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拼多多為何主動“慢”下來進行商家生态治理?,歡迎閱讀。
任何平台達到一定體量後,都面臨短期高增長和長期穩增長的選擇,拼多多管理層選擇了後者,給出的對策是打造一個良性的商家生态,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撰文|張賀飛
編輯|沈菲菲
十幾天前的财報電話會上,拼多多管理層向外界釋放了兩個關鍵信息:
一是将通過 " 扶持與治理 " 并舉的方式,繼續完善生态建設,未來一年将投入百億資源包扶持新質商家,減免 100 億商家交易手續費,并堅決地進行商家生态治理。目前,拼多多的 " 百億減免計劃 " 已經相繼落地,先後推出多項服務費退免、下調店鋪保證金、更新商家售後服務體系等。
二是對未來增長的理性預判," 拼多多的盈利曲線并非是線性的 "、" 過去幾個季度的利潤增長是短期投入周期和财報周期不同步的結果。"
傳遞到市場層面上,外界進行了激烈的争論,但大多集中在股價起伏上,很少有人讨論這樣一個話題:營收和利潤增速領跑行業的拼多多,為何要主動 " 慢 " 下來進行商家生态治理?
先抛出我們的觀點:任何平台達到一定體量後,都面臨短期高增長和長期穩增長的選擇,拼多多管理層選擇了後者,給出的對策是打造一個良性的商家生态,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
01.
兩個形容詞:築堤和治沙
把電商平台比作一條大河的話,穿越高原和山谷進入到平原地帶後,水量越來越大,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泥沙。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理,河道萎縮、流速下降、水患頻繁等問題将是常态。
回顧整個電商發展史,常見的應對策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 " 改道 ",不斷開辟新的賽道,通過新賽道的增長掩蓋主賽道的乏力;另一種是 " 俢壩 ",提高商家的服務水平,逐步淘汰投機取巧的商家。
拼多多管理層提出的解決方案是 " 扶持與治理 ",對應到電商平台與大河的比喻中,可以提煉為兩個關鍵詞:
第一個是 " 築堤 ",也就是财報電話會上所提到的:" 公司需要增加 100 億元的投資、扶持優質商家。"
其中的一項扶持政策是減免優質商家的交易手續費,以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比如拼多多在推出的技術服務費可退權益,商家在百億補貼、秒殺、9 塊 9 特賣、多人團等平台活動的退款訂單,可按退款比例享受基礎技術服務費返還政策,且先用後付的活動訂單技術服務費也已降至 6 折。
再比如商家的店鋪基礎保證金,9 月 4 日從 1000 元下調到了 500 元,首批享受該政策的商家已經覆蓋近 70 個類目,部分商家已經完成提現,數百萬商家将因此受益。
而為了進一步優化商家的使用體驗,拼多多還對商家售後服務體系進行更新,開通綠色通道,成立專項售後服務團隊,全面支持商家對異常訂單、惡意投訴訂單、消費者負向體驗訂單等進行申訴,商家申訴成功後将由平台對相關訂單進行賠付。
與此同時,拼多多也對商家售後糾紛的申訴服務進行了專項調整,不再限定可申訴的次數。商家只要對售後處理有疑問,即可向平台發起申訴。目前,這項新權益正在進行初步測試,部分商家已經可以享受該權益,預計将于近期覆蓋全量商家。
不排除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扶持政策出台。其中的基本邏輯是:平台主動向商家讓利,以強化優質商品的供給。究其原因,消費者對品質和服務的需求 " 水漲船高 ",拼多多捕捉到了需求的變化,并在商家生态上持續 " 鞏固堤壩 "。
第二個是 " 治沙 ",即 " 堅決地進行平台和商家的生态治理,打擊不法作弊商家,推動產業帶去蕪存菁。"
本質上還是為了強化供應鏈,相應的舉措可能包括優化商家入駐和商品上架的流程、通過技術手段嚴格把關商品質量等。和在上遊 " 俢壩 " 不同,拼多多的側重不是一刀切,而是在供給側進行優化更新,淘汰落後低效的產能,通過 " 激勵良币、驅逐劣币 " 的方式,培育出更加健康的商家生态。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商家生态治理是一個漫長且需要耐心的過程。至少就拼多多管理層主動放棄高增速的表态來看,在這場關乎平台長遠價值的變革中,不會是表面文章,拼多多已經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打算。
不管是扶持還是治理,其實都是為了解決供給問題,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有質價比的產品和服務。只有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護,消除商家、消費者和平台之間的信任危機,才能把生意做長久。
02.
一個着眼點:新質產業帶
如果說拼多多加大商家生态治理是戰略使然,聚焦到戰術層面上,則将 " 抓手 " 放在了新質產業帶。
早在幾年前,不少產業帶就已經掀起了 " 觸網 " 的風潮。因為產業集聚效應,商家在人工、場地、原材料采購等環節有優勢,再加上 " 直連消費者 " 的模式,迅速以 " 低價 " 走紅。
產業帶改變了電商的供應鏈,同時也在被電商改變,不斷加劇着產業帶的競争、淘汰、更新。
特别是在 " 發展新質生產力 " 的号召下,各行各業都在和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數據信息等要素緊密結合,不斷催生出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态,產業帶商家也需要與時俱進。
這恐怕也是拼多多管理層頻頻提及 " 新質產業帶 " 一詞的原因,至于其中的 " 新質 " 體現在哪裡,或許可以從下面的案例中窺知一二。
有 " 藥都 " 之稱的安徽亳州,占到了國内花草茶產量占的 90%。和國内的很多產業帶一樣,亳州當地的很多人将花草茶搬上了電商平台,目前從業人數已經達到 8 萬人,花草茶的產業規模攀升至 100 億元。
因為門檻不高,花草茶的競争越來越激烈,最後只能卷價格,甚至有些人開始鑽營旁門左道," 标重 100g 的花草茶裡面塞入 50g 防腐劑 "。
有所不同的是,部分花草茶商家開始尋找新的出路,其中的一個方向就是生產工藝更為復雜的 " 固體飲料 ",涉及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灌裝的整個生產過程,壁壘遠高于花草茶。有商家迅速研發出了紅糖姜茶、酸梅湯、冰糖雪梨等 " 固體飲料 ",并注冊了自己的品牌,打開了新的產業想象空間。
相似的一幕還發生在以水晶聞名江蘇東海。
了解到 " 在門店做美甲動辄花費兩三百元,還要等五六個小時 " 的痛點後,馬壯萌生了在拼多多上賣穿戴甲的想法,憑借對年輕女性消費需求的精準洞察,2019 年就做出了總銷售額近 500 萬元的超級單品,并總結出了一套爆款方法論:" 一款穿戴甲測試的轉換率如果達到 3%,就極有可能引爆市場。"
現在,穿戴甲已經成為江蘇東海的另一張產業名片,從業人數達 5 萬餘人,大多是當地村鎮的寶媽群體,僅手工穿戴甲年銷售額就近 30 億元,而且一部分穿戴甲已經漂洋過海,賣到了歐美市場。
前後做個對比的話,拼多多正在扶持的新質商家和新質產業帶,一個典型特質在于 " 不斷向上生長 ":
沒有局限于傳統的 " 加工 " 產業,沒有過度陷入 " 卷低價 " 的内耗,而是借助電商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利用數字化運營工具發掘潛在的機會和空間,進而形成了生產和流通效率提升、產品和技術創新、建立品牌信任等凝結而成的新質生產力,讓外界看到了新的產業孵化路徑。
03.
新方向明确:舍速趕長路
在過去的語境裡,產業帶的轉型更新需要 30 年的時間,而在新質產業帶的叙事裡,5 年時間就走完了 30 年的路。
但在競争激烈的電商行業,5 年時間足以再次重構市場格局。以至于從上世紀末至今,整個電商行業都習慣于 " 往前看 ",習慣于 " 連夜趕路 ",要麼一路衝到金字塔尖,要麼選錯方向被市場淘汰。
拼多多為什麼敢 " 主動揮别高速增長 " 呢?
相關結論在文初已經提到,中間還有一個被習慣性忽略的細節:在不少媒體的報道中,拼多多管理層的表态幾乎成了沒有預兆的 " 偶發行為 "。事實則是,趙佳臻在 2023 年 4 月上任拼多多聯席 CEO 時,就已經提出 " 拼多多進入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将提升質量作為首要目标。"
可能是财報上的亮眼表現,讓業界低估了 " 高質量發展 " 的份量,但拼多多管理層早已圍繞新目标調整戰略。
比如倒逼商家提升商品服務質量、保障消費者應有權益的 " 特殊情況僅退款 " 制度,因為 " 作惡 " 的成本陡然增高,商家們普遍開始在商品質量上 " 嚴把關 "。結果雖然讓一小部分商家不爽,新質商家紛紛投出了贊成票:以 618 為例,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九成,不少新店在 2 個月内就實現了上億元營收。
或許是因為制度革新初見成效,拼多多進一步加大了商家生态治理的力度,深挖高質量供給,尋找長期穩定增長的引擎,并将有優質產品、有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產業帶作為着力點。
某種程度上說,深耕產業帶算是拼多多的長項。
早在 2015 年的時候,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貨就将目光瞄向了農業,團隊成員們爬山頭、下農田,想要做的就是搭建起 " 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高速通路 ",打造出有韌性和競争力的數字化農產帶。
面對農產品上行的 " 持久戰 ",拼多多的解題方向同樣是在供應鏈上做創新,譬如深入各大農產區田間地頭的 " 農雲行動 ",先後推動仙居楊梅、廣東荔枝、山東大櫻桃、陽山水蜜桃、新疆哈密瓜等時令水果出村進城,并通過百億補貼、秒殺、萬人團等扶持措施,持續打響產地品牌。
在農業領網域近 10 年的布局,讓拼多多打通了平台、產業帶和消費者之間的鏈路,摸索出了滿足供需的正确方向,也堅定了遇到行業新拐點時,大膽 " 舍速趕長路 " 的信心。
經過 20 多年的連續增長後,電商行業早已不存在捷徑和紅利,想要在未來保持持久的增長勢能,唯有走最難走的路,啃最難啃的骨頭,乃至做好犧牲短期利益的準備。
04.
寫在最後
經濟學家傑裡米 · 裡夫金曾在 2022 年出版的《韌性時代》中寫道:" 人類正步入以适應性為主題的韌性時代,面臨深不可測的變化,如果我們要持續保持繁榮和生存,難免要适應這種變化。"
折射到消費市場上,消費煥新已然成為一種新常态。
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從商品消費為主轉向商品和服務消費并重、從一味追求低價轉向注重質量和價值的平衡……而需求之變、結構之變,往往孕育着動能之變,注定會對電商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想要跟上消費煥新的節奏,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一個良性的商家生态将是必由之路。
正如拼多多聯席 CEO 趙佳臻在電話會議中提到的:" 我們與優質商家夥伴共同成長,一起為平台的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而滿意的消費者又能為整體生态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是一個正向循環,也是我們拼多多社區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
把視角再放大一些的話,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持續提升。而電商作為消費的核心渠道,遠未觸達增長的天花板。現階段需要做的,恰恰是打通消費堵點,讓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