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諾獎得主:美聯儲誤判了通脹的持續性 應從中吸取評估物價的教訓,歡迎閱讀。
财聯社 9 月 5 日訊(編輯 趙昊)上周,美國知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 ·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美聯儲 " 沒有做好功課 ",他們錯誤地描述了過去兩年困擾美國經濟的高通脹。
斯蒂格利茨說道," 美聯儲認為,在後新冠大流行時代開始的通脹,其根源是需求過度。會得出這一結論,是因為他們沒有作充分的研究導致的。"
這位 2001 年諾獎得主補充稱,物價上漲往往是由其他因素推動的,比如半導體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的短缺。
斯蒂格利茨
回顧來看,2021 年初,美國通脹開始加速,從 2020 年 12 月的 1.2% 逐步升至 2022 年 6 月 9.1% 的 40 年高點。而美聯儲直到去年 3 月才開始加息,主席鮑威爾甚至一度稱通脹是 " 暫時性的 "。
結果卻是,美國通脹并未那麼容易得到控制,頑固的程度讓美聯儲已累計加息 11 次,累計幅度達 525 個基點,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範圍在 5.25% 至 5.5%,是逾 22 年來的最高水平。
最新數據顯示,美國 7 月份的 CPI 年率已放緩至 3.2%,物價的上行壓力也出現了明顯緩解的迹象。斯蒂格利茨認為,雖然美國經濟還不會陷入衰退,但這家美國央行應該從中吸取評估通脹動态的一些教訓。
斯蒂格利茨指出,美聯儲的經濟學邏輯很糟糕," 他們認為,政府通過了龐大的復蘇計劃,這些錢花出去就會引發通脹。但他們必須知道,幾年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這位諾獎得主說道,當時的不确定性讓企業沒有像往常那樣進行投資,消費者也不願意動用儲蓄,這意味着總需求仍低于疫情前。至于為什麼會出現通脹," 那是因為我們都知道的原因。"
他補充稱," 一開始,汽車價格大幅上漲。為什麼?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制造汽車嗎?不,我們知道怎麼造汽車。是美國的汽車公司忘了訂購芯片,如果沒有芯片,你就無法生產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自 2021 年年中以來,時任聖路易斯聯儲主席的詹姆斯 · 布拉德(James Bullard)一直敦促他的同僚們采取更積極的貨币緊縮措施。
當時布拉德就指出,一些人認為 " 價格壓力是暫時的 " 想法是錯誤的,并且他還是首批呼籲大幅加息的官員之一。
目前美國經濟表現得異常堅挺,展望未來,許多經濟學家在會否發生衰退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對此斯蒂格利茨認為,美聯儲試圖推動的 " 軟着陸 " 很可能會實現,但主要原因是遇上了一個歪打正着的政策 " 錯誤 " ——美國政府籤署的《通脹削減法案》。
斯蒂格利茨稱,美國政府通過法案時預期的是一些公司會在 10 年内将花費 2710 億美元,但現在許多來源認為這個數字會超過 1 萬億美元。
" 這對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将抵消貨币政策的緊縮效應,因此我們可能會幸運地度過這一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