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快快評丨明星女兒被曝遭校園霸凌,真遊戲還是假玩笑?,歡迎閱讀。
1 月 2 日,演員郝劭文的妻子林寧瑞發文稱 8 歲女兒在校遭遇校園霸凌,女兒常做噩夢哭醒,曾多次與學校溝通無果。郝邵文相繼發聲表示,會承擔起父親的責任,相信世界自有公理在。
1 月 3 日,杭州蕭山區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情況通報稱,教育、公安等部門已會同屬地對該事件開展進一步調查,将嚴格依法依規處置。
" 霸凌 " 二字上熱搜,總會刺痛着社會的神經。人們憤懑霸凌的卑劣,也心疼受到迫害的當事人。
在林寧瑞的文章中,有一處特别的表述:校方在未查證前就給孩子灌輸錯誤的價值觀以及扭曲事實,否定受害者的切身感受,告知孩子 " 這是一種朋友之間的遊戲 "。
換句話說,郝劭文妻子是在隐射學校 " 偷換 " 霸凌概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包庇校園 " 隐形暴力 "。
朋友間怎樣的 " 遊戲 " 會導致一方噩夢哭醒?我們很難想象。必須承認的是,除了直接的暴力傷害、恐吓,一些起侮辱性綽号、孤立他人等 " 軟暴力 " 也屬于校園欺凌。
成都一男孩曾因名字帶 " 坤 " 字被起綽号 " 雞哥 ",產生厭學和自殘情緒;廣東一 14 歲女生因被同學嘲笑 " 胖 "" 醜 ",出現抑郁自閉 …… 有時候一些所謂 " 玩笑 ",或足以對孩子造成身心傷害。
誠然,有網友在評論指出,郝邵文妻子在文章中沒有講清事情的前因後果,可能只是單方面的臆想。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論霸凌與否,作為教書育人的學校,面對孩子和家長的追溯和求助," 和稀泥 " 真不是妙招,反而可能激化矛盾,讓事情适得其反。
必須承認的是,不少校園霸凌藏匿于玩笑、友誼的偽裝下,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懂得玩笑和欺凌的邊界,并将之灌輸于學生日常教育之中。給孩子樹立日常交往的基本紅線,是反霸凌教育的 " 基本課 "。
視頻中,郝劭文和林寧瑞言之鑿鑿,校方亦未做具體回應,究竟是 " 朋友之間的遊戲 ",還是 " 校園霸凌 ",我們靜待相關部門的調查真相,等待一個公理。
現代快報 + 評論員 靈靈幺
(校對 張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