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浙江宣傳:“雪王”該被共情嗎?,歡迎閱讀。
這幾天,被戲稱為 " 塌房界清流 " 的 " 雪王 " 熱度很高。
有媒體在 "3 · 15 特别報道 " 中曝光,蜜雪冰城一門店存在使用隔夜食材和後廚衛生等問題。可令人意外的是,與近期的黃焖雞回收剩菜、" 保水蝦仁 "、翻新衛生巾等問題相比,消費者卻對蜜雪冰城展現出了較高的容忍度。事件發生後,許多網友沒有對其進行大力聲讨譴責,而是自發 " 護短 ",喊着讓 " ‘雪王’退到身後 "。
食品安全無小事,即使出了小錯,也不該被寬縱。但蜜雪冰城卻得到了許多網友的諒解,這到底是何原因?" 雪王 " 該被共情嗎?
媒體曝光蜜雪冰城某門店使用 " 隔夜檸檬 " 和橙子切片制作招牌飲品 圖源:" 央視網 " 微信公眾号
一3 月 14 日晚,一家媒體播出了一則對蜜雪冰城某門店的暗訪視頻。視頻顯示,店員将當天未使用完的檸檬和橙子切片藏起來,常溫存放至次日繼續使用;操作間内,蒼蠅飛蟲飛入了奶茶杯蓋,店員第二天洗洗後繼續使用。事後,門店回應承認違規操作,但無法 24 小時盯着。
本以為視頻的曝光會引起消費者的強烈憤怒,但不少網友卻對其 " 網開一面 ":" ‘雪王’都不嫌我窮,我還嫌棄它材料隔夜?""4 塊錢的飲料還想怎樣?"" 建議查查我媽,一個菜重復熱了三天。" 還有網友玩起了 " 隔夜檸檬 " 的梗:" 不是檸檬不新鮮了,是我去晚了。"" 蜜雪冰城就該 24 小時營業,這樣檸檬就不算隔夜了。" 更有網友連夜制作了隔夜檸檬水安全飲用注意事項。
面對網友對蜜雪冰城的寬容态度,也有輿論發出了 " 平價不是遮羞布 " 等批評聲音,認為食品安全關乎生命健康,不容小觑,錯了就是錯了,該罰的絕不能含糊。網友的寬容固然暖心,但這不能成為商家鑽空子的借口,企業必須把食品安全作為不可逾越的底線,價格親民不能成為降低标準的理由。
這些聲音的本意是希望督促品牌改進,但部分網友并不買賬。有網友認為:" 與其盯着 4 塊錢檸檬水的瑕疵,不如查查 30 塊錢的奶茶用什麼材料,蜜雪冰城至少用的是真檸檬。" 也有網友質疑,與其對蜜雪冰城的小錯花費那麼大力氣監督,不如優先關注可能存在的更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當然,網友也并非沒有意識到蜜雪冰城确實存在問題。在調侃之餘,仍有不少人在其官方賬号下留言:" 小雪,問題該改還是得改。"" 這次就算了,下次可不能這樣了!"
圖源:視覺中國
二仔細傾聽網友呼聲,其實不難發現蜜雪冰城為何會被 " 共情 "。
比如,對于隔夜未放冰箱的食物能不能再吃,人們本來就有不一樣的态度。有人習慣不吃隔夜菜,也有人覺得只要沒有明顯變質就無所謂。所以,當媒體曝光蜜雪冰城使用 " 隔夜檸檬 " 時,難免會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 " 小題大做 "" 吹毛求疵 ",因為自己平常也會這樣。
又如,一些網友認為,雖然加盟性質的門店通常有統一管理标準,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總有嚴與寬之分,不能因為個别門店的疏忽,就 " 一棒子打死 " 般地全盤否定整個品牌。
而 " 最大的寬容 ",還是來自于蜜雪冰城親民的價格,就像有的網友說 " 成本擺在那,要啥‘自行車’ ""4 元一杯,不用衝劑已經很良心了 "。基于這樣的 " 低價豁免 " 心态,也就更易產生 " 就算有點小問題也情有可原 " 的想法。
正是諸如此類的心理預設和情感傾向,讓蜜雪冰城在被曝光後反倒獲得了一部分網友的 " 理解 " 甚至 " 原諒 "。而本想 " 摳一摳 " 食品安全細節、對公眾健康負責的媒體,卻意外地在網絡上引發了一些其他聲音。
媒體監督企業抓好食品安全,這本身再正常不過,輿論力挺 " 再小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 " 這一立場也無可指摘,只不過當事件具體到蜜雪冰城這一特殊案例時,部分消費者心中那根守護 " 性價比之選 " 的敏感神經就被挑動了。這背後,折射出的是消費者對 " 平價良心 " 品牌的一種微妙而復雜的情緒。
網友對蜜雪冰城食品安全問題有着不同看法 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三與其說網友們共情 " 雪王 ",不如說是在共情 " 性價比 "。在兼顧 " 性價比 " 與 " 安全性 " 之間,大家既怕過度苛責讓 "4 塊錢的快樂 " 消失,也怕寬容過頭埋下更大隐患。媒體、企業和監管部門都應讀懂消費者的這層焦慮。對此,筆者有三點感想。
" 共情 " 并非縱容,體現的是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當前一些網友對蜜雪冰城的問題展現出一定的包容,并不意味着大家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降低了關注度、提高了容忍度。這個話題能出現十多個熱搜,恰恰也反映出了公眾對 " 舌尖安全 " 的高度關切。
不過,相對而言,一部分人更在意的是,公共輿論與其花力氣和網友 battle 蜜雪冰城的 " 隔夜檸檬 " 是否存在嚴重問題,不如将注意力放到對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的追蹤上。相信屆時人心依舊會齊齊站在敢于曝光問題、為民監督的輿論一邊。
" 玩梗 " 歸 " 玩梗 "," 更有性價比 " 不該和 " 便宜沒好貨 " 劃等号。有媒體報道,2024 年蜜雪冰城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行政處罰 23 次,黑貓平台投訴量達八千多條。可見 " 雪王 " 在追求售價低廉的同時,确實也該好好把一把質量關。
以 " 低價無罪 " 為由為品牌開脫,實則是用價格标籤消解食品安全的公共屬性。若縱容 " 便宜就要免責 " 的思維蔓延,最終損害的将是整個行業的底線共識。企業與其靠網友 " 玩梗 " 化解危機,不如解決好加盟店的拍照報備制度、攝像頭死角等問題,讓消費者的四塊錢也花得明明白白。真正的性價比,是靠規模化生產和高效管理來實現的,只談低價不談品控,最終會被市場淘汰。
發揮好網友的主觀能動性,或是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 " 妙方 "。今年央視 "3 · 15" 晚會曝光了多個行業亂象,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又一次引發熱議。有網友把食品安全問題形容為頑疾,呼籲市場監管部門和媒體要保持 " 天天 3 · 15" 的力度。
這次關于蜜雪冰城的争議中,也蘊藏着大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監督的主觀能動性。在 " 人人手拿麥克風 " 的時代,如何發揮好這種能動性,讓公眾輿論在食品安全頑疾的根治過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是需要政府部門和媒體共同關注的課題。比如建立更廣泛的渠道,讓更多網友和大 V 能夠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用更生動的方式和更主動的态度,與網友和大 V 讨論食品安全問題 ……" 走好網絡群眾路線 ",食品安全監督的通衢之路會越走越寬。
與其在 " 雪王 " 的争議中打轉,輿論更應跳出對單一事件的過度聚焦,将目光投向更廣泛的消費品安全問題。只有真正加強監管、提高行業标準、嚴懲違法行為,才能讓消費者的每一分錢都換回相應的價值,每一次消費都獲得應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