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國六b即将實施,這次沒有降價潮,歡迎閱讀。
日前,生态環境部、工信部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公告,自 2023 年 7 月 1 日起,全國範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标準 6b 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标準 6b 階段的汽車。國六 b 的時代馬上就要來臨了。
相比起之前國四、國五标準的切換,不少人似乎也在期待着車市像過去一樣有一波降價潮來抄底撿漏。
曾經的 " 國五降價潮 "
國六标準最早在 2016 年底就發布了。從技術标準上來說,國六排放标準比國五要嚴格了許多,在一氧化碳、非甲烷烴、氮氧化物、細顆粒物等的排放标準都降低了接近一半,甚至超過了之前一直對标的歐洲标準,所以也稱作史上最嚴苛的排放标準。
如此的高标準,再加上距離國五标準開始施行的 2017 年并沒有過去多長時間,所以國六标準分為了兩個階段,國六 a 和國六 b,分别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和 2023 年 7 月 1 日開始施行,相當于在今年正式開始實施之前,給了車企們 3 年的緩衝過渡期。
不過在 2019 年,迫于環保壓力,國内不少省市選擇提前實施國六标準,保有量超過當時全國一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廣州、深圳、海南等,并在 7 月 1 日後限制國五标準的新車上牌。這就導致經銷商在 7 月 1 日之前有了巨大的清庫存壓力,積壓的國五車型也就出現了空前的優惠力度。
從自主品牌到豪華品牌,幾乎所有的品牌都或多或少增加了的優惠力度,包括也日常堅挺的大眾、豐田、寶馬等,這其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應該就是凱迪拉克了,生涯末期的 ATS-L 優惠一度超過 10 萬,裸車甚至不到 16 萬,也讓它又火了一把。吃瓜群眾們也是喜聞樂見,讨論誰家的折扣更低價格更便宜,以至于到後期,國五的凱迪拉克 ATS-L 和 XT5 反而又一車難求,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像今年雪鐵龍 C5 的降價補貼一樣。
2019 年京港澳車展恰好在 6 月份舉辦,就在 7 月 1 日之前。展台的工作人員增加了不少銷售顧問,面對車展觀眾都将國五優惠挂在嘴邊,而不是介紹新車型,在現場就能提供幾千到幾萬不等的優惠。本就有一定區網域銷售性質的京港澳車展,更是直接變成了國五車型的展銷會,
總體來說,這一波清庫存讓最終的終端價格降低了 20%-25%,基本上算是額外 8 折了,已經低于經銷商的盈利空間。清倉大拋售讓部分消費者拿到了更加劃算的價格,4S 店們則只能忍痛做賠本買賣。
除了對經銷商最直接的影響,降價對各個品牌同樣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辛苦建立起品牌形象的自主品牌們,一夜又回到了低價促銷的狀态。同時,由于錨定心裡的慣性,沒有巨大優惠的國六車型對于消費者來說就顯得價格過高,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 2019 年下半年前幾個月的車市,不少人心裡寄希望于再觀望一下,等待國六車型的更大優惠。
國六 b 的風吹了許久
在國五到國六 a 的轉換之後,如今即将迎來的就是今年 7 月 1 日全面國六 b 的時代。
面對實施在即的史上最嚴排放标準,仍然有不少人在呼籲将執行時間延後,給出更多緩衝時間,但最終官方并沒有進行延期。不過其實對于大部分車企來說,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分為兩個階段的國六标準早在 2016 年就已經出台,可以說給了車企們足夠多的緩衝時間。有了之前國五到國六切換的經驗,盡管需要對發動機、三元催化器等部件進行調整,花費額外的成本和時間,許多車企也已經早早準備好了符合國六 b 标準的新車,比如國產品牌中上汽、廣汽、長安等就屬于最早申報國六 b 車型的一批品牌。
如今,大部分的主流品牌都已經将旗下產品調整至符合國六 b 的标準。也就是說,國内品牌已經早就開始賣國六 b 的新車了,至今,輕型車國六 b 車型占比超過 95%,國六 b 車輛市場占比超過 90%。上次國五切換到國六時,經銷商有大量積壓庫存的現象也就不存在了。
同時,國六 b 标準下還要求車企進行 RDE 實際道路尾氣排放測試,而不是之前盡在實驗室内的檢測。但相關部門的公告也指出,針對部分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試驗(即 RDE 試驗)報告結果為 " 僅監測 " 等輕型汽車國六 b 車型,給予半年銷售過渡期,允許銷售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也就相當于給了進一步的緩衝。
經過我們對豐田、本田、大眾、沃爾沃、吉利等主流品牌經銷商的交流,5 月份以來确實比之前略微增大,但總體上優惠幅度并沒有明顯增加。一部分原因是一些門店本身就有年中促銷刺激業績,還有像本田雅閣面臨着車型換代,國六 b 的影響并不大,只有部分更新較晚的車型會有一定清庫存的需求。比如 3 月份剛上市的 2023 款豐田雷凌,得以搭載第五代 THS II 混動系統,因此 2022 款優惠幅度更大。
所以,與 2019 年國五提前切換到國六的時期不同,這次即将更新的國六 b 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公布,而且因為國六 a 給了車企們比較有效的過渡,車企們也早早開始了針對國六 b 的調整,可以說車市已經基本逐漸完成了向國六 b 的切換。車企和經銷商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沒有清庫存的壓力,終端優惠也就自然沒那麼大。
車企們經不起再降價了
于是,這次并沒有出現有些人預期的大降價,大多數新車的終端價格最近依然保持比較平穩的狀态,有關于國六 b 實行的讨論也并沒有以往熱烈,甚至還不如北京 2024 年禁止違規電動三四輪車上路的消息。
許多人都還記得不久前年初的那一波降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最初的 C5 逐漸讓多個品牌多個地區開始跟進,最終演化成影響整個市場的降價潮,也讓不少人覺得 " 降價 " 将會成為今年車市的一大特點,尤其可能在國六 b 即将實施之際再次到來。
不過正如前面所說,雖然政策将國六 b 的日期定在了 7 月 1 日,但其實大家早已經提前完成了向國六 b 的過渡,剩下的也基本都做好了準備。而且如今電動車已經有了四分之一左右的滲透率,尤其在新車市場勢頭正猛,一定程度上也消弱了國六 b 的影響。
盡管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降價總是占了便宜的,但對當下仍未完全復蘇的市場和競争激烈的車企們來說,只能算是飲鸩止渴。
這兩年車企們的日子都不好過,降價固然可以起到一定刺激銷量的作用,但從長遠來看,一味的降價對于品牌形象必然會造成負面影響,給消費者留下不保值、品牌弱的印象。後面一旦優惠力度減小或推出更高價格的產品,讓消費者產生 " 降價後遺症 " 而持币觀望,反而對銷量衝擊更大,長此以往陷入惡性循環。
年初的一波的确賣出了不少車,但也只能算被迫釜底抽薪,尤其是對由下向上突破的自主品牌和夾縫中生存的合資品牌,重新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一直是任重而道遠的任務。車企們畢竟還有成本存在,壯士斷腕的賠本買賣不可能總是出現,不然就剩關門大吉了。
或許這次很多人抄底撿漏的願望落空了,但這次向國六 b 的平穩過渡讓整個車市又少了一次折騰。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