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吳會肖:智能化的本質仍需要回歸人性,歡迎閱讀。
3 月 28 日 -30 日,2025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以 " 夯實電動化 推進智能化 實現高質量發展 " 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界的專家代表,圍繞全球及中國汽車電動化發展形勢、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趨勢、動力電池新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大算力、大模型、大數據等多個話題展開讨論,推動智能出行和新能源領網域的深度變革與協同發展。
長城汽車 CTO 吳會肖也在論壇期間接受媒體采訪,并詳細闡述了長城汽車在智能和領網域的戰略布局。吳會肖指出,過去十幾年裡,無論是智駕還是智能座艙都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也經歷了很多甚至是商業生态運轉的轉型,作為以品類創新為優勢的車企,長城汽車始終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多維度構建核心競争力将成為長城汽車在人工智能(AI)時代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敲門磚。
吳會肖透露,在智駕技術層面,長城汽車正在努力從 " 場景覆蓋 " 到 " 全鏈路打通 " 跨越,并希望通過統一行車與泊車技術棧,構建端到端智駕系統。2025 年 2 月重慶高山場景的直播中,藍山智駕版展示了從地下停車場到鬧市區的全鏈路能力,實現了車位到車位技術的突破。吳會肖認為,真正的智能車需實現 " 無縫集成所有場景 ",這需要将智駕、座艙、動力等系統深度融合,形成類似人類大腦的多層決策架構——底層以安全為底線,中層結合環境感知,高層實現個性化服務。
在研發投入上,長城 2024 年投入近百億元,九州超算中心支撐了智駕算法的快速迭代,而 Coffee OS 3 系統通過 AI 賦能,實現了 " 五好座艙 "(好看、好用、好玩、好聽、好聰明)的更新。吳會肖透露,長城正探索具身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的結合,與宇樹科技合作探索工廠和與車關聯的應用場景。
作為一名女性管理者,吳會肖還以獨特視角,強調了用戶共情在智能化設計中的重要性。她提到,早期測試中曾因六岔口場景的路線不可視導致用戶信任危機,這促使團隊優先優化感知系統的透明化呈現,例如通過 AR-HUD 實時展示智駕決策邏輯。在座艙設計中,她關注家庭成員的差異化需求,如老人 / 兒童的個性化适配,并推動 Coffee OS 3 支持多屏互動與情感化語音服務。
對于 " 全民智駕 " 趨勢,吳會肖認為技術普惠需與安全底線平衡。長城通過哈弗枭龍 Max 等產品将高階智駕功能下探至主流市場,以低成本方案降低體驗門檻,同時強調 " 安全、高效、流暢 " 的核心訴求。她指出,L3 級自動駕駛的落地需與法規和商業環境協同,長城已布局冗餘架構," 計劃基于商業環境推進 L3 的計劃 "。
作為中國車企首位女性 CTO,吳會肖坦言接手技術中心後面臨雙重挑戰:既要推動技術自研,又需重構組織文化。她提出 " 用戶思維 + 經營思維 " 雙軌制,調整研發流程以兼顧短期用戶需求與長期效益,并通過每月 100 公裡真實路測、用戶共創直播等活動強化工程師與用戶的連接。在團隊管理上,她倡導技術民主化,打破部門壁壘,不斷加速技術落地進程的推進。
此外,長城的全球化戰略同樣聚焦智能化。2024 年,長城汽車海外銷量達 45 萬輛,2025 年目标一定會進一步提升。吳會肖表示,技術出海以 " 全球标準開發 + 本地化适配 " 為核心,并将通過生态合作(如與華為在 HiCar、海外花瓣地圖等領網域的協同)提升品牌溢價。
吳會肖認為,AI 将重構汽車行業的競争邏輯。長城正從 " 軟體定義汽車 " 向 "AI 定義汽車 " 轉型,其核心是通過數據、算法、算力的協同,實現從感知到決策的全鏈路優化。在吳會肖的構想中,智能化的終極目标是 " 讓智駕成為安全帶般的标配 "。她強調,長城将堅持技術普惠與生态開放,通過 " 過度研發 " 策略保持領先,同時以用戶為中心,重新定義智能汽車的價值坐标。
從傳統車企到 AI 科技公司,長城的轉型折射出中國汽車產業的深層變革。吳會肖以女性特有的共情力與工程師的務實精神,推動着長城在智能化浪潮中走出一條獨特路徑——技術向内扎根,體驗向外生長。正如她所言,智能化的本質是回歸人性。
更多原創熱點汽車資訊可關注 58 汽車微信号:wub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