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剛拿下全球票房冠軍,就翻車了?,歡迎閱讀。
響應魚友們的呼聲,咱們來聊聊《沙丘2》。
無疑,這是今年最重磅的電影之一。
創作班底,堪稱頂配。
維倫紐瓦、漢斯·季默,想必都已不需要再介紹。
演員陣容,也是年度最強。
集結了老中青三代頂級女演員,群像美如畫。
目前,《沙丘2》海外票房口碑都很強,暫列2024年全球票房第一。
但在國内,口碑卻有兩極化趨勢。
不少觀眾用「震撼」形容觀影體驗。
相關劇情讨論,也連挂幾天熱搜。
但也有觀眾有另一種「震撼」。
覺得配樂刺耳,劇情老套。
「這樣毫無想象力的東西也能被人誇成史詩」
魚叔的評論區,也有不少人覺得片子無聊、難看、故弄玄虛。
咱們這就來一起瞅瞅 ,片子到底咋樣——
沙丘2
Dune: Part Two
《沙丘》系列電影的前世今生,魚叔不再贅述。
總的來說,就是一部半個多世紀前的科幻巨著影視化的艱難之路。
因為體量大、世界觀與内核復雜,又有大量意識流描寫。
《沙丘》一度被認為是「最不可能拍成電影」的科幻小說。
多名大導嘗試,要麼夭折,要麼慘敗。
直到維倫紐瓦接手,書中神秘又危機四伏的沙丘星球才算完美復現。
電影《沙丘》的第一部,用了較大的篇幅營造世界觀。
一邊讓主要人物登場,一邊呈現了一系列讓人嘆為觀止的星球奇景。
最震撼的當然是沙蟲。
分分鍾調動觀眾的巨物恐懼/崇拜。
《沙丘2》裡的奇觀就更多了, 觀眾不只能看到 沙蟲進餐 。
沙蟲進攻。
還能看到主角保羅(「甜茶」提莫西·查拉梅 飾) ,完成騎乘沙蟲的挑戰。
從此,沙丘有了自己的高鐵。
與此同時,第二部大場面加碼。
末世降臨的毀滅感,在轟鳴的爆炸聲與蒼涼遼闊的吟唱搭配下震撼着生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沙丘》系列電影是獨屬于大銀幕的作品。
照這麼看,片子拍成這樣應該很難「無聊」。
部分觀眾诟病的「難看」,又從何而來呢?
魚叔看了看,主要是針對劇情的吐槽。
故事老套,節奏渙散。
如果沒看過原作或者第一部,第二部基本直接發懵。
确實,《沙丘1》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完成了前情鋪盤。
保羅所在的厄崔迪家族,領皇帝之命前往接手眾人垂涎的香料 業務。
誰知,這是一場傾覆之旅。
沙丘易主,是皇帝猜忌厄崔迪家族所設的陰謀。
目的是挑動厄崔迪和哈克南兩大家族内戰,鞏固皇權。
于是内鬼外敵聯手,厄崔迪家族覆滅。
只剩保羅和母親傑西卡逃亡沙丘,投奔原住民弗雷曼人請求庇護。
而《沙丘2》,便是在此基礎上将復仇提上日程。
又讓這場復仇引出續作走向,即宇宙級的滅世戰役。
确實有點預告片的意思,但好消息是,《沙丘2》的故事較為完整。
所以對比前作,讨論度才有所升高。
那麼單看作品本身,又質量如何呢?
平心而論,保羅復仇之路上的一切橋段我們都不陌生。
說白了,正因《沙丘》原作超前。
其中的經典橋段早已被無數後來者借鑑參考不時翻新。
以至于當觀眾看回原始文本時,難免覺得陳舊。
比如保羅復仇第一步,是借助弗雷曼人的力量。
但一個外姓之人想要站穩腳跟就要經過一系列的考驗。
像是學習沙漠生存技能,與弗雷曼人一起作戰。
還掌握了只有本邦人才能做到的駕馭沙蟲 (還得是最大個兒的) 的逆天神技。
順便,再跟部落裡最有魅力的女主角契妮(贊達亞 飾) 談個戀愛。
熟悉嗎,《阿凡達》就是這麼拍的。
復仇第二步,便是身份進階。
無名之輩如何改變世界,保羅必須是天選之子。
早在他到來之前,早已有古老預言。
稱将有救世主降臨,帶領弗雷曼人擺脫奴役與黃沙,走向自由的綠洲。
而保羅的一切,都與預言相符。
他喝下神水,覺醒了預知未來的能力。
被簇擁着成為精神領袖,得到了弗雷曼人的狂熱崇拜。
但保羅卻同樣預知到,復仇之路通向的是毀滅與焦土。
他将失去愛人契妮,也讓整個沙丘屍橫遍野。
為救所愛,保羅必須與命運相抗。
相似的情節,《星球大戰》也早已拍出。
同樣預知未來,同樣為救所愛。
安納金躍入黑暗,成為了影史級别的超級反派達斯維達。
連保羅預知出大戰中萬中僅一的勝算。
也在多年之後席卷全球的《復仇者聯盟4》中,讓觀眾又緊張了一把。
不難發現,《沙丘》的「陳舊」其實正源于原作的超前與復雜。
被稱作巨著,不僅因為其對諸如希臘神話、聖經文化、莎翁戲劇等文化的集成與汲取。
也因創作者朝向政治、宗教、科技的多重目光鍛造出的超前創作力。
讓後來之作只抽其一根骨就足以擎天再造新史詩。
但,創作者也深知讓觀眾在當代再看舊故事的風險。
所以導演确實明化了原作的深意,為電影賦予了新視角。
那便是讓契妮作為一個審視者目睹這個荒謬的故事。
以頗具當代視角的目光,瓦解掉古早的英雄叙事。
電影裡,保羅天選之子的身份同樣是一場籌謀已久的陰謀。
保羅母親傑西卡所屬的組織姐妹會,成員皆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歷代通過安排成員入局各大家族,聯姻提純血統 誕下終極先知。
為的是把控整個宇宙的權力。
為此,她們散播預言,用信仰奴役地方。
保羅的身世,正是姐妹會杜撰的故事。
若一切不過是場權力的遊戲,天選之人也只是意識形态國家機器的實體化身。
那一切信仰與希望都成了笑話。
契妮看着保羅沉溺命運越陷越深,又叫不醒自己的族人。
狂熱對比下的冰冷諷刺性,正暗藏其中。
反英雄主義、反宗教、反階級、反宿命的故事内核,其實頗具普世性和當下性。
魚叔就看到不少人由《沙丘2》的擁舉先知場景,想到《周處除三害》的邪教場面。
人性難改,有些命題探讨只好長盛不衰。
聊到這了,那《沙丘2》到底算不算一部好作品呢?
魚叔私以為,還不夠好。
且不說打鬥場面稍顯小兒科,讓角色赴死略微滑稽。
最大的缺漏,還是保羅的人物形象塑造不足。
也正如很多觀眾所說,仿佛為了劇情趕場,犧牲掉了角色的細節搭建。
保羅作為主角,其人生問題是反宿命。
第一部裡,保羅已經在抵觸自己的身份。
後作裡,他直接選擇逆天而行。
拒絕利用預言坐擁權力,也不接受朝拜。
這樣的堅決抵抗,來源于恐懼失去。
他知道一旦踏上預言之路,便會失去所愛。
是契妮安撫承諾,只要保羅不改初心永不俯首權力,那一切都不會變。
由此,他才決定嘗試與命運對局。
但保羅前腳剛答應,後腳就變了。
他突然轉變态度自封沙漠之主。
殺敵奪權,娶了皇帝女兒拿下禅讓的皇位。
緊接着宣布對各大家族開戰,引爆宇宙戰争。
從反宿命到接受一切,再到對權力燃起欲望,是兩極化的人物改變。
縱然喝下神水知曉所有未來,但人物仍應有掙扎。
但電影中卻着墨不多,最大的無奈似乎只有對契妮「我愛你但我娶她」的說明。
而後,連面對愛人不解的孤獨也是缺失的。
并非強行挑刺,而是确實有更好的例子。
比如前文提及的《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
電影本身的視聽震撼如今看來肯定不比《沙丘》。
但安納金/達斯維達這一人物的刻畫,是更完整可信的。
從人見人愛的善良少年,到面目全非臣服黑暗的黑武士,他的轉變也是兩極化的。
但觀眾卻能共情,靠的就是飽滿的細節鋪墊。
安納金身懷頂配原力,但潛在的黑暗面同樣強大。
狂傲的少年心性,稍有不慎就走入歧途。
所以,電影一步步地展現了他的黑暗面是如何壓倒光明面的。
他先失去了母親,目睹她被折磨致死。
極怒之下屠戮了兇手所在的整個部落,包括老弱婦孺。
狠厲已有迹象。
而後又失去了愛人,明明預見了愛人的死亡卻仍不能改變結局。
以上,是最直接的事件。
此外,電影裡還埋下了多股張力。
比如安納金與絕地武士之間的張力。
他對師父乃至整個絕地武士會的懷疑,讓他的立場開始晃動。
還有安納金與幕後大反派之間的張力。
對方的蠱惑和計謀,讓他最終棄明投暗。
倒戈殺向絕地武士們,也就是他昔日的良師益友戰鬥夥伴,連孩子都沒有放過。
更進一步來說,這種轉變并非被迫。
他早早就透露出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權力的渴望。
絕地武士身份,早已無法滿足他的野心。
所以擁抱黑暗之後,安納金并未停止。
拯救愛人似乎不再是最重要的。
他還想繼續殺下去,成為銀河系的霸主。
甚至一度對愛人動手,只因覺得對方不站在自己這邊。
安納金的轉變是對宿命論最大的諷刺和悲劇。
滅世與救世之間,觀眾自然追問角色内心,完成電影内核的深化。
相比之下,保羅的突兀轉變還需借助原著和解讀理解人物。
顯然難以在觀影當下帶領觀眾共情,繼而凸顯劇情的流水化和角色的扁平。
而這又讓作品的反英雄主義内核力度削減。
導演靈感來源之一的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中,同樣有不少相似的故事橋段,但力度顯然更猛。
比如勞倫斯同樣是異類設定。
無法繼承姓氏的私生子,政府裡的小醜角色,卻在受命探查阿拉伯的過程中意外成了沙漠裡的英雄。
他原本不信天道,與死神搏鬥從沙漠中成功救人。
又帶阿拉伯人對抗外敵,意圖助其自立得到自由。
一度被奉為能帶來神迹之人。
但在權力異化之下,勞倫斯也逐漸走了樣。
救人變殺人,他驚覺自己内心十分享受主宰所有人命運的感覺。
電影用一系列堪稱可笑的人物表現來反諷救世主之說。
比如本來不信命的勞倫斯,開始陶醉于運河上飄來的無名花環。
只因旁人稱,這是神迹獨屬于征服者。
他開始相信自己真乃神人,不必躲什麼子彈。
他越來越自命不凡,自比耶稣、摩西。
大喇喇入敵腹地,卻覺得能天然躲避所有注意。
可想而知,勞倫斯被抓又被敵軍屈辱折磨。
男性自尊跟人物命運一同崩潰,英雄傳說和先知預言也瓦解殆盡。
其實每次看到輿論兩極的大片魚叔同樣心情復雜。
但話又說回來,或許《沙丘2》本身仍有不少争議。
可魚叔仍然樂見電影激起的讨論。
無論是對原作的追溯還是電影本身的内核探讨。
在如今國產電影短視頻化、國外大片也漸頹之際,這樣的讨論越來越難得見。
而這,本就是獨屬于電影的魅力之一。
全文完。