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車這麼便宜,不會減配了吧?”,歡迎閱讀。
導語
Introduction
廠家說沒有,消費者說減了。
作者丨杜餘鑫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段永琪
" 現在的新車降價這麼厲害,成本從哪裡省出來的?" 不久前,一位想要購車的朋友問到筆者,稱他看着目前新車價格下探和折扣都很給力,準備入手。
然而在看了很多降價車之後,他焦慮了。" 新款價格動辄下降 5 萬 -6 萬,車這麼便宜,不會減配吧?" 按照一分錢一分貨的規律,和生意人都是逐利的本性,他不認為車廠是真的割肉讓利、良心發現。
這種焦慮,可能并非筆者這位朋友獨有的想法。今年一季度剛結束,不少車企就按捺不住,開始從價格上動起了心思,吉利、問界、蔚來、奇瑞、小鵬以及一汽 - 大眾在内的多家主流車企紛紛宣布了新的優惠政策,掀起了汽車市場新一輪的價格戰。
特别是新能源車,在很多持币觀望的購車用戶心中難免報以這樣的疑慮,市場競争愈加激烈的時候,新車價格時不時 3 萬 -5 萬元地降,不可能車廠還保持原來的產品品質和質量,減配似乎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兒。
有熟悉車企配件采購的業内人士表示,減配成了汽車行業公開的秘密,一個件降低 1 毛錢,對于一台擁有上萬個零部件的汽車,放在幾十萬、百萬輛級的車企那,省下來的利潤也是驚人的,但考慮到對品牌形象的影響,車企對此大都諱莫如深。
比如消費者發現,年款版型更新後,内飾的皮革變成了塑料;比如有消費者發現,老款底盤都有護板,但新款取消了;比如有消費者發現,老款有引擎蓋隔音棉,但新款直接取消了;比如宣傳的配件和實際上車的并不相符……
當然這只是消費者能夠看到的地方,針對這些變化,廠家總會有一套說辭:說設計思路變化;說是多數用戶反饋心聲;說技術更新做了新的集成,效果比老款更好,反正嘴長在他們身上,解(ji ǎ o)釋(bi à n)權歸廠家所有。
然而消費者不容易看得到的地方,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就更多了,零件換一換,防撞梁改一改,熱成型鋼強度降一降,包括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标準壓一壓,供應商成熟後需要降本,就選性價比更高的二供三供,消費者幾乎難以察覺,全靠車廠自覺。
價格戰确實便宜了消費者,但最終無論好壞,都是消費者買了單。
壓力之下,很難不妥協
其實只要是商業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經營的核心競争力就是成本,能省一點成本,價格競争力就強點,銷量和市占率就高點。當市場供大于求,勢必引發價格戰,企業的產品必然有省成本的需求,期待用更高的性價比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然後賺錢、發展、活下去,在利潤薄至百分之個位數的汽車行業更是如此。
特别是放在當下非常内卷的汽車市場上,壓成本 " 減配 " 的案例比比皆是。按照新車研發和制造的周期,年限越久成本均攤得越薄,主機廠對供應商價格的下探基本上要求在 10%-20%/ 年之間。這一定程度上也能帶去新車成本的降低,最終反饋在終端價格上。
如果說傳統車廠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七年一換代的周期,可以在零部件的均攤上做出價格下調,那麼新能源車企在銷量并不高的前提下,是如何做到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敢大幅降價的呢?
正如前不久輿論甚嚣塵上的新勢力 L 品牌,在 2024 款車型上做了產品和配置更新之後,開始在動力電池——這個整車成本最大的地方上動刀子,偷偷将全球排名第一的電池換成了排名第八的電池,直到被車主發現。
廠家回應稱電池供貨方不一樣,标準和質保是一樣的,但為何偏偏配置最高銷量又最少的頂配車型用龍頭電池,而賣得最多的車款用上了三線電池,想必廠家心裡是非常明白的。
其實不僅是電池,同樣是這家品牌 40 萬元級的旗艦車型,也被曝光稱電機采用了蜂巢能源的低轉速電機,堪比 10 萬級别的車型配置;PRO 版本的電機,最早以前都是用聯電的,後來全改成華為電機;還有懸架核心材料明明是鑄鐵,卻把表面塗成了鋁合金的樣子,還反駁道 " 沒人規定鑄鐵必須用黑漆塗層 "。
在這樣造車思路和邏輯下,這家新勢力通過短短幾年時間,就實現了單年淨利扭虧為盈,大賺上百億,從經營思路上确實沒問題,但造車理念和初衷,以及對消費者負責方面,确實值得商榷。
L 品牌并不是行業的個案,就算放在自主大品牌面前,這種操作也是 " 基操 ",只是程度不一樣罷了。
不久前有用戶發現,自主主要競争合資的 L 品牌,其新車型取消了玻璃水液面感應裝置,取消了備份箱 12V 電源,也取消了備份箱的隔板簾,但這些配置在之前價格更低的老產品上都是有的。包括之前的車型搭載了行人保護系統,後來改款取消了;四門的無鑰匙進入改成了前門無鑰匙進入。
還有 B 打頭的豪華品牌,其在一款銷量支柱的年款車型上,将原本皮革縫線的方向盤氣囊蓋改成了搪塑材質;将原本老款中配就有的安全帶預收緊功能放到了選裝件裡,還把原本鍍鉻的座椅調節按鈕換成了純塑料件。而在上一個年款型中,則是将前翼子板、前後機艙蓋板用鋼替換了鋁,懸挂減配了後防傾杆,五連杆全部減配為衝壓鋼板擺臂。
某二線豪華品牌,部分車款從國五切換國六之後,就取消了主動進氣格栅,但進口版本車型則繼續保留;還有車型将原本中低配的 AT 變速箱換成了雙離合;有車型将手套箱的空調出風口直接取消,并取消了後排 NAPA 真皮座椅的打孔,擋泥板等貼心配置;還有的車款直接将原本的主動式胎壓監測變成了被動式胎壓監測,取消了盲點檢測和一鍵兒童鎖。
铤而走險,僥幸作祟
談及減配,當然也要解釋下減配的含義,即配置相較過往或者同類水平有所降低。但廠家、供應鏈、行業觀察者、不同用戶之間,所占的角度不一樣,看待減配的含義也不一樣。
不過對于廠家來說,他們有一套說辭,比如雖然一些配置取消了,但總體配置是增加的,很多新功能和配置的上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用車體驗。因為有配置調整的機會,很多小供應商也赢得了傍大腿的機會。
行業觀察者的角度,認為競争激烈,車廠通過配置優化去拉低車價,本身就違背為用戶的初心。但消費者對于減配,則每個人都有不同見解,只要用戶覺得這個配置無所謂,那就不是減配,只是千人千面的部分聲音沒有發出來而已。
正如上文提到的 L 品牌,按照廠家的說法,稱有液面感應和無液面感應差别不大,有時候沒有玻璃水了經常提醒還比較煩人,噴不出了直接加玻璃水就行了;12V 電源的問題是因為備份箱電源用得非常少;隔板簾則是因為很多消費者并不願意使用,比較占空間,已經作為選裝件處理;行人保護系統則是因為現在的新車基本上都有主動刹車技術,前保險杠更換的頻次都已經大幅下降了,那麼行人保護系統的作用其實變得更低了。聽上去,似乎也有一定的理由和道理。
另外廠家和廠家之間對產品定義的差距,也會導致大家對減配有不一樣的看法。比如在隔音棉上,回收棉和純白水洗棉的差距是不是減配?同樣價位段的車型,非獨立懸架和獨懸相比是不是減配?同樣細分市場的產品,攝像頭清晰度有差距的是不是減配?
如果僅僅是配置上的差距,帶來使用體驗上的差異,其實對消費者影響并不大,最可能影響的,或許是購車決策中對意向產品的選擇上。但如果是安全要素或者法規上的減配,影響的可能就不僅僅是體驗了,這在以往的汽車行業中也并非沒有發生。
比如之前在中保研碰壁的 B 品牌的 S 車型和 H 車型,一個 B 柱撞斷,一個 A 柱彎折,氣囊未接住假人頭部。不過後來因為中保研未公布碰撞成績,導致結果未被知曉,但外界知道的是這其中肯定有貓膩。另外一次是 D 品牌 P 車型的偏置碰撞,結果該車型 A 柱彎折,成為 25% 偏置碰撞成績墊底的車型。
不難理解,這些車型在全球市場上都是非常優秀的存在,碰撞翻車的根源就是質量和鋼材的減配。好在東窗事發之後,這些產品對產品做出了一定的修正,奇怪的是好像也沒怎麼影響口碑。包括曾經 B 品牌的一款車型,因為競争殘酷,價格非常低廉,導致他們連安全氣囊都省掉了,因為經過内部測算,認為就算發生事故需要賠償,這裡面所付出的成本也可以在規模化利潤背後找回來。
不僅是中國,全球市場的車企同樣如此。比如大眾的 " 排放門 " 事件,通過軟體操控排放,其實也相當于在尾氣排放上減配;包括豐田的 " 踏板門 " 以及存在于日本車企和日本制造行業中的多年造假,無疑再一次讓消費者對汽車簡配發出了最靈魂的拷問:如果以工匠精神著稱的日系車企都逃離不了鋼材造假、油耗造假、排放造假、篡改數據等事實,那麼在汽車看不見的地方減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新品牌和新車型初期為了擴張市場,建立認知,但後續需要為經營業績和成本考慮的時候,就在配置上動了心思,能省一點是一點,這只能說是企業生存的一種法則罷了。
當然并非所有的降成本,都是以犧牲產品質量和功能作為代價,絕大多數車企依然會堅守技術和規模降成本,偶爾在部分無傷大雅,或者在不能帶來致命問題的地方動動心思。但更多時候,網上或者媒體嚷嚷的減配,多數消費者對其感到無所謂,反正車又不貴;而對在乎的消費者而言,卻又無法左右和改變什麼,只能祈禱,出問題别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好。
|杜餘鑫|
幹這行如果不努力思考
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别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