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寧海号巡洋艦的艦載機——愛知AB-3型水上偵察機,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裝甲寄居蟹 ,作者裝甲寄居蟹
熟悉民國海軍的朋友都知道,上世紀 30 年代我國從日本訂造一艘輕巡洋艦寧海号上搭載有一架水上飛機,也就是寧海一号,如果了解的再深一點,可能會知道該機型号為愛知 AB-3,但是實際上寧海号上搭載的這架小飛機,乃是愛知公司最早的該類型產品之一。
中島一五式水上偵察機
日本愛知鍾表和機電公司 1898 年成立于名古屋,最初主要是做手表,直到 1920 年才開始接觸飛機制造,不過愛知的起點并不低,最初制造飛機是由德國亨克爾公司進行技術指導,所以愛知早期的飛機德國風格濃厚。實際上當時德國航空技術并不是世界領先的,但是愛知公司憑借這些赢得了日本軍方的關注。20 年代中後期,日本海軍考慮到三菱公司主要為海軍研制艦載機,因此希望有一家公司為海軍提供水上飛機,愛知公司被選中,并且在海軍推動下從英國肖特兄弟飛機制造公司引進水上飛機制造技術。
AB-2 并不成功
1929 年,愛知公司的三木哲夫工程師準備研制一款水上偵察機,目的是取代中島一五式水上偵察機,也就是 AB-2。三木的設計比中島這邊要先進得多,采用可折疊機翼的單發雙座小型雙翼機,機身為鋼管結構,外包布制蒙皮,選用了愛知 AC-1 型 330 馬力 9 缸風冷星形發動機,1930 年就制造出了 2 架原型機,但是并不成功,原因是本來 AC-1 發動機就是一個樣機,并不成熟,過高的排氣溫度使得機身蒙皮起火,導致整機燒毀。該項目以失敗告終。
不過當時正好趕上中國海軍在播磨造船廠訂造一艘巡洋艦寧海号,該機有一個機庫,計劃搭載一架水上飛機。其實當時日本播磨造船廠在日本也算不得什麼大廠,但是畢竟中國新一代主力艦在日本建造,也算是個機會,因此艦載機的設計日本海軍方面就給了愛知一個機會。按照最初計劃,寧海級巡洋艦共造兩艘,每艘搭載 2 架水上飛機,其中一架在機庫裡,所以至少應該是 4 架飛機。愛知得先造一架原型機看看。
AB-3 設計比 AB-2 要成功一些
愛知當時唯一的設計經驗就是 AB-2,所以三木就以這個為基礎,進行設計,首先是縮小了飛機大小,機長只有 6.6 米,翼展 9 米,機高 2.88 米,采用金屬骨架,但是蒙皮換用膠合板,增加強度,空重只有 575 公斤。由于中國海軍沒有提出飛行速度的要求,因此三木選擇了東京瓦斯電研制的 130 馬力神風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只有 194 公裡,巡航飛行速度僅為 137 公裡,升限 4300 米,雖然發動機功率小了,但是由于飛機也小了,飛行性能反而比 AB-2 略微好一些。
正在進行測試的 AB-3
1932 年 1 月,AB-3 原型機完工,2 月進行首飛,各項性能都不錯。中國海軍當時決定付錢接收這架飛機,但是要求愛知提供一台備用發動機,至于後續飛機的訂購,額外再說。考慮到當時中國的經濟情況,日本方面認為這個要求倒是不過分,因此照辦了。結果回國後,中國海軍工程師葉再馥等人将日本提供的寧海号圖紙進行了徹底優化,新艦取消了水上飛機。
中國自行研制的寧海 2 号
1932 年,民國海軍撰寫關于 " 寧海 " 号使用的工作報告認為寧海 1 号(AB-3)飛機 " 不敷遣用 "。因此,海軍部下令為寧海艦制造一架水上飛機,上海海軍制造飛機處由馬德樹工程師主持設計,研制出辛型水上偵察機寧海 2 号,這是中國制造的首架艦載飛機。該機為單座雙翼雙浮筒水上偵察機,是綜合愛知 AB-3 和 " 江鶴 " 号特點設計的,其主翼可以向後折疊,采用 AB-3 的備份發動機,安裝主、副 2 個燃油箱,裝油 31 加侖。采用木質結構,主要材料為福建杉木。為便于在飛機上安裝偵察攝影和通信器材,機身内部還做了專門設計,除續航程比 AB-3 短以外,其他性能都明顯好于 AB-3 号。
至此,愛知艦載機在中國也就沒有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