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當充電站拒絕混動車充電,我要呼籲“充電平權”,歡迎閱讀。
我,一位新能源車主,覺得自己被歧視了!
事情是這樣的,為了響應環保号召,我毅然決然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但考慮到自己有長途需求,所以我沒有選擇純電汽車,而是買了一輛插電混動汽車。
當時心中的想法是,長途出行可以加油,日常上下班充電,雖然純電續航只有幾十公裡,但也夠用了。(好吧,我承認買插電混動車純粹是為了上牌不用搖号)
然而當我打算給愛車充電時,卻看到一個令我十分氣憤的消息,居然有許多充電站不允許混動和增程式車輛充電!
(圖源:網絡)
難道我的車不是新能源嗎?難道我沒有為環保做貢獻嗎?當我想通過充電,減少碳排放時,卻有這麼一群人,為了一點點利益,将我們拒之門外,将環保置于不顧!
其實吧,我也明白他們為啥不讓我們去充電。不就是電池太小,區區不到十度電的電池,充滿電費也就不到二十塊錢,他們賺不到多少錢。可電池小不是我的錯啊,誰讓車企設計成這樣了呢?我也想純電續航五六百公裡,滿油滿電跑兩千公裡啊。
我還知道,充電站嫌棄我們充電慢。沒辦法,插混車型嘛,對于充電不是那麼依賴,再加上電池小,所以基本都是慢充,不到十度電的電池,可能都要充幾個小時。我也不想充這麼慢,可車企不給快充,我能有啥辦法。
(圖源:比亞迪 App 截圖)
至于占地方,充電站又不是不收停車費,充滿了不開走還貴得要死,沒必要為了這麼點電費,就不給我們提供服務吧。
正當我滿腹牢騷之時,身邊的增程車主也發起了牢騷,但他并不是與我同仇敵忾,決心抵制充電站,而是要與我劃清界線。
他的理由是這樣的,插混車型大多電池容量小,還有直驅模式,内燃機驅動組件占用了太多空間,沒地方放大電池,所以也沒必要充電。尤其是我這種續航幾十公裡的插混車,享受到了綠牌、無購置稅、低功耗等特權,還來搶什麼充電樁。
增程式汽車就不同了,這可是純電驅動,他的車電池容量是我的五倍多,純電續航 200 公裡,增程器只是 " 輔助 " 而已。更何況,增程式汽車充電功率一般也會高不少,幾十瓦的直流快充,通常一個小時之内就能完全充滿。因此,對于增程式汽車被算在油混車型,且禁止使用充電樁,他表示非常不滿。
(圖源:特來電)
插混車型也好,增程式汽車也好,之所以留着充電口,就是為了讓用戶能夠給車子充電,降低出行成本,百公裡電費可比油費便宜多了。但插混和增程式汽車究竟該不該占用充電站資源,這事要好好思考。
雖然我對禁止插混和增程式汽車使用充電樁十分憤慨,但客觀來說,我還真覺得某些情況下,混動車型不該搶充電樁。
首先我們來看看哪些城市禁止混動車型充電的消息多,答案是深圳。一些地區的高速服務區也曾禁止混動車型給汽車充電。事實上,早在 2018 年,深圳就曝出過這種情況,只是當時新能源車還少,現在國内新能源車保有量都達到 1500 萬輛了,所以禁止混動車充電才被大家重視。
深圳和高速服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車多,混動車型充電慢,占據了充電樁,那麼純電動汽車很可能沒有充電樁充電。尤其是在深圳這種大城市,原本就交通擁堵,一些充電站還提供一定時間内充電不收停車費服務,如果不限制混動車型,那麼充電站很可能成為免費停車位。
最關鍵的是,充電站屬于新能源汽車生态的關鍵一環,但還在起步階段,建設充電站的公司基本都處于虧損階段。若遲遲不能實現盈利,很可能破產倒閉,因而這些企業急需實現盈利,深圳這種大城市車流量多,因搖号政策,綠牌車遠遠多于小城市,是充電站公司盈利的希望。
哪怕是站在咱們消費者的立場上,我們也要理解充電站禁止混動車充電的行為,畢竟咱們這輛車是插混、增程,可下一輛車呢?
要知道,2022 年中國純電車銷量大約 440 萬輛,混動車銷量不過才 150 萬輛,大約僅為前者的三分之一。現在電池技術日新月異,固态電池、鈉離子電池不斷取得突破,也許幾年内就能實現低成本續航超過 1000 公裡。
(圖源:比亞迪)
國内已經取消了強制報廢年限,一輛車開個十幾年都不是問題,我們這些打工人也沒有那麼多錢頻繁換車。(PS:J.D.Power 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平均換車時間大約 3 年,有錢人換車這麼頻繁?)
兩年内買混動車型的人,只要不是富家子弟,那麼下一輛車大概率是純電車。如果這些充電站公司倒閉了,咱們以後充電可就麻煩了。
然而!我雖然理解充電站公司的所作所為,但并不贊同他們一刀切的方案,混動車型也有使用充電站的權利!
不是說不能接受混動車型禁入充電站,但哪些車不能用充電樁,哪些時間、哪些地點不能用充電樁,都應該仔細探讨,而非一刀切。作為一個純電續航僅有幾十公裡的插混車主,實際上我只為汽車充電過一次,還是在自己家裡,而且足足充了八個小時。
考慮到充電站還需要停車費,我寧願使用公司園區包月的停車場,每天上下班,那點油費才多少錢?電池容量較小的混動車型,确實沒必要去搶充電站,但有些人特地買了純電續航 100 多公裡,甚至 200 公裡以上的混動車型,不就是為了能多充電,降低一些出行成本。
禁止混動車型充電的時間與地點要放在一起談,比如高速服務區,平時人不多,車也比較少,混動車充電還能給充電站公司增加一些營收。節假日服務區人流量大,混動車型再去跟純電車搶充電站,就有點不太好了,畢竟咱們兩分鍾加個油就能接着跑,人家要充電一小時呢,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
深圳、上海這些大城市,因新能源車太多,混動車型争搶充電樁,會降低通行效率,也應适當限制混動車型充電。
說白了,這一現象還是國内充電網絡覆蓋不足造成的,當前國内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約 1500 萬輛,深圳就出現了充電樁不夠用的情況。國内機動車保有量則高達 3.12 億輛,如果新能源汽車完全取代燃油車,那麼充電站的數量,可能需要增加幾十倍才夠用。新能源之路,道阻且長。
不說了,我要加油去了。
封面圖源:特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