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理想:“庫”裡男?,歡迎閱讀。
前幾日,乘聯會公布了最新一期的車企批發銷量的信息。令人意外的是,一向以高效庫存管理著稱的理想,居然 " 出事了 "。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理想生產了 10.1 萬輛汽車,結果卻只賣出了 8.04 萬輛,足足有 2.06 萬輛車還在庫房裡。這樣的庫存比例,不說新勢力了,哪怕對于傳統車企來說也是亞歷山大。
此前大賣的理想 L9 成為了 " 庫存王 ",過去三個月產生了 7500 輛的庫存。而新推出的理想 MEGA,總共只賣了 5000 多輛,就有超過 2000 輛的庫存。
如此大的庫存量,會對理想的經營狀态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後續理想會如何緩解壓力?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
從清庫标杆,到壓庫先鋒?
對于車企來說,高庫存一直都是非常有殺傷力的存在。一方面要占用大量資金,另一方面還要支付高額的保管費用。
更重要的是,一旦車企的庫存過高,就不可避免會對終端戰略產生影響,畢竟這麼多車要找個出口不是?
在過去,車企為了業績好看,瘋狂 " 壓庫 " 并不罕見。因為很多時候,如果不壓庫存就意味着數據很難看,反而進一步影響銷售。廠家的業績完成的好,各方面也更有信心。但這樣做的風險也是極大的,一旦經銷商壓庫過度導致資金鏈出現問題,就是整個企業 " 暴雷 " 的開始。
理想們因為用的是直營模式,其實早期的壓庫現象并不咋嚴重,畢竟打算賣多少就生產多少,這個心裡是有數的。甚至去年下半年,理想還做過相應的宣傳專題,讨論的就是如何進行高效庫存管理,順道狠狠鄙視了一把同行。
在這方面,理想做得最好的應該是理想 ONE 的換代。當時理想停產了大單品理想 ONE,轉而用理想 L8 替代。對于傳統車企而言,這樣的換代無疑會導致被放棄的老款車型價格崩塌,畢竟都知道要換代了,肯定不會花大價錢買。但理想成功控制了末代理想 ONE 的產量,最終只優惠兩三萬就清完了庫存。
但進入到 2024 年之後,情況就急轉而下了。首先崩掉的是價格,以往理想幾乎是沒有優惠的,但進入到 2024 年之後全系統一優惠基本都在 3 萬 + 了,如果再算上各類補貼,以及以展車形勢走量的車型,理想的綜合優惠已經接近 5 萬。
饒是如此,理想的庫存也依然是一路走高。MEGA 首個交付月就新增了 0.21 萬輛的庫存,弄得理想幾乎是第一時間放棄了這個大單品,如今甚至很多地方的中心門店都撤展了。因為理想清楚,在產品力和營銷方面有大的改善之前,繼續堅持下去很可能會壓垮自己。
幾乎是一夕之間,理想由清庫标杆,變成了壓庫先鋒。
2
狙擊理想,華為小米都有份?
當然了,理想之所以會壓庫這麼嚴重,還是因為受到了對手的狙擊。以往無往不利的市場戰略,踢到了鐵板,整個體系失控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問界 M7,這款去年 9 月份實現換代的新車,對理想的打壓絕對是最大的。從尺寸和定位來看,問界 M7 對标的是理想 L8,但價格卻比理想 L7 還低。在配置上,理想有的 6 座大空間、零重力座椅問界 M7 也是标配,除此之外問界 M7 還有全新更新的 HarmonyOS 智能座艙,并率先實現了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
這一陣,理想可以說是技術、定位、性價比全輸,這也是理想從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價格一路下降的關鍵。
至于理想 L9 和新推出的 MEGA,也受問界 M9 衝擊嚴重。畢竟 MEGA 主打的是科技,但在同一時間上市的問界 M9 面前,理想那些所謂的黑科技确實不大夠看。
還有一點就是,MPV 的定位畢竟小眾,現階段 SUV 依然是王道。以前是理想拿着這種王牌打擊對手,比如理想 L9 與極氪 009 的較量,就是吃準了純電 MPV 市場小。而如今問界 M9 面對 MEGA,也是同樣的道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攻守之勢易主,理想的戰略确實出現了問題。
而已經上市一年多的理想 L9,則更像是上一代的產品,如今除了降價已經沒有其他的掙扎方式,這也是這款車庫存最多的原因。
年初的時候理想還想着在銷量上與問界一較長短,幾乎是咬着牙在追趕,結果就是現在庫存壓的不像話。
除了老對手問界之外,一些新車型也在瘋狂蠶食理想的份額,最典型的就是小米 SU7 和智界 S7。很多人可能覺得奇怪,這兩款不是轎車嗎?怎麼它們還與理想有競争關系?
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小米 SU7 和智界 S7 這樣的 C 級大空間轎車,本身與 SUV 就是有使用區間重合的。SUV 主打的實用它們基本都有,就是在通過性方面有一些讓步,然後操控上更有優勢。這兩款車的價格都只有 20 萬出頭,論品牌影響力也不比理想差,自然也要搶走很多客戶。
3
理想反應迅速,但依然不夠
理想的反應還是挺快的,在 2 月份的銷量失利後,理想汽車迅速調整了銷量目标,将之前 80 萬輛的全年交付目标,改成了 56 萬至 64 萬輛。對于 MEGA 的處理也是雷厲風行,之前那麼高的營銷投入,說放棄就放棄了。
但不得不說,哪怕理想的決策依舊高效,也未必能夠頂得住壓力。
之前的時候理想能夠一路高歌猛進,主要還是得益于兩點,一是相比于蔚來小鵬們更精準的定位,二是相比傳統車企更出色的營銷。
理想走的是增程式電動路線,這意味着它既不需要像蔚來一樣建換電站,也不需要像小鵬一樣布局超充。全系車型都以大尺寸的 SUV 為主,這讓它給人高端的印象,同時可油可電的設定也确實非常實用。
但如今已經越來越多的車企走上了這條路,問界就不用說了,幾款重磅車型都直擊理想的要害。還有像藍山 DHT-PHEV、岚圖 FREE、坦克 400 新能源這些車型,都或多或少與理想的定位重疊。
在營銷層面,小米很好地展示了,什麼叫降維打擊。僅僅發布半個月,就對整個汽車行業形成了飽和式打擊。随着雷軍不斷整出 " 新活 ",曾經的流量王理想也在逐漸遠離舞台中央。
理想的銷量秘訣已經被破解,接下來的路可就難了。
4
功夫拍案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理想應對競争的方式似乎并不多,基本就是增配和降價。但即使是降完價的理想,價格也依舊不便宜。
畢竟理想的核心零部件都依靠采購,又沒有小米那麼強的整合能力,這意味着它的成本控制是無法與傳統車企抗衡的。
理想不可能打價格戰,或者說打價格戰不會有出路。但高庫存的巨大壓力顯而易見,如果理想依然不能拿出奏效的解決方案,僅靠 2024 款 L 系的產品力,恐怕依舊只有落後挨打的份。
到底是價格崩掉,還是整個體系重塑?也許 6 月之前我們就能看到答案。
點擊圖片,直接看往期精選文章
▼
歡迎點擊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