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特朗普的充電寶,帶火了這家混沌校友企業!,歡迎閱讀。
8月13日,在與馬斯克的直播對話中,特朗普突然掏出的不是演講稿,而是一款來自中國出海企業的充電寶。
眼尖的網友發現,在直播中,特朗普使用的充電寶外形與中國品牌安克創新(Anker)的產品非常相似,有媒體查詢購物網站發現,有一款名為"ANKER安克Qi2認證磁吸支架充電寶"的產品與特朗普使用的充電寶外形特點吻合。這個在海外市場已經小有名氣的品牌,因為特朗普的"帶貨",在社交媒體上的讨論已經鋪天蓋地,股價在中午收盤前也一度跳漲。
這一幕,被網友們戲稱為"前總統御用充電寶",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懂王同款,川普認證"成為了Anker的新标籤。
特朗普這款充電寶叫Anker MagGo,在美國的售價是89.99美元,約人民币646元,總銷量達到了3600件,總銷額高達25萬美元。而另一款Anker平價充電寶,更是登上了美國6月份手機與數碼類目銷額榜首,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競争激烈的消費電子領網域,充電寶等小型產品往往被認為是紅海市場,眾多企業在這裡陷入了激烈的價格競争,難以實現突破和發展。然而,安克創新卻是這一領網域為數不多的明星企業。
安克創新是一家牆内開花牆外香的公司,超過95%的銷售額發生在海外。從2011年到2024年,安克創新從0開始,在全球市場上打造了一個屬于中國的領先品牌,連續八年上榜"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在電子配件品類排名第1。
4年前,安克創新創始人兼CEO陽萌曾來混沌為同學們講過一堂課,分享了安克創新的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是如何生長出來的。
現在這個時代,是不是一個出海的時代?安克為什麼要出海?
作為消費電子領網域出海的先行者,安克探索出了怎樣的出海路徑?
消費電子品牌如何不斷打破邊界,在多個品類實現持續增長?
以下内容來自陽萌老師的課程筆記,舊文重發,以飨讀者:
授課老師|安克創新創始人兼CEO 陽萌
1.0階段 廣交會
從改革開放的1980年開始算起,大家最熟悉的廣交會已經開了40多年了,每年全世界都有幾萬、十幾萬人湧過來,看看各種產品,然後建立聯系,下訂單。
2.0階段 電商平台
随着到電子商務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廣交會被搬到了網上。阿裡巴巴最早介紹自己的時候,就說我們是網上的廣交會,一年365天天天召開的廣交會,在阿裡巴巴的網站上,全世界的買家能夠與中國的賣家一起,實時讨論產品。
前兩個階段的共同特點在于中國品牌以toB銷售為主,產品給到歐美國家的經銷商,不接觸C端用戶。這樣一來,用戶對于產品的反饋,也要通過經銷商的傳遞。
3.0階段 社群營銷
最近10年,真正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在全球興起,給來自中國的廠家一個直接面對海外消費者的機會,這個重大的歷史機遇也催生了很多中國的淘品牌,比如韓都衣舍、御泥坊等。
電商崛起的浪潮之外,我們還看到兩個機會。
一是工程師紅利,當時中國就擁有全世界最好、最受訓練、最有效率的一群工程師,工程師的聚攏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
二是品類更迭,一些品類的技術更迭和市場發展比較慢,所以做出品牌沒有那麼容易,比如桌椅、床墊。相反,一些處于快速迭代期的新興品類,幾乎每一天都在拔地而起。在從0開始的新領網域裡去塑造一個品牌,肯定要比在一個已經是紅海的領網域裡更加容易。
電商崛起給了我們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機會,工程師紅利給了我們塑造領先產品的能力,品類更迭給了我們嶄新品類拔地而起的時機。三股浪潮疊加的交集點,就是我們創業的發力點。
選好了戰場,問題又來了,究竟該如何定位?是賺網上華強北的快錢,還是做高品質的中國品牌?
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當時從海外回來第一次參加行業聚會,晚上有一個大佬專場,當年深圳外貿電商領網域裡特别厲害的大佬們在一張桌上吃飯,我聽他們讨論生意經,有一個話題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就是"如何在網上用1美元包郵向全球賣滑鼠,而且還不虧本?"
最後,這個話題不可避免地就引向了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控制成本,雖然這個產品最後只能用三個月,但也沒有關系,1美元買的東西誰會介意。
但是,我發自内心地希望把一些可持久的、漂亮的東西展示在世界面前,而不是一些1美元買的、三個月之後就壞了的東西。
我們希望走一條不太一樣的道路,因為我們堅定地相信可以創造長期而持久的價值,我們的使命是打造高質量的中國品牌,弘揚中國制造之美,這也注定我們走出一條跟行業内其他跨境電商公司完全不同的道路。
經過認真梳理和反復研讨,我們把成功的要件最後梳理出五條,可以說是九陽神功的武功秘籍。
持續創新的產品能力
首先講產品,我們產品能力的成長路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基于VOC精選產品和微創新(2011-2014)
從創立之初,我們就把在銷售過程中得到的大量客戶反饋抓取回來,放到一個表格裡,這些反饋比如"我喜歡它的包裝","我喜歡它的續航","我不太喜歡它的顏色"等,對所有的用戶反饋分門别類打标籤,看哪些反饋比較集中,然後集中解決。
到今天,用戶反饋已經不再是一個Excel表格,而是一套很強大的系統,它會抓取、翻譯、自動打标,提供很多數據。總而言之,我們從中抓出客戶關心的關鍵問題,再把這個關鍵問題轉化成品質标準,也就是行業裡說的CTQ,叫critical to quality(從批評到質量)。
比如消費者反饋說,"這個數據線用一段時間就壞了",這是問題。工程師把這個問題轉化成為标準,比如,在這根線下面挂10公斤重物的情況下,來回做120度的搖擺,1萬次依然不壞。定義出上述标準之後,工程師接下來就會改良并產出新產品。
2、基于用戶洞察創造新產品(2015-2018)
不斷基于用戶洞察改良產品之後,自然而然延伸到下一個階段,就是能不能創造一些新產品。這其中,除了線上用戶反饋,還采用焦點小組調研和專家用戶訪談的方式來收集用戶信息。
比如,我們針對歐美養寵物家庭的創新品類——寵物版掃地機器人,就是在焦點小組中聊天產生的。所謂焦點小組調研,是請專業的調研公司,在美國市場聚攏10-20個使用你產品的用戶。當時,幾個寵物家庭在測評吸塵器的時候提到,如果能把我的寵物毛發吸得更幹淨一點、機器聲音再小一點、不吓到我們家的貓貓狗狗就好了。這些信息被收集回來之後,我們的工程師就研發出了寵物版掃地機器人,價格更高、銷量更好。
真正開始創新,就需要接近你的消費者,主動傾聽他們的聲音。
為了把消費者反饋體系化,我們認真地積累了超過1萬名專家用戶,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以前批評過我們的產品。批評是巨大的财富,把這群批評你的人聚攏在一起,你就會獲得一個試金石。當你的新產品被遞送給這群人,他們會認真測試并給出意見,其中很多是你在實驗室裡關起門來想不到的東西。
針對每一個品類,能夠選出感興趣的專家用戶,是持續成長、做好產品的基石。
3、基于經驗總結做好產品布局(2019-)
到第三個階段,就不能止步于單品,而是要定義出自己的產品組合。
舉個例子,一棵樹上最有價值的是果子,但是,如果沒有樹幹傳輸養分,果子是不能成活的。
我們做產品組合也是一樣,線上運營要想清楚,我的果子是什麼?也就是那些看起來最誘人,能夠產生最好利潤和收益的產品是什麼?而我的樹幹是什麼?也就是在產品組合中,能夠幫我引流的產品是什麼?
當你從兩個角度去思考你的產品組合,就會意識到不是所有的產品都應該長得一模一樣。
比如,數據線。左邊的數據線,就是樹幹產品,中規中矩,品質很好,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常年占據銷售榜前三名的位置,能夠大量引流流量;右邊的數據線,外殼由不鏽鋼粉末冶金燒制而成,流光溢彩,還有鍍真金的版本,金光閃閃,非常漂亮,但售價要100美元一根。
也就是說,左邊的數據線引入了流量,右邊的數據線幫助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不能僅靠這一個產品打天下,要有產品組合的思維和意識。
我們花了這麼多的功夫,認真去把產品做好,因為我們相信,產品是所有的0前面的1,是產品公司的信仰和執念。
鏈接人心的品牌能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下面講到品牌。
1、通過獲取公網域流量擴"人聲"(2011-2014)
獲取公網域流量,就是去城裡最繁華的地方圍追堵截消費者,給他介紹你的產品。這個階段要理解消費者和平台的規則,最有效率地觸達目标群體。
我在谷歌做了4年的搜索算法,得出一個結論,一個好的搜索算法,一定會把流量分配給能夠取悅客戶的内容。就像開一家商場,一定會把鋪面租給能讓客戶滿意的商家,因為騙錢的商家會趕走你的客戶。
算法可以判斷用戶是否喜歡這個内容,譬如說你搜索一個詞,點開排名第一的鏈接,但很快發現内容與搜索沒有關系,那麼你很快就會退回主頁面,點擊别的鏈接;而如果你不再退回,說明找到了适合的内容。
任何一個好的搜索排名算法、社區運營算法,一定會把流量分配給消費者滿意的内容。所以,破解算法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到消費者最好的體驗,這裡的體驗除了產品,還包括服務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
獲取公網域流量一定不要幹殺雞取卵的事情,而是要以最好的用戶體驗,吸引最大規模的流量。
2、通過打造私網域流量圈"人氣"(2015-2018)
第二個階段,品牌已經出城,也聚起了自己的粉絲群,我們就開始采用電子郵件營銷,通過電子郵件和短信直接觸達消費者,這并不容易,如果連着一周每天給用戶發打折和促銷信息,可能用戶很快就走掉了,只有通過好内容加有組織有計劃的運營才能加強用戶粘性。
到今天,我們有超過500萬在各種渠道沉澱的私網域用戶,新產品能夠在不打擾所有人的情況下,精準地找到這些用戶,這背後還有IT系統的支持,在遵守各個國家隐私規定的前提下,對消費者用戶畫像做更精準的界定。
私網域流量不僅會創造自己的銷售額,還能撬動公網域流量,獲得平台的流量青睐,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通過整合品牌營銷奪"人心"(2019- )
第三個階段,拉動你的產品真正上一個品牌的台階,這個時候就不僅是賣貨,而是奪人心智,讓消費者從心底裡對品牌產生印象。這需要精準的定位以及完整的打法。
比如,這是第一個動圈和動鐵的真無線耳機,怎麼才能把這樣的觀點傳遞給消費者?我們采用的宣傳方法是,10位格萊美大師聯袂推薦的真無線耳機,并且操辦了一場全球範圍的大型發布會。
全面調動私網域和公網域流量,才能幫助你的產品站上高位,讓你的品牌擁有鏈接人心的能力。
總結而言,我們認為,品牌是一種勢能,能支持溢價、能拉動新品的就是好品牌。所以,我們内部的評價機制也很簡單,品牌經理做得好不好,不是看你賣了多少貨,而是看你支撐了多高的溢價,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拉動了新產品的增長。
全球銷售的渠道能力
產品、品牌這兩個輪子滾起來之後,回到渠道,和大家分享我們亞馬遜運營的一些心得。
1、通過系統化的線上運營切入市場(2011-2014)
其實"運營"這個詞聽起來很簡單,備備貨、調調價格、用戶有問題寫寫答復,但回到工程師的思維,運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
我們抽象出幾十個運營需要關注的指标,仔細琢磨就會發現,很多時候它們是相生相克的。
比如,出海運輸有空運和海運兩種方式可選。空運是7天,海運要50多天,但是空運的價格是海運的7到8倍。換句話說,如果都空運的話,可能一半以上的利潤就被運輸費用吃掉了。所以有一個指标叫海運比,就是所有發貨比例中海運的占比,你肯定覺得這個指标越高越好。但其實,海運比高會帶來種種問題,譬如資金占用,突然發現賬上好像沒錢了;其次,產品如果出一點問題需要改,運回中國還要交20-30%的關稅。
所以,不能一味追求高海運比,而是要把周轉率、周轉金額等因素綜合考慮進去。
所謂線上運營,是一個不斷抽取核心指标,并且在多個關鍵指标之間建立因果關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賦能你的團隊,讓他們有全面通盤考慮的能力,還要依賴強大的線上系統,做信息的收集和支撐。
2、通過因地制宜的線下拓展覆蓋消費群體(2015-2018)
光有線上是做不起來品牌的,一流品牌一定要做到線上線下的覆蓋。
我們從2015年開始,持續地在各個國家拓展線下的渠道。每個國家的線下渠道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在美國,通過沃爾瑪、百思買大賣場中有專業經驗的采購經理去溝通;在巴西,則是通過本國的分銷商銷售,他們沒有專業品類的銷售經驗,需要不斷磨合。
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做線下覆蓋,每個國家怎麼打?先打哪些國家?其實是沒有定數的,到最後一定是摸着石頭過河。到今年,我們線下銷售額已經超過總收入的三分之一,長期而言,希望線上線下能做到各占一半。
3、通過國家代表實現全渠道本地化運營(2019- )
通過本地化團隊,整合線上線下的運營,實現當地運營效率的最大化,比如當年在日本的拓展。
日本是一個有着嚴密組織的社會,不是本國人開不出本地銀行賬号,在運營的前六個月,我們在日本沒有一分錢的回款,所有問題都依賴本地化的團隊一一解決。
坐在中國,不可能把事情做細,最後一定要落實到本地化的能力。國家代表可以深入了解各種情況,打通各種資源,幫助你的產品深入落地。
很多人提起安克都會認為我們是一家跨境電商公司,但我們非常努力想摘掉這個标籤。跨境電商是我們的起點,現在是我們重要的渠道之一。渠道因產品而生,也在與產品的相互拉動中共同成長。
全價值鏈的數智化能力
產品、品牌、渠道,大家都比較熟悉。第四部分,有一點我們自己的特色。
其實,在第一個產品賣出去以前,我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認認真真寫了一個系統,來管理銷售的過程。到今天,我們依然保留這樣的傳統,公司IT團隊超過100人,積累了上百萬行各種各樣的代碼。
IT系統開發,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自研ERP系統打通核心業務鏈條(2011-2016)
最早的時候,我們十來個人,自己寫了一些關鍵的模塊,就把業務流程跑起來了。我們内部有個比方,就是蓋了一棟兩層小樓,然後大家就開開心心搬進去做生意了。
随着業務的發展,從100單變成500單、1000單、5000單,業務的復雜度不斷增加,我們就把這棟兩層小樓不斷維修,加幾層、加陽台、加樓梯,支撐公司的業務。
到了2016年,我們開玩笑說,最初的兩棟小樓已經變成了八層危房,但的确是我們最初核心業務的支撐。
2、整合内外部系統實現全業務覆蓋(2017-2019)
2017年,一位非常勇敢的IT負責同事入職,幹了一件很偉大的事——把這棟八層危房逐層拆除,改建一個大的園區。
把以前的系統功能逐漸外剝,在規劃的園區中,產品、物流、财務都分别是自己的一棟樓。這裡有些是我們自己蓋的,有些請了外援。譬如ERP系統,這是一個全世界的公司都需要的系統,而且需要符合各個國家的法務和财務規定,如果自己開發會特别困難,我們就選用Oracle這家成熟的軟體公司。
把外部和内部開發的關鍵軟體結合起來,并通過數據管道完成鏈接和打通,我們就有了一個能夠面向未來5-10年、支撐公司百億甚至千億級業務的IT系統。
這個過程并不容易,危房裡還住着人,做着業務,一邊要拆了它,一邊還要蓋個新園區,我們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成。
3、打造數據駕駛艙賦能業務創新(2020- )
往下一步,就不再是一棟一棟單獨的樓,而是把這些樓裡各種各樣的能力集成起來,直接擺到我們面前。以前做業務,我需要去產品樓裡搞產品、物流樓裡搞物流,現在,我只需要坐在駕駛艙前,就可以掌握集成的業務全景,并且受到系統的智能提示,面對各種各樣的變化,做出最好的微觀決定。
下一階段,我們要打造數據駕駛艙,實現整體的業務創新賦能。
我們是一家非常相信系統的公司,會把各種各樣的商業原則系統化,也會在IT系統投入非常多的資源。我們相信,數據和智能會真正賦能你的團隊,實現價值創造。
靈活高效的支撐能力
在產品、品牌、渠道和系統之外,所有的部門還需要強大的賦能和支撐。
1、财務/稅務/法務能力支持快速落地
當你要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運營的時候,光是稅務的合規,就可以讓一個相當大的團隊每天加班;法務也是一樣,突然遇到一起專利官司,或是337反傾銷調查,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2、供應鏈協同能力保障運轉效率
我們最初是和中小規模的供應商合作,走到今天,有20多家核心供應商支撐我們一年幾十億人民币的采購,可以說,供應商和我們一起成長、互相扶持,支撐公司未來更大的業務運轉。
3、人事/薪酬/行政能力保障人力資源
在不同的國家雇傭員工并合法地發工資,是不太容易的,是需要一點點去積累的能力。
這一部分分享的内容更多是關于中台,中台往往是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板。在運營的過程中,要持續補足支撐的能力,不能等到漏水才去補板。
通過組織創新尋求2N曲線增長
接下來,我們想談的問題是,企業成功了,然後呢?
2017年,我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自己所處的消費電子品類。
放在坐标軸裡看,橫軸是生的速度,也就是在多快的時間裡成長起來,縱軸是死的速度,也就是在多快的時間裡從絢爛到死掉。消費電子就屬于速生速死的品類。
怎麼理解速生速死?大家可能對于MP3還有印象,你還記得上一次購買MP3是什麼時候嗎?随身聽呢?像MP3、随身聽這類紅極一時的電子產品,它們很快地被發明,走向全世界,也很快地被下一個產品取代,從我們的生命中消失。
我們現在所做的品類跟MP3、随身聽沒有差别,都只是在一個時間段内,因為一項技術而誕生出來的一種消費電子產品。打個比方,在消費電子品類做公司,就像在熔岩漿地上蓋房子。你好不容易在這片岩漿地上蓋起一棟大樓,岩漿冒上來,你的地就沒了,房子蓋成什麼樣也就無所謂了。
再看幾家成功的兄弟公司,Go-Pro是全球第一的運動相機,Arlo是全球第一的安防攝像頭,iRobot是全球第一的掃地機器人,Plantronics是全球第一的通信型耳機。這四家公司都經歷了上市時投資者的熱情和激動,以及之後調頭向下,甚至一落千丈,直至趴到地上的過程。
問題就是,這些公司為什麼不能夠持續地成功?為什麼這些上市時市值很高的公司沒法保持團隊的持續創新?
我們總結了消費電子行業的價值創造公式,每個公司今年的價值,等于去年的價值打折之後,加上今年新創造的價值。聽上去很簡單,關鍵在于打折率。
随着時間的推移,不同行業價值創造的折損率是不一樣的。茅台放一年假,價格可能還會漲,但消費電子公司放一年假,可能公司就死了。所以,消費電子行業的高折損率,意味着只要它停止創新,公司價值就會迅速萎縮。
下面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驅動持續的創新?
先要找到創新的地方。我們把消費電子的眾多品類,比作海洋裡的不同區網域,區網域有多深,品類就有多大。
這其中最大的品類就是智能手機,相當于馬裡亞納海溝,有5000億美元的市場;電腦PC,有2000-3000億美元的市場;電視,1000億美元;平板電腦,700-800億美元;再往下數,藍牙耳機可能不到500億美元,不到最大品類的十分之一。
反過來說,海洋絕大多數面積由淺海組成,是幾百上千個很小的品類,譬如說,移動電源、掃地機器人、USB連接器……
當我們要創新的時候,是選擇海溝還是淺海?
我們的戰略選擇是海底,就是在很多細分品類持續獲得成功。
具體怎樣做呢?
1、方法流程化:通過流程型組織保證交付質量
舉個例子,金字塔的裡每個小圓圈都代表一個人,縱軸标示這個人決策質量和商業能力的高低,如果讓這些人一人一票民主選擇,最後的決策水平就在虛線的平均數位置。而流程化之後,每個人按照角色和分工重新定義,整體的決策水平可以拉高到組織的前1/3,發揮出更高的組織效能。
流程分為不同的層次。
運營流程最接近客戶,為客戶直接創造價值,涉及產品怎麼開發、市場銷售怎麼做、客戶問題怎麼解決?
使能流程就是譬如說怎樣做庫存?怎樣管理供應鏈?怎樣管理風險和合規?讓上面這些價值創造流程跑起來。
最底下的支撐流程為上面兩層提供基礎資源,譬如人力資源、IT系統、财務管理。當把流程一層一層逐步建立起來,就形成了組織的心智和信念,用這一套共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又不完全拘泥其中。
有一個笑話是死掉的500強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流程特别完善,崗位說明書很特别清楚。所以,既要通過流程固化和提升能力,又要防止流程扎死創新。
2、能力平台化:沉澱核心能力,快速復制成功經驗
譬如說,怎麼去洞察消費者,這是一個價值創造點,下面又有很多個小的價值創造點,每個價值創造點背後,都是一群訓練有素的價值創造者,這些人不是沉在一個業務裡面,而是匯聚成一個能力孵化平台。
三支柱模型把部門的職能拆成了三個不同的部分:BP業務夥伴面向業務,跟着業務走,幫助業務解決問題;COE專家中心,背後是一支小的專家團隊,負責解決疑難雜症,為業務代表賦能;SSC共享服務中心,把一些日常瑣碎抽取出來,放到一個專門的團隊裡去運行。
把每個價值創造點變成一塊長人的田地,通過訓練和作戰的結合、培訓和業務的組合,培養出價值創造點上的專業人才。因此,我們職能業務老大的考核指标,首先是培養了多少獨當一面的代表,而不是招聘進來多少人。
3、組織開放化:内部人才有成長、外部人才有機會
如上圖所示,分别是安克内部和外部人才選用的案例。
左邊的同學一畢業就加入了安克,在公司的第三年就開始帶領一條超過10億人民币的產品線,現在已經成長為我們的一個業務團隊的負責人,是我們内部培養起來的領軍人才。右邊這一位,過去有過非常輝煌的的經歷,他在2016年年底加入公司,帶領的智能家居的這塊業務,在過去幾年時間裡突飛猛進地成長,到今天已經實現公司接近1/3的業務規模。他們被聚集到我們的平台,一起發揮價值。
總而言之,要實現在多個品類持續地赢,需要把公司變成一個培養人才、聚集人才的平台。
在速生速死的消費電子行業要想成為一家持續赢的公司,需要通過組織創新,把方法流程化、能力平台化、組織開放化,通過賦能把公司變成一個适合出海硬體創業者的平台。
掃描下圖二維碼,觀看精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