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理想正面回應L9“十宗罪”,網友卻不買賬:偷換概念玩的溜溜的,歡迎閱讀。
從造車新勢力誕生後,一直有 " 蔚小理 " 的叫法,不過這一叫法已經從去年理想的強勢崛起而改變,理想無論是單月銷量還是總銷量,都在 " 蔚小理 " 中獨占鳌頭。不過人紅是非多,有網友就在近期以揭秘缺陷的名義抨擊了理想旗艦車型 L9。
近日,網絡上流傳着一張 " 理想 L9,看不見的地方 10 個不能說的秘密 " 的圖片,針對理想 L9 的空間、制動、安全、動力、配置、充電等多處進行質疑。
對此,理想汽車官方針對這張網傳圖片進行了回應,回應内容包括車身空間、操控、車身、增程器、電驅單元、Nappa 真皮座椅、杜比全景聲、魔毯、續航、空氣懸架等。并稱:" 某國產電動車品牌的少數 KOL,在拼命推薦用戶選擇該品牌的同時,反而通過诋毀優秀的中國本土供應商來惡意抹黑其他國產品牌。該行為是典型的雙标成瘾,诋毀成性!"
正面回應,為何被質疑偷換概念?
雖然理想汽車正面回應了各種質疑,但很多細心的網友看過回應後并不買賬,紛紛調侃理想這是在偷換概念,回應了個寂寞。
根據網友的質疑,L9 車長雖然超過 5.2 米,但内部空間卻和 5.1 米的純電車差不多,原因在于底盤逆向開發,增程器發動機等占空間。理想汽車回應的是理想 L9 長 5218mm,軸距 3416mm,車内有效空間 L1 為 3461mm,得房率 66.3%,高于寶馬 X7、奔馳 GLS 和某中大型純電 SUV。
不過作為對比,基于純電平台打造的智己 LS7 車身尺寸為 5049*2002*1731mm,軸距卻做到了 3060mm,确實空間利用率更高。針對空間這一點,混動車在空間利用方面相比純電車确實是存在劣勢的,比如比亞迪漢的空間利用率也比不上海豹,有沒有發動機對于車身空間利用率影響還是很大的,理想只和燃油車作比較确實有點不講武德了。
對于理想這樣的回應,網友也是表示," 蔚來全新 es8 主駕駛側到尾門内壁有效長度 3402,得房率 66.7%,副駕得益于和所有其他車型都不同的設計理念,有效長度達到了 3533,得房率 69%。希望自己在回應市場問題的同時對友商的車型數據能更精準的測量。還有為啥只有第一個問題提到了全新 es8?後面咋都不提了?"
至于制動、安全、動力、配置、充電等回應,許多網友看後表示,理想汽車就是避重就輕,偷換概念。直接在理想汽車微博評論回怼:除了第一條你寫了車長有個對比,其他九條你怎麼不比了?真是一波反向宣傳,有失水準;1.5T 增程器跟豪華品牌的 3.0T L6 比油耗???你不是新能源車嗎???
有網友總結道:1、空間,我确實車長長,但内部空間沒大很多 2、魔毯,确實沒怎麼搞,拉了幾個傳感器湊數 3、空懸、電機、增程器,你說得對,确實他們供應 4、扭轉剛度确實不算太高,中保研之類的成績還行 5、刹車距離确實長,麋鹿測試還行 6、喇叭自己湊了個規則,就是要和你們的 7.1.4 不一樣。
人無近慮必有遠憂
面對網友的這十大質疑,理想汽車如今也正面回應了,雖然回應的有些不那麼完美,也不能讓所有消費者滿意,但可以肯定的是,還是會有很多消費者會繼續選擇理想 L9。
近期理想汽車于北京交付中心完成了第 40 萬輛的用戶交付,成為國内首家最快達成 40 萬輛交付的新勢力車企。這主要是得益于増程電動結構和控制相對簡單,并且小電池的優勢讓它比同級的電動車成本更低,讓理想在設計方面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同時聚焦家用 SUV 領網域,也讓理想大獲成功。
而 L9 也是理想對于増程電動的 " 押寶 " 策略的集大成者,其就是現階段燃油向純電過渡的一個很好的代表,接下來理想汽車的銷量應該還是會非常好。不過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理想汽車這種類似于 " 投機取巧 " 的產品策略,短期内來看,确實可以獲得成功,但這也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理想對于技術并不看重。
在理想 L9 的城市 NOA 功能實際體驗時,其面對人流無保護轉彎、遇到障礙車輛順利完成讓行、平順駛入駛出環島,而且不管在復雜的城市道路還是鄉道上都發揮穩定。但是,現階段理想的城市 NOA 對于安全的追求也帶來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表現。其中最明顯的便是轉彎不夠及時和車速較慢、不擅長超車的問題,面對一些特殊障礙物,算法無法做出決策,必須進行人工接管。這和蔚來、小鵬的自動駕駛表現還是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由于理想汽車屬于增程定位,在超充與充電樁方面和小鵬蔚來也有着區隔,再加上其家用定位,理想對于性能的追求并不高,也就導致其機械素質并不是多突出,也意味着消費者對其品牌忠誠度并沒有那麼高。
比如魏牌藍山上市後,銷量就迅速躍升到了 5000 輛的體量,足以說明,面對產品點相近、性價比更高的車型時,消費者還是忠于價格。未來如果比亞迪、騰勢這些全來中大型 SUV 這一領網域競技,理想汽車的交付量應該也不會像如今這般火爆了。
雖然此次質疑事件不會影響理想銷量,但理想汽車也應該為自己敲響警鍾,畢竟在信息時代,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消費者對于一款好產品有自己的判斷。從目前市場來看,理想汽車确實是賭對了增程路徑,把中國消費者需求研究的也很透徹,但這不能保證其他車企不會模仿,也不能保證消費者永遠忠誠,要想在新能源賽道跑的更遠,不僅需要實打實的技術,還要看持續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