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為何中國“超市之王”被賣要那麼久?,歡迎閱讀。
距離 9 月 27 日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 " 收購及合并 " 公告已經超過一個月了,而阿裡與有意要約人的讨論仍然 " 正在進行 "。
曾經被認為是 " 強強聯手 " 的交易,原本按照 " 白頭到老 " 準備的,如今,卻到了分割财產、糾纏利益的地步。但相對于名創優品入股永輝的速度,怎麼規模相對小一些的高鑫零售出售要談這麼久?
相對京東與永輝,阿裡與高鑫零售之間,有更多千絲萬縷的聯系,從很多方面講,必然要比永輝的交割更加復雜。
過去相當長時間内,大賣場都處于被長期看衰的境地,2024 年,行業折扣化和胖東來引領的美好商業似乎給大賣場轉型提供了方向,在名創優品入股成為永輝第一大股東後,實體零售的資產似乎一下子有了重置的希望,但業态現實與未來趨勢之間,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作為曾經的 " 陸戰之王 ",高鑫零售的固定資產 ( 如門店物業 ) 和無形資產 ( 品牌價值、客戶資源等 ) 可能更有復雜性,不同的買家對此會有不同的看法。
按照 2023-2024 财報,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高鑫零售共有 472 家大賣場、32 家中型超市以及 3 家 M 會員店,大賣場及中型超市總建築面積約為 1,338 萬㎡,其中約 66.0% 為租賃門店,34.0% 為自有物業門店;M 會員店 13.36 萬㎡,為自有物業。
圖源:大潤發微博
此外,還有後續轉型改造的問題。當前,高鑫零售相對大的動作是向會員店轉型,但據了解,大潤發一家老店要改造成 M 會員店,大的投資預計 5~6 個億;賣場 2.0 更新花費同樣不低,所以,未來 472 家賣場調改可能需要巨量的資本,并且今天方向仍不明朗。
對潛在買家來說,全面評估這些資產的穩定性和效率,考慮投資回報率、風險控制以及與現有業務的協同等,需要時間。
過往業績表現不穩定,在阿裡巴巴入主的 7 年裡,高鑫零售的營收規模出現下滑,利潤特别是近幾年出現巨額波動。
而 10 月 15 日,高鑫零售發布公告,根據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止前 6 個月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初步審閱,預期于有關期間内稅後溢利約 1.5 億元至 2.0 億元 ( 未經審計 ) ,而同比該數字為虧損額 3.78 億元,同比增幅預計在 140% 以上。
企業會持續虧損還是真的轉好,潛在買家需要仔細評估公司扭虧為盈的可能性、未來的盈利潛力以及潛在的風險。
此外,對實體零售來說,員工是零售最重大的成本之一。而早在今年三月份傳出中糧有意收購時,大潤發内部已經傳出了裁員精簡以便接受收購的消息,甚至有大潤發員工透露,其内部拟定門店精簡硬指标,4 月底是每店 100 人,管理團隊是每店 4 名經理,12 名課長,多餘主管降職降薪。出售過程中涉及員工的安置、福利保障等問題,它不僅關系到員工的切身利益,也會影響到企業的運營價值。
而可能最為耗時的,還是過去新零售推動過程中的合作切割。
作為高鑫零售的控股股東,阿裡會有更多具體的決策,因為過去雙方融合太深了。
原本,這是被認為一場絕對不可能輸的業務,阿裡的投入也是十分的堅決。2017 年,阿裡巴巴斥資 28.8 億美元 ( 約 194 億 ) 持有高鑫零售 36.16% 股份,2020 年 10 月,阿裡巴巴增資 280 億港元 ( 約 308 億 ) ,持有的高鑫零售股份增至 72%,前後近 500 億元的投入,阿裡對高鑫零售不可謂不認真。
除了财務,阿裡在業務上的推動也是不遺餘力,在阿裡的主導下,淘寶、天貓、大潤發、盒馬、餓了麼及各旗下分子公司之間展開了多方面的業務合作,不完全統計如下:
(1)信息技術及業務合作
阿裡對大潤發的門店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大潤發八成以上的門店借鑑了盒馬的懸挂鏈系統和物流接單能力,實現了線上線下的一體化運營,改造後的門店實現了價格和商品信息的實時同步,線上線下同價;同時,大潤發引入了數字化的門店運營管理系統,提升了門店的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大潤發接入淘寶的 " 淘鮮達 " 業務,淘寶為大潤發提供了龐大的線上流量入口和成熟的電商平台,而大潤發的門店則成為淘寶的線下展示和體驗場所、自提點或配送點。
此外,大潤發還與天貓超市展開了供應鏈共享合作,用戶在大潤發門店内可以掃碼領取優惠券,購物滿額還可以獲得天貓紅包。
(2)供應鏈與商品資源合作
大潤發在改造過程中,還接入了盒馬的物流系統,實現了與盒馬和淘寶的供應鏈共享。大潤發的商品供應給盒馬,豐富了盒馬的商品種類,而盒馬也将生鮮供應鏈優勢反哺,在生鮮采購、保鮮技術、品控管理等方面,促進大潤發生鮮業務的發展和更新;此外,各方有資金方面的合作,與餓了麼還有配送上的合作。
(3)平台資源整合與協同發展
首先是淘菜菜整合大潤發與盒馬資源。淘菜菜的商品供應來自大潤發、盒馬等多個渠道,消費者可以在淘菜菜上購買到大潤發和盒馬的商品,享受社區團購的便捷服務。這種資源整合的方式,實現了大潤發、盒馬與淘菜菜之間的協同發展,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效率和銷售規模。
其次是會員體系打通與聯合營銷。阿裡、淘寶、大潤發、盒馬、餓了麼之間的會員體系逐漸打通,阿裡據此開展了多種聯合營銷活動,消費者在這些平台上的消費行為和數據可以相互關聯和共享。
業态創新合作。2018 年 6 月,大潤發與盒馬合作推出新業态店 " 盒小馬 ",但業态不到一年後停業。
從 2018 年開始,高鑫零售财報 " 董事報告 " 章節就開始出現大量紛繁的關聯交易和業務合作,如 2018 年财報中披露了高鑫零售 " 與 Patinvest 訂立的代理協定及分包協定 "" 與 SNCOIA 訂立的會員協定 "" 與阿裡巴巴澤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訂立的業務合作協定 "" 與浙江天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訂立的代銷協定 "" 與淘寶中國的關連人士訂立的供應協定 " 等。
圖源:高鑫零售 2018 年财報
這些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蜜月期是加項,而到離婚的時候,都是包袱,雙方都會評估過去的沉沒成本,也會對未來價值給予一定的考量。
特别是高鑫零售,買家接手後,要切割幹淨,要業務獨立,未來如何自處?
而對阿裡來說,同樣是要割舍一大筆優勢的資產,特别是優異的會員體系和深度的業态實務資源,從某種程度上看,那是一份更加厚重的數據資產,相對京東非主控永輝股份、騰訊投資實體零售并不控股,阿裡則深度融入了高鑫零售,因而要出售就顯得更加復雜。
而從線上業務來講,相對投入和期望,高鑫零售近年亮點不多。
從 2023/2024 年高鑫零售财報披露數據來看,按當年 725.67 億營收核算,高鑫零售線上占比 29%,銷售則為 210.4 億;其中 B2C 業務占比 22%,則為 46.3 億 ( 按 75 元客單價,365 天,472 家大賣場,不考慮波動及地區問題,店日均線上單量約 358 筆 ) ,而自有 APP 大潤發優鮮僅為 16.7 億;另外大部分銷售來自 B2B 業務大潤發 e 路發 164 億,其用戶主體為批發零售客戶、企事業部門、餐飲食堂及娛樂客戶等。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高鑫零售目前線上仍大量依附于阿裡框架,而自有 2C 端可能一直未有過大的突破,計算占比則僅為 6.4%,至于利潤幾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這樣的業務,确實難以令人滿意!在線下業務下滑時,線上的增量也無法更新自持,特别是獨立的線上業務。
當然,更為真實具體的數據,只有内部人清楚,評價也會有更多的角度。只是從結果看,高鑫零售始終像是一座有内容、但始終開掘不出來的寶庫。
而到 2023 年 6 月,在宣布三個回歸 ( 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 ) 之後,阿裡出售高鑫零售則顯得更加具象。2024 年 2 月 7 日,在阿裡 2024 财年第三季度财報會 ( 2023 年 12 月季度會 ) ,阿裡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阿裡的資產負債表上依然有一些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它們不是核心聚焦業務,退出是合理的!這一表态說明,出售的準備,那時可能已經開始,所以才有 3 月份中糧接手的傳聞,而到 9 月 27 日高鑫零售自行披露,方向已經板上釘釘,只是具體的細節," 還在進行中 "。
整個歷程,讓人唏噓,有些方向值得總結:
(1)企業多做擅長的事情
聯商網顧問厲玲老師在評價阿裡出售大潤發時表示," 阿裡的企業文化,并不适合做實體零售 "。而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克萊頓 · 克裡斯坦森在《創新者窘境》中描述的現象一再出現。對實體零售業來說,可能更加重要的,還是持續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然後在自己的長處不斷創新,逐漸生長出新的業态和第二曲線。
假如大潤發仍扎扎實實的堅持線下業務,而只是用小幅迭代的方式上線,今天會怎樣呢?
(2)技術更新轉型仍不可或缺,但并非萬能解藥
從技術性上說,阿裡對高鑫零售的數字化改造肯定是有價值的,全鏈路打通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基礎,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運營效率、拓展銷售渠道、優化用戶體驗等,仍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技術更新轉型并不能完全解決實體零售的所有問題,零售的基礎支點,仍是與時俱進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永遠不能忽視對商品和服務的深耕,而背後則是企業組織和團隊,要将數字化與實體運營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
我們也看到,零售業階段性都會有主題熱詞,包括最新的 AI ,而當潮水過後,我們發現,還是 " 團隊-商品 ( 供應鏈 ) -用戶 " 的美好飛輪,支撐了很多企業穿越周期。
(3)合作與獨立發展需要平衡
阿裡與高鑫零售的合作,為高鑫零售帶來了資金、技術和資源等方面的支持,但從合作實際看,也存在着明顯的文化衝突、戰略不一致等問題,特别是兩強聯合,每一個強點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傲慢,背後可能代表一種認知習慣,所以,合理的結構有時候比強強聯合更加重要。
所以,實體零售在選擇合作夥伴時,要充分考慮雙方的優勢和互補性,明确合作的目标和利益分配機制,同時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核心競争力,從很大程度上講,内部性生長比強行的外部安置更加重要。
(4)關注消費者需求和體驗是根本
從各種網評來看,阿裡入主高鑫零售的這些年,一個是文化融合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對營運中的形式主義、腐敗等問題,最後市場的反應是商品價格偏高,商品及屬性與市場需求不匹配。
而事實上,高鑫零售這些年業态創新很多,對存量店鋪也進行大賣場 2.0 重構,基于 " 購物 + 體驗 + 服務 + 社交 " 的用戶價值,在商品結構、場景、陳列、價格等進行了優化;M 會員店被高鑫零售寄予厚望,還有部分中型超市探索。
圖源:大潤發微博
但對于大勢來說,存量店對用戶需求的對接、體驗更新的滿足,還是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從渠道零售到生產型零售,和當前很多大賣場一樣,存量轉型仍需要大量的資源來做這道必選題。
而在這一過程中,像高鑫零售這樣體量大、标準化程度高的企業,可能還是需要業态或運營上的創新。
以上的分解,我們更多是透過已有信息的推測,而現實可能有更多更大的深度。作為過去非常優秀的零售企業,我們對高鑫零售及其承擔的社會責任心存敬意,企業的背後,牽連着無數的家庭,所以,無論結果,與阿裡的分合,都值得我們用美好的角度來祝願。
目前,已有披露的有三個買家,高瓴資本、德弘資本和 KKR 集團。從歷史操盤手段看,各家投資機構在投後都有非常利落的動作。
像高領資本,2017 年收購百麗國際以後,對百麗的業務進行了梳理和重構,将運動服飾品牌代理業務滔搏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滔搏上市後表現良好,為百麗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投後,高瓴還調動大量賦能團隊的員工進入百麗工作,協助百麗改造并建立從生產制造、柔性供應鏈、商品管理,到零售運營端等一整套數字化體系。
圖源:百麗國際官網
此外,借助數字化工具提升門店用戶體驗,開展私網域會員運營,建立起線上線下聯動的全網域聯通;主動擁抱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渠道,同時策略性大幅削減業績不達标的百貨商場門店,積極拓展奧特萊斯等新消費業态,優化了百麗的銷售渠道布局。
再如德弘資本,2022 年 6 月完成對上海美華醫療集團的控股收購。美華醫療是有着 19 年歷史的高品質醫療服務品牌,累積服務了十餘萬客戶,但發展遇到一些不确定性。投後,德弘資本幫助美華醫療在做強產科和兒科等主業核心科室的基礎上,打造、延伸和着力發展婦科、產後康復、月子、兒專科、醫學美容科、家庭全科等周邊科室,挖掘家庭全周期生命價值;在團隊上不斷優化,重視核心團隊的留存,收購後骨幹醫生、主診醫生、科室主任等核心團隊得到很好的保留;同時通過高級别人才引進,不斷強化團隊;此外,還對醫院的硬體進行全面更新,在營銷、人力資源、信息化及整個管理團隊等方面進行優化,提升醫院的綜合硬實力。
而 2019 年,KKR 完成對雷士中國多數股權的收購 ( 持有 70% 的股份 ) 後,持續支持雷士中國管理團隊,尋找在前沿設計、數字優化與環境可持續性等領網域的新增長機遇,協助其加速擴張;同時,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專業能力,幫助雷士中國在業務上進行整合,提升其在照明市場的競争力,比如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供應鏈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和協同。2024 年,雷士照明連續第 5 年入榜亞洲品牌 500 強,位列榜單第 353 位。
從信息看,以上三家投資公司都有強大的投後管理和資源整合能力,其中高瓴資本對百麗國際的整合提升更是非常經典。
從這些投後動作來看,重新評估并發揮資源更大價值,打造團隊,運用新技術及市場擴張是通用手段,而資本以外部資源支持的方式,讓企業從内部、用更專業的方式自我成長,對本就有着很強能力的高鑫零售可能是好事。
但壓力,還是非常大!再造大潤發,并不易!
從很多方面說,零售講究慢功夫、穩狀态和實質量,真正回歸商品,回歸用戶,回歸團隊,回歸供應商,永遠會有厚實的基礎市場在,構建信任和美好,最為重要。
高鑫零售董事會主席黃明端先生在 2023/2024 财報中這樣寫道:" 新的管理團隊會把精力放在商品質量、價格、服務和效率上。從顧客視角,看商品、看質量、看價格、看陳列、看标準、消除異常。深度了解顧客需求,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幫一線主管和員工解決問題,重新喚回員工的熱情和獲得顧客的信任 "" 本集團繼續推動降本增效和組織精簡,作為民生服務的零售商,我們要用心為顧客節省每一分錢,能做到實在讓利并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務反饋顧客。借助大潤發沉澱多年的零售基因,大家聚焦零售的基本功,貫徹我們的商業政策「把越來越多的優質商品,以越來越低的價格,銷售給越來越多的顧客」,重新喚回顧客對我們的信賴。"
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真真實實的業務,不管這次出售最終的結局如何,高鑫零售和所有的零售企業都需要最終回歸到 " 供應商-商品-團隊-顧客 " 這樣的價值鏈中,經歷過十多年的躁動和近三年的洗禮,相信中國零售會重新回到扎實做好業務的大勢中,不斷前進。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聯商網 ",作者:袁則,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