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市值被微軟超越,罕見打起價格戰,蘋果怎麼了?,歡迎閱讀。
1 月 18 日蘋果開啟 " 迎新春限時優惠 ",本次優惠幾乎覆蓋了蘋果全系產品,最高可降價 800 元。而此前,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市場 iPhone 銷量在 2024 年第一周同比跌 30%。國產品牌手機的銷售則出現增長,尤其是華為 Mate 60 系列增長最快。
目前蘋果各條產品線在中國的銷量和市場地位如何?這波降價操作釋放了哪些信号?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2024 年首個交易日,蘋果因其股價大跌登上熱搜,1 月 12 日,蘋果的市值被微軟超越,市值的縮水反映出蘋果出現了哪些問題?随着 AI 技術快速融入科技圈,為了保持創新力和競争力,蘋果進行了哪些布局?目前面臨着哪些競争壓力?
本期《钛度熱評》特邀資深媒體人一起就話題:" 市值被微軟超越,罕見打起價格戰,蘋果怎麼了?" 進行了讨論,下面是部分觀點集錦。
關于目前蘋果各條產品線在中國的銷量和市場地位如何?這波降價操作釋放了哪些信号?會給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侃見财經負責人李雙江表示,促銷的背後,核心是促銷量。一直以來,蘋果的產品都以 " 保價 " 聞名,且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的龍頭企業,蘋果的產品價格一向都比較 " 硬 ",所以很少會出現大力度降價的促銷現象。且作為電子行業領軍企業,蘋果的諸多產品一經面世,很快就會成為行業競相模仿的對象,在這種引領的作用下,蘋果的產品幾乎是 " 無敵 " 的存在。
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以及國内諸如華為、小米等企業的崛起,蘋果在硬體方面擠牙膏式的操作,讓市場出現了審美疲勞,也讓其他企業有了追趕的機會,在這種背景下,消費電子市場的選擇更多,競争也更加充分,所以蘋果所面臨的 " 難題 " 也就出現了。
根據蘋果的财報顯示,2023 年三季度,蘋果大中華區營收為 150.84 億美元,同比下降 2.5%;整體營收為 894.98 億美元,下降 0.72%,且除了 iPhone 業務以外的其他所有硬體業務均出現了同比下滑。
進入 2024 年之後,iPhone 在華銷量同比大跌 30% 甚至上了熱搜。這也就解釋了,蘋果為啥要在今年開啟優惠力度如此之大的 " 迎新春限時優惠 " 活動。
總的來說,雖然蘋果的產品依舊比較暢銷,但是銷量下滑已經是不争的事實,中國市場作為蘋果最大的市場之一,銷量的下滑足以影響到蘋果的業績,因此其必須通過降價來争奪更多的消費者。
但如果其在硬體方面不能出現颠覆式的創新,未來其營銷力度只能越來越大,因為面對選擇眾多的市場,消費者對于蘋果的 " 忠誠度 " 将會繼續降低。
互聯網京日記創始人張京科表示,蘋果官網降價,只是蘋果為了适應中國大陸市場作出的一些變化。
首先是大陸市場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引發了國内部分消費者消費更加理性,開始追求性價比,或者減少非必要消費。當年日韓也曾經有過支持性價比或者高品質國貨,放棄無謂外國品牌奢侈品購買的階段。
其次,國產高端手機品牌華為的回歸,給了消費者其他選擇。所以春節期間的購機換機消費潮來臨,蘋果卻遇到了首周銷售量下降的衝擊。此次蘋果做出一個象征性的短期降價,有助于争取一部分大陸用戶,提振一下銷量。
資深媒體人祖騰飛表示,蘋果官方降價促銷,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如果是熱衷新品的果粉,大多在新機發售第一時間就已下單,其他有換機需求果粉可能趕在雙十一、雙十二下單。如今已近年關,存錢回家過年是第一需求,換機可能不是剛需。而且自 iPhone15 發布以來,不同電商平台就針對該機型有不同的優惠策略,可以看到部分平台上的折扣已經超過 1000 元,真正在意價格的消費者可能也很難因為蘋果這 500 元 -800 元的降幅就選擇購買。所以這次促銷對實際銷量的拉動意義不大。
但願意主動降價表明了蘋果的态度,畢竟中國曾是蘋果官宣的 " 全球最大的 iPhone 市場 "。誰都知道丢掉了中國消費者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
最後,蘋果降價并不意味着認輸,相反,蘋果依舊是全球範圍内的高端機霸主。即便如今國產品牌高端機的價格已經無線趨近蘋果,甚至有趕超之勢,但在使用體驗和生态體系上,國產機還需再加把勁。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首先,降價并非無迹可尋,在蘋果正式行動之前,國内多個電商平台就已經開始對 iPhone 15 系列進行價格調整。這可能是市場需求信号的反饋,即消費者對于 iPhone 15 系列的新功能或定價并不像以往那樣熱衷,導致渠道商為刺激銷售而提前采取了降價措施。這種情況間接表明市場對蘋果新產品的熱度有所降溫,迫使其重新審視定價策略。
其次,iPhone 15 系列自發布以來并未取得預期中的火爆銷量,市場份額甚至面臨華為等競争對手的強力挑戰。在技術創新日新月異、競争激烈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如果新品不能持續引發消費者的換機熱情,就可能導致品牌地位受到動搖。蘋果可能意識到這一點,并通過官方降價來提振銷量,穩固市場地位,尤其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此舉顯得尤為關鍵。這一現象反映了消費者對蘋果產品的熱情有所下降,同時也揭示了蘋果在創新力方面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蘋果通過降價策略來刺激市場需求,試圖挽回部分消費者的關注。
第三,資本市場上眾多投行如傑富瑞、巴克萊等對蘋果前景持謹慎态度,看空情緒的蔓延進一步加劇了蘋果的壓力。這些機構的評估往往基于公司業績、行業趨勢以及未來增長潛力,蘋果此時選擇降價,一方面是對市場預期管理的體現,力求通過短期刺激消費以改善财務報表;另一方面也是向投資者傳達一種積極信号,即公司正在主動調整策略以适應市場變化。
第四,從長遠戰略角度看,蘋果此次降價只是短期内解決市場問題的一種手段,而非長久之計。蘋果品牌的溢價主要來源于其卓越的產品設計、領先的科技創新及優秀的生态系統支持。若沒有足夠吸引人的創新亮點出現,單純依靠降價可能會損害品牌形象,影響消費者對其高價值的認知。因此,蘋果後續必須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具競争力的產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市場疲軟的問題,并保持在全球科技領網域的領先地位。
比特财經主編鄒震表示,蘋果手機降價之後,外界一致看衰蘋果,認為蘋果手機缺乏創新,這同時也讓蘋果股價出現下跌。但從數據分析,情況并不是如此悲觀。2023 年智能手機市場出現嚴重衰退,但在這樣的市場裡,IDC 發布的《全球手機季度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3 年,蘋果超過三星獲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第一的位置。在智能手機這一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蘋果的市場份額創下歷史新高,并首次登頂。蘋果的持續成功和韌性,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高端設備的日益增長,在積極的以舊換新優惠和免息金融分期的計劃推動下,高端設備目前已占到市場的 20% 以上。盡管在新的一年裡,蘋果必須尋求新的市場增長點和生态系統優勢,以重振 iPhone 業務,但現在就預言蘋果的衰退,還為時過早。
資深媒體人董曉孝表示,蘋果開啟全系產品的降價促銷,這對智能手機行業的龍頭企業來說,無疑是對中國市場的一次妥協。曾幾何時,蘋果手機風靡全球,供不應求,甚至出現 " 一機難求 " 的情況。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蘋果產品的創新性開始下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相應下降。今年蘋果發布的 iPhone 15 系列手機與 iPhone14 功能、外觀等方面并沒有顯著的變化與創新亮點,乏善可陳。這是蘋果產品銷量下降的一大原因。由此蘋果不得不采取產品全面降價的策略。另一方面,近幾年蘋果公司将供應鏈廠家遷移至國外,例如印度及越南等國家,由于這些地方的制造業水平較為落後,不夠成熟,消費者對 " 變味的蘋果 " 缺乏信心。這是蘋果產品銷量下降的又一原因。另外,随着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回歸,創新不斷亮點紛呈,比如華為 Mate X5 折疊屏手機和 Mate60 系列旗艦手機全球首發衛星通話功能,攝像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深受消費者的追捧,手機銷量大漲。再加上國内其他手機品牌的崛起,這些因素都對蘋果產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篇網絡創始人趙宏民表示,蘋果 iPhone 不停降價的根本原因,蘋果手機不再是唯一的高端手機了。從 2007 年喬布斯發布首款 iPhone 到如今,蘋果手機從來沒有在智能手機如此多的細節功能落後于同行,比如 5G、拍照、柔性屏、曲面屏、屏下攝像頭等。
另外,和開放的安卓手機相比,特别是國產手機,蘋果 ios 系統在快捷操作、懸浮窗、分屏協作、應用雙開、長截圖、錄音等功能方面,落後幅度比較大。
不過目前來說,IPhone 還是綜合性能最強的手機產品,但最強,并不意味着性價比最高,從用戶對華為 小米等旗艦系列手機的熱烈的反響可見一斑。
數科社内容負責人林木表示,蘋果的降價動作可以結合幾個大背景來看,首先是整個 2023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繼續疲軟同比下降了 3.2 個點,這不僅是蘋果,也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遠慮:市場趨于飽和、產品過剩。接着是蘋果頂替當了十來年的老大三星,這不是趕超,而是同樣倒退,五十步暫且能笑百步。去年 iPhone15 的銷量不佳,早就釋放出蘋果在國内市場退步的信号,16 未上市之前,iPhone 銷量繼續走跌并不意外。
中國早就成為全球最大的 iPhone 市場,不僅手機消費,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樣是海外巨頭眼中的肥肉。蘋果降價既是為了穩固國内市場,也是對本土品牌追趕者發起的主動進攻。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特斯拉的降價打法屢試不爽。當然,這也說明在本土手機品牌一路衝擊高端市場的壓力下,蘋果真正感到了動搖與危機。在萬物互聯背景下,手機與汽車已被視為鏈接軟硬體的智能終端,蘋果在過往已展現軟硬結合所帶來的強大產業鏈話語權和消費端掌控力。iPhone 作為鏈接蘋果軟硬體服務的承載物,丢掉手機市場份額,意味蘋果将會失去更多。
關于蘋果市值的縮水反映出蘋果出現了哪些問題?
權衡财經運營朱俊狄表示,蘋果赢在封閉,也敗于封閉。當創新不足,還抱着品牌溢價來打情懷,先定個高價裝高端,再銷量不行降價勾着,手機的創新走到了頂端了,已經很難再有徹夜排隊賣腎換之的情形了。幾年打壓華為的下三爛手段,讓蘋果又赢得了幾年的發展時間,但很遺憾,真的沒什麼看點可圈了。
數科社内容負責人林木認為,市值的漲跌某種意義上反映着投資者對于這家企業未來想象空間的變化,目前來看,短期内上市的手機新品,除了在充電、拍照以及系統優化等方面迭代外,難言出現太大的創新。對于多數消費者而言,這并非壞事,因為廠商越卷,用戶就能以越低的價格買到更多功能的體驗。但對廠商來說,這也意味着用戶的換機周期越來越長。
大力财經創始人魏力表示,最近,蘋果公司失去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地位,被微軟再次超越。多加投行下調了蘋果股票的評級,投資者已經用腳進行投票。長期以來,蘋果一直以其高昂的定價策略而著稱,但随着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關注度上升,蘋果開始調整其定價策略。全球經濟陷入不景氣,導致消費者對購買高端科技產品的意願減少。
蘋果的 iPhone 仍然是全球最暢銷的智能手機,但其市場份額正在縮小。之前的高定價策略使得其難以赢得消費者的認可,如今選擇多樣化,消費者現在更加注重性價比。
作為一家以創新為核心競争力的公司,蘋果現在面臨創新不足的問題,需要不斷推出具有影響力的新產品以保持市場競争力。與此同時,微軟在雲計算、人工智能和企業級解決方案等領網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投資 OpenAI,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全球市場,掀起全球 AI 熱潮。這使得微軟的產品更受市場歡迎,為其在全球市值超越蘋果提供了動力。
新的一年,蘋果能否在 AI 領網域迎頭趕上?微軟能否保持優勢,穩居市值榜首,還需要市場驗證。但是,蘋果很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其定價策略、加強創新,推出颠覆性創新產品,重回市值巅峰。
新消費品牌研究者、TopMarketing 營銷顧問楊澤表示,蘋果市值被微軟超越這個趨勢看,或許意味着移動互聯網已現頹勢,AI 才是未來。從去年底美股反彈看,AIPC 類概念股反彈趨勢最猛,與 OpenAI 深度合作的微軟在 AI 領網域有着很大的先發優勢。至于蘋果,在頭顯前景不明的情況下,顯然缺乏新的增長點。
到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已經是卷的不能再卷了,相比中國心的華為、榮耀,性價比的小米,IPhone 的優勢就更小了。降價也不足為奇。
随着 AI技術快速融入科技圈,為了保持創新力和競争力,蘋果進行了哪些布局?目前面臨着哪些競争壓力?
光子星球主編吳先之表示,蘋果的降價策略,既是對其在中國市場銷量的直接回應,也是對于其在國内市場地位的擔憂。過去幾年,随着華為回歸以及國内品牌逐漸崛起,在高端市場攻城略地,蘋果的地位受到了明顯的挑戰。
而降價策略,短期無疑會刺激銷量,但頻繁的價格變動,亦可能會影響其作為高端品牌的品牌價值。因此,長期來看,想要提振銷量的蘋果,很可能會同消費市場展開一輪涉及品牌心智的心理博弈,而博弈的結局不僅取決于蘋果如何出牌,更取決于其他手機廠商。
而從全球視角來看,習慣于 " 擠牙膏 " 的蘋果,股價被乘 AIGC 之風的微軟超越,亦預示着資本市場對其增長潛力與未來創新能力的擔憂。
畢竟在 AI 浪潮下,不論是科技巨頭間的 AI 布局,還是手機廠商将大模型塞入產品的進度,蘋果現階段都落後于行業。因此,蘋果下一階段如何講述屬于自己的 AI 故事,以及產品層面能否實現突破性創新(比如即将發布的 Vision Pro),将成為其未來重塑競争力的關鍵。
《鲸平台》智庫專家郭施亮表示,蘋果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機領網域還是具有一定優勢,但接近 3 萬億美元市值的蘋果公司,不能沉迷于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旦有颠覆性產品或技術出現,那麼蘋果的市場很快被颠覆,現階段蘋果通過新春降價促銷,意在提升銷量,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國產品牌崛起,特别是華為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彎道超車,對蘋果在中國市場份額構成一定影響。蘋果推出 vision pro 預售,但價格高昂,短期内很難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未來科技公司還是要把精力放在研發創新身上,營銷手法再高明,也需要產品的競争力與創新力跟得上
《钛度熱評》是由钛媒體推出的熱點事件觀察欄目,主要邀請對不同行業發展、不同商業模式有着獨到見解、深度觀察的媒體人和行業從業者,通過多角度解讀全面展示事件的影響和意義。
如果你關心最新趨勢、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觀點,歡迎添加《钛度熱評》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熱評》社群,跟我們一起打造一個思考者的社群,讓有價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