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8月的電影市場還會有多少“意外”?,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犀牛娛樂,作者 | 小福,編輯 | 樸芳
今年暑期檔前半程取得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成績。從端午檔《消失的她》開始,《八角籠中》《長安三萬裡》等超預期項目層出不窮,上周加入戰局的《封神第一部》也在奮起直追。
7 月 25 日,2023 年 7 月總票房正式超越了 2018 年 7 月的 69.66 億元成績,刷新中國影史 7 月票房紀錄。截至 7 月 27 日,本月票房已經突破 74 億大關,正在向 80 億關口繼續進發。
那麼問題來了,8 月的電影市場,還能保持住這個勢頭繼續打破紀錄嗎?
三部 10 億 + 蓄勢待發
今年暑期檔從不缺乏好項目,即便現在已經進入檔期後半仍然有三部 10 億 + 體量的項目即将進入市場,為 8 月大盤奠定了良好開局。
其中将于明日正式公映的《熱烈》是早在上影節閉幕首映時就被業内廣泛看好的項目。
伴随近日影片首映、點映、路演等宣發流程的推進,影片口碑逐步發酵擴散,點映日票房也呈現出逐日上升趨勢。目前來看,依靠過硬品質,該片走出長線、衝擊 20 億元以上票房的壓力不大,而唯一的懸念在于《熱烈》将在何時迎來爆發。
即将于 8 月 4 日公映的《巨齒鲨 2:深淵》也是早早鎖定八月 C 位。該片前作曾在 2018 年暑期内地市場狂攬 10 億票房,全球累計票房達 5.35 億美元,口碑亦不俗。而此次制作、内容全面更新歸來後不僅有回歸的傑森 · 斯坦森繼續領銜主演,還得到了内地頭部演員吳京的加盟。
這部穩坐頭部陣營的視效大片,在沒有開設點映場次的情況下,映前 8 天預售票房便已突破千萬關口。只要該片内容表現能夠維持前作水準,那麼市場前景将會很明朗。
8 月頭部陣營中唯一一部民選項目《孤注一擲》也頗為值得關注。在定檔之初,由于該片緊接《巨齒鲨 2》次周上映,又是由張藝興、金晨等一批青年演員主演,并沒有獲得外界的廣泛看好。
然而随着影片宣發推進,影片聚焦的境外網絡詐騙話題在抖音等平台上引發了網友的巨大關注,網絡熱度呈指數級增長,成為了今年暑期檔網絡話題度最高的影片之一。這也有望反哺影片票房,競争頭部陣營席位。
中等體量項目扎堆出清
作為暑期檔的收尾月份,時間上的限制注定了 8 月容納不了太多大體量項目,往年主要作為暑期檔頭部項目長尾輸出和中等體量項目補充市場的階段。即便是佳片雲集的 2023 年暑期檔,8 月待映項目的主要構成也是題材各異體量相近的中等項目。
而我們發現,今年這些新片還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絕大多數影片都經歷過一次甚至更多次的改檔。
比如 " 新鮮度 " 還比較高的反家暴主題電影《我經過風暴》,由佟麗娅、吳昱翰領銜主演,此前曾定檔 5 月 26 日,或是由于對影片内容及檔期的考慮改為 8 月 17 日上映。乘着今年暑期檔女性題材的熱流,如果《我經過風暴》口碑過關,又能夠抓住題材稀缺性打好差異化,或許也能收獲驚喜。
無獨有偶,由邱禮濤監制并執導的犯罪動作片《絕地追擊》也曾定檔端午。當時受到以《消失的她》為代表的同期影片強力壓制,該片決定轉戰暑期檔後半 8 月 25 日上映。現在看來,不失為明智之舉。
剩下的幾部影片,積壓的時間就更長了。譬如由黃渤監制并主演的《學爸》、黃曉明監制并主演的《最後的真相》,上次定檔都還是去年的事。兩位頭部演員齊齊轉型監制扶持新人創作者,但事實證明,這條路确實不太好走。
七夕檔愛情片頭号種子《念念相忘》,也早在 2021 年就曾宣布瞄準 2022 年七夕,這一改檔就直接推遲了一整年。由于去年的諸多不可抗力,将檔期平移至今年并非下策,不過考慮到今年愛情片表現普遍平淡,即便拿到了一個契合度極高的檔期,《念念相忘》肩上的壓力還是不小。
而被積壓年頭最長的,莫過于邱禮濤執導懸疑犯罪片《暗殺風暴》。該片前一次定檔已經是 21 年賀歲檔,如今選擇 8 月 18 日全國公映,這一積壓,就是近兩年。
在這一大批庫存項目中,也夾雜着少數首次定檔的中等體量項目。
例如即将和《我經過風暴》同日競技的《少年時代》。該片由陳凱歌導演,劉昊然、陳飛宇、張雪迎、文淇、趙小棠等主演,早在 2019 年上半年就已經開機,時隔四年,終于得到了定檔機會。
還有入圍第 76 屆戛納電影節的陳哲藝執導愛情片《燃冬》。匯集了周冬雨、劉昊然、屈楚蕭三位實力派青年演員,此前在戛納電影節首映期間便獲得了較高評價。影片選擇了與題材氣質最為契合的七夕 8 月 22 日上映,将成為《念念相忘》的主要對手。
不難發現,這兩部影片的共同之處就是作者性較為突出,對影迷群體的吸引力會更強。相對的,在商業市場的前景有着很大不确定性。
除了上述的眾多國產項目之外,今年暑期檔末尾還有一個 " 核爆級 " 引進片《奧本海默》日前宣布落座。這一次環球很 " 貼心 " 地選擇了 8 月 30 日這個暑期檔末尾檔期,很難影響到暑期檔其他國產片格局。而有名導諾蘭的知名度、質量保證,這部影片的基本盤也絕對不會小。
連破紀錄,有難度
總的來看,按照現有的 8 月主力影片陣容,市場成績一定不會太差,但能否延續 7 月局勢繼續打破歷史紀錄還很難保證。
根據最近五年的 8 月市場大盤數據,目前表現最佳的一年是 2019 年 8 月的 78.36 億元,這也是中國影史最佳八月成績。而在這一個月中,僅《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影片就貢獻了近 34 億元的票房成績。
無獨有偶,月大盤同樣衝上 70 億的 2017 年 8 月,也有暑期檔冠軍影片《戰狼 2》的保駕護航。某種程度上說,大爆款項目是月度票房騰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回到 2023 年,有了 7 月的歷史最佳表現,今年 8 月大盤繼續回歸疫情前狀态是基本确定的結論。目前主要的懸念在于頭部項目能有多強,以及非頭部項目能否填起剩餘市場。
觀察今年暑期檔後半程項目不難發現,今年 8 月的重點項目分布更接近于 2018 年,其中頭部項目市場預期将高于 2018 年 8 月,但相對的中腰部項目數量稍顯匮乏。
目前來看至少會有《熱烈》《巨齒鲨 2》《孤注一擲》三部 10 億 + 級别項目,但 5 億 + 量級項目可能就稍顯欠缺了。除暑期檔壓軸引進大片《奧本海默》之外,《我經過風暴》《少年時代》《暗殺風暴》《學爸》《念念相忘》《燃冬》《最後的真相》《絕地追擊》等多部中等體量國產片目前映前熱度有限,未能看到明顯起勢。
而正如我們之前文章(回顧:《暑期檔最大變化:口碑發酵速度變慢》)所說的,今年暑期檔出現了一個新現象是口碑發酵變慢。不少高品質影片即便祭出點映大招也沒能完全激活觀眾熱情,在公映後純靠口碑自然擴散才拉動影片破圈。
長遠來看,一旦發酵速度過慢,可能導致部分影片失去最好的破圈機會,進而影響後期票房走勢。無論對于接下來的幾部市場主力項目還是更多中等體量國產新片來說,破圈速度和級别都将成為決定票房落點的主要參照。
所以綜合來看,8 月的電影市場依然是有希望可以繼續打破紀錄的,但破紀錄能否如期而至,不光取決于影片自身的品質,更要由觀眾的觀影熱情與意願決定。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