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技術為王:比亞迪如何用“研發”二字打破新能源汽車市場天花板,歡迎閱讀。
當不少新勢力還在為累計銷量突破 50 萬這一裡程碑時刻慶祝的時候,比亞迪在剛剛過去的 10 月以 50 萬 + 的成績創下全球新能源汽車月銷記錄。而在幾天前,比亞迪第 1000 萬台新能源車正式落地,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第 1000 萬輛新能源車下線的車企。
比亞迪完成第一個 500 萬輛用了整整 15 年,這對于不少車企而言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天花板;而第二個 500 萬輛,比亞迪僅用時 15 個月。毫不誇張地說,比亞迪現在向前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新的記錄,王傳福和比亞迪的新能源傳奇,還在繼續。
從創業之初的 20 人小團隊到如今員工接近百萬、新能源車制造突破千萬台的世界一流企業,比亞迪花了 30 年的時間。但其實給不少人的感覺,比亞迪的爆發似乎就在昨天,勢頭兇猛到至今都讓對手猝不及防。那麼比亞迪是怎麼做到的呢?如果讓筆者來總結,那就是一個字——敢。
研發!研發!研發!
比亞迪的敢,底氣是技術,技術的背後則是比亞迪深入骨髓的工程師文化——敢想、敢幹、敢堅持。比亞迪并不是一家靠生產汽車而起家的企業,從電池到手機再到造車,比亞迪的每一次 " 跨界 " 都令人震驚。
2003 年,王傳福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正式進軍汽車行業。但由于當年造車經驗的欠缺,比亞迪打造的首款車型 316 并不被經銷商所認可,造車首秀慘遭滑鐵盧,好幾億投入打了水漂。
随後王傳福帶領工程師開始拆車,工程師不敢拆,王傳福就拿車鑰匙從一輛奔馳的車頭劃到車尾,讓大家大膽拆。在前前後後反復拆解研究了十幾台車後,第一個爆款車型 F3 問世,背負着争議和質疑,比亞迪一戰成名。
在那個車市井噴的時代,在汽車領網域敢作敢為的中國企業家不在少數。可為什麼王傳福能夠帶領比亞迪在 20 年後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核心就是比亞迪早在上世紀 90 年代創業之初就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王傳福真的敢想,而且這麼一堅持就是 30 年。
可能你聽過比亞迪的 DM-i,但并不知道其實早在 2008 年,王傳福便提出 " 三大綠色夢想 ",并帶領比亞迪工程師建了一個 " 未來村 ",為人類未來的綠色生活打造了一個模範。同年的汽車市場,普銳斯價格高高在上并被視為混動技術的标杆車,而比亞迪在當時就已經推出 PHEV 車型 F3DM。當年乃至現在大多數人可能都搞不清磷酸鐵锂和三元锂電池的區别,但比亞迪 F3DM 卻憑借響亮的 " 鐵電池 " 而深入人心。
可正當比亞迪人準備大幹一場,為 09 年定下銷量翻番目标時,比亞迪銷量忽然回落,2009 年 -2019 年被稱為是比亞迪的 " 黑暗十年 ",月銷只有 3 萬,經銷商大量退網。甚至到 2019 年,利潤同比下滑 40%... 放在當下,沒有哪個車企能經歷這樣的磨難,但比亞迪卻扛過來了。随後的技術大爆發,想必不少人早已記得滾瓜亂熟:
2020 年推出的刀片電池,背後是堅持了 18 年的磷酸鐵锂路線;
2021 年推出的 DM-i 超級混動,背後是堅持了 17 年的插混技術路線;
2021 年推出的 e 平台 3.0,背後是堅持了 11 年的電動車平台化路線;
2023 年推出的易四方,實現了比亞迪 19 年前的四電機創想。
厚積薄發,這個詞用在比亞迪身上再合适不過。今日一項看似簡單的技術,在比亞迪可能提前 20 年就确定了路線。每一項技術的突破,實則一條條偉大路線的終點,背後都是無數比亞迪人多年堅持研發之下的等待,等待技術成熟之後全面鋪開,遍地開花。
王傳福曾說過:" 研發不是燒錢,而是存錢。" 比亞迪 " 零存整取 " 的生意,回報率真的高得吓人。
面向未來:" 狂飙 " 之下再提速
如果現在問一個問題:月銷 50 萬台是比亞迪的天花板嗎?我想可能 99% 的人都會回答 " 不是 ",因為每個人都堅信,50 萬距離比亞迪的 " 野心 " 還相差甚遠,月銷 6、70 萬似乎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但實際上月銷 50 萬已經是一個體量非常大的數字了,越往上越困難。如何實現 " 狂飙 " 之下的再提速,筆者認為就是兩條腿跑,一條腿是高端化,另一條腿是出海。
過去中國車企想要品牌向上的案例數不勝數,但真正成功的卻屈指可數。在筆者看來,這些車企衝高失敗的原因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品牌價值和品牌價格無法對等,而價值的背後,就是技術的儲備。品牌只是表象,如果技術實力撐不起它要挑戰的定位,那必然會失敗,也就是消費者口中的 " 不值這個價 "。
所以你可以看到,無論是方程豹還是仰望,技術一定是比亞迪之魂,每一位被這兩台車折服的人,被問及原因也一定是技術。比亞迪深耕工程師文化所帶來的宏利,在這一刻被具象化。展望未來,比亞迪将投入 1000 億元,在保持新能源技術龍頭地位的同時,發展人工智能和汽車相結合的智能化技術,實現整車全面智能化進階,赢得未來的技術話語權。
同時,比亞迪的全球化步伐也在不斷加速,新能源足迹目前已遍及 96 個國家和地區的 400 多個城市。随着影響力的不斷攀升,未來比亞迪的 " 朋友圈 " 也會越擴越大,助力銷量再上一個新台階。
更長遠看,回饋社會,設立 30 億慈善基金計劃,聚焦教育慈善,激發學生們對汽車技術和工業智造的興趣,助力培養更多卓越的工程師,為比亞迪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形成良性循環,助力 " 狂飙 "。
寫在最後
1000 萬輛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比亞迪的成功不僅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也正在以勢不可擋的高速發展姿态,打破傳統汽車市場的競争格局,引領并推動着整個汽車市場進入深刻變革。展望未來,比亞迪還将加速走向世界的步伐,實現一代代中國汽車人高質量出海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