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硬核科普 一文帶你了解手機螢幕演變史,歡迎閱讀。
前言
1983 年摩托羅拉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機——摩托羅拉 DynaTAC800X,這部手機重量高達兩斤,但其通話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小時,而且首發售價高達 3995 美元。時至今日,手機不斷演變進化,從大哥大時代到按鍵機時代,再從按鍵機時代到如今智能手機的天下。無論手機如何演變,其核心不變的一個配置就是螢幕:螢幕色彩的提高、增加 ; 傳統按鍵的取消 ; 多點觸控的加入。手機形态和材質的改變以及螢幕清晰度的巨大飛躍,我們誰都無法預料下一個手機風口是怎樣的,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手機螢幕的演變史。
螢幕色彩與色網域
絕大多數用戶第一次接觸手機都是從大哥大時代開始的,之後我們便來到了諾基亞功能機時代,那時候的手機行業還不存在娛樂性這麼一個說法,大多數人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短信,這也是因為最初的手機螢幕色彩單一,直到 2002 年世界上第一款彩色顯示屏手機諾基亞 9210 才真正問世。随後的時間裡,彩色螢幕逐漸代替黑白螢幕,還演變了出來一些簡單的 flash 小遊戲和彩色短信功能。時至今日,手機螢幕最高已經支持十億色的顯示。
此外,一直到近些年,各大廠商才開始宣傳手機螢幕支持的色網域顯示。支持彩色顯示是一台手機最基礎的觀感體驗,如果要提升這個質感,那就和螢幕的色網域顯示有關了。螢幕支持的色網域越大,顏色越精準,就可以帶來更加豐富的顯示效果。
色網域其實就是一種對顏色進行處理的方法,通常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一部手機可以產生顏色的總和,之前提到過的十億色顯示就是指這部手機螢幕可以產生十億種色彩顯示。比較常見的色網域有 NTSC、sRGB、PC 以及 Adobe RGB,現在的手機螢幕色網域一般都可以支持以上這幾種色網域顯示。
螢幕尺寸
雖然最初的大哥大手機 " 很大 ",但其實能使用的螢幕尺寸最初連一寸都不到。螢幕尺寸這個東西是最能直接體現用戶觀感的。在按鍵機功能機時代,很少有手機螢幕尺寸能做到 3 英寸之上,這是也是因為受到了生產成本、產品技術等因素的影響。但來到最初的智能機時代,你也很難發現真正的大屏智能機。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曾認為,3.5 英寸就是智能手機的最佳尺寸。他這話放在當時的市場來說,确實沒錯。但時代在進步用戶的思維也在轉變,庫克主導的 iPhone6 系列大屏策略,成功讓其系列現在還坐在蘋果銷量王座上。
小編認為,螢幕尺寸是很難有一個最佳标準的,畢竟每一個用戶自身的需求都不一樣。五英寸左右的手機小巧方便,但續航、觀感不佳 ; 六寸的手機就比較均衡 ; 七寸以及以上的產品又會顯得太過沉重,攜帶不便。但話又說回來了,手機螢幕尺寸的演變進行一定是有一個上限的,因為這個產品它畢竟不能脫離 " 手機 " 這個範疇。但手機螢幕尺寸的底線是肯定有的,現在的用戶幾乎已經不能夠接受 5 英寸以下的產品了,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在 iPhone14 系列看到 mini 產品的原因。
螢幕造型與形态
在如今這個手機市場,螢幕造型大家都在往一個方向發展,簡單來說就是打造一塊完整無遮掩的全面顯示螢幕。但由于現在的屏下攝像頭技術還在逐步發展中,絕大多數廠商還是會選擇挖孔螢幕這一方案,雖說很多產品挖孔的位置、大小不一樣,但這裡小編還是一致統稱為挖孔螢幕。此外,在挖孔方案出來前,劉海螢幕也風靡過一段時間,但其問題也很明顯,就是占用的螢幕空間太大,導致現在幾乎看不到劉海螢幕了。
如果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推一點,大家可以發現在全面屏誕生之初,各大廠商都會有一個探索的過程。比如劉海螢幕的開創者是蘋果,機械升降全面屏是 OPPO 和 vivo 率先嘗試的,榮耀和小米還探索出了一個滑蓋全面屏,當時索尼甚至還搞出了美人尖 + 大下巴的組合。但殊途同歸,如今的各大廠商幾乎都是采取了打孔螢幕方案來做旗艦手機,只有索尼旗艦還在堅持對稱全面屏。
螢幕的形态變化相比造型就顯得比較簡單了,在智能手機出現前,絕大多數的功能機都是采用直屏,翻蓋手機和推拉式手機也是屬于直面螢幕產品。但是來到智能手機時代,三星絕對是螢幕造型改變的先驅人,手機螢幕的形态并不復雜,無非就是直面、曲面、折疊螢幕,其中曲面螢幕以及最近興起的折疊螢幕都是三星帶起來的。
螢幕材質
螢幕材質時至今日依舊是兩大陣營的戰鬥,LCD 螢幕和 OLED 螢幕。早期的手機市場基本上所有產品都會采用 LCD 螢幕,直到三星開始推廣 OLED 螢幕,用戶才發現原來 OLED 螢幕有着比 LCD 螢幕更好的使用體驗。如今的大多數高端手機依舊會采用 OLED 螢幕,只有少部分的百元走量機型才會使用 LCD 螢幕材質。
LCD 的意思叫做液态晶體顯示器,簡稱為液晶螢幕,這種螢幕自身是不發光的,需要依靠背光面板來實現發光顯示螢幕内容。雖然基于 LCD 材質,各大螢幕制造商研發出了 TFT、IPS、SLCD、ASV 等等顯示技術,其顯示效果依舊還是不如 OLED 螢幕。并且 LCD 螢幕也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螢幕漏光。
但是 OLED 螢幕就一定完美嗎?這裡我們就要來說說 OLED 螢幕發光的原理了,OLED 螢幕内部是有二級發光管,所以螢幕像素可以實現自發光,并且螢幕的輕薄程度也要比 LCD 好上不少,但 OLED 螢幕一直有一些小毛病,長時間使用下頻閃會對眼睛造成較大疲勞,并且 OLED 材質的使用壽命不如 LCD,使用時間久了還會出現燒屏現象 ( 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 。
螢幕清晰度與刷新率
最後小編再來和大家聊聊螢幕清晰度和刷新率,最初的按鍵機時代手機螢幕的分辨率連 360P 都達不到,智能手機時代初期大多數的產品分辨率也沒有超過 720P。
但随着随着手機芯片性能、螢幕制造工藝的不斷提升,手機螢幕的清晰度以及刷新率也迎來了飛速發展。第一台 1080P 手機 HTC Butterfly 在 2012 年正式上市,也是因為這台產品用戶發現老舊手機螢幕精細程度差、螢幕顆粒感問題原來是可以解決的。這部產品也标志着手機螢幕正式進入 1080P 時代 ( 同期的小米、三星、蘋果都沒有 1080P 產品 ) 。
時間僅僅過去了一年,vivoXplay3S 正式在 2013 年發布,這算是市面上第一台 2K 分辨率的手機產品。但當年因為其過高的耗電以及芯片性能的不足,這款產品并沒有影響手機市場主流產品。2K 分辨率手機螢幕,也是在近兩年因為快充技術、芯片性能的提升才開始大面積普及。
時至今日,絕大多數的手機產品螢幕分辨率依舊停留在 2K,但其實索尼早在 2015 年就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台 K 分辨率的產品— XperiaZ5。但事實證明,在一般用戶眼中 4K 和 2K 的區别其實不大,尤其是在手機產品上。并且 4K 螢幕帶來的功耗也是當年的芯片負擔不了的,所以說其實 XperiaZ5 這款產品犧牲了很多因素,但不可否認索尼這一次嘗試也影響着手機行業。
手機螢幕刷新率的意思是指手機每秒顯示的幀數,赫茲為部門。一般來說手機螢幕達到一秒鍾刷新 60 次用戶就可以得到較為流暢的體驗。手機螢幕的刷新率越高也就意味着其使用起來畫面更為流暢、細膩。
螢幕刷新率的演變就很簡單了,在按鍵機時代手機螢幕的刷新率幾乎都是 60 赫茲以下,智能手機很長一段時間的刷新率都穩定了 60。在小編的印象中,一加 7Pro 算是真正把高刷螢幕這個概念帶給了用戶,當時一加 7Pro90 赫茲刷新率的螢幕打的眾多手機廠商毫無還手之力,因為這是硬體參數的原因。随後的事情大家應該也能預料到,打不過那就加入嘛 ~ 智能手機進入了高刷時代,現在的大多數主流手機螢幕都支持 120 赫茲刷新率,更為極端的遊戲手機還有支持 144 赫茲刷新率。
結語
手機螢幕是是用戶使用時間最長的手機部件,手機螢幕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這台手機的使用體驗,也是用戶去衡量一部手機好壞的标準。如今的手機市場,可以說是百家齊放,曲面屏和平台屏依舊會在高端機型上出現,挖孔屏、劉海屏、真全面屏機型也會出現在各個手機價位。OLED 螢幕的顯示素質在不斷提高,各大廠商也在不斷優化 OLED 材質帶來的缺陷,但 LCD 螢幕因為其優秀的產品成本,它依舊沒有被資本抛棄。此外,現在還有 mini — LED 這樣一個優秀的螢幕材質,但還沒有在手機上商用。未來的手機螢幕會是怎麼樣,誰都無法預測,但或許手機這個產品會慢慢消失被 VR 設備取代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