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90花暗鬥,憑啥她熬出頭了?,歡迎閱讀。
時隔三年,楊紫又產出了一個大爆款《長相思》。在一眾熱播劇中殺出重圍,熱度斷層式碾壓。
這個暑期檔,不少90花都在暗自較勁。
周冬雨的《燃冬》血撲,金晨的《孤注一擲》票房雖高但她本人引起的讨論甚少。迪麗熱巴的《安樂傳》沒什麼水花,白鹿的《長月燼明》演技被嘲,陳都靈演技有進步還未成氣候。
看來看去,只有楊紫的《長相思》大爆。
本來90花裡能打的就沒有幾個,和同期小花相比,除了三金影後周冬雨,楊紫的戰績可謂是一騎絕塵。
當初她因為不夠漂亮被宋丹丹勸說不适合當演員,到現在直接變異成為"旺男主"體質。
從鄧倫、李現,再到《長相思》直接一拖三,同時帶火了張晚意、檀健次、鄧為三個男演員。
為什麼楊紫能這麼"旺男主"?
大家都知道,在娛樂圈劇火就能帶動演員火。而一個劇想火,外因要看宣發和大環境,内因離不開劇本、導演、劇組、演員。
首先楊紫本身的巨大流量,讓作品產生之初就自帶熱度。
作為90花扛劇頂流,楊紫擁有龐大的路人緣。她的超高流量相當于給搭戲的男演員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平台,男演員只要及格就會火,超出觀眾驚喜就很容易爆。
其次,楊紫的演技和對角色的理解力,也保證了劇本身的質量。
她會努力去理解角色,盡力去展現角色的不同之處。
在談對《長相思》角色的理解時,就能感受到她的用功,言之有物,比很多娛樂圈"九漏魚"強太多。
别人只需要理清一條感情線,她要理清四條,逐一分析女主對他們感情的不同之處,和玱玹是幼年時的依賴,和相柳是同病相憐的惺惺相惜,和塗山璟是溫情柔軟……
這才能讓角色飽滿,對于不同的CP線能演出不同的感覺,而不是一種女主腳踏幾只船的混亂感。
為什麼說演員到最後拼的是"理解力"?你只有深刻理解人物,你才能演繹出角色該有的情緒和反應。
就像最近因為《封神》翻紅的初代頂流費翔,他在路演時就表達出了他對纣王這個人物的深刻理解,把纣王這個人物演繹得十分有魅力。
正曾經就說過,為什麼女演員能帶火男演員,因為男演員不用演。
于正當然說得有點誇張了,不過女演員演技好,也确實能帶動男演員的演技和情緒,達到1+1>2的效果。
所以在别的演員一條感情線都沒辦法讓觀眾產生CP感時,楊紫卻能讓觀眾同時在三對CP中反復橫跳,無法自拔。
這就是楊紫的功力。
所以一向敢說、驕傲的于正,也公開表達對楊紫的欣賞,非常希望自家演員能與她搭戲。
于正也終于許願成功,楊紫最新開拍的《承歡記》就是和許凱合作。
再次,楊紫在選戲上也有自己的嚴格标準。
以前會非常注重劇本、導演和班底。
但是在經歷過因為合作男演員的關系(《餘生請多指教》、《青簪行》),楊紫有兩年沒戲播的事情後,她的選戲标準加上了合作的演員要沒問題、發行方要給力。
這樣的選戲标準本身就決定了這部戲會處于及格水平,既保證劇能正常播出,又保證劇情不會讓觀眾生理不适。
最後,楊紫大大咧咧直爽的性格也很重要。
她私下和男演員們關系處得都很好,自然兩人搭戲時,就能快速培養出默契,輕松進入演戲狀态。
更重要的是,因為楊紫這種性格,不會和男演員們鬧出绯聞。面對網友粉絲們推出來的CP,楊紫的工作室也會快速表明立場,拒絕捆綁。
這樣就保證粉絲之間不容易產生矛盾,也讓觀眾更多去關注作品本身。
這些原因加成起來,只要搭戲的男演員顏值夠、人設讨喜,自身也夠努力,演技不至于太拉垮,爆的概率就很大。
所以楊紫被稱為"内娛蔡文姬",這超強的"奶"男演員的能力,真的不是誰都有的。
可是楊紫能成為現在的爆款女王,并不是天降紫微星。
她能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她本身就是一部再精彩不過的女性勵志劇。
堅持、努力、真誠、踏實,一點天賦再加上一些好運氣,就是楊紫成功的秘訣。
在演《家有兒女》時,楊紫已經跑了好幾年的龍套。
她5歲時,因為看了《還珠格格》,立志要當演員,逐夢演藝圈。
楊爸很支持,就帶她去報了一個表演班。四處打聽哪個劇組要找演員,左手抱着厚厚的"簡歷",右手牽着小小的楊紫,到處面試。
終于給楊紫找來了幾個小配角,比如《孝莊秘史》的小宛如 、《少年康熙》的小冰月。
一般小孩的夢想來得快去得也快,楊紫卻不是,一直堅持自己的演員夢。
終于,她等來了自己的機會——《家有兒女》。
看到這,你以為是一個天才少女堅持不懈逐夢演藝圈,并大紅大紫的故事就錯了。
其實楊紫的挫折才真正開始。
《家有兒女3》開拍所有人都沒換,就換了楊紫,雖然楊爸解釋說是讓她以學業為重,大家卻更願相信她是被資本打壓了。
後來楊紫想報考北電本科,詢問宋丹丹的意見。沒想到宋丹丹不僅沒支持,反而給了當頭一棒:"千萬别當演員,楊紫長得又不漂亮。"
很多人會想宋丹丹怎麼這樣說話,其實正因為宋丹丹真心把楊紫當自己女兒看,她明白娛樂圈是個什麼地方,不想楊紫趟這渾水。
楊紫沒聽勸,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現實也狠狠給她上了一課,從高中到大學,楊紫無數次被劇組拒絕,完全無戲可演。甚至自己精心準備兩個月後,臨開機一周角色被換掉。
後來不得已接了一些自己都很反感的爛戲,只想證明自己還是一個演員。
直到2012年導演孔笙準備開拍《戰長沙》,結果原定女主掉鏈子不來了。楊紫臨時得到這個機會,搭檔當時也沒火的霍建華。
楊紫自己也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第一次讓大家覺得她演技還不錯,現在這部劇在豆瓣評分還有9.1分。
從《家有兒女》到《戰長沙》,将近十年的等待,楊紫算是真正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因為《戰長沙》楊紫給導演孔笙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在籌備《歡樂頌》時讓楊紫來演邱瑩瑩。
本身楊紫很想演曲筱绡這個角色,對于這個人設很不讨喜的"小蚯蚓"她很難共鳴和認同。但楊紫還是妥協了,對她來說有戲拍比什麼都重要。
楊紫給"小蚯蚓"設計很多小表情和小動作,盡量讓這個角色"傻而不蠢",呈現得可愛一點。
後來,楊紫獲得了演《青雲志》女二的機會,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古偶劇。
同樣戲碼再次上演,楊紫的敬業、努力給導演留下深刻印象。在導演開拍《香蜜沉沉燼如霜》時,楊紫這次成為了主角。
而這部2018年的現象級爆款劇,成功将楊紫送入頂流小花的寶座。
緊接着2019年的《親愛的,熱愛的》繼續大爆,楊紫終于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可以看到,楊紫這一路走來都是穩扎穩打。不得不承認,楊紫遇到《家有兒女》《戰長沙》有自己的好運在。
但是機會來臨也要自己有能力抓住,我們見過太多好資源砸下去就是不火的演員。
楊紫無疑是很踏實、聰明的,遇到不喜歡的角色能說服自己去挑戰,還能完成不錯。因為《青雲志》又能立馬去擁抱流量,硬是在仙偶劇裡稱霸。
她明白娛樂圈很現實,在自己沒有流量前,沒有戲拍别談自己的夢想。要想有好的作品給觀眾,只能先走曲線救國的路線。
而且楊紫一路走來,很少有什麼黑料傳出來,鮮少上綜藝,沒劇播的時候很少營業。
這就慢慢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因為她敬業、肯吃苦、演技不錯、情商高,導演也願意跟她合作,更多的合作也意味着更大的曝光,讓楊紫有更多流量,資方又更願意投她。再加上路人緣好,不怕塌房,導演、資方用起來也放心。
就連楊天真都曾經說過,自己最想帶的藝人是楊紫。她很欣賞楊紫對自己的事業有清晰的定位和規劃,她說:"如果明星都像她那樣有覺悟,那麼我們這些經紀人甚至都可以退休了。"
這也是為什麼楊紫能夠成為楊紫的理由。
她用自己的努力、踏實,讓所有不看好她的人閉嘴。
宋祖兒曾經說過,自己聽到的楊紫全是努力認真、可愛真誠,你就會覺得她得到今天的這一切,她值得,她配。
宋丹丹在《萌探》也說,沒想到楊紫今天會這麼火,她為當年說楊紫不适合當演員真心地對不起。
這簡直就是大女主爽劇回歸現實。
當然,楊紫也遭遇很多質疑。
頻繁演仙偶劇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底子差還要執着自己的美貌;演技一般"情緒表達強、人物塑造弱"……
今年已經31歲的楊紫,本來觀眾對她的期望是往演技派的"大青衣"發展,走上孫俪、殷桃的道路。
但楊紫現在卻處于"演技派裡的流量,流量派裡的演技"這樣一個尴尬位置。
我覺得網友這些質疑都在理。
但仔細想想,現在整個小花市場上,長相過得去、演技不錯、自帶流量的演員真沒幾個。
從這個角度看,楊紫無疑是稀缺的。
而再火的演員,在市場上終究還是處于被選擇的狀态。
楊紫自己也說過作為演員并沒有那麼多的選擇,不是你想演什麼就能演什麼,只能在找你的劇本中盡量去挑适合你的劇本。
對于觀眾說她不走出舒适圈。
她表達自己會随着自己年紀增長嘗試更多角色,慢慢擴張自己的舒适圈。而不是為了跳出舒适圈而去演一個非常奇怪的角色。
翻看她的待播劇,也能發現她後續的确有不同的嘗試。
既有都市情感劇《承歡記》、青春勵志劇《要久久愛》,也有年代劇《六姊妹》和科幻劇《球狀閃電》。
楊紫在很多采訪中也表現得比較"清醒"。
面對網友的質疑,她覺得這是應該的。人生是公平的,既然你接受了那麼多光彩榮譽的事,也要忍受大家對你的诋毀。
她明白觀眾的喜歡、謾罵永遠都是暫時的,在這種不确定性下,你能控制的就是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讓大家看到你的态度。
被質疑五官亂飛時,她也能清醒地意識到,别人只是拿一張動圖在诋毀你。她不相信人痛苦時,是沒有表情的。
再加上她願意自省,會主動去看觀眾的意見,這是她進步的一個方式,也能激勵她拍出更好的戲。
這在娛樂圈是很重要的品質。
同樣是對于觀眾的審判,有些演員是逃避、硬剛、狡辯,有些演員是聽取、思考、反省。
不夠漂亮、沒有背景的楊紫,能在殘酷的娛樂圈做到今天的位置,不得不讓人佩服。
知世故而不世故,在擁抱流量、迎合市場的同時,卻也保留自己的初心和清醒。
這或許就是粉絲喜歡她的原因。
在這個表演很容易成為套路的娛樂圈中,很多演員的流量和自身的實力是不匹配的。
因為被資本追捧,一時擁有流量,自己都高估自己的實力了。
這些年随着一批像張頌文、劉琳這樣有實力的好演員翻紅,唯"流量論"早已過時。
就像《封神》導演烏爾善說的,現在中國最賣座的電影比如《戰狼》《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都沒有流量。
"事實證明,流量和票房沒有一點關系。"
如果覺得自己長得漂亮,能賣賣萌跳跳舞,就可以演戲了,是對演員兩個字的侮辱,實際上演員要做非常非常多的學習。
這次暑期檔配角上桌,掀桌主角的戲碼頻繁上演。
先是靠着楊洋油膩演技爆火的魏大勳,接着又有在《長月燼明》中靠着肉眼可見的演技進步,讨論度完全蓋過了女主白鹿的陳都靈。
不也證明,在這"高貴"的内娛中,真誠是最好的必殺技。
比起資本的強行安排,觀眾更樂于發掘态度踏實、演技過關、努力勤奮的演員,并給予機會。
流量雖不是原罪,但資本也不是萬能。
希望想吃演員這口飯的明星懂得:
"演員是通過完成角色獲得榮譽,不是通過粉絲量獲得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