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雀巢和Gucci,要放棄碳中和承諾?,歡迎閱讀。
文 | 呂雅寧
編輯 | 蘇建勳
當各大企業紛紛設立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時,有公司選擇放棄這一承諾。
六月底,雀巢——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宣布放棄旗下多項產品的碳中和目标,包括消費者熟悉的奇巧(KitKat)、巴黎水(Perrier)等主要產品的碳目标。
2021 年 4 月,雀巢旗下的巧克力品牌 KitKat 承諾将在 2025 年實現碳中和。兩年多以來,公司因為購買碳抵消額度而不斷受到環保人士的質疑,最終選擇放棄。
雀巢發言人表示,公司将把減碳手段更聚焦于内部,比如把資金用于減少自身供應鏈的碳排放,而不是購買碳信用額,即采用碳抵消的方式實現碳中和。
2021 年 4 月 21 日,KitKat 承諾到 2025 年實現碳中和。圖源:雀巢官網
這并非個例,伴随更嚴格的外部審視,各大企業的碳中和聲明一直備受争議,甚至因為漂綠指控被屢次告上法庭。
達能子公司依雲 ( Evian ) 因其碳中和聲明而在美國被起訴;歐洲乳業巨頭歐世 ( Arla Foods ) 在瑞典則不再被允許使用 " 淨零氣候足迹 " 一詞;法國某消費者協會正在起訴雀巢,因為雀巢聲稱旗下咖啡品牌 Nespresso 是碳中和的… ...
今年上半年,時尚品牌古馳(Gucci)的母公司開雲集團、英國航空公司易捷航空也陸續宣布退出碳抵消市場。
批評者表示,許多企業的減排行動是通過簡單粗暴地購買碳抵消來實現,然而很多碳抵消項目并沒有為減少碳排放做出貢獻,卻給企業帶來積極響應的好名聲。
因此,企業并不會付出太多精力在節能改造上,而是買幾筆碳匯就能實現碳中和,這種做法相當于 " 洗綠 "。
但也有贊成者表示,目前社會仍處于推廣節能減碳共識的初期階段,并非所有企業都能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碳中和,企業購買碳抵消項目是用經濟手段支持碳減排,這種意識應當受到鼓勵。
根據畢馬威(KPMG)的一項數據,全球 250 強企業中有 80% 的企業都已經制定了自身的碳目标。
碳中和承諾很容易做出,但落實起來卻挑戰重重、質疑不斷。靠碳抵消這種 " 買買買 " 的方式實現碳中和,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争議。
減排的幻影
碳抵消可以簡單理解為:企業通過購買、贊助或資助其他地方的碳減排計劃,用購買碳信用額度的方式去抵消自身產生的碳排放量,也可稱為碳補償。
通常來講,即使企業使出渾身解數,也沒有一家企業能将碳排放降至零,這就給碳抵消機制提供了用武之地。
碳抵消如今已成為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策略之一。出售碳信用額甚至成為不少公司的一項收益來源,例如特斯拉向傳統燃油車企出售碳排放信用額度,就讓馬斯克在十年間獲得超過 70 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全球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 ( Morgan Stanley ) 在今年 4 月估計,到 2030 年,全球資源碳抵消市場的市場規模将會達到 1000 億美元,到 2050 年增長至 2500 億美元。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中創碳投 ")碳投行與國際部事業部總經理周紅明向 36 碳表示,碳補償是給企業帶來新的減排選項,采用市場機制促進碳減排。
但是鑑于日趨嚴格的市場審查,以及企業面臨的市場聲譽風險,許多公司對碳抵消望而卻步。有不少研究表明,很多碳抵消項目的實際功效往往被誇大且不準确。
今年年初,全球最大的碳抵消項目供應商——維拉(Verra)就陷入嚴重的市場信譽危機。
英國《衛報》、德國《時代周刊》和非營利性新聞調查組織 Source Material 共同開展了一項為期九個月的調查,包括對 Verra 現有的研究成果和實地報告進行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Verra 至少有 90% 的雨林碳抵消項目實際上毫無價值,大部分碳抵消項目并未有效減少森林砍伐或帶來任何氣候效益。媒體将其稱為 " 幻影信用額度 ",而非真正的碳減排。
自 2009 年成立以來,Verra 已發行超過 10 億個碳信用額度。
這些碳信用額項目的持有者包括石油巨頭殼牌(Shell)、Gucci、迪士尼、Netflix 等,甚至連美國農業部也曾将 Verra 納入一項價值 7000 萬美元的項目,旨在打造 " 氣候智能型商品 "。許多将其產品和服務标榜為 " 碳中和 " 的全球知名公司都會提到 Verra 的碳抵消項目貢獻。
Verra 這類公司應确保減排項目投資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但事實并非如此。因此,當他們的下遊客戶受到牽連後,不得不出于避嫌目的,減少甚至放棄在碳抵消項目中的投入。
林業碳匯是飽受争議的碳抵消項目之一。不少業内人士表示,植樹造林并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減碳效果,而是需要幾十年時間讓樹木生長并中和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與此同時,許多林業碳匯項目甚至還面臨随時產生的火災隐患。為增加固碳量,很多碳抵消項目不斷提高樹木的種植密度,進而增加森林火災的可能性,疊加極端氣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多國家地區的山火風險持續上升。
林業碳匯項目原本是為了降低碳排放而生,但現在不少樹木毀于大火,讓森林又變回二氧化碳,產生的環境危害甚至進一步加劇。
今年,加拿大森林火災已造成超過 7.27 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圖源:視覺中國
當前的碳抵消市場現狀存在不少缺陷,但是碳抵消機制是原罪嗎?并非如此。
中創碳投周紅明向 36 碳表示,應當尊重企業的減碳選項,在直接減排減不下去或者減排成本過高的時候,允許采取靈活機制協助實現碳中和。因為企業自身在碳抵消項目中也付出了經濟成本和采購精力。如果企業購買的是質量過關的項目減排量,這當然不存在任何問題。
氣候未來創始人、《碳中和時代》作者汪軍認為,給企業先扣上一頂 " 漂綠 " 的帽子則是操之過急,即使企業花了一塊錢買碳抵消,也是給這些碳減排項目提供了額外經濟支持,它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這種積極性并不應該受到阻止。
問題不在于工具,而在于使用工具的人
碳抵消之所以受到抵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企業的過于依賴這種簡單粗暴的減碳方式,有的企業做了 1% 的投入,卻将其誇大為 100%。
汪軍向 36 碳表示:" 企業買碳抵消來實現碳中和并不應該稱為亂象,亂象在于企業的誇大其詞。一些企業宣布實現碳中和目标時,會故意放大自身的綠色光環,誤導消費者認為這是一家非常低碳的企業。"
例如,全球範圍内已有不少航空公司推出 " 碳中和班機 "。2021 年,達美航空斥資 1.37 億美元采購了 2700 萬個碳抵消信用,并将自己标榜為世界上 " 第一家碳中和航空公司 ",這導致達美航空因為 " 誤導性的宣傳 " 而面臨美國消費者的集體訴訟。
訴訟稱,達美航空的碳中和聲明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它嚴重依賴碳抵消。客戶在購買機票時會認為航空公司對環境沒有影響,但卻事與願違。
達美航空因碳中和聲明而面臨訴訟。圖源:視覺中國
目前,國内與國際碳抵消信用機制均在進一步規範。
以中國為例,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就是一種碳抵消機制,即控排企業向實施碳抵銷活動的企業購買核證量,用于抵銷自身碳排放。根據最新消息,已經關停超過五年的 CCER 市場預計将于今年十月重啟。
與強制性的配額交易市場不同,碳抵消的市場機制完全基于自願原則。這并非政策漏洞,而是從最大限度激勵企業采取行動實現碳中和。
汪軍談到:" 以全國碳市場為例,雖然目前有超過兩千家電力企業率先納入強制碳市場,并且未來将擴容至全部八大高耗能產業;但即使如此,與全社會相比,這個市場的廣泛性、活躍度還是不夠高。未來全面放開 CCER 機制之後,參與者将增加十倍、百倍都不止。"
但目前的痛點在于,誰在使用這些碳抵消,這些補償產生了多大的價值,在多數情況下并不透明。
周紅明向 36 碳表示,未來高質量的碳抵消項目會更受市場認可和歡迎,碳抵消減排量會朝着可視、可信和可比等目标努力。
" 很多碳減排項目點位分散,時間、空間尺度都很大,很難通過人工全面檢查,若沒有高質量的數據監測手段(比如在線檢測、碳匯遙感監測等數字化設備)則很難保證項目減排價值的真實性、客觀性,這是碳抵消市場長期面臨的挑戰,未來将長期具有研究價值。" 她說。
另外一大痛點在于碳市場價格仍然過低。
清新資本創始合夥人胡宇晨曾向 36 碳表示,全國碳市場的碳價應該與國内平均降碳成本相當,企業進行碳減排的邊際成本大約是 250 元 -300 元人民币 / 噸。如果碳價低于這個價格,大家都會去買碳匯,不會真正投入節能改造。
汪軍也曾表示:" 只要碳價足夠高,就不會有人認為企業是在漂綠。"
從企業自身角度而言,選擇減碳策略的優先級很重要。碳抵消應置于企業自身碳減排行為之後,而非首要位置。
汪軍認為,企業至少應該在達到同行碳減排第一梯隊的時候,再去購買碳抵消來中和剩餘的碳排放。
當企業在披露自身減碳工作時候,還需注重披露數據的質量,先着眼于自身減排貢獻,再闡述碳抵消項目成果;并對不同減碳項目類型、範圍、時間等信息提供詳細描述。
從這個角度出發,雀巢等品牌選擇放棄產品的碳中和承諾,将原本用于碳抵消的投資資金用于推動自身減排,實際上是承擔了更大的減排責任,屬于積極作為。
如何讓森林中的樹屹立千年而不倒?這很難保證。目前市面上的碳抵消項目仍然充滿諸多不确定性。
但是把減碳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卻是一項可以即刻開始的有效行動。
盡管每一家企業在實現碳中和之前,幾乎都要購買碳抵消,但這應該成為企業盡全力減排之後,最後再去考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