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求别拍,就不能換個IP禍禍嗎?,歡迎閱讀。
《紅樓夢》又雙叒被改編了。
10 年改編,8 年拍攝,民間海選,練習時長 1 年半。
美術置景全棚拍,規模浩大,可最後的效果被網友辣評: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明明就是個續弦,非要擺着正宮的架子,這不被反噬了麼——
《紅樓夢之金玉良緣》
看這名字第一眼,小妹以為導演另辟蹊徑講寶钗和寶玉。
畢竟寶玉和黛玉是木石前盟,金玉二人基本的價值觀都不一樣,如何良緣?
片名就值得劃下一個問号。
在電影的宣傳中,演職人員說過片子并不是按照書本劇情的順序展開的。
要講的也不是寶黛愛情的悲劇,而是為了改善家族财務狀況掐滅年輕人愛情的邪惡權力。
于是電影的骨架沒有原著的伏線千裡,直接明謀化。
把曾經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的一種解讀:
林黛玉繼承自林如海的巨額遺產被賈府侵吞填補虧空變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電影開場黛玉奔喪,圍繞着榮寧二府外表光鮮但入不敷出吃林黛玉絕戶的這個中心點展開。
事實上金玉良緣也是在出于這個目的,因此很多劇情合并為一個場面發生。
先是國庫虧空,上邊要拿大戶開刀。
貪腐的賈家被人告發了,要求還清官家的大量銀錢。
另一邊元春省親要蓋别院需巨額資金。
這兩件事對賈家來說都是巨大的财政負擔。
那邊薛蟠剛殺了人,全家逃到賈家,這邊薛寶钗又落選了宮中的選秀,正需要尋求庇護和依靠。
賈家有勢,薛家有錢,"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
薛蟠明晃晃地說賈府求錢我們求官,一拍即合,元春憂心賈府的收入主動拉金玉良緣。
且不說劇本的基礎是不是陰謀論,哪怕只拍皇權下大家族的岌岌可危,那也應該是全景式的悲劇,不止寶黛,而是全員皆輸。
但導演明顯是 " 既要又要 ",政商陰謀與愛情悲劇交織并進,輔以各種碎片化的 " 名場面 "。
一會兒葬花,一會兒讀西廂,一會兒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會兒又稀稀碎碎講到寶玉被騙婚。
最開始煞有介事鋪墊的林家家產被吞的後續在哪裡?
怎麼在林妹妹焚稿斷痴情後,整部電影就戛然而止了?
賈家之敗只字不提,當真只是在拍金玉良姻而已?
那,又拍琏鳳的床戲幹嘛?又點出賈珍扒灰之情節幹嘛?
是有心把厚重的紅樓繁華夢拍成獵奇向的公府風流事嗎?
至于電影台詞是現代化大白話又夾幾句原著台詞,有的台詞異常粗俗。
比如林妹妹看了《西廂記》,對着寶玉自稱 " 我就是多愁多病身 ",後來又自稱 " 傾國傾城貌 "。
賈琏和林黛玉竟然有肢體接觸,還脫成半裸在丫頭面前亂晃。
薛蟠當着薛姨媽和寶钗的面就要玷污香菱;賈環衝進廚房搶過螃蟹塞嘴裡就逃,柳嫂子直接大罵:丫頭養的!
晴雯對寶玉說:你這髒不拉幾的手帕送她幹什麼?
你敢信這是電影的原話?!
一部電影就想把紅樓全劇終的構思太不明智了,所以最後的呈現就是劇情都簡單化、碎片化。
而角色也肯定會走向扁平臉譜化——
王熙鳳薛寶钗知否化,工具人反派一枚;寶姐姐看不出博學多才,只看出謀算寫在臉上;
老祖宗傻老甜,對林黛玉的感情很兒戲,前面還寶貝心肝兒後面完全像沒這個人一樣還說她面相薄;
薛姨媽和王夫人光明正大嚼林黛玉舌根,薛姨媽自薦女兒,弄個健康紅潤的劉姥姥出來看着就不像吃不起飯來厚着臉皮求助富親戚。
至于主角更不行,賈寶玉擠眉弄眼嬌縱成性,演得很做作;
林黛玉刻薄不分場合無差别吃醋給人臉子,重度戀愛腦一枚。
就像網友抨擊長相如何先放一邊,但沒有千金小姐的儀态是事實,比起江浙滬獨女更像城鎮丫頭。
這部電影目前的表現,就是口碑不佳,票房也疲軟的樣子。
撲街讓人破防,而破防讓人話多。
最近的熱搜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
薛寶钗扮演者談寶钗的遺憾,是這麼解讀的:
她沒有得到愛自己的丈夫,沒有可以回憶的愛情。
而林黛玉的扮演者更是因為在路演中稱林黛玉" 特立獨行、離經叛道 "的言論引發了争議。
胡玫導演也連發 N 條微博指出有人用水軍刷差評,還問大家:" 朋友你哪來的深仇大恨?"
确實,哪來的深仇大恨非要翻拍紅樓夢呢。
一部電影,充分體現了演員的傲慢、導演的傲慢、資本的傲慢。
雖然演員後續還發博回應:" 看到各種各樣的批評心情很復雜,但倒回去七年前還是會接這個角色。"
可重點不是回到七年前演員還會不會接 " 林黛玉 " 這個角色的問題,
是無論是現在還是七年前,只要接了就要對人物負責、對作品負責、對觀眾負責。
觀眾不買賬的是,哪怕過了七年演員對自己飾演的角色的理解依舊淺薄臉譜化。
黛玉是活潑嬌俏、通透敏銳的,因為 " 心比比幹多一竅 "。
慧極必傷,加上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所以萬事萬物懷揣心中,不敢松懈;因為太純淨且共情力強,所以感傷紅花落盡、自然更替。
是因為太 " 有情 ",不是太 " 矯情 "。
寶钗也不是演員口中貼标籤式的 " 循規蹈矩 ",她是大觀園姑娘裡 " 入世 " 代表之一。
人情練達自信昂揚,她的筆下是 "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是 "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導演就更離譜了,口中的黛玉是 " 一天到晚愁眉苦臉,一天到晚哭天抹淚 ",是 " 笑了就不是這個人物了 "。
先不說選角貼不貼原著了,除了選角有太多被觀眾質疑了:
對人物刻畫、劇本改編 ……
最後只會在微博上發黛玉相對正常劇照來證明演員不醜然後關評論。
怎麼說,在導演看來目前電影被罵成這樣的原因只是因為觀眾覺得演員醜?
清醒一點吧,也别把人小姑娘架在火上烤了。
曾以為《紅樓夢》的下限是李少紅 10 版,為什麼突然口碑回春?原來全靠同行襯托。
拍來拍去,最後也只驗證了一個真理:87 版《紅樓夢》才是永遠的神。
要不咱還是留點錢修復 87 版吧,别浪費錢翻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