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雷軍讓出小米手機發布會C位,網友調侃盧偉冰“反米復金”,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孟帥,編輯 | 深海
站在小米手機發布會最閃耀 C 位的大佬,要換人了。
2 月 3 日,雷軍在微博宣布,集團總裁盧偉冰将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與此同時,盧偉冰也将成為未來小米手機發布會的主講人,盧偉冰即将在小米 14Ultra 的發布會中上演更新身份後的 " 處女秀 "。
梳理盧偉冰在小米集團的任職履歷可以發現,這位大佬在小米的 " 更新打怪 " 之旅進展極為神速。加入小米後,盧偉冰先後負責中國區及國際部的銷售管理工作,以及 Redmi 品牌的打造,產品規劃、生產、銷售和營銷。由于盧偉冰此前曾擔任金立的總裁,還有網友調侃 " 盧偉冰反米復金,指日可待 "。
從 Redmi 品牌負責人,到中國區總裁,再到統領中國區、國際部和印度區三大戰區業務……盧偉冰用自己的實力成為了小米體系内晉升最快的高管。不過,套用電影《蜘蛛俠》裡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 的台詞,盧偉冰頭銜越來越多的同時,壓在其肩上的壓力也越來越沉。
成為小米品牌總經理後,盧偉冰還有不少棘手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小米智能手機板塊營收連續七個季度同比下滑、在華手機市場份額排名靠後、以及小米手機近年來不斷為之付諸努力的高端化戰略,都将是盧偉冰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而雷軍告别小米手機發布會主講人身份的另一面,則是其欲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造車事業的決心。自 2021 年宣布造車以來,小米汽車在經歷了 1000 多個日日夜夜的等待後,終于一點一點地揭開了自己的神秘面紗。
盡管小米汽車還未正式公布價格,但與小米手機早期靠極致的性價比征服消費者不同的是,這款被貼上 "50 萬内沒有對手 "、" 貴有貴的道理 "、" 年輕人的第一台小米汽車 " 等标籤的產品定價大概率會 " 有點貴 "。
而小米汽車較高的購入門檻,或許也會将一部分 " 米粉 " 攔在門外,就連雷軍也坦言," 汽車的确復雜,我特别擔心一上來不火,大家都不買 "。此次調整之後,對于小米手機和小米汽車而言無疑都将是一次全新的、且充滿挑戰的旅程。
" 雷軍再見 ",小米手機發布會主講人換人
龍年春節即将到來之際,身為小米 " 一把手 " 的雷軍在微博憋了個大消息。
2 月 3 日,雷軍在微博發文稱,公司決定,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與此同時,盧偉冰也将取代雷軍成為小米手機發布會新的主講人。
雷軍還透露,由盧偉冰負責主講的第一場發布會是小米 14Ultra 的發布會。有消息稱,小米 14 Ultra 已經開始量產,将于 2 月底正式發布,屆時小米平板 7 系列也将同台亮相。
雷軍官宣這則消息之後,盧偉冰轉發雷軍微博留言道," 感謝雷總的信任。擔任小米品牌總經理是一個巨大的責任,也是一個光榮的使命。一定會全力以赴,在既定的方向上持續進步。小米 14Ultra 發布會見!" 随後,盧偉冰又于同日在微博發文稱," 產品的新技術點太多了,一晚上的會極其燒腦 "。
而 Redmi 市場總經理、Redmi 品牌發言人王騰也第一時間為盧偉冰送上祝福," 小米 14Ultra 大賣!盧總記得常回 Redmi 指導工作 "。伴随着這條評論的發布,雷軍也對外公布了王騰職務變動的消息,其将接替盧偉冰成為 Redmi 品牌總經理。王騰表示,新十年 Redmi 繼續加油,讓更多用戶享受到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好產品。
眾所周知,在此前小米手機發布會上,雷軍一直是當仁不讓的絕對主角。小米手機過往的發布會上,雷軍更是創造了諸多的名場面。比如,2012 年小米向外界展示小米 2 時,雷軍便在現場激動地喊道," 只有三個字可以形容小米 2 代,碉堡了!"
2015 年,小米在印度舉行的小米 4i 發布會上,雷軍的一句 "Are you OK" 成為了如今在互聯網上風靡的熱梗;2019 年,小米宣布成立獨立品牌紅米 Redmi 時,雷軍更是霸氣放話 "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同年 11 月,小米 CC9 Pro 的發布會上,雷軍表示這款手機的成本非常高,此前微博上有網友喊話賣 1999 元,對此雷軍開玩笑地調侃道," 這 xx 的絕對是來搗亂的 " ……
事實上,智能手機品牌的發布會,一向是各大廠商向外界展示自家產品的重要視窗,因此各家品牌對此都頗為重視。除了雷軍,華為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也多次憑借華為手機的發布會出圈," 遙遙領先 " 更是一度成為餘承東的口頭禅,其還因此被外界送上了 " 餘大嘴 " 的稱号。
此番盧偉冰取代雷軍成為小米手機發布會的主講人,足以可以看出雷軍對盧偉冰的認可、重視和信任。雷軍此前也曾在内部信中對盧偉冰進行過高度評價," 偉冰和我相識多年,有着手機行業的豐富經驗以及傑出的行業影響力 "。
那麼被雷軍委以重任的盧偉冰,到底是何來頭?雷達财經注意到,在小米公司的官網上,盧偉冰是排在第三個被展示的公司高管,排在其前面的分别是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以及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林斌;而在公司管理層的大合照中,盧偉冰也穩坐在第一排、緊挨着雷軍。
雷達财經了解到,出生于 1975 年的盧偉冰算得上是一名名副其實的學霸。1998 年,盧偉冰從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2009 年,盧偉冰又取得了長江商學院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的學位。
而在加入小米之前,盧偉冰曾有着豐富的從業經歷。早在 1998 年 7 月至 2007 年 12 月,盧偉冰就已擔任康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銷售總經理職務。2008 年 1 月至 2010 年 3 月,盧偉冰成為了北京天宇朗通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的總經理。
2010 年 4 月至 2017 年 6 月,盧偉冰又開始擔任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的總裁。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盧偉冰的頭銜再次更新為了深圳市誠壹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 CEO。
而盧偉冰正式加盟小米,則要追溯至 2019 年。彼時,雷軍在微博曬出自己與盧偉冰等人的合照,并對盧偉冰的加盟表示歡迎。不過,雷軍當時并未在微博中披露盧偉冰具體的任職情況和所負責的業務。随後,小米發布關于盧偉冰的任命通知,任命盧偉冰為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 Redmi 品牌總經理。
憑借出色的戰績,盧偉冰成功在小米上演 " 盧偉冰升職記 " 的橋段,其一路從小米集團副總裁、紅米 Redmi 品牌總經理坐到小米中國區總裁、小米集團國際部總裁、小米集團總裁的高位。這期間,雷軍更是在 2020 年 8 月宣布盧偉冰成為小米下一個十年的 " 聯合創始人 "。
" 新官上任 " 執掌小米品牌,盧偉冰面臨不小挑戰
直到此次雷軍公布新的人事任命,盧偉冰頭上又多了一個小米品牌總經理的頭銜。不過,新的光環加身後,盧偉冰肩上的擔子可不輕。
在小米旗下的生态體系中,手機業務此前一直是為公司營收貢獻良多的主力軍。據東方财富數據顯示,長期以來,智能手機板塊占小米集團總營收的比重均在五成以上,明顯高于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板塊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
部分統計時間段内,智能手機板塊占小米集團總營收的比重還能超過六成、七成,甚至該板塊占小米集團總營收的比重在 2015 年時一度達到 80.4%。
然而,近段時間以來,小米集團智能手機業務的營收卻面臨着不小的壓力。據小米發布的财報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業務為小米集團貢獻 416.49 億元的營收,與上年同期 425.14 億元的營收規模相比出現 2% 的下滑。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板塊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也從上年同期的 60.3% 下滑至 58.7%。而在 2021 年,小米智能手機板塊的單季營收一度超過 500 億元,但這樣的高光時刻似乎離小米越來越遠。
對于智能手機分部營收出現下滑,小米在财報中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平均售價(ASP)有所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機出貨量增加所抵銷。但将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可以發現,這已是小米智能手機分部連續第七個季度收入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
另據國際數據公司 IDC 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 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2.71 億台,同比下降 5.0%,創下近 10 年以來最低出貨量。其中,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7363 萬台,同比增長 1.2%,這也是該數據在連續同比下降 10 個季度後首次實現反彈,但該表現仍低于市場的預期。
手機市場大盤整體萎靡的同時,小米的境況也不容樂觀。去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在前五位的選手分别是蘋果、榮耀、vivo、華為和 OPPO,前面五家品牌的市場份額分别為 20%、16.8%、15.7%、13.9%、13.7%,而小米卻沒能入圍 TOP5 名單之列。
若将時間範圍進一步放大至 2023 年全年,小米成功跻身前五,但其排名在五大品牌中仍位居末尾。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分别為蘋果、榮耀、OPPO、vivo 和小米,前者的市場份額分别為 17.3%、17.1%、16.7%、16.5% 和 13.2%,相比 2022 年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 1 月 19 日舉行的小米全球供應商大會上,盧偉冰也談到了自己對 2024 年手機行業競争格局的看法——競争極度慘烈,品牌加快分化。
在 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小米曾經以中低端市場為主力,憑借高性價比和獨特營銷策略赢得消費者青睐,近年來開始積極向高端市場進軍。然而,這一戰略轉型似乎并未如預期般順利。在追求高端化的過程中,小米在中低端市場的投入逐漸減少,這一策略調整對其傳統優勢市場造成了明顯影響。許多消費者開始轉向其他品牌,導致小米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柏文喜還指出,小米手機業務的衰退并非單一因素所致,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競争對手的動态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雷軍全力備戰造車業務," 新車定價會有點貴 "
之所以将小米品牌總經理的重任交給盧偉冰,除了盧偉冰本人出色的工作能力以及雷軍對其的信任外,也與雷軍精力有限有關。
早在 2021 年 3 月小米宣布正式進軍造車之際,雷軍就曾公開表示,小米汽車将是自己職業生涯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自己也将賭上所有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同年 9 月,小米官方和雷軍齊齊曬出了一張 " 頗具深意 " 的大合影,照片中的 17 人正是小米汽車當時的核心主創團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接下小米品牌總經理的盧偉冰也現身其中。
天眼查顯示,自 2021 年開始,雷軍就已接連退出多家小米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或董事長的職務。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曾回應稱,前述調整是正常的變更,雷軍的精力主要放在了造車相關的事務上面,高管們已經可以分擔相關的一些工作和職責。
在年初的 " 答網友 100 問 " 中,雷軍透露了自己近期工作時間的分配、規劃," 現階段我的時間精力分配大致是,至少 1/4 時間依然用在手機研發業務中,1/4 關注集團運營和管理,1/2 時間用在汽車業務上 "。
在此次發布的與盧偉冰最新人事任命相關的微博中,雷軍又坦言,做出這一決定正是為了讓自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但雷軍也強調,手機業務始終是小米的核心業務,自己仍會持續保持足夠的精力投入。
2021 年 10 月進行的小米投資者會議上,小米曾給出小米汽車量產的時間表,即小米汽車預計在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產。伴随着 2024 年的到來,雷軍籌備許久的造車大業進展神速。
去年年末,小米汽車在北京舉行了一場備受外界關注的技術發布會。這場發布會上,雷軍對小米汽車的電驅、電池、一體化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五個方面的技術突破進行了講解,并對首款車小米 SU7 進行了預發布。
據雷軍透露,小米汽車堅持長期投入,第一期總投資 33 億元,且已追加到 47 億元,而小米汽車專屬的智能駕駛團隊規模超過 1000 人,投入測試車輛超過 200 台,測試裡程超過 1000 萬公裡。
除了外觀、技術和各種參數外,小米汽車的定價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不過,直到現在,小米汽車首款產品的定價仍未正式向外界公布。
雷軍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曾表示,這個車的配置非常強,成本也是非常之高的。大家喊的 99000 元、149000 元甚至 199000 元,在他看來都是在開玩笑。雷軍直言,這款車的定價可能确實會有點貴,最終的價格會在小米汽車正式產品發布會上公布。此外,小米汽車也在公眾号明确了目前沒有推出 Redmi 汽車的計劃。
1 月 30 日,有媒體報道稱,經某大型保險公司證實,小米汽車高配版本上險價格為 36.14 萬元。對此,有汽車博主指出,新車備案對于價格并沒有硬性規定,但需要提供真實發票,該發票上的價格并沒有參考價值。
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後續也轉發該條評論稱," 還是有懂行的!" 王化表示,外界最近幾天看到的内部車輛開始上牌,是為了測試跑通銷交服的所有流程,買保險也是其中一個環節。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智能手機領網域,小米就曾接受過 " 高端化 " 較難破局的挑戰。或是受到手機高端化較難攻堅的影響,小米在進軍造車之時,便沒有将過于平民價格、主打性價比的低端車型作為自己的研發重點。不過,對于一個造車賽道的新手而言,首款產品較高的價格區間勢必也會讓不少消費者們謹慎觀望,再加上此前行業内多次上演的 " 降價潮 ",小米汽車上市後的銷量表現仍存在不小的壓力。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在去年 10 月預測,小米汽車首款車型的關鍵賣點将集中在自動駕駛技術、軟體生态系統、800V 快速充電以及動力配置上,售價預計低于 30 萬元,出貨量介于 5 至 6 萬輛的區間内。
盡管雷軍揚言造車是其賭上所有聲譽的又一次戰役,且小米造車的進度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但與許多同行相比,小米造車的步伐的确晚了不少。比如,造車新勢力梯隊中除了蔚小理外,還有問界、極氪、零跑汽車、哪吒汽車等諸多玩家也在拼命厮殺,而以特斯拉、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汽車巨頭目前也在行業内搶占下了不少的市場份額。
對此,雷軍則認為,晚有晚的好處、有後發優勢。新能源汽車過去 10 年技術發展得非常快,汽車的整個供應鏈和零部件水平也在迅猛提升,小米是在整個中國工業的基礎上接過了接力棒,并再往前推一步。
在雷軍看來,智能電動汽車跟消費電子、軟體行業一樣,是赢家通吃的。小米汽車如果不幹到全球銷量前五,可能就生存不下去,所以一開始董事會就批準了投資 100 億美元造車,小米是對競争的殘酷性是有深刻認知的。小米是從小卷到大的,雖然進入了 " 極度競争 " 的汽車領網域,但雷軍相信小米仍然能夠勝出。
此次宣布盧偉冰最新任命的同時,雷軍還在微博發文透露," 小米 SU7 正在全國範圍展開全面路測,我們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為小米 SU7 上市做最後的準備 "。
盧偉冰接過小米品牌總經理接力棒、雷軍将更多精力投身小米汽車之後,小米俨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篇章,而這樣的人事調整,也意味着小米和雷軍對于造車事業的足夠重視以及堅定的信心。
經過這輪調整,代表着小米基本盤的智能手機業務,以及代表着小米未來新的增長點的小米汽車,接下來又将迎來怎樣的發展?雷達财經将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