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老人突然無法行走,醫生取出40厘米異物!,歡迎閱讀。
冬季是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近日
浙大邵逸夫醫院
接診了一位 72 歲的患者
從她的右腿裡
取出了将近 40 厘米的血栓
老人自述右腿突發疼痛 3 天,疼痛明顯,而且症狀出現得毫無征兆,從一切正常到無法行走,中間沒有任何過渡。
骨科醫生檢查後發現,老人的右下肢皮膚溫度冰涼,右足背動脈沒有扪及搏動。腳趾蒼白沒有血色,腳尖還有少許發紫,是肢體快要壞死的表現。建議她到血管外科就診。
考慮到患者的年紀大
一條腿突發疼痛無法走路
還有房顫
醫生猜測這是血栓栓塞
經檢查
老人的确是血栓栓塞
醫生表示,一旦出現血栓栓塞,越早手術越好,如果在 6-8 小時内手術,一般不會有後遺症,要是超過 24 小時,即使手術開通過血管,也可能出現缺血再灌注損傷,導致肢體腫脹、壞死組織被血流帶向全身,帶來更嚴重的問題。
醫生從老人的右腿裡
取出将近 40 厘米的血栓
醫生稱,現在大家對健康比較重視,房顫能得到很好的治療,類似血栓栓塞的急診比以前少了,因此許久沒有取過這麼長的血栓了。
一般來說,老人這種情況早期就是從心髒裡掉下來的小血塊,大概 1-3 厘米,掉到下肢動脈導致血管堵塞以後,這 3 天内,又在堵塞已久的動脈血管裡形成新的血栓,所以取出的血栓有 30-40 厘米這麼長。
幸運的是,手術恢復比較順利,老人也沒出現後遺症。
因為這種毛病多見于老年人,而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腰椎的毛病,曾經有患者腿痛,碰巧腰椎間盤有問題,被誤當成腰椎間盤突出做了手術,術後下肢進一步發黑、壞死,最後沒保住腿。
醫生稱,這類患者,血栓絕大多數是從心髒掉下來的,還有一部分是主動脈附壁血栓、動脈瘤的附壁血栓,以及動脈狹窄的基礎上長出的血栓等。當然,不只是動脈系統,靜脈系統也會出現血栓。
冬天本就是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血管熱脹冷縮、開暖氣或空調導致氣候幹燥,要是再不多喝水,血液便處于高凝狀态,如果因為寒冷窩着不動,活動量減少,血流瘀滞,種種因素影響,血栓就很容易形成。
這段時間,門急診接診量也明顯增多,尤其是主動脈夾層破裂、頸動脈狹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等問題的患者特别多。
醫生提醒:
以下三點要格外注意
來源:都市快報、新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