上市”來了,估值縮水2100億元,歡迎閱讀。
頂流 VC 加持,謀劃兩年,Instacart 終于登陸納斯達克。
繼 ARM 成功上市後,納斯達克又即将迎來一個重磅 IPO!
今日,美國食品雜貨配送應用 Instacart 的母公司 Maplebear 将其 IPO 發行價定在每股 30 美元,位于其上調後的目标區間的高端,估值達 99 億美元。
此次 IPO 共發行 2200 萬股股票,籌資 6.6 億美元,将于今夜登陸納斯達克。
早在 2021 年,Instacart 就曾計劃直接上市,當時負責其上市工作的投行人士預計,市場對 Instacart 的估值可能超過 500 億美元。
但 2022 年,美股科技股遭到抛售以及美聯儲加息導致股市暴跌,Instacart 估值也大幅下滑。為了适應市場新環境,2022 年 3 月,Instacart 宣布主動将公司的估值從 390 億美元下調 40% 至 240 億美元。7 月 Instacart 再次下調估值至 150 億美元,到 2022 年下半年,Instacart 将其估值削減至約 130 億美元。
據 The Information 在今年 4 月的報道,Instacart 再一次在内部下調了估值,新的估值約為 120 億美元。
兩年時間不到,Instacart 主動下調估值多次,但資本市場依然 " 殘酷 ",此次上市最終估值僅為 99 億美元,與 2022 年的最初估值縮水近 290 億美元(合 2100 億元),估值下滑超 70%。
但盡管如此,Instacart 依然是今年美股備受關注的大 IPO。自 2012 年成立以來, Instacart 一直是明星資本的寵兒,由 Y Combinator 孵化,又拿到紅杉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等頂流 VC 的融資,一路高開高走,成為共享經濟風口的典型代表公司之一。
YC 孵化,紅杉老虎加持,融資超 26 億美元
Instacart 由印度裔美國人 Apoorva Mehta 在矽谷創辦。Apoorva Mehta 曾在黑莓和高通擔任設計工程師,後任職于亞馬遜供應鏈工程師。
2010 年,Apoorva Mehta 決心離開亞馬遜來矽谷創業。初到矽谷兩年,Apoorva Mehta 連續創業了 19 次,但都沒有太大起色。直到第 20 次,Apoorva Mehta 意識到:" 創立一家公司的原因不應該是想要創立一家公司。創立一家公司的原因應該是解決一個你真的關心的問題。"
Apoorva Mehta 看到了超市購物的機會。彼時,已經是電商巨頭的亞馬遜都還做不到 " 當天送達 ",Apoorva Mehta 想把即時配送的時間壓縮至一小時。
2012 年,Instacart 正式成立,主打 " 一小時達 " 的生鮮即時配送服務。商業模式采取了輕資產運營模式,用戶線上下單,商家準備商品,眾包騎手負責配送到家,颠覆了傳統配送模式。最早,Instacart 在舊金山的山景城和帕羅奧圖提供服務,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測試商業模式。
在矽谷已經有過多次創業經歷的 Apoorva Mehta 深知,孵化器和資本對初創公司的助推作用,可以大大增加公司成功的幾率。因此他希望 Instacart 可以參加著名孵化機構 Y-Combinator(以下簡稱 "YC")高強度的孵化。
但 Apoorva Mehta 錯過了 YC 申請截止日期長達兩個月,Apoorva Mehta 沒有輕易放棄,而是聯系了各種人脈得到與 YC 合夥人見面的機會。
但所有 YC 合夥人都對 Apoorva Mehta Say No,Apoorva Mehta 依然沒有放棄,而是用 Instacart 給 YC 合夥人在半小時之内送了一打啤酒。
Instacart 因此在申請截止兩個月後成功進入了 YC 孵化。借助 YC 的影響力,Instacart 在第二年便拿到了紅杉資本 85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此後,Instacart 根據城市的汽車保有量、居民收入、天氣等因素開始迅速擴張。2013 年相繼開拓了芝加哥、波士頓等地。
2014 年 6 月,Instacart 完成由 Andreessen Horowitz 領投的 4400 萬美元 B 輪融資,同年年底,Instacart 城市覆蓋數達到 17 個。
2015 年 Instacart 獲得 2.2 億美元 C 輪融資,估值漲至 20 億美元,正式邁入獨角獸行列。Instacart 勢頭愈發強勁,2018 年,Instacart 獲 D1 Capital Partners 領投的 6 億美元融資,估值達 76 億美元。
到 2020 年,疫情加速了 Instacart 的增長。一年時間裡,Instacart 一口氣完成三輪融資,其中,6 月獲 2.25 億美元融資;10 月獲 2 億美元融資;2021 年 3 月,完成 2.65 億美元融資,由 Andreessen Horowitz、紅杉資本、D1 Capital Partners、富達和 T.RowePrice 等機構投資。Instacart 的估值也達到頂峰,彼時融資後估值為 390 億美元。
成立至今,Instacart 融資超過 26 億美元。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Coatue、老虎環球基金、紅杉資本、D1 Capital Partners 等頂流 VC、對衝基金均為 Instacart 股東。其中,持股超過 5% 的股東為紅杉資本和 D1 Capital Partners。
2022 年扭虧為盈,廣告成新增長引擎
2020 年,美國疫情帶動了 Instacart 強勁發展。居家隔離期間,導致線上購物需求激增,派送訂單因此大漲。
Insatcart 的用戶量也随之大幅增長,在疫情初期,Instacart 的下載量實現了 218% 的增長。在 2020 年 3-4 月期間,為滿足爆發式的配送需求,Instacart 新雇傭了 30 萬員工,并與 Rite Aid、沃爾瑪和 Staples 等大型零售商達成了合作關系。僅僅一年時間,Instacart 就将配送範圍擴大到了全美約 85% 的家庭,2020 年的整體銷售額也實現了 323% 的增長。
疫情培養了全美用戶的消費習慣,盡管隔離措施取消,Instacart 在 2021 年的用戶數也依然達到了 60 萬,全年收入達到了 18 億美元,較 2020 年有 20% 的增長。
根據招股書顯示,Instacart 目前已覆蓋美國 1400 多家雜貨商店,這些商店合計占到了美國雜貨零售市場份額的 85%。2022 年,Instacart 總交易額(GTV)達到 290 億美元,占北美線上雜貨銷售額的 75%。
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拉動了 Instacart 的業績大幅增長。招股書顯示,2020 年至 2022 年,Instacart 營收分别為 14.77 億美元、18.34 億美元、25.51 億美元,淨利分别為 -7000 萬美元、-7300 萬美元、4.28 億美元,2022 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來源:招股書截圖
到 2023 年上半年,Instacart 依然保持着增長的态勢。營收為 14.75 億美元,2022 年同期營收為 11.26 億美元;淨利潤為 2.42 億美元,而 2022 年同期虧損 7400 萬美元。
Instacart 表示,廣告解決方案的增長對其維持和提高盈利能力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9 年 Instacart 首次推出付費搜索,此後 Instacart 一直不斷加強廣告業務。2021 年,Instacart 聘請了一位在移動貨币化戰略、產品管理和廣告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 Facebook 高級管理人員。
Instacart 随後不斷推出新的廣告產品,根據招股書顯示,已經有超過 5,500 個品牌使用 Instacart 的廣告工具,該數據與 2019 年相比數量增加了 5 倍。
廣告收入也一直呈增長态勢。2020 年,廣告業務全年收入僅 2.95 億美元,到 2021 年幾乎翻了一番到達 5.72 億美元。2022 年,Instacart 廣告收入進一步增長至 7.4 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 29%。
到今年上半年,Instacart 的廣告收入達 4.0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占今年上半年 Instacart 總收入的 28%。
尋找新出路,加碼會員制與 AI
雖然憑借模式創新與先發優勢,Instacart 已經成為美國即時配送市場的頭部選手。但随着疫情紅利褪去,線下消費回暖,美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增速放緩,EcommerceDB 的數據預計,2023-2027 年,美國即時配送用戶規模復合增長率僅為 6.7%。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下場即時配送領網域,想要分一杯羹。去年開始,亞馬遜對旗下自動配送業務進行大幅調整,收購比利時倉庫機器人公司 Cloostermans,以加速倉儲運營一體化,并推出第四代空運無人機 MK27-2,推出 30 分鍾内送達商品的極速服務。
Uber 也在去年宣布與英國大型化妝品連鎖超市 Boots 達成合作,幫助後者門店接入即時配送網絡,為消費者提供 30 分鍾送達服務。
紅利消退,競争加劇,Instacart 必須尋找新出路。
Instacart 随即推出了新的會員服務 "Instacart+",為用戶提供更低的配送費及無上限的配送距離。
用低價換取更多的用戶,Instacart 對此表示:" 盡管客戶費用較低,但 Instacart+ 會員的訂單更頻繁,平均訂單價值更高,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通常會在 Instacart 上形成更習慣和粘性的行為。"
截至 6 月 30 日,Instacart+ 擁有超過 510 萬名會員(不包括免費試用會員),這一數字高于去年同期的 460 萬名會員。Instacart 顯然對低價策略的效果滿意,在招股書中 Instacart 表示,将繼續加碼 Instacart+。
除此之外,面對亞馬遜和 Uber 的 " 技術戰 ",Instacart 也正在通過收購人工智能公司等形式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
過去兩年,Instacart 相繼收購了智能購物車及無人結賬技術開發商 Caper AI、人工智能定價公司 Eversight、SaaS 訂單管理系統 FoodStorm 等公司。
并且推出了 Instacart Platform 項目,為零售商提供電商技術、廣告科技、數據分析、物流支持等一系列技術服務。
在招股書中,Instacart 首席執行官 Fidji Simo 表示 " 我們相信食品雜貨的未來不會是在網上購物和店内購物之間進行選擇。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兩者兼而有之。因此,我們希望創造一種真正的全渠道體驗,将最好的在線購物體驗帶到實體店,反之亦然。"
因此,她将 Instacart 定位為一家雜貨技術公司,不僅為零售商提供雜貨電子商務功能,還提供店内技術、履行選項、廣告解決方案和數據、見解和分析工具。
今夜,籌謀上市已經兩年的 Instacart 即将登陸納斯達克,Instacart 的新故事還将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