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為什麼很多人發完語音後要再聽一遍?,歡迎閱讀。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有很多人,每次發完微信語音消息,都會自己再重新聽一遍?哪怕是跟朋友随意聊天,都要再點開重聽一遍。
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
發完語音後總重聽
是一個自我驗證的過程
" 發完語音後再重聽一遍 " 的行為,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這麼做,而是發生在有着某些特點或動機的人身上,這背後其實是一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社會心理學家斯旺提出過一個自我驗證理論(Self-verification theory),他認為人們有了解真實自我的傾向,所以人們總想獲得客觀的、準确的和有診斷性的信息,以降低有關自身能力和人格特征的不确定性。換句話說,人們總是會想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确認自己 " 是一個怎樣的人 "。
舉個例子,有個人認為自己很聰明,那麼他就會積極地驗證這一觀點,比如從事腦力活動、選擇性地尋找、接受和保留能夠證明自己很聰明的信息、試圖讓别人相信他很聰明等等。
心理學家岡薩雷斯曾設計了一項研究,要求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在房間裡浏覽 Facebook 上自己的個人信息,結果發現一段時間後,這些志願者的自尊水平顯著提升了,尤其是當一個人編輯或選擇性呈現個人信息時,自我評價也會随之改變。
這說明人們在網上發布和傳遞的個人信息也是自我驗證的一個過程。換句話說,現在線上交往的日益普遍,對于有些人來說,網絡上構建的自我形象尤為重要。
再加上我們處在一個集體主義社會中,通過向他人表露信息來進行自我驗證,是一個很重要、很普遍的方式。而重聽語音消息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聲音比起文字包含着更多的個人信息,包括音色、語氣、用詞等等。比如網上有很多人認為自己是 " 聲控 ",指的是特别注重聲音,會因為對方的聲音而喜歡上對方,這說明聲音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特征。
人們通過重聽自己聲音,來确認自己的聲音是否好聽、語氣和用詞是否符合個人特征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自我概念和評價就會得到鞏固,比如更加确信自己是溫柔可愛的,或具有男子氣概的等等。
當然,有的是重新可能是看看自己有沒有說錯話,從自我驗證理論的角度來說,出于謹慎不犯錯的原因重聽語音,同樣也是自我驗證的一種方式。因為這代表我們希望驗證自己是一個靠譜的、不粗心的人。
過度的自我驗證
可能讓人 " 固執已見 "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無論是重聽語音消息,還是所謂的自我驗證過程,聽起來似乎是一種自戀,但其實自我驗證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自我驗證有助于我們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增強自信心,另一方面會驅使我們去尋求相應的外部評價,從而強化自己的身份角色及特點,即使外部評價與自我概念不一致,我們也有機會對此進行調整,直到形成一致性。
研究發現,如果總是接觸與自我認知不一致的信息,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會下降,同時也很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比如我覺得我數學很好,但是如果我接下來一直做一些難題,那我就會懷疑我的能力,自我概念產生衝突,為了保護自己,我可能會選擇否認、逃避等消極策略,也許以後我再也不會喜歡數學了。
因此,我們會經常需要進行自我驗證,建立和鞏固自我概念,以維持一定水平的自尊和自信。從這個角度來說,每次都要重聽一下自己發的微信語音并不是什麼壞事。
但自我驗證也并不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過程,因為自我驗證往往是在選擇性地尋求與自我認知一致的信息,這意味着我們會傾向于忽略、否認和逃避那些不一致的信息,尤其是當我們的自我認知并不準确的情況下,自我驗證反而可能會使我們陷入 " 固執己見 " 的牢籠。
而且大部分時候,我們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的這些傾向性。這樣就解釋了有些人只愛聽自己想聽的那些話,而對于那些不愛聽的,就選擇逃避、辯解,甚至大發脾氣。這是因為自我概念產生了衝突,内心随之產生了不适感,進而做出了消極的情緒反應,卻搞不清自己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反應。
總的來說," 每次發完微信語音,總是重聽一遍 ",都是在進行自我驗證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幫助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驗證中,構建穩定的自我認知和評價。
參考資料
[ 1 ] Gonzales, A. L., & Hancock, J. T. ( 2011 ) . Mirror, 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 1-2 ) , 79-83.
[ 2 ] Swann, W. B. ( 1987 ) . Identity negotiation: Where two roads mee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 ( 6 ) , 1038.
[ 3 ] Gonzales, A. L., & Hancock, J. T. ( 2011 ) . Mirror, 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 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 ( 1-2 ) , 79-83.
[ 4 ] Nadkarni, A., & Hofmann, S. G. ( 2012 ) . 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 ( 3 ) , 243-249.
策劃制作
作者丨 ACC 心理科普 科普創作團隊
審核|唐義誠 北京中科普心理心理健康促進中心 副主任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林林
往期
精選
最近!身上突然不明原因癢一下、又紅又腫,趕緊打開這篇!(不是蚊子)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