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三季報40家房企虧損,房企們的求生路該怎麼走?,歡迎閱讀。
文|江瀚視野
曾經,房地產企業是中國最賺錢的公司,各家房企的高收入羨煞大家,但是最近幾年房地產企業可以說是紛紛遭遇滑鐵盧,最近的三季報 40 家房企虧損的消息再度傳來,讓人不禁想問這房企們的求生路到底該怎麼走呢?
一、三季報 40 家房企虧損?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随着三季報披露結束,房企今年的業績走勢已經基本落定。市場深度盤整近三年,房企業績仍在持續下行。
根據東方财富統計數據,截至 10 月 31 日,A 股上市的 84 家房企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的共有 58 家,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則有 65 家。在淨利潤下滑的房企中,虧損額最高的是頭部房企萬科,虧損額高達 179.4 億元;金科、首開、金地分列 2、3、4 位,虧損額分别是 53.32 億元、42.83 億元、34.1 億元。
根據東方财富統計的數據,截至 10 月 31 日,A 股上市的 84 家房企中只有 26 家房企實現營業收入增長,而且均為規模較小的房企,例如深振業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上升 482%,錄得 48.28 億元的營收;衢州發展則錄得 141.2 億元營收,同比上漲 279.28%。與此同時,頭部房企的營收則普遍有所收縮。例如,萬科今年前三季度實現 2199 億元營收,同比下滑 24.25%;綠地控股營收則為 1601 億元,下滑幅度高達 36.87%。
過去幾年,房地產市場在觸及 18 萬億元的高位後規模持續下行。2023 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為 11 萬億元。在此期間,房企也跟随行業形勢持續 " 降速 ",營收下滑即是一個明顯的趨勢性指标。
據第一财經的報道,A 股上市房企前三季盈利縮水,其實是行業趨勢的反映和延續。
從 2024 年上半年看,虧損依然是房地產行業的關鍵詞。東莞證券研報表示,經統計上市房企 ( 按申萬房地產分類 ) 2024 年中報,上半年行業共實現營業總收入 8449 億,較 2023 年同期下降 24%。
盈利方面,上半年行業共實現營業利潤 67.56 億,淨利潤為 -86.5 億,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146.5 億,同比分别下降 90.2%,下降 459.5 億和下降 371.5 億。淨利潤、歸母淨利潤錄得虧損,這是繼 2022 年、2023 年行業全年錄得虧損後,首次全行業整體中報錄得虧損。
同時,上半年行業整體銷售毛利率及銷售淨利率分别為 14.8% 和 -1%,較 2023 年全年結算毛利率及淨利潤率分别下降 2.1 個百分點和下降 0.4 個百分點,行業整體盈利狀況處于歷史底部。
二、房企們的求生路到底該怎麼走?
近年來,房地產企業面臨營收、利潤雙降的困境,這并不令人意外。房地產市場作為典型的周期性行業,當前的壓力也算是意料之中,只是依然大批承壓,在這樣的情況下,房企們到底該怎麼辦?
首先,房企營收利潤雙降是滞後效應的必然結果。房地產市場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其發展受到宏觀經濟、政策、人口等多種因素的互動影響。縱觀全球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過去幾十年間,房地產經歷了多輪繁榮與調整周期。回歸到國内,今年的情況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房企開發的項目大多啟動于 2022 年前後。彼時,盡管房地產市場已出現一些不穩定迹象,但仍有不少房企在慣性和對未來樂觀預期的驅使下逆勢擴張。這種擴張決策在當時或許有一定合理性,比如基于對土地資源的戰略儲備考慮、對品牌拓展的需求等。但他們未能充分預估市場下行的速度和深度。當這些項目在今年前 3 季度進入市場時,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消費者的購房需求在宏觀經濟環境、政策調控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變得更加謹慎。這就導致了這些項目的銷售情況不如預期,進而影響了房企的營收。
可以說,在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期,許多房企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紛紛采取擴張戰略,大量投資開發項目。然而,随着市場需求的飽和和市場信心的變化,這些項目面臨去化困難,資金回籠速度放緩,導致房企的現金流壓力增大。同時,由于市場競争激烈,房企不得不采取降價促銷等策略,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這就是當前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難題的真正根源,這種滞後效應在房地產市場上體現的非常顯著。
其次,現金流與化債壓力才是房企真正的難點。對于房企來說,現金流如同企業的血液。當前房地產企業最大的問題不是利潤,而是現金流。即使企業暫時處于虧損狀态,如果現金流能夠保持穩定,企業就有機會生存和轉型。然而,目前很多房企的現金流面臨着巨大的壓力。一方面,在市場需求不旺的情況下,房屋的銷售速度放緩。這意味着房企的銷售回款周期變長。購房者可能因為貸款審批流程變長、對市場的觀望等因素,延遲付款。而房企的開發項目是需要持續投入資金的,銷售回款緩慢會導致企業資金鏈緊張。另一方面,過去,房企的融資渠道較為多元化,包括銀行貸款、債券發行、信托融資等。但是随着房地產市場風險的增加,金融監管部門加強了對房企融資的監管。很多房企的融資渠道受到限制,例如一些資質較差的房企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債券市場對房企發債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得房企獲取資金的難度加大,現金流的補充變得困難。
與此同時,在房地產高速發展時期,很多房企通過大量舉債來進行擴張。如今,這些債務到了需要償還的時候。龐大的債務規模成為了懸在房企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例如,一些大型房企的債務總額高達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元。如果不能有效地化解這些債務,企業将面臨違約風險,這不僅會影響企業的信譽,還可能導致企業破產。除了債務本金外,債務利息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随着市場利率的波動,房企的債務利息支出也在不斷變化。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能力下降,但是債務利息卻需要按時支付,這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現金流的緊張狀況。
第三,政策面已經開始築底,房企的希望曙光也開始出現。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刺激政策不斷。這些政策涵蓋了多個方面,如信貸政策、限購政策等。一方面,金融機構對房貸政策進行了調整,包括降低房貸利率、放寬房貸審批條件等。這對于購房者來說,降低了購房成本,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購房需求。對于房企來說,購房者需求的增加有助于加快房屋銷售,從而促進銷售回款,緩解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部分城市逐步松綁限購政策,這為有購房需求但被限購政策限制的人群提供了購房機會。這也有助于擴大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為房企帶來更多的銷售機會。
特别是下半年以來,随着政策支持的加速落實,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有所改善。一線城市放松了購房限制,使得購房者的信心有所恢復。重點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銷售面積和成交量均有顯著增長。這些變化為房企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機會和利潤來源,這無疑才是房企真正的好消息。
第四,房企們到底該怎麼辦?對于當前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加速轉變傳統模式,保持現金流穩定,持續實現去化目标,是至關重要的,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布局:
一是加速轉變傳統模式。房企需要加速轉變傳統的高周轉、高負債、高杠杆的發展模式,轉向更加穩健、可持續的發展路徑。這包括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提高運營效率等。必須要認識到的是房地產之前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只有拿出勇氣努力轉變發展模式,才可能降低經營風險,增強市場競争力。
二是持續優化項目結構穩固現金流。房企應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資金狀況,合理優化項目開發節奏。在市場低迷時期,可以适當放緩開發速度,避免過度投資導致資金緊張。對于一些現金流緊張的項目,可以優先保障關鍵環節的資金投入,如确保項目的主體結構建設完成,以滿足預售條件,盡快實現銷售回款。同時,合理安排項目的開工和竣工時間,避免多個項目同時處于資金需求高峰期,分散資金壓力。
三是不斷強化去化力度穩定基本盤。為了吸引消費者,房企需要進行產品創新。在房屋戶型設計、小區配套設施等方面進行創新。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目标客戶群體的特點,制定精準的營銷策略。例如,針對年輕購房者,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進行推廣;針對改善型購房者,可以重點宣傳房屋的品質和周邊配套設施。通過精準營銷,提高項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從而實現持續去化的目标。
當前,房企的虧損已經無法避免的問題,在這樣的困難時期,穩定自身先活下來再求發展,無疑才是各家房企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