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怎樣在“草台班子一樣的世界”好好生活?,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保衛生活(ID:Defend-Life),作者:葛絨,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 這句話如今廣為流傳。
在豆瓣上,一個帖子的标題叫 " 世界就是一個大草台班子,比你地位高的人未必比你強 ",作者在帖子裡寫道:" 剛出校門時還以為那些處在高位的人和組織一定有過人之處,等工作幾年後才發現,種種身處高位的人和組織事實上經常犯低級錯誤,這個世界就是個草台班子,你糊弄我,我糊弄你,糊弄不下去垮台的那都是日後的事情。"
" 草台班子 " 迅速觸動了時代的神經,如今,以 " 草台班子 " 為關鍵詞在主流網絡平台上搜索,能看到大量分享和讨論:
有人發現自己身邊連英語四級都沒過的人,卻混進培訓班當老師,賺了不少錢。
有人發現時尚博主都是到場匆匆拍照發布到社交平台,然後匆匆散去,現場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隆重。
還有人發現國家級實驗室發來的合同,使用的模板是随便下載的,粗糙簡陋,連改都不改。
有人精辟地比喻:" 這就像是一個企業看着是一台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的豪華轎車,裡面其實是幾個人蹬着自行車頂着個殼。路上的車都是這樣,但大家誰都不戳破。"
發現世界像個 " 草台班子 ",這對生活在當下的我們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當 " 草台班子 " 成為流行語
在當代社會,任何一個流行概念都會反映一定的社會問題,那麼 " 草台班子 " 反映着什麼?這是應該首先思考的問題。
復旦大學教授嚴峰曾在微博上發問:"(既然)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但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疑惑,既然是草台班子,人類又總能做出一些極為精彩的表演,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疑問恰好為我們帶來了啟發,一方面,我們發現了社會組織内部存在不少不靠譜的現象,但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社會組織明明帶來了一些精密的成果,這種矛盾讓我們理解自己身處的社會變得困難起來,這種困難背後,就是社會問題之所在。
按字面意思," 草台班子 " 一般用來比喻或指代臨時拼湊起來的、水平不高的團體。過去,這只是偶然現象,但現在,社會組織内部的工作經常被發現是得過且過甚至可以糊弄了事的,這樣的現象似乎已經非常普遍,并且參與其中的大部抽成員對此習以為常。
這是很多人曾經完全不能想象的情況:看起來高速發展,井然有序的現代社會,居然經常由非常臨時的,簡陋的,甚至高風險的行為構成。
" 草台班子 " 的發現,打破了大眾對社會穩定性的認知,也打破了大眾過去的很多生活期待。
特别是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發現讓他們對生活感到失望。他們在全球化時代成長起來,在他們的習慣思維中,現代社會在井井有條地運行是不言自明的。
從出生開始,他們就沐浴在種種帶着自圓其說的姿态的社會保障制度中,親屬、老師、課本都在不斷傳遞和論證,現代社會是理性運轉的," 窺一斑而見全豹 " 地想象整個社會都遵循着理性運轉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們會想當然地認為,科技的飛速發展,是整個社會理性運轉的自然成果。
如今這種想象不再奏效,我們通過新的傳播手段看到了更廣泛的社會現實,發現精彩的社會成果背後,存在無數的混亂與失敗,看起來理性運轉的社會露出了它的馬腳。
身處社會機器核心部分的成員對待工作的敷衍和糊弄,從根本上颠覆了那種 " 社會理性運轉 " 的想象。
很多年輕人由此開始重新審視年齡和權力的高位者,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位高權重的人和組織,在各類社會組織中工作的年輕人,紛紛表示,工作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有意義,自己的一絲不苟和認真努力,常常淪為無用功。
" 草台班子 " 的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思想解放,不再對種種社會權威過分信任,也獲得了不再服從社會權威的底氣。但同時,很多人開始擔憂自己生活的世界不再井然有序,擔憂生活的不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擔憂具有現代社會的特征,現代社會許諾我們一種普遍的确定性,然而 " 草台班子 " 告訴我們,這只是表演出來的假象。很多人面對這樣矛盾的事實,多少感到有些恍惚,不知如何面對,這種恍惚感甚至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信念和邏輯。很大程度上,這種恍惚感是 " 草台班子 " 帶給我們的最大問題。換句話說,我們該怎樣在 " 草台班子一樣的世界 " 繼續好好生活呢?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能想到的是,現代社會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今天我們身處的每一種社會體驗都有其具體的發展歷程,所以 " 草台班子 " 的本質一定隐藏在當下社會過往的每一個變化細節中,我們應該去那裡尋找答案。
現代社會的秘密
被網友們稱為 " 草台班子 " 的社會組織,本質都是現代科層制組織,要探究現代社會的發展歷程,科層制是繞不過去的對象。
提到科層制,馬克斯 · 韋伯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學者,作為社會學鼻祖,科層制在他的理論中具有重要位置,在他的研究中,科層制是理解現代社會的一把鑰匙。
《支配社會學》 [ 德 ] 馬克斯 · 韋伯,譯者 : 康樂 / 簡惠美,上海三聯書店 2021-1
韋伯認為,盡管在古代的埃及和中國等地都出現過類似現代科層制的組織形式,但現代科層制與古代的科層制存在着非常明顯的區别。現代科層制具有完全不同于古代社會制度的特點,其核心就是合理性,現代科層制的一切規定都是圍繞合理性展開的。
現代科層制中的合理性可以分為兩種,目的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目的合理性追求的是具體事務的合理,價值合理性追求的是終極意義的合理,目的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往往存在衝突。
這種衝突與 " 草台班子 " 現象剛好對應,目的合理性的關鍵在于手段和程式的可計算性,也就是說,現代科層制可以被分析為一套始終如一的、在方法上準确和嚴格執行的指揮和服從關系。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草台班子往往只追求最低限度完成形式上的成果,但卻對形式背後的工作質量糊弄了事,以至于經常不慎翻車。這種特點恰恰是 " 草台班子 " 的内核,現代科層制更傾向于保證 " 班子 " 的穩定性,而不太在乎它是不是 " 草台 "。
現代科層制只是草台班子的形式,草台班子的精神内核其實是理性主義哲學傳統。馬克斯 · 韋伯認為,近代歐洲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是理性主義的產物。理性主義的普及是人類社會的一次重要變革。
因此," 草台班子 "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 " 理性 "。
廣義的理性主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是古希臘思想家對世界本源的追問才帶來了理性的思辨,在文藝復興時代,理性主義得到了新的發展,笛卡爾的名言 " 我思故我在 " 是一句理性主義宣言,相對于古希臘的理性主義,笛卡爾的思辨帶來了理性主體的意識。
《第一哲學沉思集》 [ 法 ] 笛卡爾,譯者 : 龐景仁,商務印書館 1986-6
在笛卡爾看來,除了 " 我思 " 之外的一切都是可以被懷疑的,所以只有被稱為 " 我思 " 的思考本身才是最無可置疑的,所以思考的方式和成果:理性不僅成了最不可置疑的至高準則,也成了人類的立身之本。
同時,工業革命對世界的深刻改變加固了理性的地位,理性在人類主流意識中的地位一直維持到了今天,當理性不僅僅是一種意識對象,而是成為一種準則的時候,理性也就轉化成了理性主義。
經歷了二十世紀的全球化運動,理性主義已經在世界主流文化中得到普及,它已經滲透進了全世界絕大部分公共事務中,無論是政府、商業、傳媒,都表現出一副理性主義的姿态,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的任何角落,謹遵 " 理性 " 的照章辦事都是不言自明的準則。
理性主義摧枯拉朽地擊敗了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态,與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态不同的是,理性主義可以援引理性在近代的哲學和工業成果,從而解釋自己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這讓理性主義擁有一種特殊的傳播優勢。在本土,推崇科學的精神也同樣是理性主義在當代的延續。
這一代年輕人在理性主義的熏陶下長大,從小我們就接受科學教育,反對迷信,在改革開放後的社會意識中,科學技術不僅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更是一種無可置疑的社會倫理。
長達十多年的應試教育不僅是一種社會治理方法,也是在普及現代理性,因為從老師到課本都會不斷給傳遞一種觀念: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邏輯推理和演繹和畢業後的生活存在一種有機的關系,換句話說,哪怕我們知道學校的知識是死的,但我們也仍然認為整個世界是這些死知識的變體而已,并非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因為學校知識總是試圖去概括當代世界的一切。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長久以來對科層制過分信任。
然而,在學術界,理性主義已經遭遇了大量的批判。二十世紀以來,各路思想家從各個角度展開了對理性主義的反思。
在眾多對理性主義的批判中,最具有颠覆性的理論恐怕要數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基本觀點是,人的底色是非理性的,這樣的判斷讓理性主義的大廈出現了裂痕,因為如果非理性是人的底色,那麼我們就沒有十足的理由去期待人類社會會不斷向着理性的方向前進,理性也将難以再自證自己的合理性。而結構主義理論家福柯則通過對監獄等現代社會機構的考古研究重新解釋了現代社會以理性主義為基礎觀念的社會制度和組織的形成,并非是理性主義以其合理性自然推動的結果,相反,現代社會是在不斷排除和驅逐不符合其要求的人和觀念的過程中形成的。
歸根到底," 草台班子 " 的荒謬性,事實上就是學術界常說的 " 現代性危機 " 的具體表現,過去由于信息技術不發達,大眾無法高速高效介入信息傳播,所以對于大眾來說," 現代性危機 " 更多地呈現為一種書本知識和談資。今天則有所不同,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 現代性危機 " 不斷以非常直接具體的形式迅猛地闖入我們的生活。
如何繼續生活?
當人們意識到 "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 " 後,過往的生活邏輯就不得不面臨挑戰,如何繼續生活,成了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正如前文所言," 草台班子 " 的發現,本質在于現代性危機,因此,要回答如何繼續生活,也仍然要從回答如何解決現代性危機開始。
文學理論家特裡 · 伊格爾頓的《文化與上帝之死》試圖解釋現代性危機的症結,他認為現代性問題的關鍵是:當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趕走了以上帝信仰為代表的宗教後,并沒能很好的安置人類社會的生活。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大眾識破 " 草台班子 " 的不靠譜,正是因為 " 草台班子 " 賴以維持的理性主義本身無法像 " 上帝 " 一樣為大眾做出無從質疑的擔保。" 上帝 " 可以為大眾的生活帶來一個确定性的承諾,盡管這種承諾是沒有多少物質保障的。因此,與 " 草台班子 " 同時流行的話題還有 " 确定性 ",當我們發現世界是個 " 草台班子 " 時,理性主義帶給我們的确定性也就被動搖了。
《文化與上帝之死》 [ 英 ] 特裡 · 伊格爾頓,譯者 : 宋政超,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6-3
理性主義依托于工業革命後生產力的飛速提高,也曾試圖為人類社會給出确定性承諾,這種努力經歷了種種困難和阻礙,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我們似乎終于看到了人類社會确定性的端倪,但如今," 草台班子 " 這個概念再次讓這種承諾的信譽大打折扣。
所以," 草台班子 " 的危機很大程度上就是 " 确定性 " 的危機,而 " 确定性 "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對 " 安全 " 的确認。然而伊格爾頓指出,究其根本," 确定性 " 的來源是不平等的社會體制,歷史上那些鼓吹 " 确定性 " 并使其成為社會規則的人們,自己大都并不秉持這樣的意識,他們總是遮遮掩掩地表示,讓大多數人相信 " 确定性 " 是必要的。
換言之,我們曾經信任世界的嚴絲合縫井井有條僅僅是因為我們相信了某種不平等的社會意識,這樣的社會意識必然有一天被發現是 " 草台班子 "。這意味着我們不得不抛棄 " 确定性 " 的生活迷思,去擁抱一種全新的生活态度。
新的生活态度是什麼樣?不少當代思想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人與人的關系上,他們大都認為,個體之間的關系的重構,是一種可行的出路。
哲學家琳達 · 扎格澤博斯基的著作《第三次觀念飛躍》通俗地梳理了人類社會的意識發展路徑,她提出:過去的兩大哲學傳統分别以思維和世界作為本源,兩者相互矛盾對立,而 " 主體間性 " 思想将成為解決這種矛盾的路徑。的确,主體間性哲學似乎正在預示人類社會意識的又一次轉向,20 世紀以來,主體間性已經成為社科研究領網域的顯學,以哈貝馬斯為代表的思想家已經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不少探索,他認為:" 個人作為一個特殊的語言共同體的成員 …… 唯有融入一個主體間共有的生活世界,才能成為有語言和行為能力的主體 ……"
在當代的學術體制下,理論思辨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演繹和產出,但具體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怎麼做才能日拱一卒地開辟新的生活,這仍然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人類學家項飚近年來樂于直面這個問題,他在媒體上給出了不少具體的建議,并且收獲了不少年輕人的關注與響應。在近幾年的多篇訪談中,項飚總是提及 " 附近 " 一詞,随着媒體的報道,有關 " 附近 " 的讨論漸漸收獲了不小的熱度。面對 " 草台班子 " 一樣的世界,項飚認為," 附近 " 正是解決這個難題的現實的、小的突破口。
他強調,在現代社會,由于工業文明的發展,時間超越了空間,形成一種時間的暴政,時間與現代社會強調的 " 效率 " 高度合一,所以人們過分關注時間而忽略了空間,另一方面現代社會教給我們一些概念和原則,我們高度依賴這些東西構建我們的生活。
因此,關注 " 附近 " 不僅僅表示我們應該關注字面意義上的,我們在物理空間上的附近的人與事,更重要的是,期待 " 附近 " 的概念可以發展出一種 " 生活的人類學 ",使得個體能在無法改變整體性環境的條件下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生活。
具體來說,項飚希望大家關注自己生活的物理空間中那些和自己相關的人,和他們建立生态性的聯系,而不是工具性的聯系。我們可以嘗試不僅僅因為買賣而和居住地附近的商戶打交道,不僅僅因為職業利益和同事打交道,不僅僅因為身份标籤和陌生人交朋友。在身邊人的社會身份之外,我們可以去嘗試了解他們與自己共同與社會結構的關系是什麼,從而建立自己的 " 大後方 "。他認為,面對世界的不确定和撕裂,這樣的大後方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保障。
項飚的建議是否真的奏效,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世界已經顯露出 " 草台班子 " 的特征,這預示着今天的世界亟待我們重新認識和參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保衛生活(ID:Defend-Life),作者:葛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