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資治通鑑:在部門裡,學會低調,少出風頭,永遠是正确的戰略!要牢記,不做這3事,1為别人強出頭,2搶領導的風頭,3損害領導的利益!,歡迎閱讀。
《資治通鑑》中有一段蕭何的記載,可以說,蕭何這個大漢的開國丞相,為我們展示了一段慘痛的歷史教訓!
這既是職場教訓,又是不可不知、不得不小心應對的人情世故!
【原文】
相國何以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槀,為禽獸食。
上大怒曰:" 相國多受賈人财物,乃為請吾苑!" 下相國廷尉,械擊之。
數日,王衛尉侍,前問曰:" 相國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
上曰:" 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主,有惡自與。今相國多受賈豎金,而為之請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
王衛尉曰:" 夫職事苟有便于民而請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且陛下距楚數歲,陳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當是時,相國守關中,關中搖足,則關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今乃利賈人之金乎?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下;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
帝不怿。是日,使使持節赦出相國。
相國年老,素恭謹,入,徒跣謝。
帝曰:" 相國休矣!相國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纣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也。"
【譯文】
公元前 195 年,蕭何給劉邦上書說:長安的土地太少了,而上林苑(皇家園林)中,有很多空地在那閒着,長滿了野草,太可惜了。
所以,蕭何請求劉邦把上林苑開放,讓百姓可以作為農田耕種,而官員們也不用再去與上林園裡邊割草了,只需要讓農民上繳糧食作為地租就可以了,而那些莊稼的秸稈,可以作為上林苑動物的口糧。
可以說,這個建議,一舉多得,又收地租了,又把動物給養了,而且也不用安排人再去裡邊割草了,不用花這個人工錢了。
但是,劉邦聽了,卻暴跳如雷,非常生氣地說:蕭何這個狗東西,接受了商人的賄賂,現在居然請求我放開上林苑,把主意打到老子頭上來了。
于是,下令把蕭何抓起來,交給廷尉,把蕭何扔牢裡去吃幾天牢飯,清醒清醒。
過了幾天,在劉邦身邊執勤的一個衛士,王衛尉對劉邦說:陛下,咱們的蕭丞相有什麼大罪嗎?您突然就把他給抓起來,扔進大牢。
劉邦聽了,癟癟嘴說:他怎麼沒罪了?我聽說,李斯在給始皇帝當丞相的時候,把好事都歸到皇帝身上,壞事都留給自己!蕭何貪圖商人的财物,為百姓請求開放我的上林苑,讨好老百姓,所以我才把他給關了起來,給他點教訓。
劉邦說得也沒錯,好事給領導,黑鍋自己背!這才是領導心中的好下屬!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個道理不對,但是,對領導來說,大多數領導的内心想法就是這樣。
而王衛尉馬上為蕭何說情,對劉邦說:
在丞相的職責範圍之内,只要對百姓有好處,就敢跟您開口,蕭丞相這樣的作為,才是真正的有擔當呀!這才是丞相本應該做的事啊!
陛下您為什麼要懷疑蕭丞相接受商人的賄賂呢?
而且陛下在跟西楚對抗的那幾年,包括陳豨、英布謀反,陛下您都是親自去平叛。
而這些時期,丞相鎮守關中,一旦發生意外,只要他稍微有點其他的心思,關中地區就不是陛下您的了。
蕭何不在那個時候謀取利益,現在天下安定了,卻貪圖商人的金錢而背叛陛下嗎?
再者說了,秦國之所以能夠失去天下,李斯為皇帝遮掩錯誤,這才導致滅亡的。李斯為秦始皇分擔過錯,又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呢?
陛下,您為什麼會懷疑蕭丞相呢?您把蕭何看得太淺薄了吧。
王衛尉說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劉邦這個時期确實疑神疑鬼,經歷了太多的背叛,不願意相信自己的老兄弟了,不敢相信人性之善了!
劉邦聽了,心裡有所觸動,雖然不是太高興,但是因為衛尉講的是事實,所以,當天就下令讓使者去監牢裡,把蕭何給放了出來。
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人說情免禍端啊!
而這時候的蕭何,一大把年紀了,在牢裡吃了幾天牢飯,也反省了自己,聽到自己無罪釋放的消息,都顧不上穿鞋,光着腳丫子就跑到皇宮去找劉邦謝恩。
劉邦看到蕭何這樣,頓時氣兒也消了,對蕭何說:相國您可免了吧,您為了百姓,請求開放上林苑。我沒有答應,我不過是像夏桀、商纣一樣的暴君,而您則是賢明的丞相。我故意囚禁相國,是為了讓百姓知道我的過錯,也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您是一個好丞相。
至于蕭何怎麼回應的,《資治通鑑》中沒提,指定是戰戰兢兢的。
【解讀】
開國丞相不好當,雄主的丞相更不好當啊!
不能霸道了,犯忌諱!太能幹了也不行,領導不放心!太差了,沒準會被追責,理由就是屍位素餐!
劉邦的丞相還好當一點,漢武帝的丞相就不好當了,朱元璋的丞相就更難當了!
你品一品這段原文,我讀的時候,感覺劉邦說這話,陰陽怪氣的!
這是劉邦真心話嗎?我認為,不是劉邦的真心話,實際上是敲打蕭何。
言外之意:您可真行,真是個 " 人才 ",好名聲留給自己,壞名聲留給老板,有你這樣賢明的好臣子嗎?
你再品一句:你可真是個大聰明!你覺得這是誇人的嗎?
這段故事,其實《資治通鑑》中,字數并不是特别多,前面的緣由也沒有點出來。
在《史記》中說的更明白,蕭何在劉邦平定陳豨、英布的時候,兢兢業業,但是,這兩次都給軍隊捐錢了,這自然會引起劉邦不好的猜想。
劉邦多次派使者回長安,讓使者問蕭何 " 整天都在忙什麼 ",劉邦這心思,不用多解釋吧。
劉邦平定英布之後,回到長安,自然要找個借口來收拾蕭何。
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蕭何這封上書,很明顯有很大的問題,而劉邦自然也是要敲打蕭何,讓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第一,表面上是利益,實際上是民心。
蕭何說起來為了百姓,為百姓着想,但是,卻動了領導的利益,這很明顯搶劉邦的民心,劉邦答應的話,蕭何赢得一個好名聲,為百姓着想,劉邦不答應,那麼,蕭何也有好名聲,劉邦就有了壞名聲。
所以,表面上是利益之争,實際上是民心之争。
劉邦敲打蕭何,讓蕭何吃幾天牢飯,可以說蕭何是罪有應得。
第二,表面上是問責,實際上是敲打。
表面上劉邦說蕭何收了商人的賄賂,所以為百姓請命,實際上是随便找個借口,把蕭何關起來,敲打敲打他,讓他吃幾天牢飯,讓他清醒清醒,讓他認清自己的位置。
如果真的要問責,蕭何怕是得死在牢中。
《史記》中也說了,蕭何自污,用權勢賤買百姓的土地,劉邦只是讓蕭何退給百姓,沒有懲罰他。
這麼嚴重的事都不沒有處罰,像上書提建議這種事,更不會處罰。
目的很明确,就是敲打蕭何,讓他醒醒腦子,據說,監牢裡的風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第三,表面上是處理,實際上是演戲。
蕭何此舉,一方面是他職責範圍之内的事。
另一方面也是在跟劉邦做局,兩個人演一場戲,把好名聲留給劉邦,把壞名聲留給自己。
如果你看過《史記》那一段,你就知道了蕭何在劉邦外出平叛期間,劉邦對蕭何總是念念不忘,多次問使者,蕭何在長安幹什麼。
而蕭何的門客提醒蕭何:劉老總這是對你不放心呀。
所以,蕭何才在長安胡作非為,賤買老百姓的土地,而劉邦回長安的時候,半路上碰到百姓告狀,這才對蕭何有所放心。
而接下來蕭何這封上書,更像是蕭何跟劉邦演戲。
而這個故事,其實也為我們講述了,蕭何給我們帶來的職場智慧。
所以,在部門裡,學會低調,對你來說并不是什麼壞事。要牢記,不做這 3 事:1 為别人強出頭,2 搶領導的風頭,3 損害領導的利益!
你覺得是這樣嗎?
這是專欄第 53 節,觀看更多專欄的内容,歡迎訂閱我的專欄,為你解讀《資治通鑑》中的領導智慧和成事之道。
煮酒論英雄,讀史通謀略。
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讀史感悟。
閱讀更多專欄内容,歡迎訂閱我的專欄,為你解讀《資治通鑑》中的領導智慧和成事之道。見下方小程式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