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封神第一部,不會是最爛的,歡迎閱讀。
其實《封神演義》,從來都沒被完整地拍好過。
作者 | 烏頭白
編輯 | 道喵叽
題圖 |《封神》
《封神第一部》還有半個月才上映,但網友可能已經做好了吐槽的充分準備。
雖然這次的導演是烏爾善,不是沒有票房口碑雙豐收過,且為這版《封神》十年磨一劍;
(圖 /《封神》)
雖然這次的劇本顧問請到了蘆葦和詹姆士 · 沙姆斯,幫忘性大的觀眾們回一下,他們一個曾是張藝謀陳凱歌背後的男人,一個曾是李安背後的男人;
雖然 " 封神男團 " 未播先火,身材樣貌皆萬裡挑一,私底下格鬥、馬術更是樣樣都會,真實還原了商朝人原始的野性美;
(圖 /《封神》)
雖然巴裡 · M · 奧斯本也出現在制作顧問的名單欄中,《封神三部曲》想成為中國《指環王》的心思昭然若揭;
《封神第一部》已經盡可能地上好了 " 保險 ",觀眾還是止不住擔心,畢竟,大家已經看過太多部封神改編,在爛片榜上封神了。
《封神演義》被魔改了多少次?
看有多少位妲己就知道
要說中國人心目中的壞女人,蘇妲己必須擁有姓名。
自從幾百年前的明代,小說《封神演義》在民間風行,蘇妲己就幾乎成為女人魅惑君王荒廢朝政的代名詞。
尤其是進入影視時代以後,熒屏上的蘇妲己橫躺在商纣王懷裡,将一顆顆葡萄(2019 版《封神演義》換成了車厘子)送進大王口中的鏡頭,狠毒不失妖豔,成為一代代少年心中既愛且恨的角色。
妲己也實現了車厘子自由。(圖 /《封神演義》)
細數起來,演過蘇妲己的女演員不少,而且幾乎個個都是實力派。
這樣的妝容下還顯得好看,那就是真的好看。(圖 /1990 年版《封神榜》)
1990 年版《封神榜》裡演蘇妲己的是傅藝偉,公認的大美女,一颦一笑眼波流轉,如今再看,即使是山寨服飾和糟糕化妝,也不能掩蓋她的魅力。
溫碧霞版的妲己,讓當年的孩子又愛又怕。(圖 /2001 年版《封神榜》)
2001 香港版《封神榜》的妲己更有名,是 " 美貌勝過演技 " 的溫碧霞。妖冶入骨,女人味十足,管她演得傳不傳神,溫碧霞站在那裡,就已經是經典的妲己形象。
《封神傳奇》的确在爛片榜上封神了。
2006 年的《封神榜之鳳鳴岐山》沒有逃脫 "xx 之 xx 即為爛片 " 的定律,口碑一般,倒是其中範冰冰飾演的妲己夠好看又夠壞,讓人印象頗深。
範冰冰趁熱打鐵,在 2016 年的電影《封神傳奇》中又過了一把 " 妲己 " 的瘾,可惜這部電影遭遇了票房口碑雙撲街,至今豆瓣評分還保持着驚人的 2.9。
張馨予版本的蘇妲己還算合格。
2009 年的《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和 2014 年的《封神英雄榜》兩部電視劇,飾演妲己的分别是林心如和張馨予。如果說張馨予演的妲己還算傳神,那麼林心如的妲己就難免讓人出戲:好好一個紫薇,再怎麼學壞,也變不成妲己呀。
林心如版本的蘇妲己。
事實證明,熒幕形象太正的女星,不大适合演妲己," 反例 " 還有王麗坤。
4 年前,一部豆瓣只有 3.3 分的新《封神演義》中,王麗坤版的妲己受到觀眾一致吐槽。
這當然不是在說王麗坤不好看。但無論外形還是演技,她都缺乏一股媚氣,不像包藏禍心的蘇妲己,更像是忍辱負重潛伏在纣王身邊的女英雄。
王麗坤版本的蘇妲己,也缺少一股媚氣。
觀眾看到這樣的妲己,難免像陳佩斯看到朱時茂一樣驚訝:你這濃眉大眼的家夥,怎麼也叛變了?
而在此次《封神第一部》中飾演妲己的演員娜然,被曝出是一位俄羅斯混血兒。最新預告,放的正是她在費翔飾演的商王殷壽身旁紅衣曼舞的一段,妩媚勁是有了。在角色海報上,她的眉眼甚至還仿佛透着《畫皮》小唯那般無辜而清澈的影子。
娜然版妲己,眉眼仿佛透着《畫皮》小唯那般無辜而清澈的影子。(圖 /《封神》)
眾所周知,原著中的妲己并非一開始就是紅顏禍水,她是商政權的受害者,進宮之前,被狐妖附身。
或許在蘇妲己這一角色上,《封神第一部》還真沒亂拍。
别懷舊了,
我們從未拍好過《封神演義》
但觀眾的爛片雷達,不是只掃描了妲己一人便得出結論的。
還是以 2019 年的新《封神演義》為例。思來想去,和妲己只有美這一個共同點的王麗坤,不是這版改編中受批評最多的。二十多集看下來,觀眾才發現,這部翻拍劇幾乎處處都是槽點。
沒看過的觀眾可以聽聽這樣的故事設定:
二郎神楊戬被蘇妲己的父親蘇護收養,和蘇妲己是青梅竹馬的戀人。
楊戬和蘇妲己是青梅竹馬的戀人。(圖 /2019 年版《封神演義》)
這樣一來,新《封神演義》雖然魔改了整部原著,卻保留了原著自帶的槽點。楊戬是獨生子,父母雙亡,那後來的三聖母從何而來?沒有三聖母,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又從何談起?
自己是寫爽了,卻給别家的神話劇來了個釜底抽薪。
姜皇後請姜子牙入宮,說的台詞是 " 你姓姜,我也姓姜,姜果然還是老的辣 "。
姜太公。(圖 /2019 年版《封神演義》)
能和這句台詞相匹敵的,大概只有《倚天屠龍記》中總把 " 謝三哥 " 挂在嘴邊的金花婆婆,轉頭對眾人說的那句 " 我這個人從來沒說過謝字 " 了。
但回過頭來看,這部劇的陣容,羅晉的楊戬,王麗坤的妲己,于和偉的姜子牙 ...... 也是讓人曾有所期待的。編劇更是寫過《康熙王朝》和《讓子彈飛》的朱蘇進。
可就是這麼多人湊在一起,卻搞出一部讓人全程 " 哈哈哈 " 的 3.3 分雷劇。
羅晉的楊戬。(圖 /2019 年版《封神演義》)
把時間再往前推一點,有好看的《封神演義》嗎?
有人說 1990 年版的《封神榜》是童年記憶,還有人說 TVB 的《封神榜》是無法復刻的經典。
或許在回憶濾鏡下,經典的門檻實在被放得有些太低了,用今天的視角重新審視,這些版本也各有各的槽點。
先說 1990 年的《封神榜》,雖然傅藝偉的顏值很能打,飾演姜子牙的藍天野老爺子的演技也是沒話說,但是布景和服飾的風格卻比較混亂。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劇組,畢竟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絕大多數所謂中國風的發飾、服裝、陳設,在商周時代還全無蹤影,想要復原當時人們的衣食住行,幾乎全無可能。
有觀眾評論,這種服飾風格具備遠古感,但也有觀眾不認同,覺得有一股濃濃的希臘羅馬味——盡管那時候希臘和羅馬連影子都沒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還早早地融入了香港元素。
伯邑考的扮演者是當時在香港郁郁不得志而選擇北上的湯鎮宗,年輕觀眾如果不認識他,想一想胡軍版《天龍八部》裡的段正淳就知道了;而片尾曲的演唱者,更是鼎鼎大名的譚詠麟。
當年年輕的湯鎮宗。(圖 / 1990 年版《封神榜》)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的《封神榜》。
在大眾視野裡,這部 1990 年的《封神榜》差不多就是最早的版本了,很少有人知道,在 1989 年,還有一部更早的《封神榜》。
當時飾演蘇妲己的是梁麗,也就是《神醫喜來樂》中扮演原配妻子的那位。但因為這部劇風格詭異,尺度較大,只播了五集就再也沒有在電視上出現。
喜來樂,你沒想到吧,我上輩子還是妲己。(圖 / 電視劇《神醫喜來樂》)
人們津津樂道的 TVB 版《封神榜》在新世紀的頭一年播出,這部劇繼承了 TVB 劇集的優點:歡樂、有料、節奏快,加入了大量感情元素,讓年幼的八零九零後們跟着一路哭哭笑笑。
但同時,它身上 TVB 式的缺陷也很突出:對原著的修改大刀闊斧,很大程度上把《封神演義》的格局縮小了,最終拍成了一部家庭劇、兒童劇、童話劇,同時受限于香港的地理環境,拍攝場景在今天看多少顯得不夠大氣。
TVB 的這座小山上,聚集了多少英雄豪傑。
至于後來那幾部從台詞到劇情再到布景道具都亂七八糟的《封神演義》,不提也罷。
其實,要從根上找原因,可能《封神演義》這部小說本身就槽點不少。
劇情矛盾、人物重復、情節拖沓、文筆二流 …… 和其他幾部古典名著相比,《封神演義》的藝術水準實在遜色不少,能被當代人看中的主要理由,也就是宏大的神仙體系設定,但這一點恰恰是最難影視化的。
我們所見到的《封神演義》改編作品,幾乎統統删掉了原著中儒釋道合一、闡教截教鬥争的元素,把整個故事縮小為武王伐纣一條主線。
即便如此,在現有的國内影視技術下,這個龐大故事的呈現效果也大都慘不忍睹。
胡靜演的姜皇後,算是全劇不多的出彩角色。
看來看去,倒是《封神演義》的動漫改編口碑尚可——但劇情無一不經過大修改。
上美版的《封神榜傳奇》有一股濃濃的聖鬥士畫風;央視版的《哪吒傳奇》好看,但把原著中的配角石矶擴大為終極反派,徹底成為正邪對立式的兒童動畫;日本經典漫畫《封神演義》,則借着原 IP,完全改成了日式熱血風格。
《魔童降世》剛讓人燃起對國漫的希望,兩年後的《哪吒重生》又将它吹滅了一半。
該系列漫畫以及之後改編的動畫在日本大受歡迎。
所以,作為觀眾,無論我們怎麼吐槽眼前的新版《封神演義》,心裡都應該清楚:《封神演義》這個故事。其實從來都沒被完整地拍好過。
國產神魔玄幻片的坑,
早該踩夠了
《封神演義》之前,公認頭号神話改編 IP 是《西遊記》,但各路西遊電影幾年如一日地輪番上映,觀眾卻驚訝地發現:竟沒一部好看的。
自從《大話西遊》系列之後,西遊電影罕有成功,為什麼導演和投資人還願意一個勁地圍着師徒四人動腦筋?堪稱中國影視圈的未解之謎。
即便是劉鎮偉親自操刀,《大話西遊 3》也爛得不可收拾。比如吳京飾演的唐僧跳舞這段,就讓觀眾感到無比尴尬。
最近幾年是玄幻題材的爆發時期,一大批網絡文學被改成了電視劇。
買下一個大 IP,召集一幫俊男靓女,向特定粉絲群體喊話,這一套操作屢試不爽,但仔細想想,這波熱潮下誕生了多少足以流傳後世的精品呢?
答案是:一部也沒有。
對神魔片、玄幻劇的呈現力來說,特效水平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上世紀投入無數心血的《西遊記》《聊齋》《濟公》在今天看,最大的缺陷就是特效——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大洋彼岸的《星球大戰》都已經上映了。
如果說因為年代久遠、中外技術有差距而情有可原的話,那時至今日,為什麼五毛特效還是大行其道呢?
陳浩民版本的《濟公》,演技和特技都很逗。
但有時候,就算砸重金補上了特效的漏洞,劇情和演技的短板就又露出來了。
當年的《仙劍奇俠傳》《春光燦爛豬八戒》等劇雖然特效一般,但靠着故事依舊打動了一代人,而到了去年那部不土不洋、不倫不類的《阿修羅》,除了視覺觀感尚可之外,讓人連吐槽的欲望都沒有。
中國古典神話中的瑰麗世界,曾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們每一個的夢中。說實話,我是希望《封神三部曲》能拍好的,希望國產片也能呈現出如此精致、厚重的質感,希望從古代名著到優秀網文透出的東方想象力,都能插上影視化的翅膀。
那時候,将沒有 " 中國《指環王》",只有《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