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網傳“故宮歷時六百年,從未被水淹過”,古人真的有排水黑科技嗎?,歡迎閱讀。
這些年來,在網絡上流傳着一個說法,就是 " 北京故宮體現了古代匠人設計的高超智慧,六百年來宮中從未發生過雨後積水的現象 "。至于雨後故宮積水的照片和視頻,則诿過于建國後對故宮的改建 " 破壞了古人的設計 "。
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先說答案:當然不是,故宮已經就此進行了辟謠,并衝上了微博熱搜。
圖源:新浪微博
南京宮殿:填湖為宮
積水成災的教訓
北京故宮的藍本是明朝開國前夕,朱元璋在應天府修建的 " 吳王新宮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八月,當時自稱 " 吳王 " 的朱元璋命令劉基等人為其新宮占卜宮址。同年十二月(1367 年 1 月),朱元璋親祀山川之神,吳王新宮也就是後來的明朝南京宮城開工。
吳王新宮的選址避開了五代至元朝的江寧舊城,另選城外東郊,鍾山支脈富貴山山麓、燕雀湖附近的位置,在湖中以巨石鋪底,夯入密集的大木樁,填入碎磚、黃土,将燕雀湖大部分水面填平,作為宮殿的地基。
然而由于湖底地質條件的客觀因素,沒過幾年,宮殿就出現了地基下沉的問題。宮殿地勢前高後低,風水不吉,朱元璋為此產生了遷都的念頭。
洪武二十四年,他以次子秦王朱樉多有過失為由,将其由封地西安召回南京,并命太子朱标巡視關中,考察經略建都的可能性,為遷都西安作準備。
但朱标在這次出巡中感染風寒,翌年回到南京後不久就去世了。朱元璋大受打擊,打消了遷都的念頭。在《祭光祿寺灶神文》中,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
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後,南京皇宮空置失修。正德年間,著名學者黃省曾借奉旨辦事的機會随南京兵部尚書喬宇進入南京大内,見到興慶宮 " 宮前除積水幾尺 ",就是由于南京宮殿地基下沉、積水内澇導致的。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北京紫禁城:
" 橫七豎八 " 的地基?
總的來說,北京紫禁城的整體水平高度比周圍地區高出約兩米。這個高差決定了北京故宮輕易不會被水淹的事實。
根據實際測量,故宮的海拔标高是 44~46 米,其中神武門地平标高 46.05 米,午門地平标高 44.28 米,縱向呈現出北高南低、後高前低的趨勢,形成自然的坡降,也比南京明故宮前高後低的狀況要好得多。
過去相傳故宮是 " 滿堂紅 " 地基,完全挖去老土,然後用黏土、膠泥、白灰和碎磚人工夯打地基,然後鋪上 " 橫七豎八 " 十五層磚。近年試掘發現,故宮的地基一般是把原生土層挖出,按 2:1 厚度交錯回填黏土和碎磚。
三大殿等重要建築加墊多層城磚。殿前庭院地面則在墁磚下面一般墊兩層磚,再下面是三合土和素夯土。一般區網域的夯土厚度是兩米多,三大殿的夯土層深度厚達七米以上。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幾年前微博上曾有一條熱搜—— " 故宮僅用三年半建成 "。這是根據明史資料中永樂十五年開始營建北京宮殿、到永樂十八年落成,這段時間跨度來計算的。實際上這種說法并不确切,或者說并不全面。
從古至今,建築施工最重要的是打地基。至今仍管開工叫 " 奠基 "。嘉靖年間紫禁城失火,外朝皆毀,嚴嵩就說 " 作室,築基為難,其費數倍于木石等 "。從開挖土方到層層夯築回填,以及地丁、攔土、柱磉、細打灰土地基等工序,極為耗費工時。
而且紫禁城北半部是在元代大内大明殿區網域的舊有夯土基礎上改建,這種工作量比開挖生土還要難得多。
從明實錄中的記載看,紫禁城真正的開工時間應當是永樂五年五月前後(永樂四年诏:" 天下諸色匠……明年五月俱赴北京聽役,率半年更代 ")。永樂十五年十一月北京 " 金水橋河冰凝結浮圖諸像 ",說明當時已經建好金水河,進一步說明了紫禁城當時已經修建到一定的進度了。
到永樂十八年三月," 诏在外軍民夫匠于北京工作者鹹復其家 ",說明此時紫禁城營建活動應當已基本結束,可能還有一些彩畫晾活、金磚打磨塗油、殿内鋪陳、植花植樹之類的收尾細活。
到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甲子日(1421 年 2 月 2 日),朱棣親自奉安五廟神主于太廟,朱高熾詣郊壇奉安天地神主,朱瞻基詣社稷壇奉安神主,黔國公沐晟詣山川壇奉安山川諸神主。朱棣随後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群臣。這一天标志北京宮殿正式啟用,也意味着明朝正式遷都北京。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清代改建:堵死不少明代排水道
溥儀成為受害者
前面說到北京故宮的整體海拔比四周高出兩米左右。與此同時,明初還一次性設計建造了完整的北京故宮排水系統,包括筒子河,内金水河,外金水河等河道(總長度超過 12000 米),以及紫禁城内至今未全部探明的排水暗溝系統。
經過對一些地區的試掘發現,後宮地區的排水暗溝呈東西對稱形式,從支系暗溝流入主暗溝。西部區網域的暗溝流水排入内金水河西段;東部區網域的暗溝流水經過 " 東筒子 "" 十三排 " 的主暗溝,排入文華殿以東的内金水河西段。
明朝在紫禁城内沿着城牆還建有磚砌暗溝,但清朝大多被淤塞堵死,閒置不用。
清代大多數時期,不以乾清宮和坤寧宮為帝後寝宮,皇帝多住在養心殿,皇後住在東西六宮。為了後妃生活的舒适方便,對乾清宮以西的西六宮區網域進行過幾次大規模改建,比如光緒十年為了慶賀慈禧太後五十壽辰,打通翊坤宮與儲秀宮(儲秀宮是慈禧太後的發迹地,故喜愛此宮)。此前在鹹豐九年打通了啟祥宮(太極殿)與長春宮。
乾隆帝對其身為皇子寶親王時的 " 潛邸 " ——乾西五所也進行過大規模改造,把靠東邊的三所改為重華宮、漱芳齋,西二所向西向南擴建,改建成建福宮花園。
這些改建宮城很可能會對始建于明代的下水道排水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截斷、填平了一些明代暗溝(東半部區網域的排水暗溝還有很多區網域保留了明代原貌)。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光緒十一年(1885)四月至光緒十三年(1887)七月,對紫禁城進行了封建王朝時期最後一次大規模疏浚宮城,挑挖内金水河河道 2100 餘米,溝渠 8000 餘米,修砌兩岸河牆以及 15 座橋梁等等。
此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故宮的排水系統再未進行過大規模疏浚維修。清末民國時雨下大了,故宮裡面也照樣會被淹。
20 世紀 50 年代,公安部一局偵查隊長、群眾出版社副總編李文達奉命修改潤色《我的前半生》原始稿,采訪溥儀,收集來許多關于其生活的邊角碎料。因為内容瑣碎又與《我的前半生》主題無關,不适合放入書中。
後來李文達出了兩本紀實體小說《少年溥儀》和《圈龍溥儀》,放入了這些素材。其中有一則與紫禁城的積水有關:溥儀幼年時有次紫禁城下雨泡水,他跟小太監在養心殿院子裡光腳淌水玩,結果當晚就覺得腳趾縫發癢,從此患上了腳癬,終生未愈。這段被寫進了《少年溥儀》。
根據其堂侄毓嶦(恭親王)的回憶,溥儀在偽滿長春時,每天晚上都要泡腳,泡完還要給腳上抹水楊酸來止癢。這也算是故宮排水系統有關的一個有趣插曲吧。
實際上不僅清末溝渠失修後,故宮會被水淹,明清京師如果遇到罕見暴雨,内城排水不暢,也照樣有水淹紫禁城的記錄。比如明神宗萬歷十五年(1587)、萬歷三十二年(1604)、萬歷三十五年(1607),北京多次暴雨成災,萬歷三十五這次水災 " 二百餘年所未數見 "。
朱國桢《湧幢小品》記載,這年六月以後,北京地區陰雨不斷,昌平沙河、通州北運河都發生泛濫。至閏六月二十四等日,又突降暴雨,乃至晝夜如傾,雨潦傾貫北京城内,長安街上水深五尺。
" 京邸高敞之地,水入二三尺,各衙門内皆成巨浸,九衢平陸成江,窪者深至丈餘,官民廬舍傾塌及人民淹溺,不可數計。内外城垣傾塌二百餘丈,甚至大内紫金(禁)城亦坍壞四十餘丈……至雨晴三日以後,正陽、宣武二城門内外,猶然奔濤洶湧,輿馬不得前,城垣不可渡,誠近世未有之變也。"
清代嘉慶年間也有類似的記載:" 辛酉(嘉慶六年,1801)六月,京城水災,為從來所未見。自朔至十日,傾盆大雨不問晝夜。城内外牆屋坍塌,傷人甚眾。至十五後復大雨連日,民居房舍無不透漏者。聞宮殿皆漏,以氈裹之。昆明湖水閘撤去二板矣。上自園入内,各部司堂皆無立足地。特旨命大臣十數員分路查災。無舟可汛,坐簸簍渡去 "。
後來嘉慶發的一道谕旨也說:" 自六月朔日大雨五晝夜,宮門水深數尺,屋宇傾圮者不可以數計。"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所以說,以北京故宮的人工墊高海拔高度、從北向南自然坡降、興建之初完備的河渠暗溝排水等設計來說,确實不太容易被水淹沒。
但紫禁城與北京城是共生共存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北京城出現大規模罕見的暴雨内澇時,紫禁城被淹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了。
甚至普通的暴雨,宮内某些地方出現一兩天積水,恐怕也是不足為奇的。
參考文獻
[ 1 ] 明代宮廷建築史》,孟凡人,紫禁城出版社
[ 2 ] 《明代北京都城營建叢考》,李燮平,紫禁城出版社
策劃制作
作者丨蘸鹽 科普作者
審核丨王弘治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策劃丨徐來
責編丨林林
往期
精選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讓更多人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