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深圳重磅官宣:認房不認貸!明起執行!,歡迎閱讀。
8 月 30 日晚,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網站發布消息: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我市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通知自 2023 年 8 月 31 日起施行。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關于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标準的通知》
各有關部門:
為更好滿足我市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标準的通知》(建房〔2023〕52 号)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就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我市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本通知自 2023 年 8 月 31 日起施行。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
2023 年 8 月 30 日
就在今日早前,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标準的通知》,其中提到,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一套 600 萬的房子,首付款能減少 240 萬
據新華社," 認房 " 或 " 認貸 " 是銀行在發放住房按揭貸款時評判首套房、二套房的标準,其中 " 認房又認貸 " 最為嚴格,指的是即便第一套住房貸款已還清,但因有貸款記錄,再置換時仍被認定為購買第二套住房,從而執行更高比例首付及房貸利率。
據中國新聞 - 周刊,據易居研究院梳理,在 " 認房又認貸 " 條件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普通住宅二套房首付比例分别為 80%、70%、70%、70%,比首套首付高出 40%~45%,房貸利率差最高達到了 70BP。
若上述城市均實施 " 認房不認貸 ",二套房首付比例可從 73%(北上廣深平均數據,以下同)降至 33%。按 600 萬總價的房源計算,首付款将從 435 萬元降至 195 萬元,可以降低 55% 的資金支付壓力。房貸利率從 5.03% 降至 4.50%。按一線城市二套房平均貸款本金 405 萬元計算,月供額将從 21816 元降至 20521 元,即減少 1295 元 / 月,30 年累計減少 47 萬元。
業内人士:利好兩類購房群體
據第一财經,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落地 " 認房不認貸 " 政策,對外地有過貸款記錄本地無房及賣一買一的置換需求來說,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将得到較大改善,同時房地產相關稅費也有望按首套執行,此政策在降低家庭購房門檻的同時,也降低了購房成本。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這是 2017 年以來一線城市政策放松力度最大的政策,充分體現了一線城市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線城市對購房政策做出了寬松調整的動作導向。此類政策客觀上直接降低了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對于刺激購房需求具有積極的作用。
據中國商報,談到相關政策執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第一,此次政策調整和過去不同,在‘一城一策’和城市主體責任的情況下,考慮到城市的差異性,不适宜國家自上而下統一部署,而是将政策的權限給到城市。是否執行、什麼時候執行,由地方決定。
第二,地方政府要執行該政策,需要與當地人民銀行磋商,因為這項政策的權限不在地方政府,而在金融監管機構。進一步來講,當地人民銀行執行該政策時,也會考慮到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情況。當地人民銀行需要在評估當地房地產市場運行和風險的情況下來執行該政策。第三,銀行目前房貸額度充足,房貸依舊是優質資產。去年四季度以來,房貸餘額連續下行,對于銀行資產質量造成一定衝擊。預計各地銀行大概率願意推進此類政策,進而穩定房貸和資產價格。"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