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如果特斯拉“零毛利”賣車,馬斯克要怎麼掙錢?,歡迎閱讀。
賣車的那點規模和掙的那點錢,已經滿足不了馬斯克的胃口了。他要把特斯拉的利潤率,從現在的不到 20% 提升到 80% 乃至更高。這麼瘋狂的事情,他到底想怎麼幹?從這場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吹的牛,我們也許能找到答案。
每年特斯拉的股東大會,馬斯克都在給自己 " 挖坑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如果馬斯克不去挖坑,股東們又怎麼會熱情地給特斯拉投錢呢?更不必說,馬斯克還在不斷證明自己具備把挖的坑填起來的眼界與能力。
而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馬斯克給自己挖的坑在于,如何持續去創造更高的利潤率?
2022 年,特斯拉的利潤率是 16.8%,不僅是全球所有純電動車企中唯一盈利的,這個利潤率也高于全球主要的汽車集團,包括以生產高利潤豪華車為主的奔馳與寶馬。
但是,這樣的利潤率并不能讓馬斯克滿意,他認為一家汽車公司長期的利潤率也就是在 20%-25%。放眼整個制造業,哪怕是利潤率的 " 皇冠 " 台積電,也就是在不到 50% 的水平。所以,馬斯克需要找到一條能突破制造業利潤率瓶頸的路徑,而他認為是 FSD 完全自動駕駛軟體。
目前,FSD Beta 的總運行裡程已經超過了 3 億公裡。而且随着今年覆蓋面擴大、功能與可靠性都在不斷完善,裡程數出現了明顯的上升拐點。而下一步,特斯拉一定會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追求全球部署。此前,上海市表示要推動特斯拉自動駕駛的落地,核心問題也就是去解決在國内的數據安全問題。
如果特斯拉的 FSD 足夠強,能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更好的體驗,此時特斯拉賣車的邏輯,就會變成 " 硬體走量、軟體掙錢 "。賣車就會變成一件怎麼能擴大規模就怎麼來的事情,哪怕是零毛利甚至是負毛利,而盈利則是靠軟體的增值服務。馬斯克認為只要 FSD 開始向所有的車輛普及,即便是 80% 的利潤率也是可以實現的。當然,前提是軟體足夠必須、軟體足夠強大。
然而,哪怕是這樣,依然滿足不了馬斯克的野心。因為全球每年能賣掉車的數量,已經很久沒有什麼實質性變化了。特斯拉固然有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年銷 2000 萬輛目标,Model Y 在今年第一季度也已經同時在中、美、歐三個市場成為最熱賣的乘用車,但在馬斯克眼裡,2000 萬的數量還不夠。
此時,馬斯克把視野放在了市場潛力可能更大的人形機器人上。如果一個人形機器人可以去做人做的事情,某些事情還能比人做得更好,這個市場需求會有多大?馬斯克認為,會比汽車的規模多出好幾個 0。
從 2021 年的 AI Day 首次宣布開發機器人以來,特斯拉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這次股東大會上演示的機器人最新成果,包括能精準地控制電機力矩輸出,能夠進行環境的感知與記憶,能夠根據人類示範動作來訓練,還能夠實現端到端的動作操控,最終的目标是實現越來越多的復雜任務。
而且,特斯拉機器人的開發,與電動車、FSD 的開發底層技術架構同宗同源,完全可以看作是基礎研發能力溢出後的下一個大水池。同時,與特斯拉賣車的邏輯一樣,在機器人上特斯拉同樣會追求極致的規模效應、不斷地降低成本,直到讓更多的人買得起。
此時你也許就會發現,在特斯拉的身上同時存在兩個品牌的影子,一個是用爆款思維改變汽車工業體系的福特,另一個則是用軟硬體一體化改變智能產業形态的蘋果。但反過來,特斯拉又在用福特的方式制造蘋果,同時用蘋果的方式改造福特。
關于特斯拉,關于馬斯克,也許有太多的争議。但有一點無法否認,就是特斯拉一直在改變這個世界,一直在創造一些從未有過的新東西。這種對未知的探索,其實在今天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汽車行業,而未來也許會影響到更多的行業,乃至于重新定義新的行業。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對汽車行業的變革式發展滿懷憧憬,歡迎大家到 B 站關注《童濟仁汽車情報所》,我們會在每周五與探讨一個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話題。大家有任何意見與建議,也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
入駐媒體平台
商務聯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為《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注明出處為《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侵權者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